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平安符的头像

平安符

网站用户

小说
202109/27
分享
《乌龙寨传奇》连载

第七章 “皮子痒了,要灌辣子水呛”

第六章“皮子痒了,要灌辣子水呛”

王小娟日记:“2015年5月12日,群众的思想教育要入脑入心。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影响改变贫困山区人们落后的思想观念,在活动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教化民众,必须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送走石明祖和上访户,辞别印局长,王小娟看了一下手表,已是下午五点半钟。她先给组织部何青林部长打了一个电话,她要约一个时间向部里汇报工作队的工作。何青林部长正在开会,回短信约她第二天上午听汇报。安顿好一切工作后,她才放心下来,想起家里的事儿。

她给丈夫打了一个电话,接通电话后,她的声音变得柔媚一些:“建强,你在哪里?”

“在家里。”话筒里传来丈夫张建强熟悉的男中声。

“吃饭了吗?儿子好吗?”

“哦,小娟,你回来了?我正准备做晚饭呢。”话筒里传来丈夫关切的问话。

“嗯,今天有事,我回城了。你在家别做晚饭了,叫儿子出来,我们全家一块儿上馆子吃个饭吧。哦,记得邀上妈。”她突然想起婆婆还住在自己家里,心中感激她的无私支持,帮助自己带孩子,让她省去了不少的操心;不然的话,她真的是顾及不过来,家庭与工作两头分心,也不能专心致志地干好本职工作。她想到那首熟悉的歌曲:“军功章里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这一半应该有婆婆的一份,当然更有丈夫的一份,她心中懂得感恩。

“去哪家餐馆?”丈夫张建强顺从的声音。她的强势影响到丈夫的性格,张建强习惯依赖于她的指示,听从她的召唤。

“去美味阁吧。我先去订餐,你们打后赶过来吧。”她记得当教师时,自己喜欢和丈夫张建强去美味阁吃饭。她喜欢那里怡情雅致的氛围,餐厅临江而立,推开窗户就能看到宽阔的江面。特别是在有月亮的夜晚,月影倒映,银波荡漾,江面刮来湿润的风儿,惬意无比,很让人享受。

半个小时后,乘的士赶过来的张建强抱着儿子张泽瑞来了,他的身后跟着自己的妈妈—一个头发半白的农村老太太。

王小娟站在餐厅门口,看到丈夫、儿子和公婆过来,笑着朝他们叫道:“妈,建强,辛苦你们了。”她蹲下身子伸出了双手,朝四岁的儿子张泽瑞喊道:“儿子,想妈妈吗?”

刚被爸爸放下地的小家伙迟疑了一会儿,咬着手指躲在爸爸身后不肯见妈妈。张建强把儿子拉到自己前面,吩咐儿子:“张泽瑞,你不是成天嚷着要妈妈吗?妈妈回来了,你不过去拥抱一下。”

“张泽瑞,来,让妈妈抱一下。”王小娟感到有些内疚,平时忙于应付工作,很长时间没有回家了,年幼的儿子生分自己了。

“小泽瑞,好乖乖!”王小娟主动上前抱起肉嘟嘟的儿子,脸面贴了贴他稚嫩的小脸蛋,亲切地寻问道:“宝贝儿子,今天在幼儿园得到小红花了吗?”

“嗯。”被母爱包围的张泽瑞轻轻地点了一下头。然后问了一个奇怪的问题:“妈妈,你不要小宝宝了?”

“为什么?”王小娟不明白儿子问话的意思。

“妈妈不接宝宝。”张泽瑞每天放学后见不到妈妈的身影,有时是爸爸接,有时是奶奶接。

“哎哟,妈妈特别喜欢心肝小宝宝!妈妈掂记着张泽瑞。但是,妈妈有工作呀,妈妈要帮助山区的贫困人口脱贫,让贫困孩子也有饭吃、有衣穿、有学上呀。”

“你看你,一回来,儿子就提抗议了。小娟,下面工作是不是很忙呀?怎么干的事儿越来越多了?连回家的时间都抽不出来了。”

“哎,一言难尽,今天不谈工作。妈,我们去吃饭吧。”王小娟抱起儿子,朝丈夫身后的一直保持微笑的善良的公婆感激地说:“妈,家里的事儿,多亏你操劳。谢谢你哟!”

“小娟呀,你要当心自己身体。你人消瘦多了,该买点营养品补一补,别省钱。钱是人挣的,身体好才是真正好呀!”婆媳俩平日相互关照,关系很融洽。公婆来自农村,心地善良,但也很自卑,在有文化的儿媳妇面前她从来不指手划脚,更多地是默默地关怀和勤奋劳作。即便是儿子和儿媳小俩口吵嘴,她也总是责备自己儿子,全心全意地维护着这个家庭的和谐。她总认为自己儿子娶得王小娟是张家先天修来的福气,时常怀着感恩之心,儿子的幸福家庭让她这个当婆婆的知足了!

吃过晚饭,安排婆婆乘坐出租车先行返家了,王小娟与丈夫陪着儿子又去了游乐园。在游乐园里,兴高采烈的张泽瑞不断地发出欢笑声,小家伙沉浸在花花绿绿的塑料球池里,又蹦又跳,咯咯地大笑,一边奶声奶气地恳求道:“妈妈、妈妈,你要天天陪宝宝玩,好吗?”

“宝贝儿子,真乖!看你玩出满头大汗了,妈妈帮你擦擦汗。妈妈舍不得你和爸爸,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呀。”王小娟内心有诸多不舍。她感到愧对了丈夫和儿子。

晚上,张建强王小娟夫妻俩亲热后,躺在床上说了一会儿闲话。

丈夫温柔地规劝她:“小娟,回来吧。到城里来上班,有我和儿子陪你,多幸福呀。你一个女人,整天耗在村里要等到何时才能出头呀?”

“老公,等乌龙寨脱贫了,我就完成了任务。那时,我们再也不分开了。”王小娟倚靠在丈夫坚实的胸膛上安慰道。为了不让丈夫操心,她故意避开话题,使起了女人的小性子,抱着丈夫温暖的身体娇媚地追问:“建强,讲老实话,平日想我吗?”

“小娟,当初你改行就是一个错误。记得当年做老师,咱们小日子过得多悠闲多自在呀。现在,连见你人影儿都难了,你还是回来教书吧。”丈夫张建强怀念刚结婚时夫妻俩厮守的甜蜜生活。

“建强……”王小娟深有感慨地说:“原先没到乌龙寨,我还感觉不到乡村深度贫困的程度,现在,我真有点放心不下他们了。人类进入了二十一世纪,他们还生活在贫困线下,缺衣少吃,生活艰难呀!”

“小娟,我看你呀,越来越像救世菩萨了,满脑子考虑的都是别人。你自己要注意保重身体,别累垮了。”

“建强,我的夫呀,谢谢你,这辈子找到你是我的幸运呀。”王小娟只有躺在丈夫身边才能彻底地放松身心。她呢喃着睡着了。张建强看到妻子消瘦的脸蛋,既心痛又无奈,他不忍心惊动她,轻轻地把她的头移到枕头上,让她好好安心地睡上一觉。自己拉熄了台灯,静静地躺在爱人的身边,听到妻子的轻微呼吸声,想着心事,“小娟太累了!”

第二天早晨,王小娟回到了县委组织部,做的第一件事是打开了自己的办公室,敞开了窗户,使关闭了二个月的室内的浑浊气味尽快散去,引进了窗外含有白桦树叶清香的新鲜空气。她简单地清理了一下办公室,将堆积的书报归位,用鸡毛禅子拂去室内物件上的灰尘,又去洗手间提了半桶清水,把办公桌和椅子擦拭了一遍,给花盆里的花草浇灌了清水,忙完这一切,大约用了十分钟。她重新坐回到桌前,摊开笔记本,默神着要汇报的内容,梳理思想,整理报告,等待何部长召见。

八点半钟刚过,部办公室李主任过来叫人,讨好地笑着夸赞说:“王副部长,你的事儿传开了,何部长都晓得了,直夸你好呢!”

“什么事儿?”王小娟有些紧张地询问。她以为是乌龙寨村民上访的事儿。

“说你扎根乡村,坚持不脱贫不回家呀。”李主任笑着解释传说。

“没有的事。”王小娟不明白这话因何事而起,自己至今还蒙在鼓里。她有二个多月时间没有回家换洗衣物了,这次,要不是村民上访要接人,她可能还蹲在寨子里忙工作,真地回不了家。

“王副部长,你工作认真,人又谦虚谨慎,向你学习!”李主任得体地奉承几句,才正式传达领导的指示:“喛,何部长通知你去小会议室开会,部委会要听取你汇报呀。”

“好的。”王小娟带上笔记本,默念汇报的腹稿,跟着李主任去了小会议室。

走进会议室,王小娟感受到同志们的热情。这个说:“向小娟同志学习”,哪个说:“王副部长,你辛苦了。”别一人接着说:“皮肤黑了,脸也消瘦了。”七嘴八舌的夸赞声:“听说你立下誓言,不脱贫不回家呀!”

王小娟微笑着跟同志们一一点头打过招呼,心里却惶恐不安。她不晓得是不是因为上访那件事儿传到了部里,闹得满城风雨,影响到了单位的声誉,如果是那样的话,她将感到无地自容。

直到何青林部长跟她打招呼,她跳动的心才稍微安顿下来。

何部长这个壮年汉子,国字脸形,衣着整洁得体,见人先是发出一阵豪爽的笑声。他声音洪亮,爽朗的笑赞下属道:“哈哈哈哈!小娟同志,瘦了,脱了皮,晒黑了;乡村条件艰苦,你们要注意保重身体呀!”

“谢谢部长关心。”

“不客气,请坐吧!”县委组织部何青林部长也是从教育战线改行过来的,踏入政界二十多年了,算是一位老革命。平日,他总是感到自己像一粒水珠融进社会的大潮中,非常渺小,奔腾的潮水推动着他不停地前进。他时常叹惜宇宙之浩瀚,人力之渺小,任务之艰巨,时光太短暂,心中时常为人为事焦虑不安。从感情上说,他更能体会到驻村工作队员的辛苦。

何青林打开红泥茶杯喝上一口清茶,预备开会。近期,天气炎热,人体内藏有一股莫名其妙的火苗。他听从医学专家的嘱咐,夏日肝火旺,多饮绿茶,败败虚火,注意阴阳调养,保持身心平衡。这些日子,他坚持饮绿茶,努力调节心态,保持着一个相对平静的心境。每次开会出差,他自带保温茶杯,喝热茶成为一种习惯。

部委会成员们摊开了笔记本,准备记录王小娟的汇报和何部长的指示。办公室李主任给每个人递上了一杯热茶后,也寻找座位坐了下来,会场安静如水。

“小娟同志,工作队员们辛苦了!平日会议多,事务繁杂,想听工作队汇报,总是抽不出时间来。听说你们搞产业开发热火朝天,群众积极性高涨呀。下次,我们要在村里住上几天,感受一下劳动的气氛呀。”他笑着启动了开场白,也打开了笔记本,示意王小娟汇报,“请小娟同志汇报吧。”

“尊敬的何部长,同志们,乌龙寨地处武陵山区,是国家深度贫困村,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12个自然寨,居住分散,山高路险,自然条件差。全村总户数303户,总人口数1261人,党员28人,建档立卡户149户,贫困人口561人。我们工作队入村后,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会议室里回荡王小娟清脆的声音,同志们低头认真地作记录。

“目前开展的主要工作是:一是要切实转变群众的思想观念,实现“两个转变”,由‘被动脱贫’向‘主动脱贫’转变,由“等靠要”向“激发内心动力”转变;二是要坚持党建引领,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培养一批建党积极份子和合格的乡村后备干部;第三是大力开展科技教育文化技术扶贫活动,加大实用技术的培训力度,增强群众脱贫的有效手段……”

一天后,在乌龙寨村部,王小娟面对全体村组干部,传达了何青林部长的重要指示:“何青林部长强调,一要抓好思想教育,增强贫困群众脱贫的自信心和自觉性;二要抓好党建工作,以党建促进发展,组织培养后备干部,今年“七一”要选送建党积极分子参加县里培训,发展预备党员2名;三要抓好产业开发,真正做到贫困户跟着资金走,资金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四要抓好自身建设,加强工作队的管理……”王小娟简单扼要地传达完上级指示后,合上了笔记本,抬起头来微笑地对参会人员作进一步解说:“具体地讲,今年要筹备一台戏,上好一堂课,落实一项产业,抓好一项自查,简称为乌龙寨‘四个一’工程。现在,请同志们发表意见。”

因为王小娟事先个别吹了风,参会人员都晓得乌龙寨今年“七一”开展群众文艺汇演,搞庆祝表彰大会,消息像风儿一样悄悄地在乌龙寨传播开了,引起了村民的骚动,各村小组组长在会场下面低声而又热烈地讨论起来。

“石支书的二胡拉得好,可以独奏一个。算我们二组的节目。”二组组长石远湘声音略高了点,他在盘算组里的演出节目,准备完成上级分配的任务。石明祖支书是二组人,他拉二胡是原先生产大队的保留节目。

“我可以抛砖引玉,但是不能唱独角戏,关键要调动群众的积极性,鼓励广大村民积极参与,用群众教育群众呀。”石明祖表明态度。他接着说:“搞一台戏吗?乌龙寨几十年冇演戏了,往昔老班底死的死,走的走,冇剩下几个活宝了,老班子人马凑不足一台阳戏了。如今年轻人外出打工的多,人员不齐,锣鼓也聚不拢了。”回想起乌龙寨过去唱阳戏时盛况,石明祖心里颇为自豪,但是,面对现状他又忧郁。

“田里功夫紧,干活忙得屁股冒烟,怕是冇得闲人参加。”三组组长石清山心里畏难。他是个年轻角色,没有参加过大场面,对于组里文艺人才摸底不清,安排不出节目。

“要不请工作队出钱,雇佣一台戏班子唱一天大戏,省得村民劳神。”懒惰的人建议。

“让县剧团送戏下乡,算作是文化扶贫,钱也不用花了,人也不用请了,自己也不用辛苦了,大家乐得观大戏。”精明的人盘算心中的小九九,蛮为得意地提出高论。

“到时,县剧团也会送戏下乡的,但是,何部长强调要发动群众自己教育自己,开展一些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激发内生动力,改变贫困落后观念,做到思想教育入脑入心,这样做意义更大。”王小娟解释说。

“坪上村搞了一次文艺汇演,又搞卫生评比,又评最美媳妇最好婆婆,都颁发了奖品,村民们热情高涨;听讲,他们村自个儿凑钱置办了锣鼓行头,组建了一个阳戏剧团。”村综治专干石兴旺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他憧憬自己村也像先进村一样带来崭新的变化。

大家七嘴八舌地热烈地讨论,点燃了心中的希望,感觉好日子正在一步步地来到乌龙寨,富裕村能干的事儿贫困村照样也能干。

等待大家充分发表意见后,王小娟进行了总结,提出了要求:“大家提出的建议意见很好,发动群众自己教育自己是我们的责任,只有激发了群众的内生动力,增强了脱贫致富的信心,我们的工作才能初见成效。现在,明确一下具体分工,责任到人到组抓好落实吧。‘七一’节目统筹由李怀志负责,石兴旺协助。各组准备上一个节目,加上县剧团送戏下乡几个节目,共十个节目参加汇演。一堂党课由我来上。根据上级要求,计划在七月份召开民主生活会,要求人人参加,个个发言,请各位党员准备好书面发言材料,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去做。石明祖支书负责抓好产业基地开发。”末了,她又寻问道:“大家还有意见吗?”下面没有回声。她笑着说:“各组分头准备,限期完成!到时候完成不了任务的,哪就只好委屈各位组长上台唱花脸了。散会!”

“哄”的一声引发了参会人员的舒心笑声,大家带着一种新的希望和愉悦的心情散去,并把这种美好而新奇的感受传递给寨子上的男女老少,让他们体会到新生活带来的一切崭新的变化。

“石支书,怀志,我们去产业基地看看。”王小娟看到众人散去,叫住了石明祖和李怀志。虽说,产业开发交给石明祖负责,但是,王小娟也非常重视,产业发展关系到贫困群众的主要收入来源和稳定脱贫效果。她不敢大意。

走在弯弯山路上,石明祖还沉浸在会议安排的任务中,余兴未尽,轻声地哼起了武陵山区流传的一首民歌。

“马桑树儿搭灯台哟,写封的书信与姐带,郎去当兵姐在家呀,我三五两年不得来哟,你个儿移花别处栽……”苍老的声音回荡在山谷里,引起了同行人的兴趣。

李怀志好奇地问:“石支书,这首民歌的旋律很好听,叫什么歌名?”

“《马桑树儿搭灯台》,原先红军扩红时,乌龙寨人人都会唱。”

“唱的是什么内容?”

“歌词大意唱,丈夫当红军了,写信回家,劝妻子改嫁不用等他,妻子回信表达忠心,告诉丈夫,姐心永不变等郎回家转。”

“当年红军闹革命是为了让穷苦人过上好日子,武陵山区老百姓是做出贡献的,这是一片红色的土地,洒满了烈士的鲜血,我们更有责任帮助当地的群众脱贫致富。”听到歌声,王小娟凝望着连绵起伏的群山,思绪浮想联翩,她总是不由自主地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牢记使命,不忘初心。

“王副部长,我觉得武陵山区的人非常实在。接触到你,接触到石支书,也包括乌龙寨的老百姓,人都很纯朴很真诚,但是也很倔犟,有点可爱的傲劲。”作为外乡人李怀志深有感触地说。犹如春风化雨,他的思想也在慢慢地融入到这方神奇的土地,理解和认同了乌龙寨老百姓的思维方式和生存态度。

“武陵山区自然条件恶劣,老百姓生来就得为生存而奋斗,从小养成了火辣的脾气和倔强的性格,天生有一股敢闯敢拼不服输的劲头。”王小娟深情地诉说心里话,仿佛也在给自己打气加油。

“哪为什么一直摆脱不了贫困呢?”李怀志虚心地请教。

一语中的,王小娟和石明祖沉默不语了,一时不知如何回答。他们站在一颗松柏树下,俯瞰巍峨的大山和深谷,远处天际苍茫,白云悠悠,青山如铁,雄关漫道。

“怀志同志,你问得好呀!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千年贫困盘根错节,我们共产党人要担负起历史使命,一定要在我们手中挖掉贫困的穷根,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王小娟时常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她响应党的号召,精锐出战,决心在2020年全面完成精准脱贫任务。

“王支书,李同志,你们是有知识的人,想的办法多,点子精,脑瓜子灵。实话讲,乌龙寨的人不怕吃苦,盼望脱贫奔小康,但是,人算不如天算,穷山恶水出不了物产,交通不便,思想封闭,天生的穷地方。解放后,我们垦过荒,种过杂粮,植过水稻,经营过桑蚕和果木,搞过多种经营,农业开发搞得不理想,天生马桑树的贱命!”石明祖有些气馁,拼了一辈子,年轻时农业学大寨,开荒垦地,与天斗与地斗,但收效不大,冇见有多少成效,如今他头发花白了,心累乏了,“马桑树作柴烧一辈子阴过了”,他英雄暮年壮志难酬。

“在乌龙寨纯粹靠天吃饭,单纯搞农业难有出路。”王小娟袓祖辈辈生活在武陵山区,她深有体会。但是,她又代表着武陵山区有思想有文化有知识的新一代人,想法比父辈们更加远大,信心也比父辈们更加坚定,她们不甘心屈服于现状。

“哪我们为什么不能转换一种方式发挥我们的资源优势?”李怀志读书多,见过的世面广,他的思维活跃,思路开阔。

“乌龙寨有么个优势?”石明祖掏出了烟斗抽烟,在激烈思考的时候他需要烟草镇神。

“乌龙寨的优势资源在于青山秀水,空气清新,物产独特,人文厚重呀,发展乡村旅游是一个突破口!”

“那是扯耳朵进不了嘴的事儿,鸟不拉屎的地方,谁愿意来呀?倒找钱也不会有人来的。”石明祖想不通,思想上转不过弯来。他认为年青人好高骛远,想法不沾地气。“看这基地,苗子长得多喜人呀,这才是乌龙寨的希望。”石明祖看到绿茵茵的猕猴桃的藤萝牵满了网架,心里感到踏实。

“农业的出路在哪里?乌龙寨的脱贫怎么干?”王小娟也在激烈地思考,只是还没有理清头绪,也不好贸然地发表意见。她低头跟随他们走进基地查看苗木长势。一夜春雨一夜新,基地上栽种的苗木欣欣向荣,她感到希望就在前头。

“石支书,全寨子人都参加了开发吗?”王小娟拉住一根桩柱查看稳固状况一边询问。新垦基地按照技术要求,扎下了许多钢筋水泥混凝土桩作基座均匀地分布在山头,用不锈钢丝串联起来,像一张张蛛网布满了山坡,茁壮生长的绿色藤萝沿着网格攀爬,像一幅美丽的苗家织锦铺展在希望的大地上。“三年后将挂满喜人的果实”,王小娟憧憬着美好未来。

“除了个别户不愿意干,大多数人都上了工,搞了开发。”石明祖蹲下身来瞧一株苗子的长势回答王小娟。

“还有哪些人不参加呀?”

“像石求仙、石窜子等人;四、五组也有几户,拢共不到十户吧。”

“是什么原因呀?”

“有的人懒惰,怕吃苦呗。有的全家外出打工,无人管护。有的人无技术,害怕失败,要等等看。总之是马桑树的命,散乱得很。”石明祖站起身来,拍了拍沾在手上的泥土,继续剖析说:“石窜子是典型的懒皮人,这家伙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他嚷嚷,干死干活图哪样?够吃刚好,烂泥巴扶不上墙头吧。不过,他干护林员是个称职的角色,坚持原则,不怕得罪人。”

“群众的思想工作还得做好呀。精准脱贫不能漏下一户,决不挪下一个贫困群众。”王小娟语重声长地说:“石支书,找机会,我们找石窜子再谈一谈。”

“他有公益性岗位补贴,脱贫不成问题,人就是懒,不求上进。”

“他在家吗?”

“藏不住身!他扯常不会在家,八成在‘求仙’代销店里玩耍。”

“我们去代销店找他,顺便也找石求仙谈谈。”

“王支书,还是叫他到村部来吧,代销店人多口杂,不方便谈话。”石明祖心里晓得‘求仙’代销店藏污纳垢,是一块是非之地,他恨铁不成钢,不好说透彻。王小娟不知晓内情,蒙在鼓里,石明祖委婉的推辞,她也不好坚持个人的意见。

“行,就叫石窜子晚饭后来村部,我正好了解一下他上访的情况。”

吃过晏饭,石明祖邀约石窜子来到了村部。王小娟和李怀志搬出小靠椅,热情地邀请来客在屋坪上就坐。李怀志初次见到湘西的小靠椅时,感到格外惊奇。枞树木靠椅完全用卯楔联构,不用一枚钉子,小巧玲珑,结实耐用,他佩服匠人的精湛技艺,也感慨中国古人的聪明,把这种手艺传承下来保留至今。

五月初夏的山村,天气不冷不热,天空不明不暗,朦胧中泛出淡淡的天光,空气里弥漫着新生植物的草浆味道,有蛙在近边的山田里尽情歌唱。暮色中,王小娟开始了她与石窜子的谈心,不过她很随意地跟对方扯家常,尽量不让他感到拘束和紧张。

石窜子跟随石明祖来到村部时,心里早已做好了挨批斗的准备,他拘谨不安地低下头,不敢抽烟又不敢离开,半边屁股撑在小靠椅上,不敢坐实,随时准备接受批判随时准备开溜。

“石窜子同志,听讲你当护林员很负责呀。退耕还林的树木长得怎么样呀?”王小娟夸奖地说。

“托支书的福,托工作队的福,长得一般般吧。”

“一天巡山几次呀?”

“说不准,上级要求一天一趟,多时也得走上几趟。”

“乌龙寨山高路险,林场宽,一天巡场转不完的。走过来回要一天功夫,重要地段实行重点监控!”石明祖解释道。

“巡山有记录吗?”王小娟又问。

“有。”

“平常巡山会遇到哪些违法的?”

“哦,有偷伐的,也有牛羊吃苗子的,放火烧草的……”石窜子信口说出了几个。

“前年,有一伙人偷伐树木,多亏石窜子白天黑夜蹲守了一个星期,才觅得踪迹,协助森林公安破了案子,为此,他还得到了县里表彰呢。”石明祖自豪地向工作队介绍护林员的事迹,在这件事情上,他对石窜子的工作是满意的,换成别人谁也不愿意吃这份苦。

“来,抽一枝。”石支书犯烟瘾了,他掏出香烟犒劳自己也奖励下属。石窜子见工作队王支书问话亲切,不训斥人,心里警觉渐渐放松了,接过石明袓的烟,两个人点火抽了起来,神情也自然多了。烟火在夜色里一闪一明,屋坪浮动烤烟的味道,随风飘进了李怀志的鼻子,呛得他咳嗽起来。

“护林有危险吗?”李怀志插话。

“原先有,现在少了。森林公安的打击力度大了,抓了一批偷伐的,判了刑,状况好转了。不过,巡山也得防野猪袭人,防蛇蝎咬人。”石明祖代替回答。

“顶麻烦是婆婆客难緾,不讲理……”石窜子苦恼地说。抽了烟,提了神,他的话明显多起来。

“婆婆客?”李怀志好奇地追问。

“她们红嘴獠牙乱嚷三千,像鸡婆娘生蛋咯咯地叫,烦躁死人了。”

李怀志听不懂石窜子说的话,费力的猜测对方话里的意思,石明祖笑着解释说:“乌龙寨的妇女和小媳妇也是捅不得的马蜂窝,时常有牛羊吃了苗木,抓住牲畜要户主赔偿,被村里抓了必须交罚款。婆婆们小媳妇可不管这一套,她们怪罪石窜子护林太较真,哭哭啼啼围攻他,翻话翻话辱骂他,胡搅蛮緾,搞得鸡犬不宁。”

“村里不处理吗?”

“乡里乡亲,也不是犯么个重法,罚了款,批评教育一下了事。”石支书有些无奈部分村民的刁蛮。

“石支书,我们精准扶贫不仅要在物质上改变面貌,更要在精神上改掉陋习呀,扶贫扶志扶智相结合,才能去得长久呀!”王小娟感慨地说,在她的心中对精准扶贫有了更深一层认识。

“这次‘七一’文艺汇演,我们把石窜子护林的真人真事儿编排出来,教育身边群众,兴许影响更大,效果更理想呢。”多才多艺的年轻人李怀志突然来了灵感。在大学时,他就是编剧的能手。

“行呀!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人,这样做兴许更有意义,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了、不生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呀!”王小娟被李怀志的想法感动了,赞同地说。

“你们文化人毕竟点子多。”石明祖嘴上佩服,但是心里又担忧,石窜子上访的事儿毕竟不是一件好事,宣传了石窜子,是不是怂恿了乌龙寨人的上访,在全村开了一个坏头,今后更不好管理了。按照他的本意:“皮子痒了,要灌辣子水呛。”他巴不得王小娟支书劈头盖脸的训斥落后分子,警告处分到位,遏制住不好的苗头。

“王支书李同志,遮莫提我石窜子的名字了,羞死先人!”石窜子内疚。他惭愧自己跟着石求仙去上访,二呢害怕宣传后,受到婆婆客小媳妇的攻击和嗤笑,把他当成笑柄奚落他。石窜子平日习惯了挨骂受训,龟缩在自己窄小的环境里卑微地生活,表扬会让他不习惯。他害怕成为众人聚焦的靶子,好像一只习惯躲藏在黑暗里的小山鼠,突然被聚光灯照射,暴露在光亮之下,浑身感到无所适从。

“窜子兄弟,上次去上访是怎么回事呀?”王小娟感觉到了对方内心的变化,不失时机的探问实情。

石窜子沉闷地抽上一口烟,冲出一句话来:“都怪我昏糊了头,听信了瞎半仙的鬼话,上当受骗了。”

“瞎半仙说了什么话?打动了你呀?”

石窜子犹豫不决呑呑吐吐,又沉闷地抽烟,过了好一会儿,他诚恳地说:“王支书,石支书,原谅我这一次吧!保证不会有下次了。”他在肚里暗声咒骂瞎半仙:“狗日的,拖老子下水,害慘老子了!”与他谈话的人没有听见他心里愤懑的话。

“是不是瞎半仙哄骗你寻亲去了?”石明祖点破了对方的心结。

石窜子被别人点中了要害,看穿了心思,脸颊一阵发热发麻,不过在夜色遮盖下,旁人没有看到他的微弱变化。他紧张地抽烟,一闪一闪的烟头透露出他内心的恐惧。

“怎么回事?”精明的王小娟不放过任何一个疑惑。

“王支书,话既然谈到这个份上了,那我就敞开窗子说亮话。像石窜子这样的大龄光棍,乌龙寨子就有二十多号人,大半辈子找不到老婆,成不了家,安不下心,这是寨子上的一个大问题。”石明祖摊开了话题。

“社会发展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突出了,我们不仅要解决温饱问题,而且还要解决婚姻家庭等相关的社会问题。”王小娟意识到精准扶贫要走进群众的心中,必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为群众办几件实实在在的事才是正理。她在当天的日记里记了下来。

“这真是一个奇怪的现象,也是社会进步引发的新矛盾,遇到的新问题。城市和乡村刚好走向了两个极端,城里大龄女青年找不到对象变成了剩女,而农村却有众多的男青年找不到媳妇而成了光棍,自然形成了婚姻怪圈。”李怀志高谈阔论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他想到了读研究生的女友和她的同事们的婚姻现状,继续剖析说:“如今城里不结婚的“白骨精”女子不在少数,成了社会老大难问题。”

“白骨精?”石明祖疑惑地问道。他看过电影《西游记》,记得戏里的白骨精妖怪模样。

“白骨精泛指城里的白领、骨干、精英女子,简称‘白骨精’,她们追求完美,追求卓越,抱着宁缺勿滥的态度,一般男子难入她们的法眼,所以成了剩女。”

“老话讲得好,牛马不搭配呀。城里人与农村人想法总是不同,城里人吃饱饭时农村人在饿肚子,农村人赶上吃饱饭了城里人却要节食,想方设法地减肥,都是凑不到一块去的。农村人弄不懂城里人的想法。”石明祖感叹时代变迁太快,城里与农村出现了代沟。

“这叫着思想观念,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饥时出强盗,盛世多圣贤,就是这个意思。”李怀志总结说。

“寨上女青年多吗?”王小娟进一步了解情况。

“照说男女比例大体相当。昔日村民冇出外打工冇得比较,光棍只是个别问题,现在时兴出外务工,女伢崽的眼界高了,出去了都不愿回来了,寨子上找不到对象的男人越来越多了。”

“本地女青年嫁到哪里去了?”

“女伢崽们嫁到山外边去了,外地的又娶不进来,乌龙寨的穷山恶水留不住人呀!”石明祖抽上一口烟,烟火映亮了他无奈的脸颊。远处传来如雨的蛙鸣声,估计青蛙们正在谈情说爱,人类却比不上青蛙们幸福,石明祖神情怅惘。他想:“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不成家定不下心呀。”

王小娟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是她更多地思考着解决的办法,她征询意见,说:“李怀志,乌龙寨举办文艺汇演,能否可以邀请邻近村青年参加?”

“我也是这样想的,通过文体和民族传统活动,吸引更多的男女青年参加,搭建交友平台,增加他们相识的机会,架起鹊桥,既是歌会又办成一个相亲会,一举多得呀。”大学生李怀志沉浸在自己的构想中。

“过去乌龙寨老辈人相亲,时兴唱山歌找对象,我们苗族喜欢过‘三月三’节日,只是好久冇得人组织了,祖上的节庆也淡忘了。”石明祖怀念祖先的节日,记忆深刻,随着时代变迁,后来人渐渐的淡忘了。

夜色浓了,有人轻轻地打了一声哈欠,叹息声里透出许多无奈。远山暮沉,朦胧糢糊,让人看不清真实面目。

“大山庇护了人类,却也限制了人类的发展。”

王小娟这样思考着结束了今天晚上的谈话,然后吩咐说:“石窜子同志,相信组织吧。你要努力干,积极参加产业开发,争取早日脱贫致富,娶上媳妇成个家,不要再吊儿郎当的混日子了,乌龙寨的明天一定会变得更美好的。”

“王支书,李同志,那我们走了。”石明祖带着石窜子起身离开了村部,他们怀着一种崭新的希望消失在夜幕里,走在回家的路上。山路上两团手电筒的光亮渐行渐远,寂静的夜色里传来石明祖时高时低开导石窜子的声音:“你要争气……崭劲搞……有奔头……莫懒惰……工作队来了……贫困户会翻身……”

王小娟目送着他们消失在大山的深处,眺望天幕上依稀可见的山廓线,耳边传来田野里青蛙们繁密的欢叫声,蛙们在自由地歌唱美好幸福的新生活。她想:“初夏到了,万物茁壮生长,这是一个孕育希望的季节,决不能辜负了大好时光呀。精准脱贫工作刻不容缓呀,要加油干!”

乌龙寨村精准扶贫迎“七一”表彰大会如期召开,节庆会场布置得隆重而又热烈。戏台子搭建在村小学前的坪场上,看戏的群众三五成群地坐在红色塑料胶凳上,或者坐在自家带来的小板凳和长木凳上,相互打招呼,谈笑,闲聊,嗑瓜子,吃零食。寨子上男女老少脸上都带着愉悦的神色,穿上了光鲜的节日盛装。年老的人谈庄稼谈收成,戴银饰的苗家妇女们扯起了家长里短,青年男女们成群结队的挤在戏场外面草地上嬉闹对歌,胆大顽皮的孩子们早已爬上了后台,窜到帷幕后偷看演员们化妆换衣。熙熙攘攘的人流,红红绿绿的盛装,热热闹闹的场景,乌龙寨人像过大年了。

当王小娟把县委组织部何青林部长等人引到第一排中间位子坐下时,观众晓得大戏马上就要开始了,喧哗声渐渐的平息下来。一男一女主持人在喜庆的音乐声中走到了台前,引起下面人群一阵骚动。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父老乡亲们,大家上午好。人逢喜事精神爽,国泰民安歌舞升!今天,乌龙寨村隆重举办迎‘七一’文艺汇演暨表彰大会,首先,我隆重地介绍出席今天大会的领导和嘉宾……”

“那不是大树家的妹子吗?化了妆,越发水灵漂亮了。”看到佩戴着一身闪闪发亮苗族银饰出场的女主持,认识的人惊讶地叫喊。

“男的是石兴旺!”一个前台的孩子得意地告诉同伴。

“乌龙寨的一对金童玉女。”有人夸赞。

“马要鞍配,人要衣妆,乌龙寨靓仔靓女也不输别人,今年兆头好,肯定有奔头。”石明祖兴奋地对身边的一位老倌子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次,他感受到乌龙寨从外到内的一种崭新的变化,像春雨润苗悄无声息。

那位老倌子用烟斗指向戏场外的田野,轻声地应了一句:“你瞧那些禾苗长势不差呀!”田地里庄稼灌浆抽穗了,随风飘来禾苗生长发出的清香,大地丰收在望。

主持人的声音透过扩音器传播盖过了下面的议论声。男女主持人介绍完了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嘉宾后,进入到了领导讲话环节,代表乌龙寨村讲话的是第一支书王小娟。

今天,王小娟剪着齐耳短发,穿着蓝西服白衬衣,胸前佩戴着一枚闪闪发亮的党徽,站在戏台中央。她面对黑鸦鸦的人群,初时感到紧张,嘴唇发干,说着说着,她流利了,完全沉浸在开拓伟大事业的激情中。她激昂的声音传遍会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乌龙寨人民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一定能创造美好的明天!”下面响起了经久不息的热烈的掌声,如雷的掌声透露出乌龙寨人的自豪和扬眉吐气,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地向往。

接着进行到下一个议程,由领导宣布开幕。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何青林走上戏台大声宣布:“2015年乌龙寨村‘庆七一’文艺汇演暨表彰大会开幕!”,全场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之后,文艺表演正式开始。

开场节目由县辰河剧团演员表演。十二个少男少女舞动火红的丝绸,欢欢喜喜地跳起了《红红火火创大业》的舞蹈,场面热闹、欢快,温暖人心。

第一个节目之后是颁奖环节。首先颁发了优秀共产党员奖,石明祖、三组组长石清山、另外三名普通党员被请上台领奖。县委组织部长何青林为他们颁发了奖状、奖品并合影留念。

接着开始表演第二个节目,当主持人宣布:“下面表演节目:二胡独奏,表演者石明祖。”下面的掌声俞发热烈。乌龙寨的男女老少都晓得石支书拉得一手好二胡,只是很久未曾听到他的琴声了,大家期盼已久。

石明祖穿着白衬衣,胸佩党徽,手拎二胡和凳子从侧幕上了场,调音师把话筒安好位置对准了二胡。石支书试调了弓弦,奏起了二胡名曲《赛马》,激越高亢的二胡声透过扩音器响彻云霄。

第二个节目后又是颁奖,这次颁发的是勤劳致富奖,上台领奖的人有石满顺,田大树、“一根筋”、二组组长石远湘等十人。他们在产业开发、养殖业、发展生产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王小娟作为颁发嘉宾为他们发放了红色证书和奖品,奖品是一顶斗笠和毛巾,引起会场村民一阵轰动和羡慕。

李怀志身后的两位庄稼把式啧啧不停地夸赞获奖的模范,让他这个总策划人内心感到由衷的高兴。李怀志希望通过开展喜闻乐见的活动教育群众,提振大家的信心,树立典型,引领风尚,看来收效喜人,方法奏效呀。

包头帕的老人佩服地说:“这是几个硬角色,村委会选准了人,不愧为致富能手!”

另一个花白头发的老汉应承说:“今年这架式怕是要大搞的,精准脱贫大变样,乌龙寨人有盼头了。”

“老爹,有冇有盼头?不是嘴上嚷嚷,唱唱歌儿就成的,要见到真金白银才作数。”他们身后一个年轻的后生子插话反驳。他来自邻近的非贫困村,看到贫困村享受到各种优惠政策,心中有些不服气。

“后生子,不服气是不是呀?如今乌龙寨呀,一年打基础,二年要翻身,三年大变样,保准让你羡慕得死,来世投胎到乌龙寨吧!”花白头发老汉自豪地说。呛得邻村后生子无话可说,悻悻然走开了,心里也在想:“啷个乌龙寨不同往昔了呢?”

第三个节目更精彩,原来是县辰河剧团表演的小品《护林》,吸引了看戏的人,大家张大嘴巴,屏住呼吸,都不吭声了。会场安静下来,观众的情绪完全沉浸到剧情中了。

这个节目是李怀志策划的,后经县剧团编剧修改定型,内容是反映护林员不循私情铁面无私看护集体山林的故事。小品演员一出场,下面的人群笑翻了天,有好几起声音叫嚷:“石窜子!石窜子……”

演员的扮相与石窜子形像相差无几,一袭旧军大衣,佩戴红袖套,斜挎军用水壶,手中拎一把长砍刀和一只破喇叭筒,走到戏台中央。

戏台上,护林员边走边用喇叭向观众喊话:“各家各户,牛羊小心!啃食苗木,照价赔偿!管制烟火,人人有责!放火烧山,牢底坐穿!”演员惟妙惟肖的表演镇住了下面观众,村民认真地听台词,会场安静下来。

演员独白:“我是村里的护林员,名字叫着石佬二……”

“石窜子!”会场有人尖声地填充词,又引发众人一阵哄笑。

“领导叫我来巡山呀,来巡山呀……”演员哼起了阳戏调。

“哎,巡山累了,犯烟瘾了,抽一支烟解解乏。”演员掏出烟草寻火准备抽烟。

“不行呀?!森林防火,非同儿戏,山里不能见火种,这是护林员的职责呀!这烟到底是抽或是不抽呢?”演员思索着向下面观众发问,少数恶作剧的年青人起哄:“抽!抽!!抽!!!”

“抽?你说的呀?站着讲话不腰痛!万一失火烧山,是你坐牢还是我坐牢……”他哼起阳戏调转台唱道:“怂恿苕子打大锣,编排梢公打翻船呀……”“不能抽!”演员又唱道:“森林防火责任重,人人都要来遵守呀依呀。”

“哎,那边传来什么声音?”演员侧耳倾听独白:“有人砍树?这不行,我要去制止!”护林员从舞台侧幕下,另一个村姑扮相的女演员转上台来,自我独白:“我叫孙二娘,家住乌龙寨,今天上山来砍树,只为修个猪圈棚呀依呀。听讲护林员脑筋倔,铁面包公不好惹,护林防火抓得紧,还是偷偷砍树莫声张,莫碰到他为好,砍了树木赶紧走人。”孙二娘表演掮一棵砍倒的树木匆匆地往回赶。

“站住!村里的树不能砍!”戏台侧幕上演员一声吼,下面有人高声叫道:“石窜子来了!”引得观众伸颈张望。有的看戏台上表演的人,有的寻找戏台下真实的石窜子。

石窜子开始在会场望戏,听到一半,见有人喊他的名字,他感到脸蛋燥热不自在了,悄悄地从人群里溜出,躲到一棵大树后抽烟远远地观看。他既惊喜又惶恐,惊喜的是护林的事儿被县剧团传唱开了,有人将他对号入座,石窜子成了十寨八乡的名人了;惶恐的是人怕出名猪怕肥,今后巡山可马虎不得,倘若失职啷个羞辱先人,打了自己嘴脸。石窜子一辈子穷苦,从小到大挨打受辱是家常事儿,乌龙寨人男女老少都可以奚落他斥骂他,因他护林认真,得罪过不少村民。他也习惯破坛子破损,混混碌碌的过日子。今天的表扬让他受宠若惊,尽管戏台上冇有提他名字,但是这些事例都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感到特别亲切。他的自尊心犹如地里的豆苗在慢慢地冒芽了,他想过好日子呀。

“石佬二,你是真瞎眼呀?当个护林员,把尾巴翘上了天。我孙二娘平日待你怎样?缺吃送饭,缺衣送布,你爹娘死得早,全凭我孙二娘照顾你,拉扯你,你才能活到今天?!蠢胞!你睁只眼闭只眼,假装冇看见,放我走人,旁人也不会多嘴!”戏台上女演员争辩说。

这事儿,石窜子晓得演的是自己与伯娘闹过节的情景,伯娘对自己是真关心,为乱砍木材的事闹翻了,至今还冇搭腔。他当时心里也有过激烈斗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过算了,但是,那以后护林就管不住别人了,偿如一人放过一次,那森林不就全毁了。况且,他向村支书和村委会表态过,保证绝不循私情,乌龙寨人讲话算话,吐口涶沬是个钉。

“石佬二,你好个绝情呀!你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你六亲不认,铁面无私,尔后,你莫认我这个伯娘了,门坎上剁狗卵,我与你一刀两断……”

此刻,站在侧幕监演的李怀志非常得意自己的杰作,看到观众发出会心的笑声,他的心里像喝了蜜糖。他自始至终坚信宣传教育先行,对群众的教化和倡导非常重要。他瞟了一眼黑鸦鸦的会场,想看一看当事人石窜子的反应,发现石窜子原先坐的地方没有了人影,出现了一个新面孔,他有点儿操心。

接下来的节目是歌伴舞,演唱者是主持人田春花,伴舞的是县剧团的一男一女,男的扮相像红军,女的扮相如村姑。一身银装的田春花深情地唱道:“马桑树儿搭灯台(哟嗬),写封的书信与(也)郎带(哟),你一年不来我一(呀)年等(啦),你两年不来我两年挨(哟),钥匙的不到锁(也)不开哟……”

全场观众被歌声带到了当年红色革命的年代,年纪大的婆婆客们感同身受,悄悄地用衣角抹眼泪,王小娟也深受感染,眼窝里藏了泪水。她想:革命老区的人民为了新中国的建立献出了许多优秀的儿女,现在还是深度贫困,我们共产党人理应担当,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摆脱贫困,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她想起州委书记的讲话:“共产党帮助湘西人民消除了百年匪患,而今,我们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向千年贫困发起总攻令,不获全胜绝不收兵……”

演出反响强烈,乌龙寨村民内心生发出一种自豪感,人前人后他们挺直了腰杆,走起路来脚步硬扎了,雄纠纠的,讲话的底气充足了,总之,自信心满满的。他们相信,邻村能够脱贫,自己照样也能够摆脱贫困……

散场时,“一根筋”手里拿着红色证书,戴着奖励的斗笠,笠面上“勤劳致富能手”的红漆字样招人注目,走在回家的路上,不断地接受众人的贺喜。他心里头热呵呵的,古铜声的脸面上神采奕奕。

同路的一个包青帕子的老把式感慨地说:“同年哥,种田种了多年,现如今受人朝贺,乌龙寨穷人翻了身,有奔头了呀。”

“同年哥呀,如今世道好,崭劲搞,日子会越来越好的。你今年种了猕猴桃吗?”“一根筋”关心地寻问农事,三句话不离老本行。

“种了十亩地,不多吧,明年准备再搞点子,最少也得凑足二十亩吧。”包青帕子的老把式攒足了劲准备大搞。尔后,他悄声地神秘地向“一根筋”打听:“哎,同年哥,听讲村里准备搞稻花鱼,发展多种经济,有这回事吗?”

“有这事,工作队李同志跟我讲了,说是长短结合,当年见效,增加收入。同年哥,冇错,搞得!”“一根筋”的帮扶干部是李怀志,经过工作队员的多次开导,“一根筋”渐渐地打内心佩服他们。虽说工作队员人年青,可是做起事来有板有眼,又有技术又有水平,站得高看得远,一根筋心里信服。“跟着工作队走,跟着村委会走,跟着共产党走,这路越走越宽阔。”“一根筋”是这样想的。

王小娟和村委会成员欣喜地看到了村民的变化,增强了自信心,她在日记本里写道:“民心贵如金,群众要求脱贫致富的迫切愿望,正是我们当下所需要的。众人拾柴火焰高,要正确引导,凝聚民心,我们才能开创精准扶贫工作的新局面。”

“下步工作打算?”她在本子上写道:“发放稻花鱼,养殖林下鸡,实现长短结合增加村民收入……”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