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黎阳红哥的头像

黎阳红哥

网站用户

其他
202408/19
分享
《白马坡逸闻趣事之一:初秋采风白马坡》连载

第三章 都是断句惹的祸,佛时寺不叫“佛时寺”!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浚县城东南16里,古黄河金堤遗址上,关羽斩颜良的白马坡旁,曾有一座南北朝时期的千年古刹佛时寺。

古佛时寺遗址位于浚县善堂镇李村南百米处的一块高台上,这块高地是秦汉时期修筑的古黄河金堤遗址。古寺遗址东、西两侧各有一条古黄河冲积而成的深壑,据说古时两条深壑中蓄满了河水,自然形成两条水道。两条水道绕着古寺东西两侧由北向南渐渐收拢汇聚于寺院门前,犹如二龙戏珠之状,其时黄河金堤环绕寺院东侧形成拱围之势,古寺所处之地势堪称一奇。

古时佛时寺背靠大河,西望白马山,南临地势开阔、一马平川的白马坡,不失为一处风水宝地。当地民间传言,1971年古寺被拆毁以前,这座寺院占地面积近10亩,有主配殿房40余间,殿堂建筑辉煌大气,坐落有致,布局严谨,寺内亭台碑塔林立,佛像威严,翠柏挺拨,尽显佛教圣地之尊严。佛时寺原来的大殿供奉如来佛祖,穿心殿也叫中心殿供奉弥勒佛。寺院最盛时期有僧人100多人,规模堪比浚县城东大伾山上的天宁寺和太平兴国寺。

红哥采风白马坡看到的佛时寺,只不过是新修的三间砖木结构瓦房,四周散落了数块古寺遗留的石碑和石雕构件,其中有元朝的石碑残片和明清时期的捐资碑。

红哥对佛时寺名字的由来非常感兴趣,总觉得这个寺名怪怪的,怎么也琢磨不透“佛时”究竟是什么意思。于是到处搜集相关信息,并向熟知浚县历史文化的朱光临大哥请教,终于从光临大哥提供的历史文献和碑文信息中看出了端倪。

这是民国时期《重修滑县志.金石录》中关于白马坡佛时寺四面造像碑的记载,文中方框代表看不清的字。

□□□年白马坡佛时寺四面造像碑

在城北二十五里白马坡酸枣庙村佛时寺。正书题名,年月剥落。今存。

南面都像主汲江风 息平昌令汲仲敬母杜姜 妻郭晖 息士宗 女孟猗 斋主汲□斋主颜义 斋主孙海 斋主阎族 斋主王副 斋主刘护斋主孟元姬 斋主孙元晖 □□颜端严□□□□□□□□□刺吏 母张光晖 兄汲思和开府长史 妹伾仁

唯磨大像主前郡功曹汲巡和 妻□明 息仲葵开府都督 妻杜□妃 息女□妃孙□□

无量寿佛大像主刘度贤 息多□ 母孟元姬 姊□陵 妹玉女 妻颜端严 息女相□ 息女□口 比丘僧□口 上为皇帝陛下、师僧父母,过去见在有生之类,俱登正觉。

阿弥陀大像主朱子雅 妻萧侍佛时 寺主汲景□ 弟道慎 比丘法敬比丘惠牟

弥勒大像主汲洪柱 父汲要生 弟昙云 息□多 母高 妻成公

释迦启□前像主汲施□故刺史功曹汲□鲁 比丘僧惠□息振远如暵 息汲□ 孙子洪贵 孙子恭 孙子安 母杜侍玉 □妻杜敏姬大像主□院侍女冯贵好 上女化晖 新娣壬□ 新妇□□孙妇□□

普贤大像主前□城县令汲道端 □汲□□妻成公 女伏福 □□□□□□女玲妃 比丘尼法澄 比丘尼牟行 比丘尼法□ 比丘尼□口 比丘尼法华 比丘尼如宗 比丘尼如牟 比丘尼那律 比丘尼如□息郎中令统江 息从事□□□□□□孙子广达 孙女□囗 孙子□□孙女□□

弥勒圣容大像主□□像主王敬妃 像主冯吴姬 像主傅玉女 像主贾圣客 像主路孙姬 像主班洛妃 像主杜元胜 像主杜伯晖 像主孟元姬像主杜太婆 像主冯□界

按:右列四面造像碑,系平昌令汲仲敬之父汲江风建造,与前列汲氏石浮图同为后魏时故物。兹将南、东、西三面题名照录。惟北面字迹剥落,年月寺名皆不可考。后人因题名内有“侍佛时”三字,与下“寺主”二字相近,遂误名为佛时寺。寺在白马坡,即汉关羽斩颜良处。酸枣庙即关帝庙附庙。旧有居民,因以庙为村名,或曰其地为古酸枣。俟考。

据浚县县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副主任朱光临介绍,民国年间《重修滑县志·金石录》中收录的这块《□□□年白马坡佛时寺四面造像碑》,碑文内容与现存于河南省博物馆的北齐四面造像碑完全不同。虽然碑文年月剥落,但碑文记述的建造人题名有“平昌令汲仲敬”。而在同书收录的《□□□年东郡平昌令汲氏石浮图》建造人题名也有“功曹行平昌令汲仲敬”,两者为同一人。

《魏书·地形志》中记载:“太和十八年改东郡,治滑台,领县七:东燕、平昌、白马、凉城、酸枣、长垣、长乐。”又据《清一统志》记载:“平昌县,魏孝昌四年分白马置;长乐县,武泰初分凉城置。皆属东郡。后齐皆废入卫南。卫南废县在滑县东六十里,本卫楚丘地。”石浮图有东郡平昌令题名,可证《重修滑县志·金石录》中收录的四面造像碑与石浮图皆系北魏遗物。这一发现,把佛时寺的建造时间由北齐向前推到了北魏,或不晚于北魏时期。

北魏、北齐造像碑上的碑文是千年古刹“佛时寺”目前见到的最早文字记载,但两个时代的古碑均没碑题,碑文也没记该寺名称。今两碑碑题系后人所加。《重修滑县志·金石录》在收录《□□□年白马坡佛时寺四面造像碑》碑文后加有按语:“年月寺名皆不可考。后人因题名内有‘侍佛时’三字,与下‘寺主’二字相近,遂误名为佛时寺。”

《重修滑县志·金石录》收录《□□□年白马坡佛时寺四面造像碑》碑文中出现“佛时”、“寺”的原文为:“……阿弥陀大像主朱子雅 妻萧侍佛时 寺主汲景□ 弟道慎 比丘法敬比丘惠牟……”大致意思是,朱子雅与妻子萧在侍奉阿弥陀神主像时,寺院的主持汲景□、兄弟道慎以及出家的和尚法敬、惠牟在场。

同样,在《重修滑县志·金石录》中收录的《开皇二年隆教寺四面造像碑》,文中多处出现“xxx侍佛时”和“寺主xxx”的叙述,上句“侍佛时”与下句“寺主”不能连读,更不能舍头去尾断章取义,把“佛时寺”连读作为寺名,整句话就说不通了。

也就是说,有人将《□□□年白马坡佛时寺四面造像碑》碑文中上下文间的“佛时”、“寺”连在一起,以为是寺院的名字,从而谬传为“佛时寺”,实属断句出现严重失误断章取义,故而,这座寺院的名字并不叫“佛时寺”。

至于浚县善堂镇李村村南的千年古刹叫什么名字,是不是像当地民间传言的那样应该叫“石佛寺”,还需要进一步搜集相关历史文献调查取证。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