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的夏天自然而然地想起芭蕉扇来。芭蕉扇是我儿时的纳凉工具,也曾被我们当作玩具。夏夜的我,常常在祖父的芭蕉扇下入睡。芭蕉扇成了我生命之中一缕爱的柔风,让我难忘。
儿时的江海平原,乡间能称得上美食的东西似乎很少,但是,有几种食物的味道比较特别,炒米茶、蒿儿团、粽子等等,冥冥之中无法忘记。我把它们称之我的儿时美食。
六月六晒伏,是家乡人夏天的一场盛事,晒伏晒的是书籍衣物,晒的是劳动成果,更是晒出一种生活情趣,晒出一道生活画卷,那个搭满衣物被褥、铺满书籍的院子,族中老人那重温家训的声音
粽子、艾草菖蒲、雄黄酒、香袋……这些延续千年的端午节香味跟端午节文化一样,依然在乡间弥漫,浓浓地弥漫着……
孙庄村的银杏树有名,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中,银杏树下建起了文化广场。走进广场,我的眼前浮现起当年银杏树下旧时光。老树没有变,地方没有变,物是人非。新农村建设让孙庄日新月异。
这个春天有点漫长。疫情,又是连续多日阴雨,一直窝在情屋子里,终于逮住个晴天,便走进小区晒太阳,散步。被邻居老毕邀去看他家院子里的花草。赋闲的日子,读一读大地上的草倒不失为
自幼跟着父亲母亲种棉花,记下了他们的种棉月令。 种棉人的辛苦唯有种棉人知道。本文从棉花播种的准备一直写到收获棉花,出售棉花等等,写出当年乡村棉花田的风光,写出种棉人生活的
疫情期间,多日关在屋子里,又是阴晦天气,难得天放晴,走出室外,享受一地阳光。在邻居家看草,那葳蕤的花草苗木,令人开心,让人动心,便仿佛忽然注入精神,又有了梦想,梦想将与春
母亲教我《车水谣》:“白米香,车水苦。脚脚踏,万里路。”如东是水稻之乡,作为如东人,我见证了一代代种稻人的艰辛。水稻灌溉是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社会前进的缩影。
为百花过生日是很浪漫的,也是很文化的。我的祖辈一直这样过,父亲还为百花生日创造过美好意境。然而,今天的孩子却已经不知道何为百花生日。文章从展示旧俗中发现现在人的生活缺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