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摩石位于雨露乡河头村对面山上的松林里,据《南华县志》记载:此石高、胸围各约3米,形似鸡蛋,小头立于地面一块石板上,大头朝上,顶上稍平,长草一蓬,冬枯夏绿,当地白族称该石
佛家言:若见桥道,当愿众生;广度一切,犹如桥梁。细想一下,桥是人世间有形的佛,让你从它身上踏过,到达彼岸,不管你是善人还恶人,穷人还是富人,人马车畜,一切众生都平等地让他
雨露润泽,风云会同。乡风文明的雨露,生态文明的雨露,生活富裕的雨露,一定留得住青山绿水。生活在雨露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一定会记得住乡愁。
火葬罐是彝族古代特有的墓葬习俗,向天坟是彝族“门朝着天开的墓葬”。向天坟被誉为“东方金字塔”,倍受国内外民族学、民俗学、考古学、天文学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和重视。
从时间上划分,艾芜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以前,确立了艾芜在中国文坛上的地位。第二阶段,建国以后至新世纪前十年。有部分高校硕士研究生参与,理论水平较高。
如今,作家已回归为普通人,我认为这很正常。我很赞同丁老太(丁玲)的说法,作家是写字的,就叫写匠吧(大意)。做木活的叫木匠,打石头的叫石匠,做泥瓦活的叫泥瓦匠,教书的叫教书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写作文本不是什么难事:功到自然成;“人情练达即文章”。读的文章多了,自然就有了直抒胸臆、不吐不快的感觉。
端午节在我们滇中老家叫“五月东午”,民谚说:“五月东午癞蛤蟆赶上山。”意思是说农历五月前后,我们这儿都要发几次大的洪水,这时水田里的蝌蚪已变成了癞蛤蟆,它们要跳到地势较
那时的矿山生活枯燥泛味,除了放电影和各队会议室的一台电视机,工人们几乎没有什么文化娱乐活动。矿山有一句顺口溜是这么说的:眼镜笔杆顶呱呱,文艺舞台一枝花,煤炭工人亚非拉。工
我来你家吃饭,菜不消多,我只要千只眼的桌子一张,七十七双筷,百十百个碗,九十九样菜,另加筲箕菜,龙须虎掌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