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
这次黑娃给遥知的信里提到卓悦和刀疤的关系,着实让他吃了一惊。信里说:“大哥哥,告诉你一个秘密,卓老师和爸爸应该是谈恋爱了。有一次我是在老师的柜子里发现了他们的信件。偷看别人的信件不好,这个秘密你可要保守。我真的希望卓老师将来能成为我的新妈妈……”好长时间没联系卓悦了,遥知试探性的拨通了卓悦的电话。
那边传来熟悉的、银铃般的笑声,“大诗人今天有空想起我了,听说你们在北京买房了,也不让我过去欣赏欣赏。等假期到了我去北京看你们。对了,卓扬好长时间也没联系我了,她还好吗,她在吗?”
“她挺好的,她去学校了……我这边有事先挂了。”遥知挂掉电话。看来卓悦并不知道他俩离婚的事。本来是想试探性问问她感情的事,她的追问让他措手不及。他突然想到她,此时此刻,卓扬一定是和薛少华在一起,有说有笑,卿卿我我。他的心里又是一阵绞痛。看来他并不能轻易忘记她。
卓扬相较遥知,心里更不好受。是痛苦与愧疚交织在一起。她一个多月的时间瘦了十多斤,本来就瘦,这下简直突兀出了骨骼,不成人样。都说时间是最好的疗伤器,可是时间越长,煎熬越长,彼此仍然是相思挂念。自从上次遥知和陈怡然在一起后,他并没有因为放纵或者说报复而获得释然,相反是他后悔不已。上班他和陈怡然似乎有意躲避,彼此尴尬。陈怡然最终要等王彬出狱,她们有自己的孩子,有自己的家。杨光与李菲菲走到了一起,卓悦也在恋爱了。而自己呢?这漆黑的夜晚依然孑然一身。这个时候,他却怕想到故乡,想到父母,想到奶奶。北京买了房子,本来是他带着卓扬“衣锦还乡”,借机好好呼吸家乡的空气,好好地、懒散地那样,或者是家人兴致勃勃的来北京,带他们游长城、逛鸟巢。现在这一切都成为泡影。他不敢奢想那么多,他只想瞒住家人,他只想自己咀嚼这苦涩。
十月过后,天气渐渐凉了下来。晚上遥知一个人漫无目的地溜达在街上,在路过一个地摊时,他看见西门吹雪了。他吆喝着,一个劲地给路过的行人推荐他的东西,路人急匆匆的赶路,摇摇手头也不回地走了。他摇曳在寒风里,瑟瑟发抖。这样一个曾经高傲、才气的男人居然现在屈身摆地摊了。
“嗨,还没收摊呢?”遥知走过去说。
“是你呀,回家还早,这个时间有时候生意还是不错的。你一个人溜达,老婆呢……你看我这记性,陈怡然都告诉我了。走,我们哥俩去喝点。说着他收拾起东西。
俩个人来到附近的酒吧。西门吹雪告诉遥知自己的爱人查处恶性肿瘤,都化疗几个月了。自己也是没办法,只能晚上出来摆摊了。开始他心里也是犹豫不定,担心碰见熟人,摆摊戴着口罩,没勇气吆喝。但时间一长,慢慢就习惯了。晚上出来透透气心情还好一些,在医院里那简直是要人命。
“你怎么不告诉我们,大家凑一凑帮帮你。”
“哎,谁过的都不轻松,都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俩个男人从来没有这样伤感过,生活的不易让他们感慨不已。一样的味道,一样的心情:
不惑的年纪
把白天的浮躁,从大脑移植到脚下
凌乱的脚步
拐进一条弯曲的巷子
如一段幽幽的时光
一盏灯,两杯酒,还有俩个男人
酒的一半渗进千绪愁肠,一半洒在地上
和月光合曲一地的惆怅
不惑的年纪
负重的肩膀撑不起一个个的承诺
时间的分水岭,倔强的成了背影
辛苦的奔波,却是空空如囊
甚至,买醉都不适宜那两鬓的苍白
更别提眼泪、诉说和一曲伤情的歌
再多的话, 揉碎在孤寂的夜里
慢慢咀嚼,连同酒精的麻醉
这样的夜晚无人知晓
白天的你,才有人关注
就像你关注别人的夜晚一样。
最近市电视台发起一项“百姓心声——你幸福吗?”的问卷调查,节目调动了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多家媒体,总计300多名记者耗时几个月的时间提问同一个问题“你幸福吗”。遥知所在的报社也参与其中。他每天站在街头就像裹着麻布的原木,机械地问着机械一样的问题,被问的人跟着机械地回答着“幸福”。90%以上的采访对象都称自己是幸福的,其中很大一部分会不加思索地回答“幸福”,这种没有一点实际意义的“霍桑效应”让他自己都觉得无聊透顶。倘若须要定义这样的“幸福”,那些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妈,他们的“幸福”如果说还有一点“说服力”的话,对于那些大多辛苦奔波于生计的年轻人或者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这样的“幸福”困怕是自欺欺人。再说,“幸福”是一种感受,无法给出结论和定义,也不是三言两句能说明白的。有的人以追求物质为幸福,得到了金钱和物质的充足,每天只为赚钱捞金一个念头奔波,可是当他们拥有了以后,并不快乐,并不幸福。喜悦过后的孤独和空虚更加剧了他们的不快乐。所谓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花满则谢时,不要过多的追求金钱物质上的生活,应该填补一下精神的食粮。像他这样,既没有钱,又把生活搞得一团糟的人来说,当然没有幸福可言,像西门吹雪这样,金钱现在是他最大的需求,可是有了金钱能换回他爱人健康的身体吗?他也不幸福。遥知觉得,与其这样的“问卷调查”,还不如实实在在帮助一些该帮助的人,这样的调查非但调查不出中国人的幸福,反而给“幸福”不幸福了。
有时候他干脆找个地方坐下来,望着形形色色的人群,一个人发呆也罢,一个人回味也是,至少眼里有点“风景”。他手里的“问卷调查”回家自己完成。
遥知终于下定决心,他要卖掉房子,辞掉工作,然后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他想逃避这个让他伤感而无奈的城市。这个“荒唐”的决定是随着以后房贷的压力越来越大,工作越来越不景气而慢慢滋生,他和卓扬的离婚最终催生了这一计划,并付诸于行动。他给西门吹雪的手机短信留了一句:“这10万转账给你,先救爱人要紧,希望你爱人早日康复。”他离开的那天,是悄然的,没有人为他送别,没有人知道他要去哪里。他背着简单的行囊,离去的背影孤独而倔强。
遥知本打算先回趟老家,他想念80多岁的奶奶,想念父母,想念亲人。可是最终他犹豫了,他怕家人觉察到他的“秘密”,他不忍心面对。他给家人打了电话,聊了很多。他说自己要去外地学习好长时间。他给家里汇了5万,家里的土坯房子几场雨淋后墙体有塌陷,盖三间新房子差不多够了。还有奶奶身体不好,叮嘱按时吃药。他挂完电话哽咽了。
他第一站去四川,这是他的第二故乡,他惦记着那里的一切。地震后重建的故乡应该过上了新的生活,在开往“春天”的列车上,他没有一点睡意,他透着窗户努力搜索着外面的一切。这是入秋的早上,早晨的阳光洒在天府之地,欣欣向荣,一片生机。原来不堪入目的“悲凉”如今丰盈而热闹,街道宽敞明亮、两旁花簇成环,公园里三三两两,到处是晨练的人群。一幢幢红白相间的新楼房显得格外醒目,尤其是学校和医院,在阳光的映衬下那么壮观。遥知下了火车,特意来到红星小学,这里一切变了模样,明媚漂亮的校园飘来朗朗书生。他久久望着这里的一切,思绪情不自禁回到那一幕幕可怕的情景。他擦拭掉挂在眼角的泪水,欣慰地打量这里的一切。他不想打搅他们,他只想悄然的、深情的看一看,走一走。他叮嘱校门口值班的老人,放下两本书,一本是留给卓悦的卡耐基的《快乐人生》,一本是留给黑娃的张敏编著的《没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
汶川三江生态旅游区位于阿坝藏羌自治州汶川县南部三江乡境内,西河、中河、黑石河在此汇合故称三江。“5.12”汶川大地震遥知去过,这里曾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当时这个距离震中映秀仅隔一座大山的乡镇几乎被夷为平地,三江生态旅游区的居民、旅游基础设施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而今驻足在这里,别是一番新貌。三江生态旅游区在政府的重视和援建人员的努力下,短短几年的时间景区焕然一新,这里将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及民族文化、茶马古道、古羌栈道等景点融入其中,破茧成蝶成了美丽的“水乡藏塞”,成为震后汶川第一个5A级景区。地震救灾过程中唤起的“大爱无疆”的民族凝聚力量在灾后重建过程中依然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和故事,形成新的精神文化遗产,当地人自豪地称为“汶川精神”。这里远离尘世,谷深峡幽,风景独特。蓝色幽深的漂流河谷,五彩绮丽的海子流泉,茂密幽沉的原始森林,异彩梦幻的流云霞光,浪漫倾人的红叶白雪,争奇斗艳的草原野花,如徐徐打开的美丽画卷。这里能消除内心的疲惫和浮躁,让心沉静下来与大自然同沐浴。此时的遥知,只想浸在其中。
第二天遥知坐上了开往西藏的的列车。这是他第一次去西藏。原来他和卓扬约定好一起去西藏,他(她)俩无数次憧憬的地方,离天最近的地方看星星,看月亮。而今,他独自一人,以这样的心情去旅行,不,是流浪。他不知道他到底去哪儿?去干什么?他的心只能跟随着列车“咔嚓咔嚓”的声音远去,漂泊。这列车的声音陡然让他原本平静的心情有了“咔嚓”的心跳,而且越来越强烈。他和卓扬分手,卖掉了房子,辞掉了工作,他这样“破釜沉舟”,没有给自己任何预留,他到底去干什么?散心吗?不完全是。是自暴自弃吗?也不是。
“说走就走的旅行”?一种解脱与豁达吗?无数个理由交织在一起。他的心越想越悬,没有了着陆。他迷迷糊糊睡着了。
醒了又睡着,睡着又醒来,反反复复好多次。当他彻底清醒过来已是下午四点多了。他透过窗户,看到荒山秃岭渐渐有了绿色。牦牛越来越多。沿途有许多用石头、网子、篱笆等固沙固草的设施。河道也多了,水面也宽了许多。他终于看到了草原,而且是一片一片的,蓝天白云下成群的牛羊,河流山川,远山近水,太阳照着远处的雪山顶上银光闪闪。原来昏昏欲睡的人,这时候都骚动起来,大家努力追逐着窗外的景色。大片蓝蓝的湖水呈现在眼前,与经过的戈壁荒滩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的蓝是遥知第一次见,蓝的如此透彻,如此明媚,如此幽静。仿佛这里从没有人来过,从没被打搅过一样安详自然。听车上的人说已到唐古拉山与昆仑山脉之间,这一湾明镜就是有名的“措那湖”,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
遥知一边透着窗外,一边收回向外的目光,时不时地趁机瞄着着车厢里的一个人。他注意到了一个女孩,约莫二十五六岁的样子,扎着马尾,穿着一身白色运动服。由于女孩靠着窗户,面向着窗外,他只能看见她的半张脸。夕阳的余晖映照着她的脸庞,她一只手托着腮帮,呈沉思状的样子很美。她在想什么呢?她也是一个人吗?遥知注意到她静静地,并不和旁边的人说话。他猜定她是一个人。看到这样的景色和这样的女孩,他心情似乎好了许多。
火车经过了雅鲁藏布大峡谷,可以完美地看到特别壮观的南迦巴瓦峰,金色的祥云环绕着山峰。离拉萨越来越近,沿边的牦牛越来越多。两旁一颗颗褐色的树木像灌木一样趴在地上,远处的雪山一路飘过,渐渐地树木高了许多,密扎了起来,红黄相间格外美丽,点缀其间的牛羊错落有致,风格独特的藏式村寨也开始映入眼帘。他又把目光转向那个安静的女孩,女孩突然转脸,他来不及躲闪,他分明看到她向他浅浅一笑。他的心陡然加快,好长时间没有的心跳居然在这里跳跃。他的心情真的好多了。
窗外的美景与窗内的幻想就这样交织在一起。也许有一种约定,叫人生一定去一次西藏。他选择来西藏是对的。他这样想,脸上勾勒出了笑容。
到了拉萨是晚上8点左右。这个时间在其他地方天已暗了下来,但在这里天气依然明亮。他下车以后,那个女孩不见了,他在人群中搜寻,没有找到。遥知背上简单的行李找到一辆出租车直接向布达拉宫的方向驶去。布达拉宫位于拉萨市中心的玛布日山上,下面白色,上面是红色。远远望去布达拉宫就像白色雪域上札满的格桑花,壮观又美丽。布达拉宫是梵语音译,译作“普陀”,意为观音所居之地。这里有很多穿着藏袍的藏族人。蓝天白云、鲜艳的屋顶、洁白的墙组成了这个城市特有的风景。沿着白色的阶梯,登上红宫的最高处,便是萨松朗杰,城市高楼不多,整个城市尽收眼底。
大殿内限制人数,遥知没有进去。这样也罢,先找好旅店。遥知安顿好,这时候太阳已经下山,天气黑了下来。这里温差大,白天穿体恤晚上得要穿棉衣了。拉萨比其他城市“入睡”的早,没有嘈杂的说话声,没有喧闹的汽车声。银白的月光洒在这座城市上,弥漫着夜的味道,似乎织成一张思乡的网。他想到故乡,想到亲人,也想到了火车上那个女孩,他失眠了。
第二天,遥知早早起床。世界的第一缕晨曦是洒在拉萨的,整座城市开始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看不到一丝尘埃。这里的空气非常通透,仿佛一张口就能尝到薄荷一样的味道。天空就像被清洗过一样,完全是那种纯粹的蓝色,没有任何云朵,蓝的就像是泼墨出来的一样。遥知出门一边溜达,一边看着形形色色的人群,不知不觉他到了一个叫八廓街的地方,这里保留了拉萨古城原有的风貌和蔵屋建筑,街道由手工打磨的石块铺成,街心有一个巨型香炉,香烟弥漫。街上大多是小商贩的摊位,有经文念珠、山货藏药、手工银器、藏式鞋帽、马具藏刀、手绢藏毯、青稞酒等等,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在一个叫玛吉阿米的餐厅门口,排着长长的队伍,等待进门用餐,生意看起来很火爆。遥知看上面的牌子有生烤羊排、酸萝卜炒肉、浇汁牛舌等。正好肚子饿了,遥知也装模装样排在队伍里,分享这拉萨的烟火之晨。遥知要了一碟浇汁牛肉和一杯奶茶。味道一般,但心是好奇的,听说“玛吉阿米”的意思是“未出嫁的姑娘”,看来拉萨是一个酝酿着浪漫与故事的地方。他突然想到一场浪漫的邂逅,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个美丽的女孩。
前面就是大昭寺,这是一座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地位且卓著的寺庙。听说“拉萨”这个名字,就是这座寺庙的藏语音译演化而来,可见这座寺庙在藏传佛教中的重要位置。殿内有很多塑像,有观音、有松赞干布、有文成公主。成群的虔诚的藏民信徒在烧香、磕头,里面还有其他民族,有外地来的游客,有女孩。突然他的眼睛一动不动,他的目光停留在一个姑娘身上,他心里激动起来,这不就是昨天在火车上见到的那个女孩吗?他仔细打量,的确就是她。她换上了白色体恤,牛子裤,她在人群中就是一支别致的雪莲,他用目光紧紧地锁定,他担心她又在人群中丢失。阳光透过一扇扇绘彩的窗户透射进来,让原本肃穆的氛围温暖了起来。在寺门口,他终于鼓足勇气追了上去。
“嗨,你好,在这儿碰见你了!”遥知当时心跳得厉害,说出来的话都带着颤音。
女孩回头茫然地看了看他说:“你是?你在和我打招呼吗?”
“是的,就是在昨天火车上……不好意思,我这么冒昧和你打招呼……你不要介意……”
一句话,遥知吞吞吐吐,他都不知道他到底说了什么。
“噢,是吗?”他的举动引起女孩“咯咯、咯咯”的笑声。那银铃般的声音让遥知越发手无足措。
“你也是一个人来拉萨吗?”女孩问遥知。
“是的,我是从北京来的。你呢?”
“我是从东北来的。我可不是一个人来的,我是和我男朋友一块来的。”
“啊?哦。”
女孩又是一阵大笑。“你是来西藏邂逅浪漫的吧,我早就看出来了!”
东北的女孩真够直率的,说的遥知一片通红。“不是……什么呀。”
他俩走出寺门口。他想现在是分开呢,还是……正在他尴尬与犹豫的时候。女孩说:“你吃饭了吗?我一早晨还没吃呢,也不知道哪一家餐厅好吃。”
“我没吃……对了,这条街上有一家东北乌苏里江野生鱼,我带你去吃。”遥知脱口而出的“我没吃”,他自己都感觉到“可耻”。
“来这里才不想吃东北的菜呢。”
“那儿有一家当地餐厅,生意可好了。”遥知指着前面的玛吉阿米餐厅。
俩个人好不容易找了个空位置坐了下来。女孩要了生烤羊排、酸萝卜炒肉和两杯牛奶。通过聊天遥知才知道女孩叫孟菲,是一名中学老师。这是她第二次来西藏,第一次来是几年前了,那时候她和男朋友刚刚毕业,俩个人约定来西藏。说到这里女孩翕动着嘴唇,再没有说下去。遥知也没有多问。
“你只看着我吃,怎么不动筷子?你放心,不让你买单。”女孩转移话题。
“什么呀,我吃过……没吃。”
女孩又笑了起来,“你究竟是吃了还是没吃?”然后女孩故作神秘地说:“我猜你应该前面就在这家餐厅吃过,然后去寺里遇见我的吧?”
女孩哈哈大笑,原来她在之前逛街的时候就发现他了,他排队去餐厅,她都看在眼里。女孩这一说,遥知不好意思,让她揭露的“体无完肤”,他恨不得钻到地缝里。俩个人走出餐厅,女孩要去布达拉宫,遥知说他已经去过了再不想去。他知道再不能这样无趣的纠缠下去,他要扳回一点面子。
女孩说:“你决定好了,不去了?”说完她头也不回地走了。
遥知站在原地,望着她远去的背影自言自语:“应该留个联系方式才对。”
接下来几天,遥知独自去了拉萨周边一些地方。在一个叫巴松措的地方很他逗留了整整一天,这里静谧的美景深深吸引了他,他静静地躺在湖畔以至忽视将要天黑的时间。他起身突然感觉头晕,可能是高原反应。这个时候空旷的湖畔不见一个人,他着急又浑身无力,头重脚轻,一头栽倒在地。当他醒过来的时候已是第二天的上午。他躺在一个富丽堂皇的建筑里,房顶是绘制的彩色图案。门楣、梁架、额枋和柱头雕有生动的图案花纹。墙壁上挂着好多幅攀登雪山的照片,有一副最醒目的照片,是四个男人围着鲜艳的五星红旗招着手,下面写着:“珠穆拉玛最高峰,2006年8月15日”。客厅里三面朝阳的大玻璃窗,和煦的阳光射入室内,十分温暖。他好奇地打量着整个屋子。原来这是一个农家庄园,下面还有二楼和一楼,楼前三面回廊,形成院落。一个穿着藏服的男人在院子里喂马。
遥知下楼走过去。这是一个四十多岁的汉子,身体壮士,皮肤黝黑,脸相忠厚,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你醒了,现在好些了吧?”
遥知连忙说:“谢谢你救了我,可能是高原反应。”
“一个人太冒险了,这地方容易迷路。”
“是的,都怨我。这是我第一次来西藏,考虑不周。不过这里真的太美了,不虚此行。”
“和我当初来西藏一样的心情。”
“你不是本地人吗?”
“我是山东人,来西藏15年了。”
“原来是,我就说嘛,汉语说得这么好。”
经过短暂的聊天遥知才知道。主人的藏名叫扎西来,他原来是济南一家医院的大夫,他原本就在那里幸福知足的生活一辈子。可是15年前家里发生变故,老婆和孩子出了车祸走了。沉重的打击让他每天活在煎熬之中。于是他辞职,卖掉房子,毅然、决然地来到这里开始新的生活。凭着学医的专业他在这里开了诊所,慢慢地才有了今天的模样。他又结婚了,有了现在的新家,有了孩子。
是呀,天无绝人之路,关上一扇门,又能打开一扇窗。自己的这扇窗何时才能打开?他觉得他和扎西来有了共同相似的命运,有了一种契合的联系,或者说是缘分。
在西藏当地,女孩子很少去喇嘛寺学习藏文藏医。但在扎西来的影响下,14岁的女儿每天放学回家就去学习藏文藏医。扎西来的爱人是个地道藏族妇女。她身着羊皮袍,上面缝制着红、绿、蓝三色绒条作为装饰,腰间挂满奶桶钩,她正忙着做糌粑酥油茶,看见遥知她站了起来,她躬腰曲膝,面带笑容。遥知连忙回敬。早上遥知吃了糌粑,喝了奶油茶,谢过主人,他坐上回拉萨的车。
遥知回到拉萨,看到好多人向八廓街涌去。大昭寺前聚集了好多年轻的女孩,原来今天是10月15日,西藏传统节日:仙女节。听说为了这一天,父母一早起来就忙着为各自的女儿梳妆打扮,精心准备好美丽的服装和各种装饰品,然后去八廓街煨桑祈祷。姑娘们头发梳理成多股小辫,戴着缀满绿松石、贝壳、金银等饰品,兴致勃勃地前往大昭寺为女神敬献哈达,许下心愿。姑娘们今天有一个特权,那就是可以向身边的男士甚至陌生男士索要礼物或红包,男士们“识相”,会心甘情愿地、慷慨解囊。遥知开始并不知情,挤到人群中甚是好奇。姑娘们开始向身边的男士索要礼物,这时候遥知被一个姑娘”盯梢“了,她硬生生的拉住他索要礼物,当时遥知毫无准备,涨红着脸不知所措,引来在场的人哈哈大笑。
“还不快点,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本姑娘要选别人了。”
遥知定晴一看,惊讶地说:“原来是你呀!”
孟菲“咯咯”地笑着说:“那当然,本姑娘终于逮着你了。”
俩个人有说有笑的走出人群。
他俩找了一个顶楼坐了下来,他要了一杯甜茶。在天台上,可以看到彩色的屋顶、远处的雪山,还有楼下过往的行人。拉萨是一个日光之城,只要挂上太阳,这一天都是暖和的。上午的阳光是最惬意的。
遥知说:“我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
“那是,谁让你那天摆着一副架子呢!”
“你不是和你男朋友一块来的吗?我陪你算什么!”
“是呀,他一直都在我身边不曾离去。”说到这里孟菲安静了下来,她望着远处的雪山,悠悠地、动情地说起了她们的故事。他和男朋友是高中同学。虽然她们早恋,但并没有影响她们的学业,她俩学习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然而高二学校体检的时候,她被查出了血癌。这样的打击让她沉入黑海,绝望而痛苦。她的爸妈在她不到10岁的时候就离婚了,各自组了新家,她两边都不愿去,是她的姥姥把她照顾大的。上大学的那一年,“唯一”的亲人姥姥病逝,这样的家庭,这样的病情,等如给她判了死刑。这个时候是男朋友站出来鼓励他、安慰她,他甚至以不上学为由“威胁”他的父母,痛哭流涕地哀求他们帮帮自己的女友。男朋友的爸妈做服装生意,条件不错,家里就这一个孩子,他们终究拗不过这个“叛逆”的儿子,他们成全了她俩。正是因为有了男朋友一家人的帮助,才把她从死神的边缘拉了回来。她肾功能衰竭,正好和男朋友配型成功,她身体里流淌着他的血液,流淌着他们一家人的爱。缘分就是这样巧合,也是这样奇妙,更是这样伟大。一年后,她的身体慢慢康复,欣慰的是他和男朋友又考到了同一所大学,这四年大学是她最美的时光,她俩彼此照顾,深情相伴。本来打算毕业以后她俩就结婚,然而3年前那次西藏旅行,他永远地留在了这里。说到这里,她俯下身,搐动着身子,一声声压抑的、痛苦的唏嘘,仿佛是从她灵魂的深处艰难地、一丝丝抽出来。泪水顺着脸颊无声地流下。男朋友喜欢登山,她俩去日结措嘉冰川遇到了雪崩,她被其他登山的人发现救了过来,而他一直没有被找见,他悄无声息的永远安眠在这雪山里。她每年都来西藏,这是第三次来看望他,西藏成了她的第二故乡。
遥知根本没想到,这个直率、快乐的女孩原来有这样一段悲痛的经历和刻骨铭心的爱。
俩个“同是天涯沦落人”彼此有了更多的话题。在接下来的几天,俩个人相约去了一些地方,原本他想对她照顾多一些,可是一路上她对他的照顾要多一些。孟菲对西藏相对熟悉些,完全成了他的向导。俩个人的相伴,让彼此孤寂的心情变的豁然开朗,就像这开阔的高原。
十四
这天遥知还在睡梦中的时候,孟菲来了短信:“大诗人,你好好安睡,我要去日结措嘉冰川。”遥知看到短信立马坐起,打电话过去:“一个人去危险,你在哪里?要不等我一块过去!”
“我已经在路上,你好好休息吧,我没事的。”
“你应该早告诉我才行……!”遥知穿好衣服,着着急急出了门。
遥知等了两个小时,终于坐上发往日结措嘉冰川的班车。他给孟菲发了短信:“我也坐上去日结措嘉冰川的车了!”
“什么,你真来了,那边又高又冷,高原反应大!”
“我已经来了,再说有你我不怕。”遥知在短信后面跟了两个“调皮的笑脸”。
“你这人呀,真拿你没办法!好吧,我在达日村下车等你,我们要准备足够的食物和药品。”孟菲回信。
车一路颠簸,路越来越崎岖,遥知的心也跟着颠簸了起来,他开始有些担心,不知道是担心自己,还是担心孟菲,总之他的心平静不下来。自己出门太仓促了,就带了一件毛衣。听车上的人说,那边海拔很高,空气稀薄,属于无人区,没有人居住。车只能到达达日村然后步行去。听说一到那边,手机就没有了信号,手机时间也不再是中国时间,而是不丹时间。想与外界联系只能通过卫星电话。因此,被称为生命禁区。遥知望着窗外,外面的大地由绿色渐渐地变成了白色,到一个叫捏日草原的地方,竟然飘起了雪花。这里到十月份就开始下雪,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车颠簸了9个多小时,终于到了达日村。这时候天色暗了下来,孟菲在寒风里足足等了他三个多小时。当他看到她瑟瑟发抖的样子,心里愧疚不已。而孟菲见到他,显得很激动,也显得愧疚和不安。她知道去日结措嘉冰川意味着诸多危险。他们在达日村准备好足够的食物和药物,民宿主人借给遥知牦牛皮大衣和一把手杖,再三叮嘱他们路上注意安全。
第二天,遥知和孟菲向日结措嘉冰川出发了。沿途是连绵不断的雪山,地上到处是大小不一的石头,稍有不慎就会被脚下的石头绊倒。步行大约40来分钟,俩人的体力感觉明显不支,喘气声加重,抬脚变得沉重起来。在一片结了冰的河面上,她俩小心翼翼试探着向前。“看,前面是冰川,我们马上就到了!”孟菲指着前边的冰川高兴地说。她一激动加快脚步,突然下面的冰面咔嚓一声,“不好,小心!”遥知迅速扑了上去一把攥住孟菲的胳膊,使劲一拉。孟菲被拉了出来,可是他用力过猛,自己陷了进去。“快趴到,四肢展开!”孟菲把手杖的一头递给他,一边使劲往出拽,一边大喊。遥知按她说的,展开四肢,手攥着手杖一点一点往外挪。折腾了一番,他终于出来了。俩个人面如土色,吓得不轻。
“英雄救美,实属壮烈!”遥知笑着对孟非说。
“你还有心开玩笑,差点被挂了!”
当遥知面对日结措嘉冰川时,还是被这里的景致震撼了。奇形怪状的冰川在阳光的照耀下透着一股深邃的气息,仿佛置身于白晶蓝水的童话世界,景象丰富,梦幻奇特。幽蓝色的湖面、白色的冰川,晶莹剔透,闪闪发光。突兀的冰壁高耸陡峭,有的呈蘑菇状、有的呈利剑形、有的呈刀锋式。大自然的鬼斧神功,把冰壁又裁剪成无数线条,绽开美丽的冰凌,仿佛从上而泻,定格出最美的姿态。大大小小,如朵朵争奇的睡莲,错落有致,浑然天成。静静地瞩目于前,这晶莹的冰川踩着太阳的金色,如竞发的千舟,如奔腾的万马,汇聚起雷霆万钧,浩浩荡荡,激起千古乐章。这就是所谓的“40号冰川”,果然名不虚传。
遥知一会站立,一会半蹲,一会仰卧,用手里的相机“咔嚓、咔嚓”定格着一张张美丽的画面。画面里的主人公当然是孟菲了,她是童话世界的白雪公主。她的忧郁仿佛正好契合这样的画面,她静静地翘望着远方,眼眸里满是渴求而伤情的流露。那白色中长款连帽的羽绒服,抽绳式收腰,抽出动人的姿态,也抽出万般柔情。这个时候他不好打搅她,也不想打搅她,她安静的犹如这冰川里的一幕。她深情翘望雪山里的爱人,满眼的泪水拉成思念的线。
好一会她才回头,指着远处的最高峰——增岗日峰,缓缓地说:“我们就是在那里发生雪崩的,那俊拔的山峰真像他的轮廓,又高又瘦,很美的骨架。”遥知望去还真像一个男人的骨架,站立在天地之间。
她说为了实现男朋友的梦想,她一定要登上增岗日峰。她这次来西藏,还有一个心愿,就是来找一个人,雪崩时救她的那个人。他只知道他是一名登山爱好者,当时她被从3米多深的雪堆救起时,浑身僵硬,眼看就不行了,别人都说没什么希望了,是他一次又一次为我做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后来她终于睁开了眼睛,但她不能说话,她被送到了当地的医院。那个时候心里只有男朋友,听说搜救人员搜救了一个多星期也没有找到男朋友的尸体,她心如刀割,痛不欲生,几次想轻生。后来两次来西藏,都没有打听到那个救他的人,她甚至去报社登报找人,仍然没有任何消息。
回去的路上,他们所乘的车辆老是出故障,在经过一段狭窄的碎石路段,车又爆胎了,折腾了一个小时。他俩原本打算到措美休整一夜,可是车到措那又陷进水坑里,任凭大家怎么努力也无济于事。眼看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大家非常着急。司机无奈地摇着头说走不了了,明早只能等大车往出拉了。“看来是老天爷有意让我们留下欣赏措那湖的星空了”,车上有人这么一说,大家又来了兴致,听说这里的夜空是世界上最美的夜空。
司机说:“这里温差大,晚上冷,车上有一顶帐篷,我们让给这对夫妻,其他人车上将凑一晚。”司机显然是把遥和孟菲当成一对了。孟菲的面颊开始燃烧着鲜红的红晕,她低垂着眼帘,长长的睫毛在轻轻颇动。
遥知笑着小声对孟菲说:“我俩晚上一起看星星。”
“去你的,谁和你看星星!”
大片树林、湖水笼罩在茫茫的夜色之中,湖边上绕着一圈冰凌,黑白相映,好像是镶嵌着的眼眸,深邃而灵动。遥知来西藏的路上,他透过窗户努力捕捉这里的景色,那是一片片的明媚,让他记忆深刻。而此时,夜幕降临,他安静地躺在措那湖的怀抱,身边又有一位美女,这是怎样的心情呢?他感觉这简直是一次奇妙的旅行!如果说白天的日结措嘉冰川是白晶蓝水的童话世界,那么夜晚的措那湖便是星光梦幻的童话故事。遥望着天空,繁星满天,就像眨着眼的无数小精灵,仿佛用那明亮的眸子讲述一个美丽的童话。
“你瞧,几颗星星连在一起,看上去好像一只巨大的、高举双螯、翘着尾巴的大蝎子,那就是我的星座——天蝎。”
“天蝎和处女,很配的一对。我是处女座。”遥知有意调侃。
“谁跟你配对,想得倒美!”
“天上的星星就好像人的命运,你看有些星星永远都不会接近,反而越离越远。”孟菲伤感地说。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遥知又想到那首《鹊桥仙》:“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在那东山顶上,升起皎洁月亮,年轻姑娘的面容,渐渐浮现在心上。”一首动听的情歌弥漫在斑斓的夜空,形成一张柔情的网。
孟菲闭上了双眼渐渐睡去。凌晨4点左右,孟菲咳嗽起来。可能是着凉了,遥知脱下自己的棉衣盖在她身上,又忙着找药、倒水。可是她依然咳嗽不止,而且呼吸加重,遥知摸了她的额头,烫的厉害,发高烧了。这下可急坏了遥知,这天还黑,又被搁浅在这里。车上的人被她这一折腾,也没了睡意,大家有的联系车辆,有的联系大夫,可是这茫茫夜色,又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谁能来帮忙?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遥知突然想到一个人,这个时候联系虽然有些唐突,但他管不了那么多了,他拨响了扎西来的电话,他印象他住的地方应该离这里不是太远。大概一个小时左右,天还没有亮,扎西来骑着摩托车,背着药箱,风尘仆仆地赶来。他为孟菲检查、量体温、打针。病人病得不轻,不宜久留,扎西来载着他俩飞向回家的路。心是着急飞出去了,但是路却崎岖不平。遥知这才知道措那湖到扎西来的家足足有100来公里。
天亮了,孟菲清醒了过来。她发现挂在墙壁上的照片,一张是主人登增岗日雪山的照片引起了她的注意,她仔细端详。突然她兴奋地大喊:“就是他,就是他!”她攥着遥知的胳膊说:“我找到他了!”她一惊一乍让他有点懵,“什么找到他了?”
“我的救命恩人,就是他救的我!”孟菲激动的几乎要哭。
“是吗?”遥知这才明白过来,“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孟菲飞奔下楼,她站在扎西来的面前,泪水在眼圈里打转,“好哥哥,你还记得我吗?我就是那个被你救过的女孩!”
扎西来憨厚的一笑说:“我昨晚就认出你来了,今天好些了吗?”
“好多了,大哥,我找你找的太苦,好几年了!”
“经历的太多,我们已经习惯了,没必要太在意。”
“不,我很在意,没有你我可能早不在这个世上。”孟菲哽咽着说。
“佛语里讲救别人就是救自己,没有谁欠谁的。”扎西来只是嘿嘿一笑,显得若无其事。
这个魁梧的男人,就像巍巍的雪山一样,高大而纯洁。别人眼里的“壮举”,在他看来就是简单和纯粹的,不值一提。他救过孟菲,救过遥知,救过无数个生命,他在做他认为本该做的,他本该就属于这里,与这里的蓝天、高山、大地融为一体。对于孟菲来说,自己是如此幸运,虽然她有过悲催的过去,虽然死神总是无情的光顾,然而有了他们,她的生命才没有凋零,他们在传递给予她生命的接力棒,一次又一次把她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对于遥知来说,这次西藏之行,自己收获了很多。西藏是圣神的,这里也许是中国唯一尚存的、没有被修饰过的原生态,壮美的景色深深震撼了他,当然震撼到他的还有这个可爱的男人。
他在自己的日记中这样写道:“在西藏的每一天,我都被深深感染着,感动每一寸土地,邂逅最美的人,这里可以淡然随性,是最灵性的沉淀与安宁,仿佛被洗礼一般的觉醒,灵魂涅槃重生,生命悠然升华。时光不语,岁月无声。”
遥知与孟菲离开的头一天,好客的主人专门宰杀了一头牦牛来款待遥知与孟菲。用餐前,扎西来的爱人为遥知和孟菲鞠躬并献上白色哈达,扎西来端着酒,用手蘸酒弹三下,然后大家碰酒而饮。牦牛肉是大块腱子煮熟,直接端上来,不用任何调料,就可以直接手抓吃了,大有“生痛活剥”的架势,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甚是快哉!酒后,孟菲哭的稀里哗啦,把自己的积压的心事一股脑地倾诉给他们,她这一“闹腾”,把遥知与扎西来也带入旧尘往事,大家感慨不已,热闹的场面顿时安静了下来。“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生活没有十全十美,此时就像挂在天空的那半轮月亮,“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第二天,遥知和孟菲向扎西来一家依依惜别。她俩也终要分开。遥知来西藏已经十多天了,他再也没有联系家人和朋友,此时他要何去何从?回北京?房子卖了,工作辞了,婚也离了!回老家?这种窘迫能见家人吗?他开始为他现在的状况而后怕,他在火车售票窗口徘徊不定。孟菲去哪儿?用她的话说:“我已经流浪习惯了,那儿都不是我的家!”俩个“无家可归”的人拥抱在一起,彼此温暖。生活总是有聚有散,他们也是如此。遥知决定先回北京,孟菲回东北看望男朋友的父母。俩人就此分开。
遥知回到北京是第二天晚上的9点多,万家灯火。他要去哪儿?这个时候联系陈怡然突然觉得不合适,按西门吹雪的电话,突然想到这个时候他可能正在照顾病榻上的妻子,犹豫便在手指间徘徊,他不知道他该去哪儿,他一个人坐在街道的凳子上翻看着手机,电话薄从头到尾,从亲人到朋友,从同学到同事,仿佛都变成了“陌生的熟悉人”。此时此刻,他觉得他比以往更狼狈,更无奈,更孤寂!
第二天遥知接到卓悦的电话,“你在哪儿?这些天你的电话怎么老是无法接通,你和卓扬在一起吗?她学校说最近不见她人……还有,上个月你回四川怎么不告诉我?书留下人留了,你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我们?”
“我们是……完了我告诉你!”遥知吞吞吐吐,慌忙挂掉电话。
这时候电话又响了,一个陌生的电话。当对方说出是“蒋少华”三个字时,他既惊讶又气愤。
“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你是看我笑话吗?”
“别,你别误会,我与卓扬其实只是同事关系,不是你想的那样!”
“是吗?她为了你和我离婚,难道不是吗?”
“我承认喜欢她,可是我们真不是你想的那样!实话告诉你吧,她是有苦衷的。”
“我凭什么相信你?是她亲口告诉你的?”
“你以后会明白的,我今天只是告诉你她人不见了,都好几天了。学校联系了她的家人,她妹妹说也不知情。”
这个时候,遥知开始着急起来,他拨打卓扬的手机,显示关机。他又联系了熟悉卓扬的朋友和同学,都说不知情。遥知越想越着急,他打的到原来的“家”,新主人告诉他是有个姑娘来过,当她得知房子已经换了主人,她流着泪默默地离开了。
遥知心里自责起来,是他想的太自私,是他太在意“孩子”,而忽视了对卓扬的关心,让卓扬背负极大的压力。她的选择是不得已而为之,她这样做仍然为他着想。他此时此刻,心里聚集对她的愧疚和思念。他已经好几个月没见到她了,他原以为他会慢慢忘记她的,他原以为他和孟菲的“一见钟情”,会让他心有所属。可是当他听到卓扬的事情后,他脑海里闪烁的全是她的身影,而且越来越强烈。卓扬是任何人代替不了的。在西藏的那些天,当夜深人静,他会情不自禁地想到卓扬,想到他们每天在一起的样子,想到这些年一路走来的艰辛和不宜。他努力不再想她,可是脑海里偏偏就是她。遥知在街头搜寻,希望快快出现她的身影,他几乎要竭底斯里的大喊起来:亲爱的人,你究竟在哪里?他泪水在眼圈里打转,接着是大颗大颗的泪水,然后是哽咽着,最后变成了“肆无忌惮”的大哭,引来街头行人异样的目光。他不在乎,他也管不了那么多了,他呼喊着爱人的名字!
卓扬的心情何尝不是呢?自从与遥知离婚以后,她的生活状态一团糟,整夜整夜的失眠,第二天的工作又心神不定,老是出错。她一个多月的时间消瘦的成了皮包骨,她以“忍痛割爱”来成全他的未来。然而,这样是残忍的,把彼此都逼入绝境。他没有了当下,何来的未来?她开始自责起来,她担心他从此一蹶不振,她甚至好多次在夜色的掩护下,偷偷去家楼下“潜伏”起来。可是原来温馨的家漆黑一片,一直不见遥知的身影,至到有一次灯光终于亮了,她试探性的敲门,开门的居然是陌生人,才知道房子已经换了主人。遥知不知所向,他究竟去了哪里?她试着用公用电话拨打遥知的电话,但一直是“嘟嘟”冰冷的声音,无法接通。她几乎要奔溃,是她亲手毁了这个家。
遥知能想到的地方都找过了,依然没有卓扬的任何信息。几天后,卓悦给他发了短信:“妹妹回老家了,她看起来精神很不好,你们之间到底怎么了?她不让我告诉你她回去了,
也好,她安静一段时间再说。”遥知看完卓悦的短信,终于放下心了。她只要安全就好。他知道他们终会到一起的,他们彼此爱着对方。
杨光和李菲菲终下个星期要结婚了,他们邀请遥知、西门吹雪、陈怡然来昆明参加他俩的婚礼。他们走到一起实属不易,这对英雄的婚礼,谁也不想缺席。昆明是名副其实的春城,十一月份的北方已是寒气逼人,可这里仍然树木常青,花草艳丽,街道上根本看不到萧条的冬景,只有成千上万只红嘴鸥拍打着翅膀,它似乎在提醒着人们,冬天已经降临了。
在假日酒店,大家终于见面了。新郎杨光身穿警服,依然那么帅气和幽默,只是少许的白头发说明工作的艰辛和不易。新娘李菲菲长发高高盘起,蝴蝶结样式的簪子固定好发髻。一袭白色的露肩长裙,纤腰盈盈摇曳出绝好的弧度,透明的水晶高跟鞋衬托出她细长而洁白的长腿。她光彩照人,绝对是今天的主角。
婚礼主席台布置温馨浪漫,几个醒目的大字:“有温度,有故事的婚礼”。主持人问新娘:“警察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具有挑战性和危险性,凝聚着诸多艰辛和劳累,甚至牺牲。如果你嫁给警察就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他肯定不是一个富有的人,甚至连陪你的时间都很少。作为警嫂,只有承担好“小家”,才能让他安心服务好“大家”。这一切你懂吗?你还愿意嫁给他吗?”
李菲菲含着泪光动情地说:“我愿意!”
“请问新郎,外面你是一名威严的人民警察,回家脱了警服,你就是一个丈夫,以后孩子的爸爸,你要尽可能留出时间来陪伴你的爱人和家人,哪怕她对你有许多的埋怨,甚至是发脾气。你能心甘情愿地接受吗?她对家庭付出的很多,所以她容易变老,身体走样了,没有以前的光彩照人,至到人老珠黄。你还会愿意娶她为妻吗?”
“我接受,我愿意!”铿锵有力,深情饱满。
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主持人说:“新郎与新娘是大学同学,他们的新婚当然离不开同学的祝福,下面大家请看VCR,欣赏特殊的问候和祝福。视频里出现监狱的镜头,接着出现一个人——赵新华!他消瘦了不少,他面带微笑说:“祝福新郎新娘,祝福我的老同学,祝福你们能走到一起,从心底里为你们高兴。很遗憾,我无法来到这个光鲜的场地,也没资格亲眼目睹你们幸福的时刻,只能以这样一种方式,带去我的祝福。最后感谢好同学、好哥们遥知,谢谢他为我录制视频与大家见面!”赵新华哽咽着说完最后一句。新郎新娘眼含泪光,深深地为他鞠了一躬。下面又响起热烈的掌声。
陈怡然与西门吹雪问遥知是什么时候拍的,他们一点都不知道。遥知故作神秘,诡秘地笑着。其实在接到新婚的邀请后,他就开始筹划录制这个特殊的视频,希望给新郎新娘一个
意外的惊喜。在主持人上台之前,他悄悄把视频资料交给主持人,杨光与李菲菲完全没有想到,他们既感动又难过。
接下来主持人说:“下面邀请新人的大学同学,漂亮的卓扬女士为一对新人致祝福辞,请闪亮登场!”卓扬身着黑白相间的蕾丝裙装,款款地走上台。
这一幕让遥知太惊讶了,他根本没想到卓扬会出现在婚礼现场。卓扬明显消瘦了不少,微笑的脸却掩饰不了那双忧郁的眼睛。她致完辞,又给大家播放了一段同样惊喜而感人的祝福,原来是卓悦陪刀疤在监狱录制的视频。
台下的人欢呼、鼓掌。遥知满含泪水地走到卓扬的面前:“是我错怪你了,我要让你回到我身边,我不能没有你!”
“在一起,在一起!”西门吹雪与陈怡然带头叫了起来,接着大家也欢呼起来。
他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祝福今天所有相爱的人,能相互包容,相互扶持,携手恩爱,白头偕老,幸福一生!
这动人的一幕幕,让在场的人无不感动,无不落泪。如果说遥知的“秘密”对新人来说是突来的惊喜,那么卓扬的“秘密”不仅让大家,更让遥知惊喜不已。这是一个完美的策划,一个动人的秘密,一段感人的故事,一场真正有温度、有故事的婚礼!
昆明这座城市果然是“春城”,为遥知带来春天的明媚,让他心情格外舒畅。
婚礼后遥知才知道,卓扬的“惊喜”是陈怡然与西门吹雪瞒着遥知商议策划,就是为了借机成全他与卓扬。
婚礼结束后,大家聚在一起,举杯畅饮,感叹生活。与上一次遥知与卓扬结婚,大家聚会的时候整整相隔了5年,只可惜这次缺席了三个人,吴大庆与王媛再也见不到了。杨光举着酒杯一边感叹一边哽咽,引得大家心情都不好起来,沉浸在阴郁的难过之中。时光荏苒,物是人非。
尽管生活有诸多不易,人总是向往美好。
大家是第一次来昆明,更难得相聚在一起。杨光提议带大家去丽江和洱海去玩,然后去他的家乡大理古城。大家兴奋地一致同意。
杨光笑着说:“大家陪我度蜜月,我为大家当向导!”
遥知说:“我们陪你度蜜月,你为我们买门票!”
对对,大家高兴地起哄。
李菲菲说:“别,蜜月有我就行,你们自个买门票!”
大家异口同声:“见色忘友!”
第二天昆明淅淅沥沥下起了雨,大家有些失望。杨光说:“这里要是不下雨,还是你梦里的丽江和大理吗?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似乎是这个道理。于是乎两辆车浩浩荡荡地出发了。一路欢声笑语,歌声飘荡。虽然天空没了湛蓝,但多了高远和朦胧。近处苍山绿波,密云在山间游荡。云南真是名副其实的“七彩云南”,无论是建筑、树林、田野,都是多种颜色,一路斑斓,乱花渐欲迷人眼,一眼望不到边。
遥知心中有个秘密,便是西藏之旅的“一场艳遇”。西藏与孟菲的邂逅,是好奇,是慰藉,悬而不实,她也许是他生命的匆匆过客。和卓扬在一起,他心底是踏实的,她是属于他的。西藏的之行是决绝后的犹豫,就像过山车,时高时低,时快时慢。而这次云南之行便是自然平稳的着陆。境由心造。
三个小时后,当车辆驶入大丽高速,远处的山城,开始投进大家好奇的眼波里,越来越近,大家终于可以亲手揭开它的面纱,一睹它神秘的芳容。走进丽江,就像走进了一幅古老而梦幻的画卷。老街上那古色古香的纳西民居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古桥下,流水潺潺,清澈见底,能看到水底潜游的鱼儿。丽江的美在于碧水绕城,山水相依,路桥相连,水是丽江的魂,桥是丽江的魄。穿梭在这小桥流水人家,体会到其独有的民族特色和文化魅力,以至岁月无法尘封它的醇香,体会丽江深邃厚重的美和那微醺薄醉的感觉,陶冶着现代人的心灵与性情。到了这里大家自然会安静了下来,端庄起来,温和起来,就像被丽江恬静的水桥柔和成合拍的韵脚,韵律成趣。石板路上行人来来往往,络绎不绝,卓扬和陈怡移动着轻盈的步子,踩着青石板的雨水,跨过小桥,穿过小巷,跳跃成一枚枚潮湿在水中的音符。杨光与李菲菲这对新人,撑着雨伞肩并肩,倚在石桥栏上,遥望着远处的山色,把江南情韵演绎到极致。谁曾想到,他们经历了最为激烈的生死较量和考验。遥知与西门吹雪便是欣赏故事的人,“咔嚓咔嚓”的叩响相机,定格最美的画面。其实他们都在风景里。这敲打木楼青瓦的韵律,使古城在梦幻氤氲的水气中,泼墨成一副水乡的神韵,让人悦目和心动。丽江的美,是多个元素的组合,有玉龙雪山,有小桥流水,有茶马古道,有东巴文化,有纳西古韵,有西南民风,更有这侠骨柔情。
暮色降临,遥知与卓扬并肩站在宾馆窗前远瞧,他们眼里是深邃厚重的丽江古貌,心里是各自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愫。遥知看出了卓扬的心思。
“我们在一起比什么都重要,我不在乎有没有孩子。”
“你是自欺欺人,孩子对我们很重要。可是我们再也不能有自己的孩子。”
“上天能给予我多少幸福,我们就应该好好接纳与享受。我们能在一起我知足了。以后可以领养一个孩子。”
“你真是这么想的?当初离开你我是多么纠结和痛苦,我离不离开你,都是残忍的!”
“珍惜我们之间的感情,珍惜当下好吗?”遥知双手抚着她的双肩深情地说。
卓扬眼里含着泪光答应。
在丽江的夜晚,月光洒下大地的都是柔情。无论是小桥,流水,木屋,还是深爱的人,都彼此融合在一起。杨光与李菲菲早早洗了澡,关了灯,在只属于她们的空间里开始了她们的“新婚之旅”。遥知与卓扬被隔壁的呻吟感染,屋内瞬时有了暧昧的味道。这样的夜晚,谁会轻易失去?遥知他用他的唇努力搜寻,贪婪地攫取她的每一寸芳香,她小心翼翼地,至到投入地迎合,她把自己的每一寸身体都缓缓打开,等待他的收割。他吮吸着她,她不断呻吟着。那是一汪快要决堤的爱潮,汹涌流出。外面是安静的,屋里是热烈的。
这个夜晚陈怡然也失眠了。当初她和遥知在一起,更多的是孤独的安抚,激情的过后却是自责和后悔,她们都不想失去原来那样一种豁达与和谐,她们经历之后才明白,只有回归原处,才是踏实的。遥知爱卓扬,卓扬爱遥知,谁也无法替代。这次能安排她们重归和好,也算是对自己心灵的一种补救。事实证明,她们的精心策划是成功的。她有了一种释然,一种自信。
西门吹雪的爱人,病情渐渐有了好转。昨天接到爱人和孩子的电话,他的心情锦上添花,他发给她们丽江的照片。他对孩子说:“等妈妈病好了,下次一定带你们来这里玩!”孩子高兴的手舞足蹈。好久没有笑脸的爱人,此时也展开了笑容。
事实证明,这次云南之行对于每个人来说是美好的,是幸福的,是难忘的!
大理古城坐落于雄奇巍峨的苍山与娇媚秀美的洱海之间,厚重的城墙,古老的木屋。时间和空间在这里驻足,停留,凝固。正当遥知他们沉湎这里古朴的民风的时候,一阵喧嚣从古城的一角骤然响起,显得突兀和生硬。汽笛声、嘈杂声、吆喝声此起彼伏,扑面而来的现代的浮华淹没了古城的风貌,让人不免有些失落。城里因为大量游人的涌入,原本古朴守拙的少数民族已经开始汉化,原生态的民风在这里渐渐消失。“月映苍山雪,下关风吹上关花”的美景一点一点地被腐蚀。
中国的大地无处不在开发,无处不在建设,原始的自然生态被无情破坏。就像安静的处女地变成大街撒泼的“婆娘”,让人好生厌恶。中国的东南云南与西南西藏虽然还保留了很多原汁原味的东西,但是遥知担心它们会慢慢消失,犹如在中心版图浸一滴墨汁,慢慢向四周蔓延,边陲边角也开始被侵蚀。
幸好那“天上一个月亮白晃晃,水中一个月亮金灿灿”的“洱海月”奇景让遥知他们重新拾起美好的憧憬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