恢复高考已经43年了,我等通过高考跳出农门的学子,现在准备送孩子走进高考的考场。从父亲送我,到我送女儿,这不是一个轮回,而是一个螺旋式的上升。因为,角色始终没有改变,改变的
《理说宋朝(北宋篇)》出版后,有作家协会请我去讲宋朝的历史,为了讲解得有视角,有层次,我编写了这个课题《北宋离我们也就一千年》。从英雄、忠臣、党争、战争几个话题入手,分析
中国现代作家中,鲁迅是我最崇敬的作家。当好朋友乔丽华完成她的专著《朱安传》时,我忽然间发现自己对大先生的了解还非常有限。作为鲁迅先生的专业研究员,乔丽华的这部著作,给了我
上海是大城市。上海之大,真的很难用几句话概括。无论是博物馆设计,还是生活垃圾分类,上海人一直引领风气之先;上海人是大方的,也是有大格局的,他们用天生的精细把上海这座城市打
一双筷子,竟然蕴含了这么大的乾坤,这是我码字之前没有想到的。筷子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文化和思念。谁能想到一双筷子上能赋予那么多的内涵。
江边人家,虽然酒量不大,喝酒是常有的事。 很多时候,喝的不是酒,而是在酒桌上续着原本不善幽默的交往。 一场酒,其实就是一个生活片段,无数个这样的片段,串起江边人家的生活。
吃徽菜,必须要点臭鳜鱼。 在皖南话中,醋和臭同音,有些馆子,也许是为了顾忌食客的感受,而将臭鳜鱼写成了醋鳜鱼。 鳜鱼因为臭了,所以飘香很远,所以才会深入髓隙。这就像十三四岁
端午吃粽子,不知道风俗和传统,究竟谁更在时间的前面。 我是楚地人,可乡民从没有关于屈子的传说。 我们赛龙舟,好像也不是纪念谁,而是在欢庆一个小季的丰收。 我们不怨天、不尤人,
那是一个短缺的年代,家里除了短缺的粮食,还短缺一切物事。 除了人,好像什么都没有,可因为人多,又加深了短缺的程度。 现在想起来,短缺也值得回忆一番,可在当年,短缺确实是一种
很多人都不喜欢洋节,可父亲节和母亲节是例外。 父母亲健在的时候,我们只记得父母的生日。父母故去后,我们很多人都选择过了父亲节、母亲节。 这不仅仅是节,更是一次集体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