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社会稳定,家庭和睦的客观需要。孝观念的孕育、发展经历了相当漫长的历史阶段,从上古的炎黄、尧舜时代到夏商两朝、周代社会,孝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孝字最早出现在3300多年前殷墟甲骨文中,孝由上面一个“老”字,下面一个“子”字组成。后来写时把“老”字的下半部去掉,就是现在的孝字。孝最基本的寓意是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在上面为孩子遮风挡雨;孩子长大了,父母老了,孩子在下面背着父母,尽心侍奉,这就是“孝”。
《诗经》中有“率见昭考,以孝以享”之句,充分说明了孝之原始意义。上古时代,人们在与大自然的不断斗争中相互依存,共同狩猎,共享劳动成果,形成了原始的孝。这种孝不但体现在家庭中父母和子女之间,还包括家庭与家庭、家庭与氏族部落之间的关系。春秋时期,授田制基础上的家庭形态确立,使得赡养父母成为家庭血亲关系间最基本的义务,善事父母成为当时孝文化最核心的内容。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创立儒家学派的孔子,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紧紧围绕善事父母这一核心内涵,丰富和发展了孝文化的深刻内容,把孝纳入儒家传统文化,完成了孝从宗教到道德、从宗族伦理向家庭伦理的转化。后经曾子、孟子等历代儒家大师不断完善,中国孝文化从此得以全面发展。西汉“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以“以孝治天下”为治国国策。孝开始走上政治舞台,被纳入封建道德体系中,确定了父尊子卑、君尊臣卑、夫尊妇卑的伦理关系,孝开始直接服务于“父为子纲”、间接服务于“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的道德规范。从《汉书》中可知,两汉时期,朝廷旌表的庶民孝子,有名有姓有孝事记载的共计346人,成为当时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广大庶民的楷模,人人争学孝子,效忠朝廷。如汉孝子董永,汉代千乘人(今博兴人),以“卖身葬父”的孝事被朝廷旌表,当时的光禄大夫刘向把其孝事编入《孝子图》中,流传至今,成为千古孝子佳话,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因此,“以孝治天下”为国策的“举孝廉”制度的实施,使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广大贫民看到了希望,有了理想和寄托,促进了社会矛盾的化解,维护了社会稳定,延续了大汉四百多年的宏伟基业。可以说,“以孝治天下”的国家制度是当时最先进的国家治理制度,有着无比的优越性和强大的力量。从汉以后,历代统治者或思想家都自觉地把孝文化作为封建政治统治的伦理精神基础和国家根本制度。
晋代以后,中国封建社会快速发展,朝廷通过宣扬一些行孝“楷模”,如“卖身葬父”、“刻木侍亲”、“卧冰求鲤”等孝事来使人们效仿,对人民进行愚忠愚孝教化,孝文化的人伦合理性逐渐被封建统治阶级利用,家庭中的父与子,社会中的君与臣,都演变成为一种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孝文化被融入政治运作系统,成为禁锢人的思想,扼杀人个性的工具。晚清民初,随着中国现代化的步伐加快,西方文化的逐渐侵入,民主、自由的思想开始深入人心,人民的自觉性和主体意识不断增强,一大批文化先驱开始站在时代的高度,从自然人性的角度来揭露封建孝文化的专制性、绝对性,并且使传统孝文化融入时代的内涵。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受到严厉批判的传统孝文化开始洗去尘封多年的封建专制性,转向新型孝文化发展。在此引导下,人们的时代意识、社会意识逐渐增强,许多人能够在时代的大潮来临和社会需要个人奉献之时,以天下和社会为己任,为民族尽其大孝。1939年4月26日,中共中央发出了《为开展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告全党同志书》指出,“一个真正的孝子贤孙,必然是对国家民族尽忠尽责的人,这里唯一的标准,是忠于大多数与孝于大多数,而不是反忠于少数与孝于少数。违背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就不是真正的忠孝,而是忠孝的叛逆”,“对国家尽其至忠,对民族行其大孝,这就是对于古代的封建道德给了改造和扩充,共产党员必须成为实施此道德的模范,为国民之表率”,并且要求“共产党员在国民精神总动员中,必须号召全国同胞实行对国家尽其大忠,为保卫祖国血奋战到底,对民族尽其大孝,直至中华民族之彻底解放”。于是,孝成为民族团结、解放的精神基础,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
进入新时代,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也是新时代赋予孝文化新的内涵。
对于传统孝文化,我们应该分其良莠,辨其真伪,学会“扬弃”;对于新时代孝文化,我们应该不断丰富,大力弘扬,做仁孝文化的传播者、践行者。
博兴是仁孝文化发源地,仁孝文化是博兴地域文化中的瑰宝。董永的仁孝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孝文化的烙印,董永和七仙女的美丽爱情传说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传承、弘扬仁孝文化,打造董永文化品牌,建设董永故里园暨中国博兴仁孝文化教育基地是博兴文化强县的重要举措和战略目标。
古有董永“卖身葬父”,今有新月“舍身救母”。正是基于这种创作理念,作者在中国孝文化熏陶下,结合当今社会一些孝子典型,通过丰富联想和缜密构思,塑造出了新时代的孝子形象,以期达到社会和谐、家庭和睦,老有所依、老有所养之目的。
《新月》一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在生活中观察、从生活中采撷,有褒有贬、真实存在的孝或是不孝的典型,让我们去体会和感受。启发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该怎样对待父母,吸取哪些教训,摒弃哪些行为,如何让父母感受到爱,让自己人生不后悔。进而唤起所有人的孝心,小孝爱家、中孝睦邻、大孝爱国的家国情怀,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让新时代孝文化扎根心灵,成为人们日常的思想和行为,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我们共同的梦想——中国梦!
2020年秋日,望月寄思于窗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