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八月,正值豫北黄河故道沙区花生、玉米喜获丰收的时节。
初秋以来,红哥与浚县党史与地方史志研究室副主任朱光临和县作家协会秘书长田战旗组成的“黎阳三人行”采风团队在浚县与滑县交界处的白马坡采风,也迎来了不小的收获。
黎阳津不在浚县伾山街道四女台,白马津也不在滑县城关镇的苗固村,这是红哥龙年之秋白马坡采风的重大发现。根据光临大哥提供的史料文献记载和“黎阳三人行”的实地探寻,古时连通黄河两岸黎阳(今浚县)、白马(今滑县)两县的黎阳津和白马津遗址都在现今浚县境内。之前很多浚县和滑县的文友们或许把两处遗址的方位搞错了!
一直以来,喜欢探访豫北古黄河文化的朋友们都不会放过古黄河岸边的两处古渡口遗址,一个是黄河故道西北岸的黎阳津遗址,另一个就是古黄河东南岸的白马津遗址。
明清《浚县志》记载,古黄河黎阳津始建于战国时期。南燕慕容德自邺南迁在此渡河,改名天桥津;北齐改称黎阳关;五代又称黎阳口;北宋复改作黎阳津。金明昌五年(1194年),黄河南徒,津遂废。
古时黎阳津与黄河对岸的白马津往往混为一谈,有时统称这两个黄河渡口为白马关、白马口、白马津,有时又统称为黎阳关、黎阳口、黎阳津,大概是因为古时两个渡口分别在黄河两岸的黎阳县和白马县境内的缘故。
《战国策》载:“张仪曰:‘决白马之口,以流魏氏。’苏代说燕曰:‘决白马之口,魏无济阳’楚伐魏,决白马之口。高诱曰:‘白马,津名’”。《水经注》载:“河过黎阳县南为白马津,津之东南有白马城”。
据《郡县志》载:”白马故关在卫州黎阳县东一里。郦食其说高祖曰‘渡白马之津’即此地。后更名黎阳津。黎阳津一名白马津,在白马县北三十里鹿鸣城之西南隅。”
后人在研究古黄河文化时,为了叙事清楚,把古黄河西北岸黎阳境内的渡口称作“黎阳津”,而把黎阳津对岸白马县境内的黄河渡口称为“白马津”。
按照现今标注的遗址位置,古黄河左岸的黎阳津遗址在今浚县伾山街道角场营村南黄花寺四女台,而白马津遗址在今滑县城关街道的北苗固村北,两处遗址隔黄河故道相对是不错的,错就错在两处遗址的位置与历史文献记载不符。
根据《浚县志》记载:“黎阳县东一里五步,河南岸曰白马津,北岸曰黎阳津。”《滑县旧志》:“白马津在县西北十里。”经考古发现,西汉至宋代黎阳城遗址在浚县城东黎阳街道河道村南,黎阳故城森林公园东北。
据此可知,黎阳津遗址位于现今浚县伾山街道大高村、小高村附近。古黄河自大伾山东山脚下折向东北方向而流,白马津在黎阳津对岸,也就是黎阳津东南方向的浚县善堂镇的马村和酸枣庙村附近,这里有古黄河金堤遗址和修建于后赵石勒时期的逯明垒军城遗址,马村街里现有古白马山遗址。
古时黎阳津、白马津为北方渡过黄河南进中原腹地的军事要塞,故而西汉在大伾山脚下的黎阳津边儿上修筑了黎阳城,以此扼守南渡黄河的关口。后赵石勒也是为了在黎阳津对岸增加一道屏障,所以让“十八骑”之一的大将逯明于白马山下的白马津边上修筑军城把守东南岸的渡口。
今人将黎阳津遗址定于黎阳城遗址正南12里处的浚县伾山街道角场营村南黄花寺四女台,进而将白马津遗址定在今滑县城关街道的北苗固村北,显然是不对的。
黎阳津和白马津是研究豫北古黄河文化的两个标志性的遗址点位,诚望浚县、滑县地方史志和考古部门多方论证实地考察纠错正偏,将黎阳津、白马津遗址在其原址标注出来,为探访古黄河文化的文友们指明正确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