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达墨的头像

达墨

网站用户

小说
202010/11
分享

《鸩鸟》连载

在很多当地人的记忆中,百垱河也许只是条不起眼的河,日夜横亘在眼前,平淡无奇,但它却清晰地占据了一颗漂浮不安的心。

抗战期间,百垱河所在地的青城持续七年之久,这是被记入中国抗战史之列的不争的事实。

青城,这个位于武汉三镇汉水之北与樊城古隆中之间的一个小县城。那儿是我的家乡。在那里,曾经诞生了一个了不起的大人物--炎帝神龙。他发明制作木耒、木耜,教会人民展开农业生产,过上了采集和渔猎的生活。

相传,炎帝和黄帝皆神农氏之后,两部落联合形成华夏族。炎帝败于黄帝,黄帝称天子,于是炎帝部落一部分人便迁离了黄河流域。蚩尤亦神农氏之后,蚩尤部落在黄河流域战败后,一部分融入黄帝部落,一部分南迁,后又西迁。鄂、湘、贵间均有苗民生活,为蚩尤之后,因先祖以务农,故而得名。蚩尤为神农氏后裔,蚩尤部落文明程度本来较高,但因战败后裔大多居于偏远之山间,日积月累,封闭沉淀,文化并无进步,抑且退化,反而成为了化外之民。

从漫长而浩瀚的五千年文明走来,青城还有一位引人注目的大人物,那就是战国的君主曾乙候。这是一个非常传奇的人物,他沉溺于编钟乐舞的极乐世界里而历经亡国,但他所留下的编钟乐舞之极乐世界却已然成为了当今的世界八大奇迹之一,为世人所瞩目、惊叹。

青城,对于许多人来说是陌生的,也只有寥寥史学者了解这座小城。细细走进她,你会发现这里的山川优美,物饶丰富,可以说是长江北岸的一颗明珠,战略上讲更重要的是,这里是连通西南诸地的交通要塞。自武汉会战之后,这里就成为日寇屯兵、黩武、筑城垣觊觎重庆的要地。

战争,总是因野心而起。关于家乡那片土地上的抗战故事,从懵懵懂懂的孩提时代起,父亲总会在静夜寂寥时,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以慰那段精神与物质同样贫瘠的时光。虽然那时懵懂的我还不知 “抗战”为何物,更不知道日本鬼子是否就像传说的“鬼”那般青面獠牙,令人胆寒,但故事里的“事”依然深深吸引着我,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现实相连,让我深深明白了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如今,硝烟早已散尽,和平之光照耀中华大地。因此,对于《鸩鸟》的写作,力求迥异于一般战争小说夸大其词的文风构架,准确、真实,力求避免概念化、脸谱化的窠臼,从急遽暴发的战争开始,主要讲述国共两党的情报人员在大敌当前,如何团结一心,智取敌人情报,配合主战场和敌后新四军游击队,与日本军展开生死决战的故事。着眼于敌我双方军力、战略、火力对比格局下的搏杀,国共两党所领导的军队守土有责,杀敌顽强的壮烈场面。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打败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是反法西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和世界的历史进程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中国人民的苦难以抗日战争的胜利而结束。

家乡的土地,正是经历时间最长的保家卫国之战的热土。家乡人民在援助中国军队抵御日本侵略者突破“三阳”(洛阳、樊城、衡阳)备战作战中,付出了惨重而沉重的代价。在大敌当前,在国难当前,他们舍弃一切共同抗击侵略者,大仁大义之举理应得到颂扬。我一直希望有一天,能够把家乡这段抗战史写出来,让历史告诉未来,以期让更多的人认识青城,认识这片热土上的辛劳的人们,因而便有了《鸩鸟》。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鸩鸟”,不是一种鸟类,它是中国抗战史中无数个无名英雄的真实映射,那种对国家、对民族的大义也正是万千华夏儿女无比赤诚的爱国情愫和牺牲精神。“鸩鸟”这个人物的诞生,亦是为对所有无名英雄的一种祭奠与致敬。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