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说,野鸡岭由于所处地形地貌之制约,从而世代受穷。
但是,时光转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的时候,山下来了一个拥有上万名职工的大厂子,就在距离野鸡岭只有1华里的沟底里。这个厂子的建立,对于野鸡岭人来说,无疑是上天赐予的一尊大财神。因为上万名职工衣食住行的需求,对于野鸡岭一个不到500口人的小山村来说,无异于是一个需求大于供给的大市场。
也就是说野鸡岭人生产的粮食果蔬,全部卖给山下厂子,都远远不够山下全厂职工的生活需求。况且野鸡岭田少土质不好,根本长不出高产丰富的五谷与果蔬来。于是,物稀为贵,一时间,野鸡岭的一把稻草都升值了。这里村民的眼界与生活,也因此渐渐有所提高了。
先前的时候,村子里只出了那么一个能人,常年在外跑牲口生意,日子过得软和的,着实叫野鸡岭人都羡慕咋咧。
现在,自从那个厂子落脚野鸡岭山下以后,山村里能折腾的年轻人,很快地较父辈多了起来,他们虽然没上过几天学校,因为野鸡岭压根连小学都没有,但是长大后凭着年轻力壮好奇心强,经常下山,就多少知道了山外的一些信息,长了点见识。
后来,国家改革才刚刚开放,确切说还没有完全开放的时候,村子里一些穷极了的胆大的年轻后生,就已经开始“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冒着各种风险进行倒贩物资、开办个体小卖点、小饭馆等营生来。
其中野鸡岭村一位40多岁的后生,在山下厂子的生活区租了两间门面,做起了饺子馆的生意,3年下来就成了野鸡岭村的头号爆发户。
那个暴发户的大名在这里就不提说了,因为比他名字更响亮的,在周围十村八堡子都摇铃了的,知名度远远大于他名气的,是他的母亲一一毡帽子。
第一次听到有人说“毡帽子”名字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毡帽子是谁?为什么叫毡帽子?毡帽子是男人还是女人?因为初来乍到野鸡岭,和我见过面的人很多且都是陌生人,在我的印象里,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男人女人,使我能将“毡帽子”一词,与他们联系起来。
那是有一次,给我看小孩子的马大爷说他们村子有个“毡帽子”,让我平时提防点。根据马大爷描述的情况,尽管我见过那个人,但还是有些诧异,因为马大爷说的那个人,其行为举止甚至形象,都和“毡帽子”这个形容词联系不到一起啊。
在我脑子储存不多的记忆里搜索,马大爷说的那个“毡帽子”,原来就是野鸡岭村那个大约60多岁,中等个子的老太婆啊。给我的印象里,她是一位精瘦拖沓、脏兮破烂,身上经年挂件分不太清是什么颜色的大襟袄,兴许是人有点瘦,兴许是为了给里面藏东西(后来才知晓的一点秘密),大襟袄总是宽大的,哐里哐当的不合身,她走起路来总是急急疯疯的,似乎前面永远都有什么紧要事,需要她急着去办理。她有一双黏糊的分不清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的烂边眼睛,永远都是盯着前方的什么目标。总是撅着的薄嘴角上,永远都是挂着那坨令人作呕的溢着的白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