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冷笛的头像

冷笛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2401/11
分享
《留下一页 不朽千古》连载

第一十六章 四川大学

到达成都后,江竹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金牛坝找何理立。重庆启程时,她们约好分头行动,到成都会合。

由于何理立不在金牛坝,一位姑娘接待了她。

“自我介绍一下,我叫王珍如。请问你是江竹筠吧?何理立告诉我,你来找她,让你等她。”

这位戴着眼镜、留着一头披肩发的女青年,给江竹筠的第一感觉是稳重漂亮,思维敏捷,话锋干脆利落,是个率真正直的人。

在后来不断的接触中,江竹筠逐渐感受到了王珍如想进步的迫切愿望。她不但痛恨国民党反动统治,而且有明显支持共产党的感情倾向,对人热情,乐于助人。她们很快成了挚友,也是开展工作上的好帮手。

江竹筠在王珍如的帮助下,迅速了解了成都的抗日救亡运动、国民党地方当局顽固势力制造的反共阴谋活动的情况。

王珍如的讲述很有条理性,从成都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和抗日民主运动,到成都各阶层爱国人士看到大片国土沦丧,和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屈辱退让,无不痛心疾首,先后组织起来,出现了“四川抗日救国大会”“四川省国难救济会”“国民救国会四川各界民众促成会”,同时组织了义勇军敢死队、大刀队,以及各种“反日会”“反日团”“抗宣队”等各行各业的抗日救亡组织,她娓娓道来,如数家珍。

江竹筠暗中察访,深入了解到,由于国民党对抗战形势大肆歪曲,群众无法了解时局真相,特别是对中国共产党提出全面抗战的政策和主张,以及解放区战场的情况更难以了解。为此,川大组织了形势报告会,到社会上进行演讲,邀请亲身经历沦陷区的同学讲前线战争形势、汉奸投敌卖国的丑闻,以帮助大家了解真相,看清国民党的反动本质。

演讲内容真实、生动感人,通过宣传“只有坚持抗战到底,清除‘和谈降日’卖国主义思想,才能挽救民族危亡”等道理,呼吁社会各界捐献钱物,支援浴血抗战的军民,大大增强了人民抗战到底的决心。

四川大学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运动,深深地影响了江竹筠。一幕幕激情澎湃的场面,使她倍受鼓舞——

成群结队的川大学生奔赴成都周边地区,深入到老百姓家中,进行抗日救国的宣传。

大街小巷,救亡歌曲悲壮的旋律打动了观众的心,多少同胞倾听着《松花江上》,想到痛失家园的国之殇,不禁热泪滚滚。

街头话剧《古城的怒吼》《放下你的鞭子》的表演,激起了一个个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

她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成都高校的学生抗日救亡运动,团结了广大青年学生,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向城乡广大民众传播了抗日救国和革命的道理,从而涌现出了一批共产党员和进步分子,为推动成都地区的抗日救亡运动做出了贡献。

江竹筠被感染了,心中不由萌发了报考川大的信念。川大规模影响这么大,要是能考进去,可以方便开展学运活动。她想,组织上也一定会支持自己的想法。

江竹筠的想法,立即得到进步青年庞佑宗的极力支持。庞佑宗与江竹筠早就相识,他因躲避敌特盯梢,所以转移到成都的重庆银行就职,在九眼桥附近的茞泉街办事处工作。

这条街不长,既隐蔽也很方便,出门就是东门大桥,二三百米远就是九眼桥四川大学的望江楼。办事处也只有五六个人,庞佑宗在这里工作,掩护得非常好,为江竹筠提供了很多的方便。

暑假将近,大学招生考试还有两个月的时间,江竹筠决心一拼。她寄住在庞佑宗供职的办事处,在狭窄的蜗居里夜以继日,专心致志地读书,除了吃饭,极少离开房间半步。

江竹筠这种殚精竭虑、废寝忘食的学习精神,深深打动了庞佑宗。

庞佑宗的中学同学廖荣震为人忠厚,这时正在川大读法律专业,且是宜汉人,与老家达县的庞佑宗属于“半边老乡”。庞佑宗就特意请廖荣震来帮江竹筠补习功课。廖荣震感到自己还不足以让江竹筠在学习上突飞猛进,又请来了从沦陷区安徽来的杨、于两位同学。这两位同学很热情,他们又请来了同籍的川大老师。见庞佑宗已经搬来如此强大阵容的补习队伍,何理立鼓励江竹筠说 :“你这不叫临阵磨刀,而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一定是不占领阵地誓不罢休!”

交通员这时送来了彭咏梧的回信。江竹筠一口气读完,高兴地对何理立和庞佑宗说 :“‘家’里非常支持,说我们正需要争取这种阵地呢!一定要考上川大!”

江竹筠说的家,指的是党组织。

暑假结束,川大开学了。江竹筠胜利地“拿下了阵地”,她满怀激情地走进了四川大学的校园。一个穷人家的女子,开始了她曾经梦寐以求的大学生涯。

按照重庆地下党组织的指示,要求她配合当地党组织,多做联系群众、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的工作,致力于壮大革命力量。江竹筠在参加社团、广泛交流、增进友谊、凝聚力量的同时,观察了解发现这所 1943 年从峨眉迁返成都,下设国文、英文、史地、理化、数学、化学等八个系,史地、理化、数学三个专修科,继增设航空工程系、土木工程系后还将增加机械电机系的大学,不但蕴藏着巨大的革命力量,而且也是三教九流的云集之地,成分纷繁,思想复杂。后来发生的几件具有代表性的传闻,足以说明。

川大穿则奇装异服,行则吃喝玩乐,在解放思想、自由平等幌子的掩盖下,放纵地张扬自我,不羁于道德约束的摩登女,不为少数,成为特色。常被人背后斥之为奢侈、花瓶。

这些摩登女走出校门和没有走出校门的,甘心投身权贵富绅政客,为妻为妾为姘。上学不过是镀金,游戏的是人生。

这些光怪陆离、千奇百怪的现象,虽不是主流,但对于长期以来接触的是中学生们的清纯、工人们的淳朴、农民们的忠厚的江竹筠,是一个不小的适应考验。她们不关心国家和民族命运,不关心革命。如何对待她们,仅仅保持井水不犯河水,或持有鄙视和不屑是远远不够的。如此之下,与江竹筠一同跨入校园的,也是她刚刚结交的好朋友董绛云,就令她有了“非常不同”的感觉,也是她开展工作的好伙伴。

董绛云,来自川西平原腹地古蜀之源的郫县,是一位农家女孩。农家的生活,天然地造就了她所拥有的微黑光鲜的面颊、结实健壮的腰板。她似乎显得有些土气,不大与那些潮派、海派合群。但她沉稳练达,朴实诚恳,有正义感,而且学业扎实。

她们是同班同学,同居一室,学习上互相鼓励,生活上互相帮助、形影相随。

何理立来找江竹筠秘密谈工作,交流活动开展情况,有时还带来新发展的同志,分派任务。董绛云总是以打水或者倾倒垃圾为托词,走出房间,不再回来。

有了这些进步同学的支持,为江竹筠秘密做好党的地下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江竹筠身边吸引了大量追求进步的同学,她充分发挥出自己搞学运的特长,以读书小组、研讨小组之名,很快组成了一些秘密活动小组,顺利展开了党的地下活动,传播党的信息,增强学生们对新中国未来的认知,有效地呼应了川大党组织的各个行动计划,使一大批进步学生离开成都,前往延安……

就在这时,重庆方面传来一个噩耗,谭政姴与儿子不幸罹难了。

江竹筠虽然不曾与谭政姴见过一面,但是,在江竹筠的心里,谭政姴是一位淳朴善良、勤劳本分、支持革命的大姐,她为了梧哥所投身的伟大事业,为了迎来一个国泰民安的新中国,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梧哥不在她的身边,她所付出的艰辛和牺牲,是别人所无法体会和感知的。

她一直心存念想,有一天能见到这位大姐,表达自己的谢忱,感谢她对革命斗争的支持,感谢她对自己与梧哥纯粹革命友谊的理解,感谢她……

一种无法述说的惆怅,灌注了她的心田。她连夜给彭咏梧写了一封信,表达了对梧哥痛失爱妻和儿子的同情和悲伤,劝慰他注意身体,告诉他人死不能复生,相信大姐和儿子九泉之下也会关注他的。附言中特别提到,周末她打算回重庆,与他一起祭奠政姴大姐。

彭咏梧很快回信了,要她不要分心,要抓紧学习,党需要她做一个合格的大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将来能为党做更多的工作……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