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邑自古耕读传家,崇尚和德为首。每到各村去,新修的院子都有一个高宽的大门,门楣上题“耕读传家”的居多。
旬邑人都知道这样一首诗,诗云:“蜿蜒龙脉艮方来,左涧右溪县治开。汃水西流环玉带,屏山南耸拱文台。前朝第氏三阶贵,明代文门八斗才。休笑规模不宏敞,王基八百此胚胎。”这首诗的作者是明代进士、号称“关西夫子”的文在中,旬邑县太村镇文家村人,这是他和同僚的谈话,诗的题目是《对僚友称三水县》。旬邑秦封邑,汉置县。西魏大统十四年(548年)以三水县之名治移今城关镇西北白马堡。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于今城关镇复置三水县,属邠州。直到1913年因与广东省三水县重名,复名栒邑县。
遥想当年,公刘带领周祖先民在此生息,筚路蓝缕,艰苦创业,培育了兴周八百年的基业胚胎。《诗经·豳风》云:“同我妇子,馌彼南亩。”司马迁在《史记·周本纪》中写道:“公刘虽在戎狄之间,复修后稷之业,务耕种,行地宜。自漆、沮渡渭,取材用,行者有资,居者有蓄积,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徙而保归焉。周道之兴自此始,故诗人歌乐思其德。”
明隆庆四年(1570),文在中乡试为第一名解元;万历二年(1574),会试为第一名魁元;廷试时,拟为第一名(状元),但因对策中有"一气未通,两孽未除"之语,江陵相张居正以为刺伤自己,遂压为三甲进士。初授淮安府教授,升国子监博士,后至祠郎。又因违逆私礼监太监冯珰被降职,不久升为长沙别驾。不到30岁,挂冠归里,建乐育书院,从学者甚众。明万历年间,仅文氏一族,进士及第4人,中举5人,开创了旬邑教育的颠峰。文在中天资聪敏,博览群书,下笔万言,即时可成,著有《观宇》、《观宙》、《天经》、《天雅》、《天典》、《天引》、《天朔》、《天极》各36帙。看到这里,不能说文夫子没有受到《邠州建学记》的影响?
二百多年前的“三水唐家”就是以农立家、以商富家的,号称“马走天下不吃人家草,人行四方不歇别家店”。唐记商号“汇兑中国十三省”,唐氏第四代人、著名秦商唐景忠曾赴过乾隆皇帝的“千叟宴”。这一切均源于唐氏家族先忧后乐报国、勤俭耕读传家的良好家风。“唐家大院”五间院中厅门联是:“斯馆依公刘之旧,先畴如昨,豳雅、豳颂、豳风,期不坠艰难事业;得氏自叔虞以来,世德相承,思忧、思居、思外,愿无忘勤俭家规。”系唐氏第五代人唐士芳题写。厅内联出自唐氏第六代人唐廷聘之手,联曰:“勤以补拙,俭以养廉,处身世须留心两字;书能破愚,诗能益智,愿儿孙常励志三余。”
君看到这些里,发出长长的慨叹, 豳风醇厚,于斯足见!他又想起最近热播的《清平乐》,又花了一个月时间抽空回头看了这个精美制作的电视剧。也许在主人公范仲淹的对白中,你还也能感受到习习豳风的厚韵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