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告诉我们:“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我确信这也是一个真理。”
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这是老百姓的心愿,也是郑州市中心医院医联体矢志不渝的追求。
随着分级诊疗制度的进一步推广,以及医疗资源的进一步下沉,规范化的第三方影像中心、第三方检验中心和第三方病理中心都会得到快速的发展,而这些第三方机构的出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源配置的不均衡,从而更好地实现分级诊疗。
作为现代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检验医学通过患者的血液、尿液或组织等作为样本,进行体外检测,为疾病的筛查、诊断、治疗监测、预后评估等提供可靠的依据,而准确、快速地检测结果有助于临床医生制定有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给予患者更好的医疗护理和有效的疾病管理措施,从而使患者的临床获益最大化。
但现实是,规范完备的医学检验室需要高端的检验设备、高层次的检验人才,以及建立规范的质量控制体系等,这一系列因素共同制约着基层检验诊疗能力的发展。
而如何破解基层检验难题,提高基层诊疗水平,让患者在家门口接受优质医疗服务,切实享受到医改红利,用好第三方提供的“千里眼、顺风耳”等现代工具?
资源共享给出了答案。
是的,这是一个共享的时代。
人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都可以通过共享来解决:出门打车难,有叫车软件;租房难,有短租平台;吃饭难,有外卖小哥……
越来越多的共享资源正在与公众产生着密切关联,也在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当然,医学也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在中国医疗卫生行业,一场以“共享”为主题的变革已经展开。
2017年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指出,完善医联体内部分工协作机制,实现区域资源共享。
《意见》指出,医联体内可建立医学影像中心、检查检验中心、消毒供应中心、后勤服务中心等,为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提供一体化服务。在加强医疗质量控制的基础上,医联体内医疗机构间互认检查检验结果。探索建立医联体内统一的药品招标采购、管理平台,形成医联体内处方流动、药品共享与配送机制。
“构建资源共享平台,让百姓就医更省钱,更方便。”这正是郑州市中心医院组建医联体的初衷之一。
在这个目标指引下,郑州市中心医院先后成立医联体临床检验中心、消毒供应中心、远程影像诊断中心,开通新郑、荥阳、市区等多条运转线路,实现了医联体内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此举既避免了患者反复检查的麻烦,又弥补了基层医疗机构能力不足的难题。
共用一个资源平台
中秋之夜,月光格外的皎洁。千家万户正用各种方式庆祝这美好的节日,团圆、聚会、出游,忙活得不亦乐乎。而在荥阳市妇幼保健院住院部,贝贝一家却正忍受着痛苦与煎熬。
“原以为孩子的出生会给家里带来快乐,可是自从我家孩子出生后,我们再也没有笑过,孩子患有严重的脑积水,我们接受不了这个现实,感觉天都要塌了……”
贝贝出生刚7天就被查出患有严重的脑积水,需要进行脑积液常规生化二项检验进一步确诊。
但是,贝贝所在的荥阳市妇幼保健院,因设备和技术所限,尚未建立规范的质量控制体系,难以开展此项检验。
所幸的是荥阳市妇幼保健院作为郑州市中心医院医联体成员单位,早已搭上了医联体的“共享医疗”班车。
当天8时,郑州市中心医院负责收集医联体成员单位标本的医务用车开进荥阳市妇幼保健院;11时,标本被送到郑州市临床检验中心(郑州市中心医院检验科);14时,郑州市中心医院送检医师便查询到了检验结果电子版报告……
第二天一大早,郑州市临床检验中心的工作人员侯玉荣,带着纸质报告单跟随标本转运车前往荥阳市妇幼保健院。
跟随标本转运车接标本、送结果,到医联体成员单位答疑解惑,是侯玉荣工作的日常内容。
收集标本、标本送检、反馈结果,均配备有专人、专车、专用标本转运箱……除了市区各分院之间有专车配送外,在郑州市中心医院医联体内,还专门开设了荥阳、新郑、郑州市区3条检验标本转运线路。
同时,在郑州市中心医院高新区医院、新郑分院还设置有郑州市临床检验分中心,可就近为医联体成员单位提供标本检验服务。
检验标本对时效性、保存条件要求极高,这就需要像侯玉荣一样的专职检验人员跟车服务。侯玉荣是负责荥阳专线的,简单地说,侯玉荣的工作场地从郑州市中心医院的检验室转战到了医联体成员单位的检验科。
从接手这项工作起,侯玉荣和另外两位同事不是在去医联体成员单位的路上,就是在为成员单位答疑解惑。她们就像检验中心与医联体成员单位之间的桥梁,畅通了沟通渠道,拉近了医院与医院、科室与科室、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在郑州市临床检验中心,为医联体工作添砖加瓦的,又何止侯玉荣一人?作为大后方,郑州市临床检验中心全体人员在主任谢林森带领下,始终全力以赴,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奉献的身影。
现今,医联体内的郑州市康复医院、郑州市豫欣医院,均由郑州市临床检验中心选派的10名骨干人员驻扎。
“检验检测共享平台的基础就是同质化。”马超说,在推进医联体建设的过程中,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能力提升和医疗控费是难点,也是改革的痛点。
“正如我们提倡的共享、联动、同质、创新,我们希望这个共享平台,能够让成员单位在合作中更加高效。”马超表示,未来医联体以期通过搭建检验检测资源共享网络,赋能医联体等医改政策的落地,助推高质量、高水平的检验服务延伸到医联体内各成员单位。
正是通过这种“共享”,郑州市中心医院与区域内医疗资源实现了互惠互利,形成了“补位模式”,在成员单位发挥临床检验可集约化、标准化、网络化管理和建设的特点,从而实现检验质量同质化服务,奠定检验结果互认的基础,为分级诊疗和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供平台保障;建立一套覆盖市、县、乡的临床检验检测网络,合理配置临床检验资源,实现省级临床检验优质资源高效、低耗、高水平地向县、乡两级医疗单位全覆盖的目标。
“只要信息化对接好,各医联体成员单位可以随时查阅本单位送检标本的检验信息,免费查阅各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收费编码等。检验中心还可以随时监测各成员单位的质控情况,帮助纠正错误、上门指导,直到问题解决。同时,能积极发挥郑州市临床检验中心对市属医疗机构的培训、技术指导、质量控制的职能,提高全市检验工作的质量,保证检验结果的真实性、权威性、可靠性,为患者的疾病诊疗提供准确的依据。”
谢林森,郑州市中心医院检验科第四任主任。其办公室堆满的一摞摞书籍,透露出它的主人是一位喜钻研的人。
谢林森说,“共享区域检验中心”作为郑州市中心医院医联体再次探索的成果,共享平台将聚焦质量、人才、技术三大痛点,为医联体成员单位提供质量、技术、服务上的集成后赋能基层,让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水平能有快速、大幅的提升。
有专家指出,“检验结果互认”和“区域检验中心” 是医改在检验领域力推的两大政策,而区域检验中心、病理中心、影像中心、血液透析中心等正是为了配合医联体建设,通过这些独立医疗机构的建设实现区域内的医疗资源共享,有效解决基层专业技术人员不足和能力不足的问题。这些区域中心的设置有两种主要模式,一种是依托区域内的核心医院建立,另一种就是设置独立机构。
而作为第一种形式建立的郑州市临床检验中心,自1992年起就开始参加原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及原河南省卫生厅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量评价活动,连续20多年获评优秀。其中,艾滋病初筛实验室在全市率先通过验收;PCR(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是郑州市首家通过国家认证的实验室;VCT(自愿检测咨询室)是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在西区的首个艾滋病咨询哨点。
“检验必须与临床相结合。检患者的疾病,验自己的水平。”这是谢林森时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郑州市临床检验中心工作团队努力的方向。
“只有从源头把关,从标本把关,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服务于患者。”这已经成为郑州市临床检验中心每一位工作人员恪守的信条。
为此,谢林森编写了相关书籍,面向全院医务工作者进行质量控制培训。为了提高“把关者”自身的水平,自2012年8月起,郑州市临床检验中心每周三下午还会举办学术沙龙活动,由中级以上职称和研究生学历人员以英文幻灯片形式介绍国外期刊上关于检验方面的文章,最后由科主任点评,形成提升学术水平和英语读写能力的良好氛围。
郑州市临床检验中心拥有近1000平方米的实验中心和一系列先进的医疗设备,如郑州市率先引进的美国贝克曼FC500、法国希比亚电泳分析仪以及ABI7300基因扩增仪。
检验结果互认
商丘市夏邑县的老刘,患肾结石已经十多年,一直没有进行彻底的治疗,近来病情突然加重,疼痛难忍,老刘一辈子节俭惯了,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肯给子女找麻烦。
在外地打工的儿子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回来陪着老父亲去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检查发现,老刘的结石较大较多,必须手术取出。一家人商量后决定到郑州手术,但老刘迟疑了,他担心到郑州之后,此前做过的检查还要再做一遍,手术费用也肯定比家里贵,孩子挣钱不容易,他情愿选择在当地治疗。
在儿子的执意劝说下,一家人最终来到了郑州市中心医院,结果,老刘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医生根据其在当地的各项检查结果,制定了手术方案,入院第二天,刘老先生便完成了微创取石手术。
上文我们说到的区域检验中心,除了上述优点外,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可以减少重复检查,这一优势和检验结果互认类似,但是比检验结果互认更加直接。因为检验结果互认需要参加互认的医院做很多额外的工作,保证大家的检验质量水平都在同一个水平线上。而区域检验中心根本不存在这个问题,都是一家医院做出来的结果,只需在区域内通行就可以了。
早在2013年,河南省卫生厅出台的《河南省医疗系统“以病人为中心”优质服务60条》,就作出了“实施同级医疗机构医学影像、医学检验检查结果互认,避免重复检查,减轻患者负担”的规定。
2013年,河南省卫生厅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同级医疗机构医学检验和医学影像检查结果互认工作的通知》,其中规定对于部分稳定性较好、费用较高的医学检验和医学影像检查项目,在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情况下,全省同级医疗机构之间结果互认;二级及二级以下医疗机构对上级医疗机构属该通知规定的项目结果,原则上应予以认可。
临床检验结果的互认,即临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对于不同的临床实验室所提供的检验结果的相互认可,认为其可信、有效,对患者诊治过程中的病情判断是有价值的,前提是检验结果必须有严格的质量保障和质量控制。
在各个医疗机构间推行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检验结果互认即“一单通”制度,对于合理有效地利用卫生资源、降低患者就诊费用、简化患者就医环节、改进医疗服务以及在医疗过程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均有重要意义。
其实,检验结果互认并非我国独创,在国际上早有先例。国际化标准组织针对医学实验室制定了《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专用要求》(ISO15189)。医院实验室出具的检验结果是否准确、可信度如何、能否达到实验室的互认或参考,通常是以各个国家实验室认可委员会按照ISO15189的标准对实验室的认可来实现的,而不是简单地统一各实验室的检测仪器、试剂或检测步骤。
要想实现检验结果互认,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实验室的规范化和检验报告的规范化。而郑州市中心医院医联体输出同质化医疗的目标,正契合了这一要求。
“加入医联体后,我们医院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郑州凯安医院医保办主任刘秀兰如是说。
2013年7月,郑州凯安医院与郑州市中心医院签订了远程心电诊断网络合作协议,免费获得了一套远程心电终端设备。加入远程心电诊断网络后,郑州市中心医院对郑州凯安医院所做的心电图提供24小时在线诊断和会诊服务。随着合作的深入,2014年1月,郑州市中心医院又免费提供了补充设备,实现了信息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与此同时,郑州凯安医院还与郑州市中心医院实现了化验、诊断、CT等检查资源的共享。郑州凯安医院的患者只需在预约的时间段持转诊单和转诊卡,就可以直接在郑州市中心医院做核磁共振、64排CT、心脏彩超、支气管镜、无痛胃肠镜等检查,免去了以往需要重新挂号、排队、预约检查的流程,居民就诊更方便、更实惠、更放心了。
在此候诊的患者李想(化名)告诉笔者,以前他从不到民营医院看病,主要是怕这类医院技术力量有限,看不好病还耽误了治疗;如今,民营医院与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实现服务同质化后,再来看病就放心多了。
消毒供应区域化
对一家医疗机构而言,消毒供应中心是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核心部门,被称作“医院的肝脏”。为提高基层医院物品消毒灭菌质量,整合优质医疗资源,郑州市中心医院依托医联体探索建立高效、专业、经济的医疗器械消毒管理新模式。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区域化消毒供应行业的发展趋势愈发明朗。
2009年12月,卫生部为规范医疗机构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发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部分医疗机构由于现有消毒供应室布局、消毒与灭菌流程、消毒器械的管理、隔离防护措施、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等内容达不到《规范》要求,受场地、经费以及其他运行成本的限制,不得已而关闭。
其中,一级医疗机构因无手术室,消毒灭菌物品主要以简单的诊疗器械、敷料消毒为主,就近外包给符合《规范》要求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CSSD(消毒供应中心)处置;而二级以下医疗机构,无条件设消毒供应中心的医院由于消毒灭菌量大、手术器械复杂,只能将消毒灭菌物品外包给社会办消毒服务机构。
2015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明确指出要“整合共享检查、检验、消毒供应等医疗资源”。更是给致力于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发展的人以极大鼓舞,也为消毒供应学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017年9月1日,国务院医改办在深圳举行“全国医联体建设现场推进会”。在会上,深圳市罗湖区推进医联体建设的“罗湖模式”引发关注。
根据介绍,罗湖区实现了区域内“同类项资源”的统一,建立了包括消毒供应、医学检验、放射影像、健康管理、社康管理、物流配送6个资源中心的统一,实现了资源的共享、互通、流动和下沉,为罗湖医院集团的基础医疗资源提供了支撑和保障。
“这种医联体建设模式,实际上是构建了一套整合型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居民提供包括院前预防、院中诊疗、院后康复在内的全程医疗健康服务。”深圳市卫生计生委秘书处(医改办)处长李创曾这样评价。
由此可见,医联体内“同类型”资源的合并体现了集中、集约、开放和共享的特点,符合医改和分级诊疗的发展方向,是未来全国其他地区推进医联体建设的发展趋势。
作为一项重要的经验借鉴,郑州市中心医院正在将理论变成现实。
郑州市中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总护士长郎桂若,是一位有着12年消毒工作经验的“巾帼高手”,一手筹建了现在的郑州市中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并于2006年将香港先进的消毒管理理念引进医院。
她带领团队把原来不足100平方米的消毒供应室建成现在1850余平方米,拥有国际一流的清洗、消毒、干燥、检查、包装、灭菌、监测、储存、转运、标准防护等全套设备设施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消毒供应中心。
与时俱进,是行业进步所必需的理念。
作为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医用洁净装备工程分会相关受控环境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中国卫生监督协会消毒与感染控制指引委员会基层医疗机构消毒供应中心学组委员,郎桂若在调研考察国内众多医院的消毒供应工作时,发现了这样的问题:国内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水平参差不齐,供应室依赖于仪器、设备,能耗高,需要大量的经济投入。
鉴于此,无论是对提高消毒灭菌质量还是节约医疗成本,区域性消毒供应的推广都是很有必要的。
在郑州市中心医院医联体内,多家成员单位医疗器械的管理方式方法不统一,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基层医疗机构更是如此,这极易造成安全隐患。
因此,为实现医联体内同质化管理,在郑州市中心医院医联体成立之初,郑州市中心医院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建立了医联体消毒供应中心。
收集回收—分类—清洗消毒—检查包装—灭菌—检测—仓储发放,按照消毒供应的流程,每天专人专车负责,在医疗器械、物品的清洁消毒处理、消毒隔离与灭菌、灭菌质量监测、物品供应与发放等方面实现了同步。
由于供应室消毒要求步骤繁琐、规范,各科室使用完的器械都将进行人工回收到消毒供应中心,以最常见的手术刀、手术钳为例,在回收、分类后,还需经过清洗、消毒、干燥、检查、保养、包装、灭菌、监测、存储、发放等一系列流程,前后闯过十多道关卡,才能重新“上岗”。其中,仅清洗一项工作就包括冲洗、洗涤、漂洗、消毒、终末漂洗、润滑、干燥等多个环节。
为确保精细化管理,郑州市中心医院还引进了追溯信息系统,每套手术器械都有相应的编码,这相当于它们的“身份证”,通过后台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对重复使用的器械和医疗物品从打包、消毒、灭菌、存储、发放、使用到回收的全过程进行跟踪记录。
比如用在哪位患者身上,做过什么手术,在哪套设备上进行的清洗、消毒,全都有据可查,方便对手术器械进行闭环式管理。
同时,供应室的追溯信息系统还与手术室麻醉系统进行联动,可第一时间了解次日手术室内手术的安排情况,提前进行器械的消毒工作,并及时调整次日的工作安排,为手术室的正常运行保驾护航。
追溯信息系统要求所有操作都按照标准化进行,优化了生产和成本控制,规范流程和简化操作,大大提高了医院的科学化管理水平。
“毫无疑问,消毒供应资源的共享,有效地把郑州市中心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整合在一起,实现了资源共享,促进了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的纵向下沉,解决基层医疗机构人才缺乏、设备不足、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连鸿凯如是说。
共享智慧医疗“红利”
伴随着4G移动网络覆盖的完善、宽带提速等信息化技术的成熟,以及近年来家用便携式健康检测终端和可穿戴设备的日益普及,智慧医疗的概念应运而生。
加速医联体建设是整合医疗资源、下沉优质医疗服务的有效手段。6年来,郑州市中心医院在医联体内部大力推广智慧医疗,提升医联体内部诊疗同质化水平,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为破解医改难题进行了一系列的努力。
充分利用智慧医疗打破医联体内部诊疗质量的壁垒,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集成并应用于医疗卫生领域,帮助医联体拓展新型服务模式,特别是医联体内成员单位之间、上下级医院之间,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基础上,建立患者数据共享平台,让患者、医生和医院三方受益。
满足医联体内医疗业务协同需求,建立医疗网络,传输和共享患者的医学影像、检验、诊疗信息。建设远程医疗设备,并对使用情况进行绩效管理,以绩效为杠杆促使基层医生主动提出会诊。利用数字化技术为群众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实现对患者健康评估、健康管理、体检随访等数据存储共享,形成以患者为中心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实现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转变,走出一条财政负担得起、群众承受得了、社会满意度高的医疗和健康“双轮”驱动的医联体之路,是郑州市中心医院医联体正在逐步实现的目标。
三大“共享”福利将逐步覆盖郑州市中心医院医联体所有成员单位。
影像、检验、心电三大区域医技诊疗中心,区域内的人力资源、设备资源逐步实现“共享”;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救治中心一体化,救心、救脑、救命;智慧医疗,同质化服务真正实现住院“上转下转”无缝对接;以专病专科为纽带的分级诊疗模式。同时,通过评选“十大品牌技术”和“十大创新技术”积极推动高峰、高原学科建设,启动以高峰、高原学科为“领头雁”的学科医联体建设,带动区域学科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助力智慧医疗发展。
使医疗服务走向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化,推动医疗事业繁荣发展的背后是创新构建质量安全可持续发展体系,这也是郑州市中心医院集团化发展成功背后的推动力。为建设省会标志性医院,郑州市中心医院围绕“竞争、合作、精细化”准则发展学科,打造医疗技术品牌,每年3—5月以“科技创新”为主题、6—8月以“服务提升”为主题、9—11月以“质量安全”为主题开展活动,实施品牌中心医院计划。
目前,在郑州市中心医院,医院工作围绕各科室、分院申报的239项医疗护理新技术展开,其3D打印技术涉及范围涵盖骨科、肝胆胰外科、神经外科、口腔颌面外科、心胸外科等10多个专业、30多个病种。转化医学中心致力于开展精准医学时代的个体化医学转化研究,承担了国家级、省级、市级多个科研项目。
基于分级诊疗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应用与医院发展实践,郑州市中心医院医联体通过总揽全局的战略谋划,牢牢把握医疗变革大局、发展大势,在波澜壮阔的发展史册上又一次谱写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此之前,我院已有不少智慧医疗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成功使用,如:掌上‘移动医院’、智慧医疗服务平台、医疗机器人、智能诊疗、新药研发等。”
连鸿凯表示,智慧医疗是智慧城市战略规划中一项重要的民生领域应用,也是民生经济带动下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点,其建设应用是大势所趋。无论是互联网科技巨头,还是身处传统领域的医疗机构,都已开始加入这一拥有巨大潜力的智慧医疗队伍中来。
2017年6月,由浙江省卫生计生委批复同意的“全程国际Medical Mall”全国首家共享医院试点在杭州开业。这一次,医院竟然开在了商场里。因为,这个选址是实现“共享”最好的途径。
根据批复,允许杭州全程健康医疗门诊部为入驻全程国际Medical Mall的其他医疗机构提供检验、病理、超声、医学影像等医技科室及药房、手术室等共享服务。
全程国际Medical Mall,是真正将“共享医疗”由理论变为现实的一次大胆尝试。
所谓“共享医疗”,是让诊所里的自助化检验项目去医疗化,让它们能以自动售货机的方式随取随用,用户无需去医疗机构就能做检测;主要为轻症慢性病患者,提供专业、便捷、私密的高端健康医疗服务。
“Medical Mall”翻译过来,就是“医疗商场”,也就是一家由多家医疗机构“拼”起来的医院,并实行医疗资源共享模式。
走进杭州501城市生活广场,医疗机构主要集中在9~22层。9~16层精选了行业内知名的外科、儿科、口腔科、中医、医疗美容的专科诊所,17~22层则是邵逸夫国际医疗中心。
再抬头看看Medical Mall的屋顶,是一个未来感十足的“空中花园”,日后,顾客们还能在这个“空中花园”参加酒会、茶道花艺课堂、禅修课程等。
通过这种商业与医疗的结合,一扫传统医院冷冰冰的感觉,消费者可以先逛逛商场,再到楼上进行医疗服务,相比平常上医院,大大减少了那种阴沉沉的焦虑和恐惧感。
另外,共享医院还设置了药房、手术室,并请一家机构统一负责基础的检验、病理、超声、医学影像等服务,实行共享和合理配置模式。优质诊所和医生创业者可以“拎包入驻”,共享医院资源,无需再重金投入。
“Medical Mall”的出现,将会给体制内的医疗机构带来三方面的触动:一是必须更加关注患者对医疗服务的体验;二是医生必须意识到自身技术和口碑的重要性;三是促进优秀医生自主创业,助力整个医疗市场优胜劣汰,以及社会办医层次水平的提升。
医联体内的资源作为一种共享经济。在未来,医疗健康服务领域将出现包括共享诊室、共享床位、共享病源、共享医保等九大共享医疗的服务形式。届时,区域医疗服务模式的同质化将迸发出更加磅礴的力量。
“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不懈的追求,为实干者搭建起了梦想成真的广阔舞台。
一张无形的互联网,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就医体验。预约挂号、手机支付代替了原来无休止的排队等候,让患者感慨看病不再那么累。“互联网+智慧门诊”让群众就医更便捷;“互联网+区域医疗”让群众享受更优质服务;“互联网+新型服务”让群众健康更有保障。郑州市中心医院医联体依托互联网这个平台,各种新型的医疗服务模式不断开花结果,未来,这张“网”还在继续将更多的未知“串”在一起,创造出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