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提起尉迟恭,大多只知道他(敬德)与秦叔宝(秦琼)是“门神”的原型。在古豳旬邑,至今有许多尉迟恭带职耕田的传说,不少地名都与他屯兵垦田有关。
旬邑有个职田镇,秦汉时期为旬邑县城所在地。据考证,清代以前历代朝廷任命的官员,除给有限的俸禄之外,主要是在任职地配发若干亩公田(皇庄田)作为职务工资。该地就是邠栒州县官员吃皇粮之田所在地。唐代李世民初定天下,论功行赏,分封诸将。当时西北边陲极不稳定,皇帝便命尉迟敬德在古豳公刘开发地旬邑屯兵垦田,休养生息,镇守关中门户。“职田镇”就因敬德在此带职耕田而得名。
在职田西二十里的一个村庄,由于当地苜蓿生长旺盛,干茎为空,人畜喜欢而在方圆很有名气,尉迟敬德于是就在此地扎寨,并养了许多良马,这个村人们就叫“马坊”;在今天的刘家、杨家一带屯兵安营,便统称为“军村”。这些兵马闲时耕田务农,战时行军打仗,亦农亦军,很受朝廷满意。他经常去职田,路过一个地势低洼的水草地带,发现藻类植物繁密茂盛,村庄有九条胡同呈放射状通往周边四邻,下雨时雨水沿着胡同顺流而下,犹如九条龙汇聚村中的一个巨大的涝池,常年盛满雨水,四周绿树成荫,是村民饮牲口、妇女洗衣裳、孩子们玩耍的好地方,敬德就让放牧的马群在此饮水休息,这个村也就叫藻池了。后来人们为了书写方便,就将“藻池”写为“早池”。
尉迟敬德打仗骁勇,耕田也很在行。阳春三月,他从长安带回了许多种子,途径今天的下南子村时口袋松了,种子撒落在地,将士们珍惜来之不易的种子,一一揽起,最后这个地方就叫“揽杍”村了,后取谐音“南子”。端午前后的一天,他来到职田镇东十里的一个山坡上察看庄稼的长势,发现十分干旱,民不聊生,于是想用竹节钢鞭引背后沟底的泉水上源。水将至,遇到一个农妇去田间送饭,尉迟欲借人言引水,遂问妇人: “水可上否?”农妇白了一眼说:“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话还未落只听泉水“咕咕”随坡而下了,气得敬德连连抱怨:“你这个多嘴长舌之妇,借你个顺话咋就这么难?害我引水大计未成!”之后,这个村就叫“长舌头”村了。
冬去春来,一介武夫的尉迟敬德已远离京师多年,倒也安乐自在。但远离政治中心长安的他却被在皇帝眼皮底下的政敌所惦记。有一天有人向皇帝谗言,说敬德多年经营屯田粮多兵精,会有反叛迹象。皇帝听后也起疑心,便召敬德进京述职。粗中有细的敬德也有自己的耳目,他明白述职是假,革职拘禁是真。于是仅带一随从来到一个四周都是沟的村庄,躲到了沟底大树隐蔽的窑洞内避难,后来真相大白才得以复出。之后村民便叫该村为“藏下”,由于方言“藏”与“墙”音同,就叫成“墙下”了。
太平日子终归有时。大唐要西征伊犁了,大臣徐茂公上奏,西征非尉迟敬德莫属。可敬德见诏迟迟不归,唐太宗知道愧对这位爱臣,便决定亲自迎请。陪圣驾来到职田不远处的沟边,徐茂公建议由武臣史大赖去将敬德引来见驾,自己陪圣上在岭上的三棵大槐树下休息。这时,唐太宗发现大树的影子在清晨阳光的照耀下,正好照在沟那边的村庄上,就问这是哪个村庄?徐茂公一时不能作答,便急中生智,请唐太宗给这个村庄起名,太宗高兴曰:“天随人愿,人随自然,就叫三槐照庄吧!”从此这个村庄就叫“三槐照庄”,之后渐渐地演变为“照庄”,沿用至今。
刚刚给这个幸运的村庄起好了名字,徐茂公听见了由远及近的马蹄声,一个箭步从大树背后蹿出,大声喝令:“大胆尉迟敬德,还不下跪迎驾?”吓得尉迟敬德赶紧下马谢罪,连连叩首。这时唐太宗笑着走上前来:“爱卿免礼,朕知道愧对你了,今天亲自来接你回朝。”敬德饱含热泪叩头致谢皇恩,便带着兵马乖乖地陪皇帝回到长安奉命去了。后来人们就把这个地方叫“皇爷岭”,还在北边沟畔人称敬德墩的地方立了两尊铜像,文像是唐太宗,武像是尉迟敬德,逢年过节人们给这两尊像叩头作揖……
这些地名似乎是一座无形的建筑,固化了坊间许多美丽的传说,任凭岁月荡涤,永远留存了下来。地因人而成名,人因地而风趣。尉迟恭带职耕田的这段日子,应该是大唐贞观之治的一个缩影吧?后来他以门神的形象成为一个文化符号,豳风故地的人们看到的却是一个不一样的亲善的尉迟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