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平安符的头像

平安符

网站用户

小说
202109/29
分享
《乌龙寨传奇》连载

第一十二章 “命中注定八颗米,不怕你早朝起”

十一章 “命中注定八颗米,不怕你早朝起!”

王小娟日记:“2017年6月22日 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也要摆上议事日程,任务艰巨而繁重。广大农民只有解放了思想,提高了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树立了科学正确的人生观,才能真正地实现党中央提出的‘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的目标。”

到了南方雨季,暴雨下过不停歇,县防汛办通过短信平台及时发布了大汛预警,动员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做好防大汛的准备。

全县防汛渡汛电视电话会议刚结束,集中在云岭乡政府开会的王小娟石远祖和孙林海副乡长三人,冒雨租车返回了乌龙寨。

一路上,倾盆大雨劈头盖脸地打在车身上,雨雾中,车内车外被一片喧嚣的雨声淹盖。公路旁道沟的水漫过了路面,低洼处积满了洪水,小型面包车碾过,溅起一片水浪,像犁开一道白色的水路。

“今年气侯反常,过了端午节,雨水还在下,雨量比去年下得多。”王小娟担忧地说。

“老天像捅了窟窿,哗哗的下过不歇业,这开发的基地会不会发生泥石流呀?”石明祖诅咒这恶劣的天气,同时担心弥猴桃基地被毁,害怕原来发生的自然悲剧重演。

“天气预报说,近段时间有大暴雨,连续三天降雨量都超过了一百毫米,全乡里不知要损坏多少房子淹没多少田地呀。”插话的孙林海副乡长心急如焚。他既是乌龙寨的包村干部又是全乡分管农林水的副乡长。二十年前,他从州农校毕业后,一直在偏远乡镇工作,云岭乡是他任职的第三个单位。他对于云岭乡的山塘水库心中装有一本册,是一部活地图。乌龙寨有一座小二型水库和两口山塘,都是六十年代建成的。小二型水库的看护责任领导是他,每逢雨季来临,孙林海都得亲自去督查指导。

第二天清早,王小娟、李怀志、石远祖、孙林海和村秘书打着雨伞,一行五人巡查乌龙寨的山塘水库。

在淅淅漓漓的雨中,他们踏着泥泞的山路,高一脚低一脚地爬上了乌龙寨的最高峰天台山,登上山顶时,雨水完全停了下来。一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汗水把他们的内衣浸湿了,汗渍渍的粘在胸前背后怪不舒服。城里人李怀志喘气不赢,呼吸困难,一屁股瘫软在岩石上。王小娟脱下了外衣,掏出手帕擦拭通红的脸蛋,极力调匀自己的呼吸,梳理了一下被微风拂乱了的头发,保持镇定的形象。她是本地人,从小在山里长大,脚力不输于山寨人,但是略逊于石明祖等乡村干部。其他几个男人也解开了衣服,敞开胸膛,任凭山风吹拂滚烫的身子风干散热。

众人站在山岭上向下俯瞰,群山尽收眼底。经过暴雨洗礼,森林变得更加苍翠逼人,一丘丘蓄足水的梯田顺山势而下,延展到了峡谷深处。近身旁的禾苗长势喜人,绿油油的一片。整个天地浸润在蓬勃生长的茵绿的色调中,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几个巡查人员不由自主地张大嘴巴尽情地呼吸。

李怀志朝水库内看,发现峡谷被一弯土坝截断,湖水如同一锅被搅混的鸡蛋汤浑浊不清,弯弯曲曲的延展了三四里水路,一眼望不到库边。两岸山坡上郁郁葱葱的高大青松连绵不绝,像一道绿色的屏障护卫着如同一块黄色玉石的水库。

“这是天台山水库,当年平调了全县十万劳力建成的,可以灌溉三个公社一万多亩田地。”石明祖颇为自豪地向客人介绍。

连日暴雨肆虐,水库蓄水量猛增,淹没了水库边原来的巡山道,走路去不了坝顶,石远祖四处张望寻找出路。

村秘书田清水发现前面山湾里有农人劳作,连忙喊话,得村民指点,找到了隐藏在翠树丛中的一只过渡小木船。

看到小木船,石明祖和田清水三下两下地蹚过草丛,下了船,解开缆绳,划了过来,在路口接上其他人。

众人上了船,船小人多,压得船体颤颤悠悠的晃荡起来,吃水线距离船舱仅在三寸之间,伸手就能触到水面。李怀志年青好奇,入座后侧身戏水,船体失去平衡向右边倾斜,眼进水花涌进了船舱,其他人惊呼起来。

“当心呀,坐直了!水进舱了。”田清水一边往外淘进舱的水一边着急地提醒同伴。

“慢可,开不得玩笑!自古说欺山莫欺水,欺水淹死你。”掌舵的石明祖奉劝。他努力控制住船的平衡,不让船舱进水,并协同村秘书一前一后用力划桨向坝体靠拢。

乘客安静下来,挺直了身子,保持着船体平稳前进。船儿在水面上犁开了一道水痕,惊飞了两只在灌木丛中啼叫的黄鹂鸟,鸟儿“啾”的一声窜向蓝天远去了。

李怀志啧啧称赞:“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呀。这地方太神奇了。”经过三年多的驻村磨炼,他从心底里爱上了这方热土和这里善良的人们。

“时代在变,乌龙寨也在变。解放前,这里原是一个大峡谷,山里缺水,农户取水要翻山越岭走很远的路。为了解决人们生产用水和饮水问题,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平调了全县的劳力建成了这座小二型水库。”副乡长孙林海颇为自豪地介绍:“我的父亲当年参加过那场大会战。”

“解放后,共产党帮助我们劳苦大众翻身得解放,是贫困群众的大救星呀。如今,共产党又要帮助我们摆脱千年的贫困,让少数民族群众过上幸福的生活,搭帮党的好领导,乌龙寨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乌龙寨的人永远铭记党的恩情,永远跟党走呀!尽快实现精准脱贫才能对得起牺牲的先烈们。”石明祖颇为动情地说。他和他的乡亲们同中国共产党有着与生俱有的情结,乌龙寨在革命战争时期就是一块红色根据地,牺牲了不少的革命先烈。

他们说的话引起了王小娟的深思,同时也让她感到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她思索地说:“如何摆脱千年贫困?关键在我们。落实‘五个一批’刻不容缓,我们要发展生产一批,要易地搬迁一批,要生态补偿一批,教育发展一批,社会蔸底一批,尽快完成精准脱贫任务。怀志同志,你说是吗?”她有意识地影响年轻人,像一位老师谆谆不倦的教育学生。

“王支书,你们说得都有道理。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工作都非常有意义,消除贫困脱贫致富,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利用这方青山绿水,开展乡村旅游,我看是今后乌龙寨稳定脱贫的希望之路。”年青人李怀志思维活跃,敏于思考,他被乌龙寨的美丽风光陶醉了,被少数民族群众的不懈追求精神感动了,在自己心中勾画起乌龙寨未来发展的美好新蓝图。

“搞乡村游是个不错的想法,乌龙寨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石明祖赞同,但是,他还没有尝到甜头。

“崭劲搞!”在船头划桨的田清水也赞同,只不过内秀的村秘书嘴上不多说,心里却倍受鼓舞,揣着一团火。眼下,他崭劲划浆,让船儿行得更快了,翻卷的浪花在船后留下了一道白色水痕。

“今天值班值守是谁呀?”副乡长孙林海的心思落在防汛渡汛上。他转移了话头,向村支书石明祖了解水库渡汛情况。

“三组石青德,他是贫困户。呶,他在坝上刈草。”顺着石支书的话音,众人看到坝顶上有一个瘦小的身影在劳动。小船接近坝体时,那个瘦小的人影立起了身子朝来人方向张望,石支书跟他打声招呼,船靠了岸。

大家陆续下了船,爬上了坝顶。李怀志好奇地打量这座雄伟的工程,看见水库内侧用岩石板铺砌,而外侧是一个狭长的斜坡,坝体两侧是削平的两个山头。他佩服聪明勤劳的劳动人民就地取材,削山填谷,移走了两座山头堵塞了峡谷,形成了一个偃塞湖,解决了贫困山区人们饮水和农田灌溉的难题。李怀志内心啧啧称赞不已。他还沉浸在构想着如何利用美丽的山水资源开发乡村旅游的情绪中。那边,王小娟询问了水管员一些情况,开始巡查大坝。村秘书叫了一声痴迷的李怀志,他惊醒过来跟上了队伍。

“青德同志,你们脱贫现在最大的困难是什么?”王小娟边走边询问。

“王支书,搭帮党的好政策,我们有饭吃有衣穿了有房住了。”憨厚的石青德发自内心感激地回答。

“他家里有六口人,只有他和长女干活。村里安排他当水管员,一年好歹也挣有一万多元钱。平日自己种田养鸡,搞了十亩猕猴桃。”石明祖熟悉贫困户的基本情况代为介绍。

“你家的猕猴桃长势如何?”

“还行!今年牵藤了,开小花了。”石青德回答。

“这几天下暴雨有影响吗?”

“冇事。我家的苗子能抗风抗雨。”石青德停下脚步,又报告说:“听人讲,好像有的山地被雨水冲垮了。”他听别人说的不敢肯定。

“下暴雨对农作物肯定有影响,受灾的田地面积全乡都在统计。”孙林海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一场大暴雨后,作为分管农业的副乡长已经安排村里开展核灾核损工作了。

“石支书,我们村开发的基地怎么样?有损失吗?”王小娟寻问。

“王支书,我正操心这件事儿。我想去那边基地看一看,可这边山塘水库巡查也赶得急,马虎不得,唉,一只手抓不了两条鱼。”石明祖苦恼地诉说。村里的工作事无巨细,样样都得上心。他为不能事事亲为而感到内疚。“马桑树作柴——当不得大用!”他喃喃地嘀咕。

“哦。我们巡查完山塘水库,再一起去基地看看吧!”王小娟心里黙念,按照工作轻重缓急的程度去妥善地安排。她晓得在村里干工作,事无巨细杂乱繁芜,乡村干部往往都是万金油型人才,包揽百事,包治百病,各项工作都得打理不能挪下呀。

一行人巡查了山塘水库,督查好水管员值班值守,她们又马不停蹄地去查看了新开垦的猕猴桃基地。基地受灾程度有重有轻,总体还好,损失面积不大,但是,部分田地还是被洪水冲垮了,猕猴桃苗木毁掉了一部分,其中包括田富贵家的基地。

核实灾情结束后,王小娟与石明祖几人一合计,决定当晚召开受灾村民会议,动员群众开展生产自救,争取把损失抢回来。

吃过晏饭,被通知的村民陆续赶到了村部。因为事先冇有告知开会的内容,先到的人坐在村部教室里抽烟闲谈,心里各自揣摩工作队开会的意图,等待着会议开始。

二组组长石远湘与田富贵凑在一起,拣靠近墙边的窗户坐下,两位老倌抽烟闲谈,一缕青烟飘出了窗户,诅咒可恶天气的议论声也传出了窗外。

石远湘忧愁地叹声气说:“今年天气格外奇,雨水多,不断线,又下得猛,好些庄稼地被冲毁了。”

“乌龙寨天顶上盘踞有龙王,舞起了法事,喷出了法水,如同猛兽惹不起的;刚开挖时,我就疑心这事儿做不得!心不诚,神灵是要惩罚人的!”满脑壳宿命思想的田富贵把一切不顺的遭遇都归结为自己不恭,引起了神灵的惩罚。

“挖得好好的基地洗了个精光,一草一苗也种不成了,真的揪心呀。”石远湘对于龙王冇有评价,只是操心产业开发失败。

“唉,命上合该八颗米,不怕你早朝起!”田富贵叹声气,想起上次求签的谶语,“嫩草经霜要过冬,石板栽花终不稳”怕是应验了。他惦记着该去寺庙还香了。他素来敬菩萨毕恭毕敬,心无杂念,在菩萨面前许愿更不能落空,欺骗菩萨是大逆不道的行为,他害怕受到神灵责怪和严惩。在长期与自然作斗争中,他总是失败者,习惯了忍声吞气逆来顺受,接受上苍一切公正或不公正的派作。

两位老倌子不经意的谈话,被隔壁办公室准备开会的王小娟听了个清清楚楚。年老人的心声一般是不愿意向别人吐露的,但会在贴心朋友谈话时无意识间流露出来。王小娟陷入了深思:“扶贫得先扶志呀。千百年来的贫困现状很复杂,扶贫任务也非常艰巨,扶贫返贫再扶贫再返贫,这种怪圈的形成始终阻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提出了很多年,中央每年都出台‘一号文件’作为基础工作狠抓不动摇,但是却达不到理想的程度,特别是贫困落后地区的“三农”问题显得尤其突出。“三农”工作的出路在哪里?精准脱贫到底怎么抓?怎样才能形成可复制的长效机制呢?”

“王支书,人到齐了,可以开会吗?”李怀志在门外报告。

“好的。马上开吧。”王小娟收回思绪,合上笔记本,深深地呼上了一口气,努力平息自己的心态,然后拿上笔记本充满信心的走向会议室。

会议室里聚集了村干部、村小组组长、部分村民共计二十个人,石明祖坐在主席台前的左边,给王小娟留出了中间座位。

王小娟落坐后,微笑着谦逊地说:“耽误大家的时间了,今天的会议只有一个议题,那就是如何开展生产自救,把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补回来。石支书,你先说说情况吧。”

被点名的石明祖不慌不忙地接过话头:“这狗日的天气硬是作恶,偏要跟乌龙寨对着干,连下了几天暴雨,毁掉了好些基地,估约有五十多亩吧。想起来好心痛呀。”他停下话,吮吸了一口烟,烟雾升腾起来被风搅成了一团雾。他沉思地说:“灾事刚出,人心也搅乱了,寨子上谣言满天飞。啷个讲,乌龙寨龙形山开了亮,惊动了龙王引起流年不利;哪个说,村委会做倒工,晒干麦子又遭水冲,组织村民开垦基地白忙活了,怕是当年栽种柑桔的伤心事儿又重演了,劳民伤财穷折腾;还有的人胡说,命上合该八颗米,不怕你早朝起,散工了算了,穷日子过惯了,翻不了身,乞求菩萨保佑。糊涂呀!真是个大糊涂呀?!”他罗列出一连串落后思想和不良行为之后,不慌不忙地停下来抽上一口烟,静观听众的反应。

下面寂静无声,参会的人心里却炸开了锅,个别讲过或传过这些话儿的村民低下了头,好像石支书点的就是他们自己,脸面子有点发烧烫热。

王小娟不得不佩服石明祖的工作能力,明察秋毫洞悉人心,村里的情况和群众的思想动态,他了解得一清二楚,心中有一本明细账。而她和李怀志在这方面的能力比较弱,跟村民交心谈心少,打不开对方心扉,把握不到群众跳动的脉博,摸不到最真实的情况。

“怎么办呢?要我讲,瞎子打老婆抓到莫放手!抓产业我们要一条道走到底。毁了,再搞!再毁,再搞!我偏不服乌龙寨搞不成事,明日上工,开展生产自救。党员干部要带头,决不能让上次种柑桔的伤心事儿重演!”

石明祖讲完话,王小娟继续主持会议。在会上,各村民小组组长表了态,参会村民表了态,决定第二天抢修基地,补植苗木,开展生产自救,干部结队子帮扶包到联系户。

第二天,王小娟带头参加了结队帮扶贫困户田富贵基地的抗灾工作。王小娟因为前期已经察看了受灾点,在现场研究和讨论了抢修方案,做到心中有数,忙而不乱,一切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

乡政府派来了一个技术员,田富贵又采用斢工的方式邀得三个农户帮忙,因为山里条件有限,砌挡土墙因地制宜,采用打木桩横挡树木的方法固定流失的泥土,防止山体继续滑坡。乌龙寨植被茂密,雨水充沛,用作挡土墙打下的木桩过上三年五载,就能重新发芽长成树木,效果非常理想。

在施工现场,乡政府派来的技术员指导田富贵等人清基、夯桩、挡木头,眼见他们懂得原理熟练操作了后,他接到邻村求援的电话,提前走了。

王小娟参加劳动不忘开导田富贵:“老田同志,现在是新时代了,遇到灾难不要怕,要相信党相信政府,开展生产自救才是走正道,不要相信乱七八糟的东西。”她笑一笑和气地劝说。

田富贵心里晓得,王支书话里是有所指向的,敬菩萨的事情透露了风声。他感到不好意思,内心愧疚对不起工作队,但是,他不善言辞,尤其是与干部打交道的时候,他不大肯吐露出自己的心事。

“田老头,明年果子结了,你是感谢工作队或是感谢菩萨?”熟知他的年轻人戳中痛点,打趣地问。

“那还得敬重菩萨,添香油三斤,烧高香三捆,绝对是至高无上的菩萨显灵了,保佑了,才会有好收成呀!”另一个做工的中年人调侃,帮助回答。

“莫要责怪田老头呀,乌龙寨祖辈传下来的规矩必须遵守,开山要敬土地神,进林要祭梅山神,烧饭要敬灶神爷,这些都是有讲究的。”年长的雇工不满年轻人的调侃教训道。他与田富贵是祖先传训的捍卫者,平日也常去寺庙烧香求佛,诉求解决烦恼的心事,期盼万能的菩萨关照自己和家里人。

“多嘴!下工了,各人灌你半瓶酒,洗干净嘴巴子,防止讲混账话!”田富贵听到几个帮工斗嘴针对他,害怕揭了自己老底子,让王支书晓得了更多的实情而受到干部指责,他板起了脸孔训斥他们。

“田伯伯,我不胡说的,他胡说。到时你灌那个楞头青一瓶酒,让他醉得不醒人事。我挺喜欢你家的腊肉煮豆腐!”中年人笑指年轻人戏谑,也连带说出了自己的心愿。

“伯伯呀,你请他来是请了一尊活菩萨,老天做就的,专贪吃不干活!做工夫冇下力气,专门盘算你的腊肉和豆腐。”年轻人反诘。同时,他不忘用上了乡俚典故,菩萨常年被人供奉,接受美味和佳肴,坐吃山珍海味,却从来不出一丝力气。乡里人嘲笑好吃懒做的人是一尊活菩萨。

“越发混帐了,快住嘴!你不怕菩萨惩罚呀?!头顶三尺有神灵,出家人不打诳语!加油干活!”田富贵脸色铁青,心里又急又气又恼。他害怕众人胡言乱语对菩萨不尊,又害怕王支书知晓了自己的迷信行为挨批评,左右为难,神色不安。听到主家语气重了,打趣的人停止了调侃,沉下身子来专心干活了。

“寺庙平日上香的人多不多呀?”王小娟支书询问身边年长的帮工。

“平日不多,做庙会时人挺多的。”年长人如实地回答。

“一年有几次庙会呀?”

“少说也有三、四回吧。观音菩萨诞辰日,观音菩萨成道日,观音菩萨出家日,正月初一的头道香是要请的。”年长的老人虔诚地说。

“那是迷信活动,敬菩萨是不灵的。”好蹭热度的年轻人闲不住,插言发表自己的见解。他的父亲也是信徒,平日父子俩信仰不同存在代沟。在贫困山区,年长的人经历过人生的苦难,宿命思想很深,敬神灵敬菩萨,为求得心灵上的慰籍和解脱也是常有的事儿。

“话不能这样讲,敬菩萨,烧香拜佛现象各地都有,大庙请愿供香的信民就更多了,祖上流传了上千年。上次我到南岳还愿,排队烧香都排了三个钟头的队,才还上愿,人太多了呀。可见,菩萨还是管事的!”年长人不赞同年轻人玩世不恭的态度,列举了著名寺庙的例子有力地反驳对方,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菩萨还是管事的!”

年轻人不吭声了。他也弄不明白老年人的想法,自嘲地说:“敬不敬菩萨都一样,反正菩萨也冇给过我好处。我照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干活吃饭睡觉!”

“花生仔,你书读到牛屁股后头去了,白长牙龄了,心诚则灵呀!唐僧取经遭遇八十一难才修成正果,你不诚心,还胡说八道,那会受益?菩萨不降罪于你才怪呢?!”年长的人停下了手中活儿,与闲站着的青年人辩理论道,引来了其他人的观望。

“哎呀,越讲越玄乎了,扯偏了。大伙儿别斗嘴了,崭劲干活,干完了好早收工!”田富贵是主人,他不想干活的人吵嘴耽误了工夫,当起了中间调停人。

“是呀!加油干活,干完了,回去好喝酒,吃腊肉煮豆腐!”中年人大声的附和。他惦记着田富贵家喷香的腊猪肉。

王小娟一边听一边思考:“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也要摆上议事日程,纳入日常管理工作,任务繁重而艰巨。广大农民必须解放思想,提高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树立了科学的正确的人生观,才能真正地实现党中央提出的‘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的目标。”她准备抽出时间去一趟天台山神庙,了解当地部分村民的生活现状,摸准他们的思想脉搏,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

王小娟晚饭在田富贵家吃。乌龙寨人雇工有一个传统习惯,主人家不开工钱,相互斢工,但是要管中、晚饭。菜肴荤素不论,视家里经济条件而定,中餐送到地头吃,晚饭在家里待客。乌龙寨的贫苦人家请工,生活也尽量的开得好些;因为请工毕竟是一件大事情,单凭一家人的力量完成不了的工作才雇工。在开餐上,陈年腊肉煮豆腐这道菜必不可少,是约定俗成的规矩。

在堂屋里,三个请来的帮工和田富贵围坐在一张小方桌子边喝酒。王小娟和田秀菊在厨房里打了饭夹了菜,田秀菊帮助瞎眼的妈妈也端来了一碗饭菜,三个女人围坐在火坑边吃饭。原本,田富贵邀请王小娟要坐席面的,但是被她推辞了,王小娟懂得山里人的规矩,女人不坐席面不喝酒。

田秀菊初中毕业升不起高中,被爹爹唤回家做工了,今天的饭菜是她一人操办的。她的妹妹田春菊今年初三毕业,升上了高中,但是老倌子不打算继续供她念书了,他怕多花钱。王小娟了解到这些情况,思谋着劝说田富贵继续支持小女儿的学业。

而对于她眼前这个长着园园脸盘,脸上有着细绒毛发的田秀菊,她认为让其当一名导游,搞乡村旅游是非常合适的人选。此刻,在吃饭的过程中,她有意识的引导谈话,一边打量低垂眉眼的苗家姑娘,一边打算把她培养成乌龙寨的第一代乡村导游,成为致富能手。

“秀菊,有什么打算吗?”

“嗯。”田秀菊扒了一小口饭轻声应答。她人内秀,在人多时不敢多说话。

“回到寨子二年了,准备干什么呀?”

“不干什么?”她内心很茫然,很少思考过自己的前途,一切听从爹娘的安排。

“女伢子有点子文化就行了,白吃了十多年闲饭,也该还父母债了。”饭桌上的田富贵听到了王支书和女儿的谈话,他认为崽女孝顺最重要。

“老田同志,你打算如何安置你的崽女?”王小娟向田富贵发问。

“女伢子,帮助家里干些家务,照顾她娘。过几年长大了,找一户好人家出嫁了就了事了。”田富贵喝了三杯米酒,话明显多了起来。他安排自己女儿的未来,也是乌龙寨穷苦人家女孩子通常走的出路。

“我要去打工!”田秀菊还嘴,话音略高了些。她不满意爹爹的安排。她的心眼大着呢,要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闯一闯,做着农村现代年轻人爱做的美梦。

“打么个工呀?一个女伢子,爹娘供养得起你。现在年轻人打工,冇有几个有好结局的,只图一时快活。”田富贵担心女儿受骗,又操心女儿自由恋爱嫁远了,顾及不上自己家里,白养了伢崽。他的想法很现实,最好把女儿嫁到山下附近的富裕人家,过年过节常能回到乌龙寨看望父母,农忙时还能帮助自己干些农活,做一些家务。

“现在的年轻人哟,一味贪玩,哪晓得父母的良苦用心呀。”年长的老人感同身受,仗着酒意诉苦道:“我那大女儿倔硬,不听我的话,要跑出去打工,在外地谈了男朋友,出嫁得远远的,三年五载见不上一面,我算是白养了她。”

“你是讲秀英妹崽的事儿吧?”田富贵与年长的老人是连襟,他知晓对方的家事,同情对方的处境。

“是的。”喝酒了的年长的老人轻叹一声,眉头绉起,又说:“来来来,喝酒!莫谈崽女事,讲起来心烦。”他举起了酒杯示意众人同抿了一口酒。他借酒浇愁。

“伯伯呀,莫怪小辈多嘴,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年轻人也有自己追求幸福的自由呀,现在不是旧式社会了,不能包办婚姻。”年轻人自认为代表同龄人发表不同的意见,表示抗争。

“你们要自由要幸福,那你们考虑到当娘当爹的难处吗?自古讲,养崽女防老,种田地防饥荒。如今,崽女都离开了山寨,出外闯世界去了,家里老人有个三病二痛,想喝口热汤都难呀。”

“是这个道理,养崽不防老,不如养头猪。”田富贵赞同。他喝了酒,脸色酡红,讲话不再顾及旁人的感受了,包括对王小娟支书的敬畏之心也淡化了。

在火炕旁边吃饭的王小娟心想:“理想很骨感,现实却残酷无情,农村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大部分的村寨出现年轻人外出,老年人守空巢的现象。千百年养儿防老的怙训正在土崩瓦解,而新的保障体系却没有健全起来。”想到这里,她也加入到他们的谈话中,说:“老田同志,秀菊长大了,应该有自己的生活,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是每一个人的向往呀。当然,她会孝顺你们的。秀菊,是吗?”王小娟为眼前这个朦胧涉世的姑娘维护合法权益,同时也点拨她要孝敬父母。

“嗯。爹、娘,你们养我小,我会养你们老的。”刚才,田秀菊听了爹爹说她“白吃了十多年闲饭”的话,心里有气又不敢反驳。王小娟为她解脱,引导她,她表明了心迹。

“崽女不是私有财产!”年轻人同情田秀菊,表明自己的立场。他有点子喜欢这个同龄人,心里黙念到明年“三月三”唱苗歌时,试探对方的心事呢。年老人与年轻人形成了两大阵营,谁也说服不了谁,喝酒人沉默了。

“听讲有一些脱贫村都建立了敬老院。”一直喝酒的中年人转移了话题,引起了大家新的兴致。

“建敬老院好,由集体供养,少给儿女添麻烦。”年老的帮工赞同。

“好是好,直怕我们冇得有福气享受?”田富贵冷冷地反驳一句。他晓得靠不住女儿,对待新的生活又缺乏足够的勇气和耐心。他既耽心又盼望着新的生活的到来,就像当年计划生育被乡里结扎变成了“两女户”一样,刚开始想不通茶饭不思,跪在神龛前请了一天一夜的罪,他自责辱没了祖先,断了田家的根脉,后来,有人开导他说:“生崽生女都一样,只要孝顺都好。”上级政策宣传:“只生两个好,政府包养老!”,他才慢慢地转过了心事。总之,“有些事儿不是自己能左右的,命上注定八颗米,不怕你早朝起!”他接受了现实,随遇而安,一心信佛。眼下他要喝好这顿酒,招待好帮工的亲友们。

“老田同志,我们一定能过上好日子的!全国马上要决胜脱贫攻坚了,从此迈进了小康社会,我们接着要开展乡村振兴,未来的农村一定很美的,大有前途的,我们的生活也会蒸蒸日上的,包括养老、看病、上学、穿衣吃饭、乡村发展的问题都会解决的……”王小娟有自己心中的理想,她畅谈得很动情,也吸引了与她相处的每一个人。

“王支书都表态了,乌龙寨的好日子快要到了!来,让我们一起敬一下工作队吧。”中年人听到了王小娟的鼓舞人心的规划非常感动,他羡慕乌龙寨有一个敢担当的带头人,把精准脱贫事业搞得红红火火。众人纷纷地举起了酒杯敬可爱的人,喝上了一口浓香的酒液,把火样的热情传递到了全身,心中也升腾起美好的愿望,“乡村会好起来的!”。

门外,山寨的夜幕已经升上了天穹,偶尔有几声零星的狗叫,暖风吹来了柚子花的清香,那是田家屋门口的大柚子树繁盛的花蕊散发的。花香、酒阑、饭足、生活的惬意,美好的憧憬,让田富贵家的人们感到满足。

晚餐进入尾声,田富贵的连襟悄声询问主位上的主人:“老姨夫呀,下个礼拜到了观音菩萨成道日,你去不去呀?”他想邀伴去天台山寺庙烧香还愿。

“去呀。年年都去的,今年少不得呀。”田富贵是虔诚的信徒,守信用。

“偌如今年年成好,我想多上一斤香油。”年长的老头吐露了自己的心愿。

“那是应该的!亏人不亏神呀,万物有灵性,菩萨晓得你的诚心,会保佑你有好收成的。”两个老倌子交流敬菩萨的心得体会。

“伯伯呀,我偏不信菩萨,哪一套是骗人的。”年青人酒意上了头,无话找话,他打断了老年人的谈话,置疑他们的行为。

“花生子,你见过几个日头?一派胡言乱语。老子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天台山神庙有上百年的历史了,一直保佑武陵山脉这方土地,救难过无数的信民,也曾帮助过你的祖先,你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乱嚼舌头,快莫亵渎神灵了!”年老人终于忍无可忍了,高声训斥异类,一是责怪年轻人不恭,二是责怪他打断了自己与连襟的私下谈话。

“年轻人要长记性!”田富贵心中也不满,不过,作为主人家,他给对方留足了情面,中间调停劝和。“招待大家不周,笑话了。夜里走路,大家要小心!”他委婉地下了辞客令。雇工们也吃得酒饱饭足起身辞别主人。

那边,田家大女儿点燃了枞树油脂火把,分发给客人用作走夜路照明。田富贵一一送走客人,叫大女儿田秀菊护送王支书回村部。

王小娟她们刚走到田家村口,遇到了打着手电前来接人的石明祖和李怀志。在夜色中分别时,王小娟叮嘱田秀菊:“到村部来,我们需要你!乌龙寨的发展要靠年轻人哟!”

“嗯。”小姑娘懂事地点点头,心里信服敬爱的王支书。王小娟走出了一段路,不经意的回望了一眼,惊奇地发现田秀菊举着火把还站在村口。火光把她的身影映衬在黝黑的夜色里,背景有高大的银杏树的剪影,显得尤为突出。王小娟感动了。

“山里人太淳朴了呀!她们一旦与你交上朋友,信任你,敬佩你,她们就会一心一意地跟定你,成为你坚实的基础!”王小娟在心中默念,感激在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个真诚的人,并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一起共同工作、共同战斗!而这一切都是因为精准脱贫事业的开展,为了改变贫困现状,为了贫困群众的美好未来,自己作为一名党员,再苦再累也值得!想到这里,她顿时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农历六月十九日是观音菩萨成道日,天台山庙会热闹起来。王小娟邀请李怀志石明祖结伴去赶天台山庙会,她想更多地了解当地风物民俗,借些摸准山寨村民的思想脉博。

走在赶庙会的路上,他们遇到不少的信民提着香油香纸,三五成群的走过,熟悉的人相互打声招呼、点个头,不熟悉的村民用好奇的目光打量着这几个干部模样的人,猜测他们赶庙会的真实意图。

石明祖笑着解释说:“王支书,你和小李是城里人,不太了解农民。他们既可爱又可笑,既善良又自私;他们热爱土地,勤劳肯干,与人为善……这算是优点吧;但是也有缺点,比方说目光浅,见识短,顾小家重,把个人的利益看得过高……人真是一个复杂的动物,比不得圣贤,凡人泥夫子多!”石明祖断断续续地说这些话,把他们带到了第一个土庙神像前停下了脚步。

李怀志看到了土庙,庙堂高约两米,长宽在三米左右,有一位慈眉善目的石人雕像安置在石坛上。李怀志不认识雕像人物,好奇地询问:“石支书,这里供的是哪尊佛呀?”

“这个不是佛,供的是土地神。他管这方山场,万生万物离不开土地呀!”石明祖感慨地说,目光越过逶迤的群山远去,又说:“乌龙寨的祖祖辈辈依靠这片土地养育而繁衍下来的呀!”

“是呀,土地是万物赖于生存的根本,也是哺育人类的摇篮,我们要好好地珍惜和利用土地呀。”王小娟对土地怀有深厚的感情,在工作中越来越认识到土地的重要性。

“农民要脱贫,必须在土地上做足文章。粮食生产,产业开发,栽桃植李,种菜秧瓜,都离不开土地……”石明袓证实。他语气说得很诚恳,流露出无限的眷恋之情,他的土地情结与生俱有。

“神出鬼没谋福祉,呼风唤雨保丰收,有求必应!好联,这土地神算是个忠于职守的司官,懂得人的心思,让人们看到希望。”李怀志朗声念出庙坛两边的镌刻对联,大加赞赏。

“怀志,你悟出了什么道理呀?”王小娟感兴趣地追问同事。她喜欢与人讨论深层次的问题。

“美好的愿望人人都有!百姓的心愿其实很朴实,很简单,譬如说人类盼想无病无灾,丰衣足食,家道兴旺……等等,他们供神,实际上是求得心理上的慰藉。神灵给予了平民百姓的精神满足和心理安慰,所以他们乐意供奉。”聪明的李怀志发现了要义。

“管事的神灵香火旺,不管事的菩萨信民少。”石明祖补充说:“俚语讲,忙死能人,闲死懒人,就是这个道理。”

“你们分析的都在理,但是你们是否深思过?神灵的背后又是谁在操作呀?这雕像、楹联出自谁的思想,又是谁的手笔呢?是人,是幕后操作的这个高人!所以,我认为人是关键要素,解决了人的思想问题,我们的一切工作才能顺利开展。”

“是这个道理,老话讲,人心齐泰山移。”石明祖赞同。

“我记得有句话讲,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人心,山高人为峰,人心大于天呀!”富有诗人气质的李怀志也打开了心扉,悟出了做人的道理:“要想事业顺,还得抓人心。”

“我们一定要深入到群众中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把握住了他们的思想脉博,动员和团结群众,再困难的工作都能迎刃而解。”王小娟信心百倍地鼓舞同伴。同时,她们也意识到解决帮扶对象思想问题的重要性。王小娟想找到田富贵谈谈心,她知道田富贵今天一定会来庙会的,但是却没有发现他的踪影。

田富贵究竟去了哪里呢?

事实上,田富贵早早地来到了庙会,他最先发现了王小娟三人的身影,故意躲避开了。他不愿意与干部们见面,害怕他们训斥自己搞迷信,自触霉头。他躲在正庙后面的大树下与一老倌子攀谈,不去正殿烧香,想等干部走后再去还愿。与他交谈的老倌子是他的连襟,上次帮工时约好的,两个人抽着烟不慌不忙地闲聊。

老倌子说:“你的大妹伢子长大了,有婆家了吗?”

“刚毕业二年,想让她在家服侍她娘,还父母债。”田老头抽着草烟思谋着:如今家里的光景一天比一天的好起来,多一个劳力多一份收入,按照他的想法,两个女儿都不用上学了。“妹伢子总是别人家的。”他说。

“女大不由娘,有了好人家,放了线出了阁,父母也放心了。”

“是这个道理。秀英妹子有来信吗?”田富贵晓得连襟的痛苦,关心地询问。

“女伢崽嫁远了,就当白养了!几年难得见上一面,家里忙也帮不上了。做父母的,从小一把屎一把尿的盘养她,翅膀硬了,飞得远远的,不谙事,做父母苦呀!”边襟有苦讲不出口,只好现身说教提醒对方:“你要把秀菊看管好,莫让她四处疯跑,女人见多了花花世界心就野了,迟早要出事的。”

“嗯。”田富贵记住了。

两位连襟在大树底下谈心时,王小娟一行三人来到了天台山寺庙正殿。

正殿内香客来来往往,青烟缭绕,烛火通明。王小娟是第一次来,不由得好奇的端祥起来。大殿供奉观音菩萨,观音雕像眉清目慈,静坐花莲上,左手托净瓶在胸前,右手屈肘持杨柳枝洒甘露向天空。佛台前供有一排长明灯和水果。大厅里播放着一首佛歌,“笃、笃、笃”的木鱼声缓慢而有节奏的伴和,让来人的心情一下子沉静下来。

李怀志被异域风情的旋律所吸引,凝神倾听了一会儿,耳边传入“南无喝罗怛那哆罗夜耶南和阿蜊耶……”的音符,音律蔓妙无比。他费神猜想了一会儿,却浑然不知其中意思,苦笑一声,向石明祖请教:“石支书,你听懂了吗?”

石明祖笑一笑,说:“这是佛经的《大悲咒》,劝人为善,超渡众生摆脱苦海。”

“你知道其中意思?”李怀志不经意地发问,那晓得歪打正着,遇到石明祖是个懂佛学的土专家。

“《大悲咒》开篇几句我记得,大概意思讲的是,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知一切法;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得智慧眼;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度一切缘;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得越苦海……”

“你钻研很深透呀?”李怀志叹为惊奇。

“胡诌的,解的不一定准。见笑了。”

“你是怎样学得的呀?”

“年轻时跟着大师学唱了几句,不足挂齿。”石明祖是个农村土才子,年青时唱山歌了得,用情歌赢得了爱情,又在农村的白事活动中跟道士学会了《大悲咒》。不过,在上级干部面前,他从不炫耀这套本事,只有在乡村掉念逝者超度亡灵时,他参加灵堂里唱老人歌的班子,偶尔在锣鼓声中与众人合唱上一段,在武陵山区的风俗活动中是常见的现象。

“观音菩萨劝人早日脱离苦海,佛法无边,佛力弘大,但是,上千年来,村民的生活却始终没有得到改变,这是为什么呢?”王小娟听到他们的交谈,意味深长地追问。

“乌龙寨的老百姓的心愿很现实,他们想过上好日子呀。”石明祖心里盼望。

“现实很残酷,脱贫与返贫是长期存在的一对矛盾共同体,做任何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呀。”李怀志运用哲学的思维去分析。

“精准脱贫的道路是曲折的、复杂的、长期的,我们必须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耐心地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美好未来。”王小娟深情地说:“我们搞产业开发是为了稳定脱贫,搞乡村旅游也是走永久的脱贫之路。回去后,我们马上启动乡村旅游!”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