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康凯鹏的头像

康凯鹏

鲁迅文学院学员

报告文学
202310/19
分享
《德润桑梓》连载

第六章 兰大时光:知识与见识

1979年7月,姚高民作为当年参加高考的千军万马中的一员,脱颖而出,以优异的成绩被兰州大学生物系录取。

他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心里非常激动,也充满了矛盾。激动的是,他从此就要跳出农门,就能吃上公家饭,矛盾的是,他尽管有很多的思想准备,可是他哪里去过这么远的地方。他心里还是摸不着底儿,长了十七岁,出门最远也就是跟着父亲去过泾阳、铜川。

      九月,他身穿棉衣走出兰州火车站

     乡里人虽然穷,都把各家的日子看得紧,但大伙儿内心那份善良和真诚并没有因为贫穷而淡漠。毕竟都是一个大槐树底下生活的邻里乡党,彼此间都有着淳朴热情的秉性,村里谁家孩子当兵,或者考上学校,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带上礼物去看望,尽管就是两个鸡蛋,半斤麻花,或者一包白糖,一元两元的礼行(即随礼钱),可那是乡亲们的一分真情啊!

整个暑假,姚高民的家里始终笼罩着上大学的喜庆氛围。尤其临出发前那几天,村里人几乎挨家挨户来家里看他,为他践行,也向家里人表示祝贺。

他清楚地记得,当时哥哥和两个姐一人给了20块钱,生产队给了20块,再就是村里人这个给几块那个给几块。凑了八张大团结,剩下的有“炼钢工人”,也有“女拖拉机手”,每一张钱币都充满着浓浓暖意和温情。姚高民心里高兴,到了晚上就将看望他的人和带的东西,记在一个小本本上,将每个人的情义铭记在心。

9月初,他带着凑起来的107块钱离开桥上堡,离开北陵村,离开富平县,踏上了西去的火车。只是,那些一辈子没出过门的乡亲诚恳的话语,竟也给他留下了踏上兰州那个终生难忘的尴尬。

村里有人好心地劝告姚高民,并再三向他母亲交代,“兰州那边冷得出奇,听说六月都下雪,一定给娃把棉衣备好。”“高民,兰州那地方远着哩!那地方没有吃的,没有喝的。咱村谁家那女人就是六一二年从甘肃逃荒下来的,你若不相信就去问她。”母亲记住了这些话,早早就给他就缝好棉衣。他临出发前,母亲又给他的棕色皮箱里装了好几身棉裤棉袄,还烙了一个锅盔,装了一罐头瓶辣子酱。

姚高民记住了乡村们的话。他从未去过兰州,乡亲们又是那么情真意切,语重心长,他怎么会怀疑大家话语里的错对。

凭直觉,他这次求学,肯定能改变自己此后的人生。第一次出这么远的门,他一路上无比兴奋,他从咸阳出发,坐上了西去的列车,27个半小时的行程,到兰州时他的两只脚已经肿得几乎踩不到地上。

姚高民没有见过爷爷。他曾听父亲说过,爷爷是清末民初远近闻名的大商人,他们家是方圆几十里少有的富裕家庭。爷爷当年在四川成都、山西太原、大同一带经商,生意鼎盛时每个地方都有姚家的铺面。后历经兵燹瘟疫,尤其十八年年馑,家道直线跌落,爷爷去世时留给后人的唯一物件,就是手里提的这个英国进口的牛皮皮箱。

快下火车时,姚高民特意从皮箱里取出棉衣,穿在身上。

可是,当他站在兰州火车站的广场上,太阳当空高悬,燥热倾泻了整个广场。他头上淌着细汗,不辨南北与东西,再看着周围行人,都穿着短袖汗衫,短裤凉鞋,哪里有丝毫寒冬景象!他一脸茫然,忽然明白过来,兰州和富平家里基本一样,也是初秋时节。

姚高民拉着皮箱,望着兰州市陌生的街景,他忽然觉得,这个来自关中的穷汉娃是多么的可怜、无知与滑稽。他蹲在地上,禁不住失声痛哭。

当时,学校已经开学了,兰州车站已不再设置接站的学生。他站起身,擦了一把眼泪,心想一个大小伙,不可能用哭声换取别人的同情。这时,他忽然看到路边的三轮车夫,眼前不禁一亮,上前和人家打了招呼,几经讨价,花两块钱雇了辆三轮车。

让他想不到的是,人家三轮车只跑了不到十分钟,就把他他到了学校门口,他没想到心目中遥远的兰州大学,居然就在火车站附近。他不敢为自己恍恍惚惚花了两块钱后悔,而是觉得应该用这两块钱为自己初到兰州的尴尬和无知买单。

       鸿雁传书,向家乡描绘外面的世界

       啊,兰州,一座陌生而新鲜的城市。啊,兰州大学,一座历史悠久的庄重大气的校园。姚高民进入大城市,眼里心里都充满着稀奇,他对兰州大学稀奇,对兰州市也稀奇。

姚高民到了学校,报了到,安排好宿舍,此时此刻,他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学校。这时他才听说,能替自己缓解初到兰州的那份尴尬的,还有一个来自上海的同学。那个上海同学听说西北这地方穷,生活物资供应匮乏,居然带来了全年的所有生活用品。

姚高民带着初到兰州的新奇,在校园里转了一圈,他想看尽这里的角角落落。平整的水泥路、浓绿的林荫道、颇具神秘的图书馆,还有他们的教室那一座一座的楼房,宿舍是一栋一栋的筒子楼,就连厕所也让人羡慕得要死,那里时常哗哗地流着水。他苦笑一声,这白白浪费的水,在村子里真不知能浇灌多少田地!

兰州和兰州大学,远远超出了从未出门远行的姚高民的想象。

当天晚上,姚高民就趴在床铺上,给家里写了第一封信。他告诉家里人兰州的商店大得超乎人的想象,楼房是啥样子,教室是啥样子,厕所里的水如何被白白浪费。告诉他们食堂是啥样子,在学校吃小麦,也吃大米,吃的粮食是粗细搭配,七成都是细粮,而且顿顿有肉,菜里都有粉条。从此,他每个星期都给家里写封信,告诉家里人到兰州上学,也想着将外面的消息尽可能多的传递到老家那个偏僻闭塞的乡村。

第一封家书寄出的时候,收信人写的是着大嫂的名字“樊秋娃”。

大嫂目不识丁,但家里除了母亲,她是最让姚高民敬重的人。前几天离开富平时,大嫂的话一直萦绕在他的耳畔。

“高民,咱家人穷志气短,人前说不起话。你到外面上学工作,平时要对给家里写信。你看人家,谁家要是有个当兵的、上学的、干事的,隔几天就来封信,多让人羡慕!”

他知道大嫂的意思。家里没有几个识字的,但他给家里写信,家人再让村里的先生给他们读,然后再把心里的一些内容传播出去,那可就具有了扬名立万的味道的。

姚高民往出寄信,同时也收到许多来信。四年时间,他共收到家人、老师、同学、亲戚的来信183封,其中兄弟姐妹的信件大概有一半,同学朋友的占了一半。他将收到的信认真看了,收藏起来,该回的就赶紧写好寄回去,然后在自己的日记本上记下来具体的细节。

173块钱助学金和“最自信”的春节

兰州在古代属陇西之地,自秦朝以来,已有两千多年的建城史,自古就是“联络四域、襟带万里”的交通枢纽和军事要塞,以“金城汤池”之意而被命名金城。这里地势西部和南部高,东北低,黄河自西南流向东北,横穿全境,素有“黄河明珠”的美誉,是一座历史悠久的黄河文化城。新中国成立后,兰州又被国家确定为重点建设的工业基地之一,成为国家重要的石油化工、生物制药和装备制造基地。

兰州大学创立于1909年,其前身是清末新政期间设立的甘肃法政学堂,1928年扩建为兰州中山大学,1946年更名为国立兰州大学。1952年,新中国阳光照耀下的兰州大学被确定为国家十四所综合性大学之一。

“自强不息,独树一帜”,这是让姚高民为之振奋的兰州大学校训。在兰大,一代代兰大人栉风沐雨,艰苦奋斗,在大西北经济落后的大背景之下,创建为一所高水平的综合大学,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对兰州大学,姚高民充满着希冀。虽然自己第一次接触这条校训,其实仔细一想,十几年来他也是这么艰难拼搏,才终于成为兰州大学的幸运学子。

在兰州大学,他每月有27.5元的助学金,虽然每天都能吃饱饭,可以洗热水澡,生活不再像在富平上学时那么艰辛,但是,他依然不敢乱花一分钱,毕竟家里所有人依然过着贫困的生活。贫穷苦难的经历,让姚高民深深懂得珍惜,深深懂得感恩。

第一个学期终于结束,姚高民居然领到了173元的助学金。可是,为了过年回去给父亲过三周年,他必须省吃俭用。整个冬天,他几乎每天吃咸菜,放寒假时已经攒了100块钱。

父亲三年前被仓促下葬,他没能让老人入土为安,内心总觉得亏欠,无论如何,他也要给老人体体面面地过个三周年,也让哥哥和一家老小给家里少操一份心。那一年,姚高民过了他有生以来“最自信”的春节。

让他意外的是,第二年初夏的一天,他的初中老师刘绳武竟然来到兰州。原来,刘老师已经调到富平县教育局工作,这次是代表县上到兰州出差的。师生异乡见面,老师向他问寒问暖,他向老师打听老家的消息,各自无比激动。

姚高民带着刘老师去了白塔山公园,到黄河中山大桥照了相,还参观了兰州大学。两天时间,他滔滔不绝地向老师汇报这一年来的感受,讲自己在兰州的故事。刘老师回程的时候,彼此依依惜别,直觉两日太短。

火车驶出车站,消失在茫茫他视野中,姚高民还是不忍离开,一个人在月台上站了很久。

      充满情怀的年代和以梦为马的青春

      在兰州大学,姚高民学的专业是生物专业,如今这个名称已改成了生命科学。几十年了,他一直觉得,兰州大学是自己走向成熟的最重要阶段,四年大学时光更是他一生中最自由、最纯粹、最快乐的时光,承载着他的激情与梦想,他的思想、眼界、心灵在这里得到了彻底的洗礼,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与生活态度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姚高民同宿舍的几位同学,有来自甘肃白银市的,也有福建、浙江的,有河北、陕西的。他和大家和睦相处,积极进取,也渐渐知道了首都北京是一个什么城市,福建又是怎样一个省,知道了河北沧州还有个南皮县。

姚高民上大学那四年,正是中国改革开放风生水起的四年。四年里,国家高考制度日臻成熟,农村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家不再为吃粮紧张而发愁,城市建设也加快了发展的步伐,各种服装,各类交通工具开始遍布城市的角角落落。四年里,国内的大学生思想日益开放,校园里经常举行师生演讲辩论会,气氛十分热烈。国外的许多电影也在这一时期涌入学校,铺天盖地涌进了兰州大学的校园,什么日本的,英国的,法国的,苏联的等等,每天都在填充他脑际的空白。

那是一个充满情怀的年代,也是改革开放初期最朴素的一段时光。自由、纯粹、快乐的大学时光,让姚高民时常处于活跃开放的氛围中,肆意奔跑,跌跌撞撞,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那个年代的大学生特别吃苦耐劳,对书本和知识充满了无限神往。姚高民不仅学了专业知识,也学到了更多的社会知识。他有意无意的看起了地理书,开始有目的地了解世界,了解地球,了解茫茫大宇宙。

师生之间相互鼓励、一起拼搏。姚高民后来经常跟人说起当时的情形。“老师在给予我们知识之外,更多的是带来思考问题方式的转变,这些指导对我毕业后影响很大。”他凭借着善良、淳朴、真诚,与老师和同学们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兰州大学培养了姚高民,让他从一个以为兰州九月穿棉衣的异乡贫困学子,到对人开始谈西部大开发,谈中国人口西移,谈英国、南美巴尔干群岛的商界巨子。谈美国的三足鼎立政治,知道世界上除了人民币,还有美元、英镑、卢布、法郎……使他对自己的人生有了全新的认识,拥有了相对成熟的世界观。上大学后,他开始学习自然科学,看世界地理,世界历史。也让他明白了,大学是人生世界观、方法论形成的关键期。

生物世界讲究“生态平衡”二字,植物与自然、自然与植物的关系,其实就是平衡关系。他学的就是生物学,他知道,每种生物都有它的生物场,都有适合它们生存的生态空间。

“兰州,是我的第二故乡”。他曾无数次地说,包括2019年在兰州大学设立“兰州大学姚高民生物科学基金”的即兴发言上,他也这么说。

母校是他的精神归宿之处。历尽沧桑四十载,当他重回母校,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又浮现于眼前。岁月流金,年华如歌,那份深藏心中的兰大情怀,那份与母校息息相通的赤子深情,将姚高民和母学紧紧联结在一起!

兰大,是给予姚高民知识的地方,更是给予他见识的发端。知识和见识不是一回事,仅有知识,是万卷书上事,拥有见识,才是万里路上人。走出山窝窝,走进兰大,让姚高民亲历了知识改变命运的历程,更开启了见识创造命运的全新征程。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