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黎阳红哥的头像

黎阳红哥

网站用户

其他
202408/26
分享
《白马坡逸闻趣事之一:初秋采风白马坡》连载

第五章 浚县的北齐四面造像碑,怎么“跑”到了河南省博物馆?

浚县善堂镇李村村南的佛时寺里曾有一块方柱形古石碑,因其四面雕刻佛像,故而称作“四面造像碑”。这块古碑雕刻于北齐武平三年(公元572年),所以又称“北齐四面造像碑”。

据浚县文物旅游局编《天书地字》记载:浚县佛时寺的北齐四面造像碑碑身为青石材质,方蹲坐,碑座有题铭文。碑通高2.32米,碑身方柱形,四周分三层满刻高浮雕佛教故事画面,雕工精美,形象生动。碑顶为庑殿顶,屋脊瓦垄清晰可见。1963年河南省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今在河南省博物馆收藏。

根据民国时期《重修滑县志.金石录》中关于白马坡佛时寺四面造像碑的记载,古时浚县佛时寺中并非一块四面造像碑,而是曾有多块。

浚县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副主任朱光临为红哥提供了民国年间《重修滑县志·金石录》中收录的一块《□ □ □年白马坡佛时寺四面造像碑》,碑文内容与现存于河南省博物馆的北齐四面造像碑完全不同。其后按语解释说:

“右列四面造像碑,系平昌令汲仲敬之父汲江风建造,与前列汲氏石浮图同为后魏时故物。兹将南、东、西三面题名照录。惟北面字迹剥落,年月寺名皆不可考。后人因题名内有“侍佛时”三字,与下“寺主”二字相近,遂误名为佛时寺。寺在白马坡,即汉关羽斩颜良处。酸枣庙即关帝庙附庙。旧有居民,因以庙为村名,或曰其地为古酸枣。俟考。”

按语中描述平昌令汲仲敬之父汲江风建造的“右列四面造像碑”与“前列汲氏石浮图”是两块同属后魏时期的古碑,并指出了后人因断句错误将寺名误作“佛时寺”。也就是说,北齐四面造像碑不是佛时寺中最早的古碑,在它之前的北魏时期寺中就雕刻了两块四面造像碑。

那么,浚县佛时寺的北齐四面造像碑有什么奇特之处,又怎么跑到河南省博物馆收藏了呢?

红哥采风白马坡,经朱光临大哥引荐,结识了家住古黄河金堤遗址之上,佛时寺旁的杏林世家李贞同医生和对白马文化颇有研究,尤为熟悉佛时寺故事的善堂镇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贞金,大家在一起畅聊佛时寺北齐四面造像碑时,聊出了一个在当地民间流传已久的传奇故事。

据说北齐四面造像碑上雕刻的人物,很多人物的嘴巴被砸掉了,原因竟是嘴馋偷吃了人家的豆腐!

民间传言,北齐四面造像碑上雕刻的几位人物在寺庙里待久了觉着无聊,便在一天晚上结伴偷偷溜出了寺院。他们在周边村子里闲逛的时候,来到了一家豆腐坊,碰巧遇见老板做好的豆腐刚出锅,大老远就能闻到豆花的清香。

这几位成天待在寺院里,虽然不断有香客供奉他们好吃的,可香客们的供品比较单调,享用起来就那么几样,还从来没有人请他们吃过味道如此鲜美的豆腐呢!于是,这几位趁着老板不在,也不打个招呼就大快朵颐,美美地大餐一顿,个个儿吃了个肚儿圆,打着饱隔儿回去了。

哪知道老板做的豆腐太美味了,四面造像碑上这几位还偷吃上了瘾。于是他们不断趁着夜里到旁边村子里的豆腐坊偷吃豆腐。时间长了,豆腐坊的老板发现自己的豆腐经常少,就开始留意是谁偷豆腐。

一天晚上,碑上的那几位又偷偷摸摸来到豆腐坊吃豆腐,被躲在暗处的老板逮了个正着。那几位惊慌失措立马儿开溜,老板在后面举着斧头紧追不舍,结果追到寺院里几个人就不见了踪影。

老板正想找寺院里的方丈理论,无意间发现四面造像碑上的几个人嘴巴上沾着豆腐的残渣,心里马上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儿。性子暴躁的老板气不打一处来,抡起手里的斧头就把碑上那几个人的嘴巴都砸烂了。

民间传说就是个传说,朋友们听了一笑也就过了。至于浚县佛时寺的北齐四面造像碑怎么“跑”到了河南省博物馆,熟知浚县历史文化的朱光临大哥讲出了原委。

原来,由于浚县佛时寺的北齐四面造像碑历史悠久,雕刻技艺精湛,造像栩栩如生,是一件非常难得的珍贵文物。1964年本来准备运往日本展览,后来因故未能成行留存在北京。1973年地方文物返回河南,因当时佛时寺已被拆毁,而且这块古碑对研究北齐时期的佛教文化和雕刻艺术意义重大,所以才被运至河南省博物馆收藏至今。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