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黎阳红哥的头像

黎阳红哥

网站用户

其他
202409/21
分享

白马坡逸闻趣事之一:初秋采风白马坡连载

天高气爽,云淡风轻,初秋的天气清新怡人。恰逢周末,红哥邀上浚县史志办副主任朱光临大哥和县作协秘书长田战旗兄弟,一起到城东16里处的汉代古战场白马坡采风。

白马坡因善堂镇沙西马村街中心的白马山而得名,是古黄河金堤南的一大方洼地。白马坡西起马村白马山遗址,东至滑县白道口镇,北以马村、李村、朱村一带古黄河金堤遗址为界,向南延伸到40里外的滑县留固镇白马墙村。

白马墙村是秦代所置东郡(今濮阳)白马县城所在地。东汉末年曹操与河北袁绍争霸中原,袁绍帐下大将军颜良围攻白马县城,当时在曹营避难的关羽率轻骑夜袭颜良军营,于白马坡中勇斩颜良解白马之围,白马坡因此名扬天下。

黄河故道访古迹,白马坡中故事多。这次采风的目的地是酸枣庙村西、李村村南的千年古刹佛时寺遗址,一路可以参观白马山遗址、逯明垒遗址、颜良墓、败将台及古黄河金堤残址等多个白马文化遗存。

我们驱车进马村,途经酸枣庙与马村之间的上古奇峰白马山北麓时,隔着车窗拍下了东晋后赵时期扼守黄河古渡黎阳津的军城逯明垒遗址,接着就到了马村中心的白马山遗址。由于这里是常来之地,所以只是短暂停留,我们仨拍了几张照片,红哥跟在遗址上方公园里的老人们聊了聊白马山的来历和关羽斩颜良的故事,便开车去了村东白马坡中的颜良墓。

大河奔流上万里,白马沉寂千余年。昔日的白马坡古战场经过1800多年沧桑变化,早已不见刀光剑影,不闻刀兵之声。黄河南徙800多年后,如今这里已经成了一望无际的沃野良田,田野中青纱连绵,一片片挺直的玉米杆犹如绿色的枪林,秋风起处沙沙作响,好似藏着百万雄兵。

东汉名将颜良的墓地就在一方青翠碧绿的花生田里,坟头碧草青青,坟前石碑矗立,上书“汉将军颜良之墓”。站在颜良墓前,远处可以望见修建在黄河故道上的济郑高铁和一杆杆高耸入云的风电塔筒,在白马坡“沉睡”了1800多年的颜良将军如果能够看到这里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不知道该作何感想?

追忆关公多神勇,且惜颜良魂归天。离开颜良墓直奔李村,先到李村东南参观了昔时颜良将军落马之处“败将台”。这座“败将台”其实就是古金堤上的一处高土台遗存,传说颜良被关羽斩下头颅之后,受惊的战马驮着他的尸身一路狂奔,到了这里尸体才掉了下来。袁军兵士们将颜良埋在了金堤南边的白马坡中,而他落马之处被后世人们称作“败将台”。

古时帝王封坛拜将设置“拜将台”,受封的将军何等风光。感叹大将军颜良在神勇无比的关羽面前一败涂地,由此才有了眼前这座“败将台”。“拜将”与“败将”虽只有一字之差,却有着无上光荣与万般屈辱的云泥之别。

日近中午时,红哥与光临大哥、战旗老弟来到了李村村南几百米开外的佛时寺遗址。对浚县历史文化非常熟悉的光临大哥介绍说,古时佛时寺规模宏大,寺内僧人众多,寺院香火旺盛,曾与城东大伾山东麓的天宁寺齐名。可惜上世纪70年代被拆除,后来李村及周边几个村子的群众自发捐款捐物,在寺院遗址东南角修建了三间庙宇,因循旧名称作“佛时寺”。

红哥看到,现今的佛时寺庙后面,北至李村西到酸枣庙村头,是一方足有十多亩地大小的高台,这里便是古时佛时寺旧址了。

古佛时寺中,曾出世国保北齐武平三年(公元572年)雕刻的四面造像碑一座,现存河南省博物馆。说明这座寺院在南北朝时期已经存在,其历史已逾千年之久。关于佛时寺的来历以及它确切的始建时间,就连熟知白马文化的光临大哥也因历史文献记载缺失无据可考说不清了。

越是这样,红哥愈发感到好奇,便问这佛时寺的“佛时”是什么意思?哪知这一问,却又带出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来……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