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文学的故乡》,心情跟着这六位大作家一起起伏,感谢央视与中国作协,做了如此有情怀的纪录片。也许很多人没有机缘通读这些名家的作品,通过纪录片,感知一下这些大作家的故乡趣
月亮与六便士原本毫不相干,但是,在毛姆的笔下,它们不仅建立了相关性,且能演绎成两种不同的人生哲学。作家不是为了评价人性的,作家只解释和刻画人性。
哥哥舍弃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所以成就了“茶冲桃花”的品牌。每年桃花开过,我们心里便漾起一股茶的清香。 桃花流水,茶气氤氲。
《追风筝的人》无疑是非常有故事的一本小说,除了故事之外,是否还有别的因素影响着这部书的读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读了,并记录之。
真的变成你了,你的音容样貌在我的记忆中已经变得非常模糊。 我想你们的时候,回报我的只有泪水和无尽的遗憾。那些曾经很苦的生活,我们的日子过得很甜。
第一次关注李贽这个名字,是阅读《万历十五年》之后的事。 当我再次从明史中来找关于李贽的章节,我被这个晚明的思想家,或者说狂人折服了。为此,我撩拨了历史的面纱,试图解析一下
母亲不仅多病,且体质非常瘦弱,好像是为了借助风力,母亲走路的时候都尽力地张开着腿脚,左右摇摆地前行。这么瘦弱的体质啊,怎么负荷那么重的心?没有人分析过,没有人思考过。
长江给予了本地人以无穷的希冀,江边人家原本是奔向幸福而去的。 可江水带给亲人的,远远不止那转瞬即逝的幸福,而且还有刻骨铭心的伤逝。
喝酒一定不遗传,可痛恨父亲喝酒的我,不知不觉,我变成了爱喝酒的父亲。 我知道了,遗传的是父亲豪放的性格,这种性格注定了,我的生命中少不了酒。
作家与编辑仿佛一棵树上长出的两个枝丫,他们共同构成了枝繁叶茂的文学之树。 可在很多时候,作家与编辑在码字与改字之间经常会发生观念上的冲突,如何平衡,如何协作,不知道谁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