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艾波涛的头像

艾波涛

网站用户

其他
202004/11
分享
《环渤海骑行纪事》连载

第八章 锦州湾里笔架山 辽东湾顶阎家店

 

锦州湾里笔架山 辽东湾顶阎家店

——环渤海骑行纪事及随想录(9-4)

 

      顾不上在在葫芦山庄——“中国葫芦文化之乡”和“关东民俗第一村”,领略葫芦文化之妙、赏民俗风情之美、享田园休闲之趣,匆匆离开葫芦岛经济开发区和葫芦山庄相对的路口,骑上在此与其相交的滨海公路,很快就越过了齐屯、笊篱头子村,向北骑到了锦州湾。

 

    在锦州湾大桥前那个冲出海浪波涛的鲸鱼雕塑前与葫芦岛真正地拜拜后便向锦州港进发,锦州湾大桥1186米,过了桥滨海公路与锦州港的兴海路重叠,在越过锦州湾到达锦州港街区,骑到锦港大街前的铁路路口时,正巧赶上路口封闭等待火车通过。据当时路口等待的当地人讲须要等很长时间,交流中得知我要去笔架山海滨,一位当地人还为我指明了一条捷径,从南面的下朱家口村绕行就不须要再等待下去,祥细为我讲说了如何在南面路口越过铁路、越过锦港大街,顺着连接下朱家口村到上朱家口村的大路向南一直可以骑到上朱家口村——而到了上朱家口村后可直接骑到海边,并进入笔架山海滨景区。

 

     按照这位向导所提供的路径,还真是既节省了时间又节缩短了路程,而且还省去了进入笔架山景区的门票,只是在穿越上朱家口村到海边时有很多纵横交错的路径,骑到海边还真是问了很多次、走了些回头路,才最终到达海边,在一个码头和景区的衔接处进入景区。

 

   17:00时许进入笔架山景区,由于是南从侧面进入景区,在经过一段空地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建在海边的一组长廊,长廊的这一头一个小亭子空空荡荡,长廊里也了无人迹、寂静无声,长廊两侧地面铺着六边形的红色地砖,砖石缝中到处都长着杂乱的小草,看来这里很少有人光顾,或许正是如此才使得骑行人得以从此处进入,入此无人之境,正好在宽阔的大视野里观赏或眺望大海及大海里的笔架山——海面上的快艇、小船密密麻麻,看上去显得有些拥挤,但远处的笔架山还是清晰可见。

 

    在此无人之境观赏一番后,便顺着长廊向北骑行而过,骑行来到了岸边的主景区广场——

   在广场中央一组两个天仙组合雕象——仙女造桥傲然屹立,这组天仙组合雕塑可谓是总体构想磅礴大气、人物造型婀娜多姿,仅在视觉上就能给人一种无尽的亲和力,而在意念上又会给人带来无尽的暇想……。仙女们或傲首天际、足踏祥云、手捧甘露、向人间播洒着真情和大爱,,或颔首低眉、跪卧祥云、手中紧握着圣物,为人间驱魔降妖、修路造桥。

 

     据雕塑基台上的“仙女造神桥”碑文载:

      锦州湾上笔架山旅游胜地,是以动静圆融、仪态万千的自然景观为主体的风景区,在漂渺碧波中浮现一座山岛,平阔的海面上伸出一条直通山岛的石路,这便是古今所称的“天桥”。它随潮长潮落而隐现,一日之间变幻多姿,若置身之境不仅使人心襟开阔、精神爽快,而且更会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唤起无限的暇想……。

      传说很久以前,上天九宵宫三元仙子每年中元节都要下凡承受人间的香火供奉,不巧这一年上元仙子在炉中炼金丹未成不能离开,只好由中元仙子和下元仙子驾五彩祥云飞下天界,来到渤海湾笔架山,见这里海秀山奇人民淳朴,便心生爱意。为回报百姓的祭奉盛情,两位仙子见海岛与大陆交通不便,就决定修一座海桥连接起来以造福人间。于是便施用移山填海的法术,倾刻间那海桥即将修造成功。

    南海有条黑龙生性残暴贪戾,经常吞噬人畜,它发现两位仙子在笔架山修造神桥大为震怒,便兴风作浪,意图破坏,中元、下元仙子与它搏击战斗,又请来金翅大鹏前来助战,终于降伏作恶多端的黑龙。    天开云散、明月复照,一条神桥铺设在海上,连通大陆和山岛,自此它潮落现出,潮涨而隐没,天桥“天下一绝”。

 

   读罢碑文再看大海,那条被称作“天下一绝”的天桥,当真还在时隐是现,这个时节、这个时刻已经开始涨潮了,靠近海岸一侧的砂石路还在,中间还能依稀看到天桥的一段平坦径直痕迹裸露在水面外,与不远处那座笔架山相连着的天桥路段则已经完全隐没在海水里了——此时的天桥,更象一条蛟龙随着潮涨潮落而时隐时现,其神奇绝妙,已经使得蛟龙变得有些见首不见尾了。

 

   现在正当涨潮,海水正从两边向“天桥”夹击而来——“天桥”虽然在海浪中渐渐变窄,直至完全隐去,但笔者恐怕没时间等到其完全隐没的时刻了;虽然如此,笔者还是为已经见证到了堪称“天下一绝”局部性过程而兴奋不已了。

    当然了,当落潮时海水便慢慢地向两边退去,通道便会象一条蜿蜒的蛟龙在海中浮现;潮水落尽,“天桥”便会完全显露出来,直通笔架山,游人可沿此段沙石路登岛上山,可笔者也没有这个时间去登岛了。   虽然没有见证到天桥的整体隐没或整体出现的奇观,但能见证到其正在隐没或已经隐没的情形,对于一个匆匆而过的骑行者来说,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了。

    

当然天桥已经被断断续续地封闭,美丽的神话传说却永远也隐没不了,因为美丽的传说依然承载着人们的美好愿望和美丽心灵寄托。传说虽然只是传说,但这天下一绝却绝不是仅限于传说而已,笔架山及其把海岸和山岛连在一起的天桥,它们倒真的确确实实是大自然的又一杰作,其鬼斧神工的魅力比那传说更加耐人寻味,更有诱惑力—— 

 

这个近海中的连陆小岛——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0.8公里,总面积约1平方公里,海拔78米。岛上三峰,形如笔架,又因其东部海中还有一个形状如笔架的小笔架山与之遥相对应,故这里称为大笔架山。从海岸到大笔架山,跨海1.8公里,其间有一条潮汐冲击而成的连接海岛与陆地的天然卵石通道,俗称“天桥”,它的形成虽没有仙子造桥的传说那么美丽,但却真实地给出了天桥的来历,也说明了潮汐冲击的巨大能量和真正的鬼斧神工。

 

大笔架山上有吕祖亭、五母宫、三清阁等古建筑。最主要建筑是三清阁,高26米,6层石楼由纯一色的石墙、石廊、门神壁画,也全都是用石头刻成。殿宇、**的位置、布局和装饰,设计巧,组合精,在对称中有变化,分散中相连接,堪称楼阁建筑之上乘。尤其是门的石雕,刀工细腻,纹质逼真,开合自如。整个建筑既有传统的艺术风格,又吸收了西方古建筑之特点。阁中现存大小汉白玉石佛43尊,供奉道家、儒家、佛家,为三教合一的寺庙。

 

笔架山位于锦州市城区南35公里的天桥街道辽东湾中,顺着滨海公路一路骑过来,又一次地与著名的锦州城擦肩而过了,环渤海过程中,一路上已经与东营、天津、秦皇岛、兴城、葫芦岛等大、中城市擦肩而过了,如今又与这座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擦肩而过,倒有点不不忍或不舍——

 

       锦州南临渤海,北依松岭山脉,位于著名的“辽西走廊”东端,是连接中国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的交通枢纽。锦州市拥有总长100公里左右海岸线。近海水域面积12万公顷,沿海滩涂面积26.6万亩,25万亩近海渔场。素有“海上锦州”的美誉。离开笔架山岛风景区,继续沿着滨海公路向北骑行,不久便进入号称:“南有亚龙湾  北有龙栖湾”的龙栖湾新区——由锦州龙栖湾新区管委会竖立的“锦州龙栖湾欢迎您”标志牌,老远就让人感觉到了这里的不一般。

 

   现在的龙栖湾新区,就如同一个巨型建设工地,昔日沉寂的海域、荒滩已成为锦州湾开发中最繁忙、最火热的前沿阵地。越是靠近龙栖湾新区,越是深切感受到它加快建设“中国海洋城”的激情与壮志。在锦州湾蔚蓝的天空和浩瀚的海面上,由于滨海公路、滨海大桥(滨城大桥、小凌河大桥、凌海大桥等)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和项目的建设……6月的锦州龙栖湾新区已经是新区新貌了。

 

  锦州龙栖湾新区是2010年3月10日,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将锦州娘娘宫临港产业区更名为锦州龙栖湾新区,正式更名后的新区规划范围为:西至锦州滨海新区的海宁街,北至209省道一线至娘娘宫镇南侧向东至小凌河,南临锦州湾以及距锦州湾南岸约8公里的东北第三大港口锦州港的龙栖湾港区南端,东至小凌河主河道。 

 

龙栖湾港区海岸线长十六、七公里,进入龙栖湾新区滨海路北的龙栖湾大道后,滨海公路就仿佛是跨海公路或跨海大桥一样,骑行当中公路两侧都是一大片一大片的水域,前后左右既无村落亦无行人或车辆,仿佛已经置身于海洋之中了。真应该在这段路上塑立一个巨型标志或标志牌——写上“跨海第一路”那就名符其实了。

 

过了滨城大桥,这种感觉就更是挥之不去了。这个时候的滨海公路上倒是相当的静寂,刚修好不久的滨海公路平坦、笔直、宽阔,路上很少有车辆和行人通过,在环渤海的过程中,这可是继5月最后一天在莱州湾第一次享受到了孤旅的滋味后,又一次独享了孤旅的寂廖滋味。不过在这段路上骑行速度倒是明显地加快了,到达那块镌刻着“锦州湾”三个大字,立在海边的巨石标志牌跟前时,太阳已经不是很高了,夕阳的余辉却是更加的明亮和欢快了。

 

再往前骑不远到达小凌河入海口(长1121米)大桥,小凌河入海口就是锦州过去所说的“东海口”。在锦州港口历史中,有两个海口。一个是西海口,在目前锦州港以西的海域;一个是东海口,说的就是这里。据传这里还有关于骆宾王与娘娘庙的传说——骆宾王参与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事件是在初唐,兵败后他们从海上逃亡到锦州湾,在娘娘宫上岸,从这个传说来判断,小凌河入海口的娘娘宫海域在初唐就应该是码头了。

 

滨海公路开通后,在小凌河入海口的位置修建了大桥,叫小凌河口大桥。这个大桥可以说是这里标志性建筑,站在大桥之上,你能看见小凌河水远远地从南凌渔港流过来,最后融入大海的怀抱,在这个融合的过程中,留下一条婀娜多姿的身影。

 

站在小凌河大桥上,看着落日的余辉和入海口的黛色苍茫,笔者禁不住要在心里发问,我们的祖先过去为什么没有把锦州古城建在海边,而是建在了一个离海边三、四十公里外的盆地里呢?小凌河口入海处广阔的水域完全有可能发展成一流的港口城市——其实在天津海滨也就有此疑问,天津与锦州又何尝不是在同一种思维方式或思想指导下,将城区建立在离海岸线很远的地方呢。即使是到了近代,天津在被迫开放建立港口城市时,也没能打破这种思维的框框及其束缚,或许这种思维方式和指导思想还可追溯到好几千年前,荀子在其《王制》篇里是这样描述“中国”以及“中国”是如何得四海之利,这些描述或许可以成为给我们解答这些疑问的锁钥——

 

“北海则有走马吠犬焉,然而中国得而畜使之。南海则有羽翮、齿革、曾青、丹干焉,然而中国得而财之。东海则有紫鱼盐焉,然而中国得而衣食之。西海有皮革、文旄焉,然而中国得而用之。”我们的家园之所以谓之“中国”,是由于处于四海之内 、之中的国度——在古人看来那也是世界之中心,名之为“中国”彰显和昭示了我们祖先的自信和由此而来的自重、自尊,之其一。其次才显示古人的地理概念,地理的概念只不过是个表面的显象罢了。中国是一个中心,她的人种——子孙后代、理念——人文思想、国土——拓土开疆,一直都在不断的向四面八方呈辐射 状扩展着,“中国”的涵义在于人文的精神和理念,四海之利为我利,四海之内为我有。四海之内,率土之宾,融合成就了我们的大中华。

 

锦州古城为什么没有建在小凌河入海口处,而是在建到了三四十公里以外的盆地里,在如今的蓝色文明占据了主导地位的海洋时代或许是不合时宜,但在陆上的黄色文明占据主导地位时却是占尽了先机。中国人由于在内陆的成功发展,可能有了太多的内陆情结,也有了太多的自信,我们对大海的敬畏是躲避——即使是当年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也仅仅是把大海祭拜一下,就匆匆离去。

 

对锦州而言,锦州的古人选择了用南山把海风挡住,但把海风阻止在城市之外,这并不可能就是古代的锦州虽然拥有最好的港口,却没有成为港口城市的原因。真正的原因在于我们开发内陆占得先机后忽视了海洋,我们创造了辉煌得大陆文明,却把创造海洋文明的先机或专利让给了别人。如今我们明白了海洋文明的魅力,也晓得了海洋文明的威力,自然会为我们的祖先们未能把握住海洋的命脉而惋惜不已,甚至还会怀疑他们的智慧或能力,还可能会把中国多少年来的闭关锁国政策相关联起来。

 

如今在环渤海骑行的路上,看到了众多的沿海城市正在向海岸线上扩展、向海洋里延伸,整个渤海湾正在把整个海岸线变成一处处、一个个大的建设工地,尤其在这片曾经是东北的出海口的海域上,更是看到了加快建设“中国海洋城”的激情,这种急切地涌向海洋的步伐和愿望,笔者还真不知道应该庆幸呢、还是应该担忧呢。

 

凌河水滋润着锦州内陆和海岸线这一方故土,养育了锦州人民这一方生灵,小凌河大桥自然也是人们消闲娱乐、锻炼身体的好去处,更是锦州湾里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凌河水给锦州人带来了无限欢笑和快乐,是当地人的“母亲河”!正在不该如何是好的时候,这时候却还有乘着落日前来小凌河河口大桥观光游览的自驾游车辆到来,一阵儿招呼过后也就慢慢地放下了、释怀了。与他们在桥顶上交流时本来还想着问问他们前途路上的情况和住宿事宜,担他们也是从锦州城里过来的,自然也是一问三不知,于是便照了几张落日的余辉和大桥与座骑的合影,匆匆离去,继续向前进发。

 

继续往前骑没多远就又骑过了凌海大桥,滨海公路继续向前延伸着,但在前面不远处却断了道——在蜿蜒的滨海大道上,锦州段是辽宁沿海六城市中难度最大、困难最多的工程,因为全长70多公里的锦州滨海大道有将近三分之一的路程要直接从海中穿过。一路骑过来看到滨海大道锦州段的工程建设成果后,笔者对锦州滨海新区的发展感叹不 已。

 

于19:00点多好不容易在路旁看到一户人家,便迫不急待地去打问前途路况——目前锦州段滨海大道就到此处为止了,前面是辽宁省著名大湿地,是我国候鸟迁徙必经之地,如何保护这块湿地,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修建滨海大道还得精心论证,所以没有最后确定路线的走向,所以到此就只能绕道而行了。

至于住宿的地方,他们也只是听说好象只有阎家镇有旅店,别的地方都没有。于是便下了滨海大道,再往前向左拐上到虾庄、小柳的土路、在路上又多次向路人打听,直到过了胜利村才拐向正北方向,一路向北又穿越了四、五个小村落,大约骑了一个小时多、十几公里的夜路,在晚上8:00多终于到达了阎家镇,住在镇上唯一一家旅店内,楼下浴池楼上住宿。

住在一起的还有一个来自沈阳的小伙子,是一家水稻插秧机生产厂家派到这里来的售后后服务人员,据他讲:阎家镇地处辽宁省凌海市中南部,南临渤海,北托京哈高速公路和秦沈高速铁路1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阎家镇下辖11个村,1个居委会,36个自然屯,共居住汉、满、回等5个民族14,000余口人。辽河油田锦州采油厂厂址就座落在境内;阎家镇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巍峨的医巫闾山和翠岩山山脉如屏似障遮住塞外寒流,这里风沙灭迹,气候温和,地下水资源丰富,形成了发展水稻渔业生产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全镇水稻种植已发展到50000亩,这就为他们这样的插秧机厂提供了足够大、足够多的用武之地和市场份额——他在这里已经住了一个星期了,说是过两天也准备回厂了。

交谈中还得知:这里的优良品种有"锦州一号"、"294"、"282"、"135"等8个之多,平均亩产都500公斤以上,其米质口感好,味美清香,深受消费者的青睐。由于水稻的大力发展也给淡水养殖业带来勃勃生机,据说该镇早在1995年就提出了"大力发展稻田养蟹,再造一个阎家农业"的奋斗目标,到目前为止,该镇已发展稻田养蟹4000亩,坑塘养鱼2000亩,现在人们不仅养鲤鱼、草鱼等常规品种,而且还养鲇鱼、罗非鱼等名、优 、特品种,从而大大增加了广大农民的经济效益,因而,该镇有"鱼米之乡"和胜似"小江南"之美称。

当谈到滨海大道到阎家镇这段路的现状时,他说:其实这段路原来很好走,由于修建风力发电和修建滨海大道,载重大卡车给路面全都压坏了,所以路况就很差了,要是下雨就会变得更难骑了。他的一番话使得笔者想起了唐海境内海防路的状况,都是填海拉土运石的重卡惹得祸——不过这里除了修建滨海大道,还有建设风电项目,这些体现国家战略所规划的项目,每每都是须要大量的土石方和钢筋水泥,重卡的碾压普通公路那能吃得消呢。只可惜在颠波的土路上骑行时天已黑了下来,故而没有留下一张照片来佐证这一段坑坑凹凹的滥路(这是环渤海以来唯一能和唐海境内海防路的路况相媲美的路段了),由于是赶夜路,再加上一路上的扬灰和颠波,可真的把一整天在滨海大道上骑行、游览带来的好心情全都给泯灭掉了。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