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克鸿的头像

张克鸿

网站用户

小说
202012/31
分享
《《乱象》(长篇小说连载)》连载

第四章 猫猫山

再说岩大五建元帅府后就堂而皇之地竖大旗,派人扮生意人、叫话子、卖艺的到处散布消息。乡民不全是为举大义,是饥饿了才铤而走险。人越聚越多,苗、汉、彝、布依都有。岩大五联合黄号军和青号军打下了大定(今大方县)府。陶新春从猪拱箐带人来共同守,因官军势大,没多久撤出。而后突袭平远州城,守不住又撤出打牛场屯(此屯是时任山东按察使丁宝桢家的,上面每个关卡都有先进的铁炮,有丁家练把守),不下又蹿平远属补堆、可处。陷熊家场,毁银台。此后在元帅府附近的纳雍、白泥、大鱼塘、鲊瓦鸡场、旋破、五指山、陈家寨, 狮子山、扎营坡、黑洞、穿洞、甲孔洞、冷宫、冷坝、杠坝、大草坝稳住阵脚。集结各路义军,要打定南汛和安顺府。

白泥岩脚寨坐落半山腰,后面紧靠虎山(猫猫山),周围寨子的人都上去躲了。粮食、牲畜财物藏上边。一支义军来了,为筹粮发动攻山。这山太陡,一条独路上去。义军连攻几次都被乱石块砸回。

正在白泥的岩大元帅闻讯,叫弟兄们往上喊话:“上边的男女老幼听着,岩大帅说了,你们下屯回家,该做庄稼的做庄稼,做生意的做生意。上边又冷又饿,会死人的。”喊一天也不见动静。义军火了,又喊:“再不下来就烧房子。”喊来喊去,人没下屯,房也没烧。

岩大五义军中有条不成文的规矩,叫“见客不留”。“客”就是客家,汉人迟来贵州,少数民族先来,先来为主,后来为“客”。“见客不留”,就是每下一地,哪怕是手无寸铁的民众,是汉人就杀;其实,即使是少数民族也避免不了误杀。虎山上的百姓早知这一规矩,怎敢下来?

官军这边,统办安顺七署军务的毕大锡带兵进平远与岩大五作战,欲将其剿灭在平远境内。在猪场,熊家场一带正商议打岩大五,直到陇磨时接到贵州巡抚兼署提督张亮基檄文,言安顺那边何德胜等义军要打安平县城和安顺府城,令移剿。

大赐回文,言“苗贼甚多,虑由大岩脚、沙家马场、三岔河涉过,蔓入安顺,必与安平何德胜党合,为害愈巨。不如趁河涨,贼不能涉,或冀早得歼除,是剿河外即所以顾安顺、安平也。”

文送走,又接到义军攻打平远属白泥岩脚虎山(猫猫山)和李家大坝,就兵分两路:游击将军胡云龙从纳雍境内绕道打五指山;自己从熊家场过鸡场坡进白桥,顺大山爬到李家大坝打散义军,连夜顺岩山路进白泥。

逢月黑头,又行进在沙家大河北岸高山峡谷间,早已埋伏的义军用大石块从峡谷高处砸下断路。官军只能在白泥附近山峡里乱蹿。

直到天亮,才见白泥附近关隘处有义军把守。官军撞在白泥下边一条大冲子里,已疲惫不堪。毕大锡指着大冲子里的小河说:“山水往南流,归沙家大河无疑,那是安平属地,安顺府西大门。我们布有重兵,过河再作打算。”他估计在猫猫山下岩脚寨的义军少,顺路逐之。

岩脚寨义军见官军上来,忙操家伙,叉叉丫丫跟着各自旗号拦截。官军如山洪卷起巨浪,越冲越高。义军人少,恐被淹没,撤走。守白泥各隘口的义军来救援时,守在沙家大河南岸的官军和乡勇已渡河来援,与大锡军占了岩脚寨和波治寨有利地形。大锡留部分官军守岩脚和波治才到沙家大河南岸。

岩脚寨民暂且回家,粮食财物仍藏虎山(猫猫山)。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