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我们汉民族都是女娲娘娘用泥土捏出来的话,那么我们的住宅、城池的选择和坐落必然也得到了女娲始祖的指点和暗示。无论朝代怎样更迭变化,城池和衙门却都在选在老地方。这地方能辖几州几县,自有它辖州管县的能耐和特别之处。这地方有河水、有山峦,适宜人们居住和繁衍。明代平凉府辖泾州、静宁州、固原州和平凉、灵台、庄浪、镇原、华亭、崇信、隆德县共3州7县。
平凉府城始建于唐德宗时期,元代李思齐部将袁亨将平凉城分为南北二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封费聚为平凉侯,费聚又修复如唐代规模,府城周九里三十步,高四丈,护城河深四丈。
东西南北四座大门分别叫和阳门,万安门,来远门,定北门。
平凉府城南枕南山,东距浚谷之水一百步远近,北距柳湖离泾河一里左右,西挡乾沟溪流。府城西广东隘,北高南卑,横长纵短。
府城头枕崆峒山,脚踹王母宫山,两腋下有泾水、浚谷之流,高峻的崆峒山和高耸的北山挡住了西北方面寒流的侵袭,却又能得到南方温和气流的回返。自永乐帝迁都北京后,重视经营北方,平凉又有藩王驻守,有明一代,平凉这个西北边陲城镇,着实繁华了好几百年时间。
平凉府治在城内西北,最早建于宋开禧二年(公元1206年),明洪武三年重建,规模很大。平凉府所属的行政机关单位计有经历司,照磨所,分巡关西道署、察院、检察司行署、平凉卫、税课司、阴阳学、医学、僧纲司、道纪司、雄赡仓、预备仓、平凉府儒学等机构。最高长官为正四品的知府,副职有正五品的同知,正六品的通判,正七品的推官等。自古政治中心也就是经济中心,也必然是文化中心。庞大的府衙需要一大批知识分子工作使其正常运转,这样就不断提高和发展了平凉的文化水平。
除过平凉府衙、平凉县衙,在平凉城中还有另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那就是韩藩王。
藩王在明洪武年间,那是朱元璋大皇帝派往各地监视地方政府的机关。永乐皇帝以靖难之名夺得皇帝位后,就逐渐削去了藩王的兵权,并且规定藩王没有皇帝的玉玺,是不准离开自己的封地,这实际上就等于剥夺了藩王出入封地权。聪明的藩王如果想一生活得痛快自由一些,最好的办法就是不问政治。
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明太祖朱元璋大搞册封,分封第22子朱盈为安王,封国在平凉,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朱盈来到平凉,十年之后,朱盈死,无有子嗣,藩国被除,撤销其僚属及乐户,仅留典仗校尉百余人看守安王陵园。
韩王朱松,是明太祖第20子,也是在洪武二十四年封为韩王,原封地在辽宁开原,因为开原是边地,经济落后,常有外族入侵, 韩王以自身安全得不到保障为由,未到辽宁开原上任,一直滞留在京城,并于永乐五年薨。永乐七年,其子朱冲或嗣位,是为韩恭王,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韩王改封于平凉。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韩恭王与襄陵王、乐平王来到平凉。韩王共传11世,即宪王、恭王、怀王、靖王、惠王、悼王、康王、昭王、定王、端王和末王,直到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末王被李自成起义的队伍擒杀,韩王在平凉立国213年。
韩王府在平凉城定北门内之右,即今平凉市崆峒区政府所在地,如今平凉市人民广场即韩王府原来的府址前的广场。广场上的槐树即是明代韩王时期所植,这些汉槐树龄至今已超过五百年。韩王府原来是平凉卫的办公地,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改建为安王府,永乐十五年安王薨,没有子孙,国除。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改建为韩王府,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韩王到平凉藩邸。韩王府实际是城中城,其规模形制仿照北京的紫金城修建,当然这是缩小了十几倍的北京城。
韩王府是平凉地区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是皇室家族中的一支。他们生活奢华,消费浩大,岁支禄粮407114石,合银111396两。当时平凉县一年的田赋收入仅有21003石,就是说,韩王府一年消耗的钱粮相当于十九个平凉县的田赋收入。当时,平凉城环城九里,是陇东重镇。但是,城中从西门到东门,全都是韩王王爷和将军的府邸,《平凉府志》说:“夹街阴阳,无不朱坦户而简瓦者”。
韩王府宫第宏舍,周围十里,殿堂亭榭,周围五里,规模宏伟,外府外有萧墙,内有砖墙。六座大门分别为棂星门、端礼门、承运门、广智门、体仁门、过厢门。主要建筑有承运殿(正殿)、存信殿(寝宫)、东府宫(世子宫),秉忠堂、惠迪堂、慎德堂、玉渊堂、宾馆堂、琴堂,有览香楼、看花楼,有金香亭、体良亭、寿柏亭,永春园、聚春园。
韩王府东有崇文书院,即今平凉市第一中学(现平凉四中)所在地。崇文书院是王室子弟读书的地方。以前是韩昭王的讲读处,韩昭王把一生的聪明才智都放在了读书做学问写毛笔字上了,因而在诸藩王中也赢得了一点薄名。《平凉府志》载韩昭王雅嗜读书,善真草,有《冰壶遗稿》《千丈法帖》《东海草书》《忠孝大字》诸草诗行于世,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奉赐崇文书院方额。
平凉北门外的柳湖,是陇东名胜,宋知州蔡挺建避暑阁于其中。明嘉靖八年,也即赵时春被削职为民返回平凉的那一年,韩昭王以千金在柳湖周围筑起三丈高的护湖墙,至今尚有平凉军分区后院的那一段湖墙,修建砖翁门二楼,复道回连,又将湖水辟为两个清塘,湖内画舸争游,浪花飞溅,波光粼粼。柳湖内还种植有大量林木花卉,百鸟栖息其间,雀噪莺鸣。园内修建的亭台阁榭计有:避暑阁、响鹤山房、养正轩、书堂、观海堂、文澜桥、饮水亭、荷花塘、讲堂,风景之美,甲于关陇。
韩昭王还把因修建王城取土遗留的大土坑,因地势辟为山壑,植以林木,称为城市森林,今只剩下“山庄坑”一个地名了,地点在敬东机械厂右侧,柳湖体育场南面。现为新世纪房地产开发公司修建的新湖花园住宅区。
城外还修有南庄别墅,这是一个规模巨大的游乐处,以平凉东湖为中心,建以亭台阁楼,植以树木,尤其种植了二十多里长的竹园,这对于黄土高原的平凉无异于是又一条绿色的泾河,史志上说:“东西临泾,别墅台榭,池沼相望,亘二十里,自仲夏至九月,游人相属”。
韩王及王妃大都喜好事佛崇道,在平凉城东修建有藩城和延恩寺。即今平凉城东的紫金城、宝塔等处的建筑。
明代人王源翰写的《平凉竹枝词》云:
“东观浮屠起七层,
禅房罗列夜夜灯。
韩藩好佛我多化,
处处经声处处僧”。
这首诗形象反映了明代平凉东关佛教的兴盛。嘉靖皇帝是个信道不信佛的皇帝,故明代修建的佛塔并不多,韩王也就偏重于崇奉道教。但韩王妃却崇奉佛教,于是在平凉城里就出现了佛道同兴的局面。
韩王大力支持崆峒山道观的修建,将问道宫辟为“道教十方常住”。上有所好,下必趋之。一方面弘扬和发展了道教,另一方面,道僧多,势必加重了当地人民的生活负担。
韩王府势力庞大,有一个人数很大的服务机构,如王府内有承运司、纪善司、典宝所、典膳所,良医所、工正所、典仪所、广受仓、驾库;王府外有左右长史司、典簿厅、审理所、奉祀所、仪卫司、群牧所。这些机构都是为王府生活、治安和对地方管理的服务机构,人数众多。仅王府子弟拥有的服务人员就超过了三万人。
韩王府有一支负责治安护卫的武装力量。明初,藩王大都握有重兵,护卫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万九千人。后来,随着封国势力削弱,军队数量也逐渐减少,到嘉靖年间,韩王府东中护卫队有左右中府四所,步卒三百人;另外有安东群牧千户所,旗军二百一十人,共计有五百一十人。左右中护卫队占有769顷良田作为屯田,其范围东至要灵台,南到华亭,北达固原,西及静宁。
韩王府室子弟不仅随意抢占民财,劫掠百姓,也经常凌辱地方官员,骄横异常。“诸宗人往往凌劫有司,平凉知府吴世良、 邝衍、任守德、王松失后被窘辱”。
除过平凉府、县衙和韩王府外,平凉城中还有两个独立庞大的行政机构,那就是太仆寺和苑马寺。
马是历代战争中的重要武器。轻骑突击,可以摧敌陷阵,疾驰迂回,可以出奇制胜。汉文帝时即开始于边郡置牧苑,数年的畜产数十万。唐朝初期于泾、渭、同、华置八坊,张万岁,王毛仲分领总管。张万岁发展到七十万九千匹,王毛仲发展到六十五万五千六百匹。以色分群,总称五色锦。安史之乱时,唐肃宗一路西逃,于平凉得马数万匹,军声始震。马政渐兴。
明朝初期,大将军徐达在平凉击败元军李思齐、李茂之的骑兵后,又破王保保部,夺得马、驴杂畜数十万头,更加重视马队,在平凉置马寺,联以监苑,经营战马。其办法是以国家的茶换取北方少数民族的马匹,换得后去监苑畜牧之,使其骠壮繁殖,以供国家需要。
明政府经营战马的行政机关选择在平凉,是因为平凉处在明代帝国的西部边陲,接近西域诸国,又是通向西方的主要孔道,紧邻北方。明代甘肃、宁夏的大部分地区都辖属陕西布政使司,平凉距西安较近,又与兰州、银川等地不远,正是一个承转衔接的好处所。更主要的是明代平凉不仅气候适宜,而且草木茂盛。在赵时春撰写的《平凉府志》中曾描述过崇信县种植水稻、静宁县林木茂盛的景观。不知怎么仅仅只过了四百多年,平凉的气候就已经十分地干燥,而且举目四望,很少能看到成片的森林。实在让人感叹不已。
明代在平凉设置了两个有关马政的领导机构,并且将马场管理机构设置在平凉府辖区内。
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在平凉设置陕西行太仆寺。这是一个执行地方马政的行政管理机构。这太仆寺本是中央机构,为九卿之一,因为直接管理马政,故在全国设立了4个行太仆寺。用现今的话说就是中央驻平单位。平凉的陕西行太仆寺其主要任务就是向28卫所74营堡的马政管理,诸如调配补充马匹,并且有对外买卖马匹的边境贸易任务。所管之马价,年定额为九千二百八十六两五钱九分。年生产任务不小,可见当时陕西行太仆寺的经营规模之大。
陕西行太仆寺设寺卿一人,从三品,少卿一人,正四品。寺丞一人,正六品,主簿一人,从七品。下设马政、杂行、承发三科,每科设令史一人,典史三人。
陕西行太仆寺地址在今平凉市崆峒区文化馆西侧。
另一个是苑马寺。苑马寺是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设立的,单位全称为陕西苑马寺,其职责是主管2监7苑牧马之政事。苑马寺设寺卿一人,少卿一人,寺丞二人,主簿一人,其品秩与陕西行太行寺相同。寺卿为从三品,少卿为正四品,寺丞为正六品,主簿为从七品。另有禁狱四人,司库八人。下辖长乐、灵武、威远、铜川、熙春、顺宁6监24苑。到嘉靖年间,由于马政萎缩,不少畜牧机构裁撤,仅余长乐、灵武2监管理下的7苑。
陕西苑马寺管理的2监7苑分别是:
长乐监,辖4苑,即开城苑,广宁苑,黑水苑,安定苑。
灵武监,辖3苑,即清羊苑,万安苑,武安苑。
陕西苑马寺地址在今平凉市城内崆峒区委党校附近。
平凉知府为正四品,这设在平凉的陕西行太仆寺、陕西苑马寺的寺卿却为从三品,级别上比平凉地方最高行政长官高一级,故平凉那时因有中央上级行政机构,经济、政治和文化教要比人们想象的繁华得多。
卫指挥衙门。卫指挥衙门在平凉府衙的东面。嘉靖年间,卫指挥衙门辖左、中、前、后四所,领兵5800多人,屯地3450顷,范围东到邠州,南到汧阳县,西到静宁州,北到庆阳府。卫衙最高军事长官是指挥使,正三品。指挥同知,从三品。指挥佥事,正四品。镇抚,正五品。正千户,从五品,还有令史、典吏、司吏等职官。
平凉府城的军事建制还有安东中护卫。卫衙在韩王府南侧,今崆峒区人大地址。设有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正千户、副千户、所镇抚、百户等职官。安东中护卫军队的主要职责是掌护守城池巡视宫城之事,有步兵300人,驻扎在平凉城周围的龙隐寺、杏原等地,有屯地769顷98亩。
此外。明代的驻站邮传制度也很发达。置邮传会,设驷进运,这是中国古老的通讯方法。据传《周礼》上即有记载。就明代中叶的地方志记载,全国共有一千零三十五个驿站,由此可以看到的这一交通组织的规模相当庞大的。
明代的通讯机构分三种,一是驿站,二是递运所,三是急递铺。前两种是全国性的,后一种属地方性的,都隶属于中央的兵部。这三套机构是相辅相成的。驿站负责全国性重要军情、诏谕、文书的传递,外宾和达官贵人的接待(包括食宿);递运所负责物资的运送,这实际上承担着运输公司的任务;急递铺负责地方性的公文传递。
《明会要》记载:全国共有驿站1035个,甘肃置驿83个。平凉府辖17个驿站、所。
平凉府因为有了陕西行太仆寺、陕西苑马寺和驿站,一方面增强了当地经济的繁荣,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人民的经济负担。平凉府因为承担着兰州、银川的递运衔接工作,因而人民负担更加严重,原因是按照明朝立国时所订立的财政制度,政府中的预算并无差旅费开支一项,各驿站名义上由兵部掌握,实际上一切费用,即过境官员本人及其随从所需的食物、马匹和船轿挑夫,全部由当地方政府负责。兵部只发给旅行人员一纸勘合,即如今的介绍信一般,兹有某某官员因公路过贵地请给予食宿方便,特此证明云云。驿站所在之处,即须按照规定供应。
笔者这样详细地说来,一是说明明代平凉城的繁荣,二是因苑马寺和驿站危害人民日久,赵时春在他日后的政治生涯中,曾不止一次地抨击过。随后将还有叙述。
有韩王府和如此庞大的行政机构中的工作人员,从而刺激了平凉的手工业和饮食业的发展,平凉真正商业的发展,也就是从明代开始的。政治经济实力的加强,带动了地方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也促进了平凉文化教育事业的兴旺发达。
平凉府、陕西行太仆寺、陕西苑马寺的最高长官都是进士出身,在当时可是名副其实的高级知识分子,各州、县的一把手至少也是举人出身,在这样的行政组织机构里,汇集了大量的高级知识分子,他们之中不乏具有真才实学的官员。生活于正德、嘉靖年间的韩藩王是韩王第八世王韩昭王朱旭梃,他本人也是一个大学问家,韩藩王与知府、寺卿们相从甚密,因而在平凉形成了一个浓厚的文化气氛,在如今平凉人民广场的北侧集贤巷,就是韩王修建的用以招待从各地投奔在韩王府里研究学问的知识分子居住的街坊。
文化的兴盛,带动了教育的发展。在平凉城中,官办的学校有府儒学和县儒学。平凉府儒学校在府治西北,这个学校规模宏大,除学生校舍和教师宿舍外,还有一个祭祀孔老夫子的文庙,明洪武四年(1371年)平凉同知高页在文庙内修建启圣祠、乡宦二祠在文庙两侧。庙中松柏常青,香火袅袅,很有一种清静求学的境界。府儒学设教授一员,从九品,岁俸六石。学生通称生员,也即俗称的秀才,学生入学要参加考试,无论年级大小,都称童生,考中入学的方称秀才。
平凉县儒学在县南,修建于洪武年间,宣德十年(公元1435)重建。其教师与学生情况与府儒学相仿佛。
除过官办的两所学校外,还有另外两处学校,相当于如今的民办学校。
一是崇文书院,即今平凉市第四中学所在地,这是韩王府管理的只供韩王子弟读书学习的学校。因为有韩昭王的大力倡导,又受到正德皇帝的敕封,教育经费也不发生困难,故名气很大。
一是正学书院,在东门外即新塔寺旧地,也就是如今平凉宝塔(大明塔)的西边。这是平凉乡绅商贾们兴办的贵族学校,学生主要是乡绅商贾子弟,教师也是高薪聘请的才高望重者担任。因为经济发达,经费充裕,师资力量雄厚,教育质量较高,吸引得外地一些商户也送孩子到平凉正学书院来读书。
不论在儒学或书院学习的生员,只要按规定参加了县试、府试,就有资格参加全省的乡试和中央礼部组织的会试,这情形仿佛有些像如今官办教育和私人办教育一样,只要能通过考试取得文凭即可。因而平凉学风日盛,出现了赵时春祖孙三代前赴后续读书考试的壮举,终于到赵时春这一代完成了夺得会元桂冠的宏愿。
平凉的繁荣呈现出一种畸形飞速发展的状态。小手工业,饮食业、旅店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因而如今平凉人做饮食业好像挺得心应手,一到做大买卖、干大事业就有些捉襟见肘,力不从心,难道这是遗传不成。
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有一位僧人募捐了200两黄金,修复了马家寺,此寺在浚谷河南东郭城内,距离赵时春的故居不远。据说这位僧人能点石成金,人给他10两黄金,僧人能变成20两,给他20两,他能变成40两,于是众人以为他能演化成金,纷纷给予黄金。结果30年后,僧人死去,其弟子携金而逃,成为嘉靖年间平凉城内发生的一桩重大经济诈骗案件。
最兴盛的行业还要数妓院了。明代平凉的妓院设在南台。南台处在平凉城东南的山坡上,是平凉城内最高的地方,站在南台眺望西南的太统山、西北的崆峒山更清晰更有一种亲近感觉。南台沿坡修建有不少的房舍,也有靠山崖挖的土窑洞,这些房舍每一处都是一家四合小院。开妓院的有大小几十家,从业的妓女以外地来的为主。每年正月或大型庙会时,有从河南、陕西请来赶庙会的红妓女,本地妓院老板就套几辆马车到外地接那些起会的妓女,在一天的清晨或者黄昏时分,随着几声清脆的鞭声,几匹疲倦的马儿拉着坐在马车上嘻嘻哈哈的姑娘们从东城门进来,沿街缓缓而行,似在欣赏街景,也是让贪色的男人一睹名妓的风采。到了每天傍晚,几乎睡了一天的妓女们懒懒地起了床,吃过这天的第一顿饭,梳洗一番,就三三两两地从花花绿绿的房间里走出来,下到南台下面的一个大广场上。
这个大广场就是专做人肉生意的地方,有卖小吃的,有说书卖唱的,也有卖衣服的,而妓女们却大声喧哗着,嘻嘻哈哈地随意走着,就有那精力多的没处使的男子走上去搭讪,如果彼此中意,那女的就傍着男的向自己的住处走去。侍候妓女的小青年称为相公,因而如今谁冒失地称某人为相公,必定是要挨一顿骂的。三五天的庙会一赶完,外地的妓女就坐着马车回去了,银子却流进了本地老板的口袋,外地的妓女算是下乡玩了一回,本地的妓女却从中学到了不少手艺。
平凉妓女中最红的有三个,一个是十里香,一个是盖西川,一个是红杏。最红的要算是红杏姑娘,她已经三十多岁了,却仍然面若桃花,人若春风,看上去仿佛十七八岁一样,把多少个男子狐迷的晕头转向,人们背地里都说这有女子采阳补阴之术,却个个争着与红杏有一夕之欢。
这红杏却不住在南台,而是住在集贤巷一家旅馆中。这旅馆名叫“红杏寓庐”。这红杏成名很早,早年间曾是一个在平凉街头讨吃要喝的小叫花子,十一二岁的时候就在红杏寓庐扫地剥葱,混个饱肚子,有一回韩昭王到红杏寓庐去拜访一个路过平凉的都御史,从客人寓处出来,无意中瞅见红杏姑娘正在打扫院子,紧蹙双眉,人虽黄瘦,却有几分神韵,仿佛病中的西子。韩昭王回到家中,红杏姑娘那一对含情的眼睛似泪似怨的老在韩昭王眼前晃动,韩昭王破例派人去问讯了一声,那老板自是机灵,赶忙把姑娘梳洗一番,送上府来。问及大名,回说没有,韩昭王就说,你即寄身红杏寓庐,说明你与此店有缘,干脆就叫红杏吧。话说韩昭王已经七十多岁了,自是无意枕席之欢,却还是以为秀色可餐,让红杏在经常在眼前走动,看着她那黑油油的头发,丰满跳动的胸脯,就有一种青春仿佛回来的感觉油然而生。红杏也自是机灵,跟着韩昭王学习琴棋书画,尤其弹得一手好琴,连韩昭王也诧异不已,自己侍奉琴弦不下四、五十年,竟不及这狐女子两三年的功夫。
不知韩昭王是有意无意,有一天看了红杏的面相,说你当妓女肯定大红,只是不可离开红杏寓庐。红杏那时乖乖巧巧,十二分地端庄,听了这话,还以为这老头子吃不了自己这块天鹅肉,就作了如此坏的心思。后来碰到一个如意少年赵时春,六个月的鱼水之欢,耽得她一生相思不已,因为没有结果,又得千手千眼观音殿老尼点拨,红杏方信韩昭王那话不假。自此诀别赵时春,正式挂牌做起了妓女,生意虽然在南台做,人却在红杏寓庐居住。那旅店老板也高兴有这样一个长盛不衰的活广告走动,本店生意自是比别人做得好了七分。
红杏并不天天拉客,她挑选客人极严,只喜欢那些口袋里鼓鼓又有些书香气的老板,而且是三天方能上床,选准中意者,第一天焚香沐浴,第二天听秦腔、喝淡茶,第三天方才进洞房。这样不但价高,那些猴急的男人等上三天,哪个不饿急疯急,哪个又不想尝一口这艳艳的美味。这样红杏名气更大,价位更高。妓院老板高兴有这个头牌压阵,不愁生意做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