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冷缘的头像

冷缘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07/29
分享
《红尘情坎》连载

第五十九章 庭怨深深(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每当看见自己年迈的父母,我都会想起老丈人,想到那段艰难求婚的岁月……虽然他老人家离开我们已经好些年了,可还是会时常令我感念追忆!

那是一九九八年八月八日的凌晨,我跟雪儿被一阵电话铃声惊醒,内弟打来电话,叫我俩赶快去医院……岳父因高血压住了几天院,头天我们还守在身边,看到他老人家身体状况和精神比前期都好了许多才放心回去,没想到病情会在夜间陡然恶化,还来不及再看我们一眼就匆匆离开了人世,那年他老人家才66岁。

也就在此前不久,我和雪儿把岳父岳母接到家里来小住了一段日子,老人家流露出的那种享受家庭、享受子女、享受亲情的温馨快乐溢于言表……

每次在一起闲聊,老人家总会给我们讲同一个故事,说是“从前有位父亲到儿女家去吃饭,在有钱的儿子那边吃了山珍海味都没觉得有什么可留恋的,而到了贫困的姑娘家虽只有粗茶淡饭,穷得连张饭桌都买不起,只能坐在磨盘上吃,但女儿却不忘给他买了最喜欢喝的酒。此后,父亲逢人便讲女儿对他的孝顺和对他的好!”我想,这位父亲应该是从这件小事上看到了女儿心里有他。我不知道是否确有其事,但我宁愿相信真有其事,岳父看重和疼爱雪儿的那份情感,就这样一直被我深深印在脑海里!

岳父的过世让我悲痛不已,不仅因为他老人家是那么地善良、宽厚、仁慈,也不仅仅是因为岳父对雪儿、对我和家人都那么地喜欢,还因为自己心中始终存有一份充满感激的爱,一份还没来得及报答的歉疚和无法弥补的遗憾……

记忆中,除了把我从小带大的奶奶去世让我伤心难过了很久很久,岳父大人是唯一能让我情不自禁想起就难过、而又不能忘却的好人!每次与雪儿一起去上坟,我都会由衷地感慨、深深地哀悼,那份虔诚与感伤,只有自己内心最清楚。

每当家人团聚在一起,我都会对雪儿说:如果爸还健在,能看到今天的我们和这一大家子该有多快乐……而这种还没有来得及尽孝的负疚感,总让我难以摆脱自责的心理!

老丈人在世时常教导我们“对待老人要“厚养薄葬”,现在我懂了!是真的懂了。

每当看到丈母娘拖着连风都能刮倒的干瘦身躯,无论风霜雪雨总是背着方便手袋往返于菜场为子孙操劳;每当看到老人家独自一人呆立在风中,那久久企盼的神色与无奈转身的回眸;每当想起老人家羸弱多病、孤单无助的模样和那失神眼里闪耀出的沧桑碎片仿佛正一步步模糊她远走的画面……都会令我感到特别难受,都会从内心深处产生一股怜悯,都似有一种不能承受的亏欠!好想为老人家做点事情,好想能留在老人家身边伺候,好想她老人家能健健康康地长寿。尽管许多年前,老人家曾经阻挠过我和雪儿的婚事,但毕竟还是认可了我们、成全了我们。当我们慢慢成熟、为人父母之时才明白:养育儿女有多么不易,为儿女操心又是多么伟大!作为晚辈还有什么可以值得去计较的呢?

自从岳父离世以后,原本帮着哥嫂带孩子的丈母娘便与小儿子住到了一起,整天忙着照顾儿子孙子。七十多岁高龄的人还这么劳累,真让我有些看不过眼……

每当跟雪儿谈起这些,她总会说“你可以多去帮帮呀!”不是我做不到,只是老人家毕竟不是一人单过,常去照顾也未必合适!哥嫂及家人会怎么想?外人又如何看他们?我只能以己之力,尽己所能,减轻一点内心的愧疚感。

每次回去,我从不坐享其成,进门除了一声亲切地称呼就是赶紧换下忙碌中的丈母娘,和雪儿一起担当厨房所有的事情,不忍让老人家再为我们多操劳半分钟。

我让雪儿把岳母接过来住段时间,老人家不肯,说是放心不下!她是放不下上班的儿子,放不下上学的孙子,放不下家里的锅碗瓢盆、坛坛罐罐,还要为他们收拾、烧火、做饭、洗衣裳……为此雪儿常抱怨母亲“真是个劳碌命!”可有谁真是劳碌命,天生不晓得享福、不希望享福呢?何况都到了这把年纪,还有什么好想不开的?

父母,总是一门心思地为孩子活着,总在背后默默为你做着许多你不知道的事情……只因为爱,他们从不觉得这世上有什么事不容易,从不在乎儿女们会怎样待自己。

一次,远在湖南的表姐来看望岳母,在那边小住了几日,临走时她偷偷附在我耳边说“你妈说只有你对她最好了!”此话是否果真如此我没必要考证,但我心里明白,这应该是老人家对我平时予以关照和在她生病住院期间帮忙烧火送饭、细心照料给予的褒奖,也是由于哥嫂去了上海女儿那里,内弟虽在母亲身边却并不怎么会做事,加之雪儿太忙才有了我孝顺的机会!再说啦,“一个女婿半个儿”,为丈母娘做点事既是理所当然也是应该的。凡事不求多高尚,但求能让自己活得心安一些……

我虽是男人,却从不认为自己是个性格刚毅的男人,有时反倒觉得比女人都还脆弱!心理承受能力特别差不说,情感也不像个男子汉,一旦受到委屈或有想不开的事总会钻进伤感的死胡同,尤其是见不得老人、孩子和女人受苦,动不动就泪眼婆娑。

每次看电影电视,只要有那么一丁点儿感动我都会为之动容、涕泪俱下,就只听得雪儿说“甜恬,你看你看你爸又哭了!这有什么呀?像个好哭佬。”我也不知这是怎么啦!是不是自己也长着一颗敏感易碎的玻璃心?为什么一碰到此情此景就似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同情怜悯、落泪伤心……

老子说:情感质朴那叫真,情感自然那叫善,情感专一和持续那叫美。或许泪水并不能帮到该帮助的人,但只要我们有一颗感动的心,就能用泪水滋润世间的真善美;只要我们有一颗怜悯的心,就能用泪水祭奠痛苦和哀伤;只要我们有一颗真诚的心,就能用泪水去温暖苦痛的灵魂;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片爱,这个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每次与雪儿一道出门散步,我俩时常会凝望着路边形单影只的老人感慨!每当凝视着他们满头沧桑的白发和满脸风霜的皱纹,就像从镜子里看到了渐渐老去的我们,同时也为远远跟在他们身后排队的自己暗暗思忖:这些佝偻踉跄、颤颤悠悠、为等待睡眠而消磨时光的老人;那些风烛残年、孤苦伶仃、拄着拐杖还提着竹篮,为卖掉最后一棵大白菜守候在暮色中的老人,哪一个男人未曾经历过花季雨季、充满了阳光与朝气;哪一个女人不曾如花似玉、不乏追求者!可时过境迁,青春一去不复返,如今也只能在往事如烟的叹息声中独自承受凄惶的孤独,只能在为生计而奔波劳碌的结局中默默打发着余生。

活着,却没有生活质量;活着,却并不快乐,这究竟是做老人的悲哀还是做子女的悲哀?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条件的改善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人们的寿命在不断提升,人口的老龄化日益突出。老人活得越来越久,子女的年龄也越来越大,受限于工作、家庭、身体等各种原因,履行儿女义务与父母共同生活,以及赡养孝敬长辈的意愿、能力和现实性都不得不大打折扣!以致常常处于心余力绌、爱莫能助的窘况,留下无可挽回的终身遗憾……

年青莫道春光好,只怕秋来有冷时!世界上没有什么是恒久不变的,我们每个人也都有老去的那一天,善待老人、善待他人、善待身边人就是善待未来的自己。

我曾读过一位女中学生写的关于母亲的作文,其中有几句话让我颇有感触:

“可是如今,妈妈已不再年轻。我从未知晓她的少女、青年时代。我不知道过去有没有人或者是父亲像母亲疼我那样疼过她?但从我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见证着父母的老去,一步一步老去,伴随着我的成长。

想起自己曾因年少轻狂和冲动而时常与妈妈顶撞,言辞尖锐,态度粗暴,一定要争个对错。妈妈总是万般忍让,在这隐忍的背后,我无从得知妈妈为我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泪水。

我们都会有儿女,他们总会有从不谙世事中长大的一天,或许以后也会叛逆、会争执,而母亲,只能用渐渐衰老的身体去面对。那时,他一定不会记得他的母亲也曾经是这样的年轻秀美,亦不知他是他母亲的宝贝和唯一,是所有爱的原动力,是欢乐的源头。他也不知道,他的母亲为他承受过多少辛酸和眼泪……”

是啊!自从离开父母呵护的羽翼,自从有了自己温暖的小家,自以为不再需要依靠父母,我们是陪着父母上过一次街、还是散过一次步?而每当我们总是以各种各样的理由和借口来塘塞、来推辞、来打理自己小日子的时候,有没有扪心自问:真有那么忙吗?

我珍藏着一篇文章,叫《世上唯一在等你的人》——讲述一位独居母亲得知自己身患绝症之后,在最后弥留的时光里如何牵挂、想念、等待、疼爱女儿的故事:

“母亲真的老了,变得孩子般缠人,每次打电话来,总是满怀热忱地问:你什么时候回家?且不说相隔一千多里路,要转三次车,光是工作、孩子已经让我分身无术,哪里还抽得出时间回家。

母亲的耳朵不好,我解释了半天,她仍旧热切地问:你什么时候能回来?几次三番,我终于没有了耐心,在电话里大声嚷嚷,她终于听明白,默默挂了电话。

隔几天,母亲又问同样的问题,只是那语调怯怯地,没有了底气。像个不甘心的孩子,明知问了也是白问,可就是忍不住。我心一软,沉吟了一下。

母亲见我没有烦,立刻开心起来。她欣喜地向我描述:后院的石榴都开花了,西瓜快熟了,你回来吧。我为难地说:那么忙,怎么能请得上假呢!她急急地说:你就说妈妈得了癌,只有半年的活头了!我立刻责怪她胡说,她呵呵地笑了。

小时候,每逢刮风下雨,我不想去上学,便装肚子疼,被母亲识破,挨了一顿好骂。现在老了,她反而教着女儿说谎了,我又好气又好笑。这样的问答不停地重复着,我终于不忍心,告诉她下个月一定回去,母亲竟高兴得哽咽起来。

可不知怎么了,永远都有忙不完的事,每件事都比回家重要,最后,到底没能回去。电话那头的母亲,仿佛没有力气再说一个字,我满怀内疚:妈,生气了吧?母亲这一回听真了,她连忙说:孩子,我没有生你的气,我知道你忙。

可是没几天,母亲的电话催得越发紧了。她说,葡萄熟了,梨熟了,快回来吃吧。我说,有什么稀罕,这里满街都是,花个十元八元就能吃个够。母亲不高兴了,我又耐下性子来哄她:不过,那些东西都是化肥和农药喂大的,哪有你种的好呢。母亲得意地笑起来。

星期六那天,气温特别高,我不敢出门,开了空调在家里待着。孩子嚷嚷雪糕没了,我只好下楼去买。在暑气蒸熏的街头,我忽然就看见了母亲的身影。

看样子她刚下车,胳膊上挎着个篮子,背上背着沉甸甸的袋子,她弯着腰,左躲右闪着,怕别人碰了她的东西。在拥挤的人流里,母亲每走一步都很吃力。我大声地叫她,她急急抬起满是热汗的脸,四处寻找,看见我走过来,竟惊喜地说不出话来。

一回到家,母亲就喜滋滋地往外捧那些东西。她的手青筋暴露,十指上都裹着胶布,手背上有结了痂的血口子。母亲笑着对我说:吃呀,你快吃呀,这全是我挑出来的。

我这没有出过远门的母亲,只为着我的一句话,便千里迢迢地赶了来。她坐的是最便宜、没有空调的客车,车上又热又挤,但那些水灵灵的葡萄和梨子都完好无损。

我想象不出,她一路上是如何过来的,我只知道,在这世上,凡有母亲的地方就有奇迹。

母亲只住了三天,她说我太辛苦,起早贪黑地上班,还要照顾孩子,她干着急却帮不上忙。厨房设施,她一样也不敢碰,生怕弄坏了。她自己悄悄去订了票,又悄悄地一个人走。

才回去一星期,母亲又说想我了,不住地催我回家。我苦笑:妈,你再耐心一些吧!第二天,我接到姨妈的电话:你妈妈病了,你快回来吧。我急得眼前发黑,泪眼婆娑地奔到车站,赶上了末班车。

一路上,我心里默默祈祷。我希望这是母亲骗我的,我希望她好好的。我愿意听她的唠叨,愿意吃光她给我做的所有饭菜,愿意经常抽空来看她。此时,我才知道,人活到八十岁也是需要母亲的。

车子终于到了村口,母亲小跑着过来,满脸的笑。我抱住她,又想哭又想笑,责怪道:你说什么不好,说自己有病,亏你想得出!

受了责备的母亲,仍然无限地欢喜,她只是想看到我。母亲乐呵呵地忙进忙出,摆了一桌子好吃的东西,等着我的夸奖。我毫不留情地批评:红豆粥煮糊了;水煎包子的皮太厚;卤肉味道太咸。母亲的笑容顿时变得尴尬,她无奈地搔着头。

我心里暗暗地笑,我知道,一旦我说什么东西好吃,母亲非得逼我吃一大堆,走的时候还要带上。就这样,我被她喂得肥肥白白,怎么都瘦不下去。而且,不贬低她,我怎么有机会占领灶台?

我给母亲做饭,跟她聊天,母亲长时间地凝视着我,眼露无比的疼爱。

无论我说什么,她都虔诚地半张着嘴,侧着耳朵凝神地听,就连午睡,她也坐在床边,笑眯眯地看着我。我说:既然这么疼我,为什么不跟着我住呢?她说,住不惯城里。

没待几天,我就急着要回去,母亲苦苦央求我再住一天。她说,今早已托人到城里去买菜了,一会儿准能回来,她一定要好好给我做顿饭。县城离这儿九十多里路,母亲要把所有她认为好吃的东西都弄回来,让我吃下去,她才能心安。

从姨妈家回来的时候,母亲精心准备的菜肴,终于端上了桌,我不禁惊异——鱼鳞没有刮净、鸡块上是细密的鸡毛、香油金针菇竟然有头发丝。无论是荤的还是素的,都让人无法下筷。

母亲年轻时那么爱干净,如今老了竟邋遢得这样。母亲见我挑来挑去就是不吃,她心疼地妥协了,送我去坐夜班车。

天很黑,母亲挽着我的胳膊。她说,你走不惯乡下的路。她陪我上了车,不住地嘱咐东嘱咐西,车子都开了,才急着下去,衣角却被车门夹住,险些摔倒。

我哽咽着,趴在车窗上大叫:妈,妈,你小心些!她没听清楚,边追着车跑边喊:孩子,我没有生你的气,我知道你忙!

这一回,母亲仿佛满足了,她竟没有再催过我回家,只是不断地对我说些开心的事:家里添了只很乖的小牛犊;明年开春,她要在院子里种好多的花。听着听着,我心得到一片温暖。

到年底,我又接到姨妈的电话。她说:你妈妈病了,快回来吧。我哪里相信,我们前天才通的话,母亲说自己很好,叫我不要挂念。姨妈只是不住地催我,半信半疑的我还是回去了,并且买了一大袋母亲爱吃的油糕。

车到村头的时候,我伸长脖子张望着,母亲没来接我,我心里颤颤地就有了种不祥的预感。

姨妈告诉我,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母亲就已经不在了,她走得很安详。半年前,母亲就被诊断出了癌症,只是她没有告诉任何人,仍和平常一样乐呵呵地忙到闭上眼睛,并且把自己的后事都安排妥当了。

姨妈还告诉我,母亲老早就患了眼疾,看东西很费劲。我紧紧地把那袋油糕抱在胸前,一颗心仿佛被人挖走。

原来,母亲知道自己剩下的日子不多了,才不住地打电话叫我回家,她想再多看我几眼,再和我多说几句话。

原来,我挑剔着不肯下筷的饭菜,是她在视力模糊的情况下做的,我是多么的粗心!我走的那个晚上,她一个人是如何摸索到家,她跌倒了没有,我永远都无从知道了。

母亲,在生命最后的时刻还快乐地告诉我,牵牛花爬满了旧烟囱,扁豆花开得像我小时候穿的紫衣裳。你留下所有的爱,所有的温暖,然后安静地离开。

我知道,你是这世上唯一不会生我气的人,唯一肯永远等着我的人,也就是仗着这份宠爱,我才敢让你等了那么久。可是,母亲啊,我真的有那么忙吗?”

这不仅是一位粗心女儿对深爱着自己的母亲的深深忏悔,更是一道人生本该思考的亲情孝道课题。每次只要一看到这感人的文字,我就会想起那令人心碎的情节,就像看到了父亲惜别留恋的目光,就似听到了母亲挂念企盼的心声,就会情不自禁地感叹流泪,就会不由自主地责备自己为什么不能一直陪伴在父母身边?

真的很惭愧……我们都有不懂事的时候,但也不该是现在!

日渐苍老的父母,正翘首以盼等待着我们;至亲至爱的人,正承受着病痛的折磨呼唤着我们;这个世上唯一最疼爱、最关心、最牵挂我们的人正在一天天远离我们……百善孝为先,孝字放当前,人生没有来世,告别总有最后一次,不能每次都满怀愧疚。

父母生养我们,不就是为了有一天当他们老了、不能自理了,我们能够去安抚、去照顾,别让他们风餐露宿、食不果腹,别让他们孤苦伶仃、无依无靠吗!而尽心尽孝地让父母安享晚年,本就是为人子女所能为父母亲做的最后一件事,做到了、做好了就会心安,就会踏实,也不枉了却自己人生的一桩心愿,否则一定会为此抱憾终身……

年少不知其中意,懂时已是书中人。有些事情,年轻时我们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时已不再年轻。世界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一些却永远都无法挽回。或许现在我们还意识不到,只顾由着自己的性子、不顾及父母的感情!想想父母生养我们,把我们一天天培养成人付出了多少心血、汗水和泪水。现在他们年岁大了,心里却还一直把我们当成孩子,时刻想着我们,时刻为了我们。而我们所能做的仅仅只是理解父母的需求,尽可能地关心帮助他们,力所能及地孝顺他们,反哺父母之爱!小时候,你抱着我;长大了,也让我抱抱你,让心相拥、让爱汇集、让老人家能够幸福地安享晚年,不给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

人,一定要懂得知足和感恩。知足,是对所得所有的诚挚感恩;感恩,则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善良的人性美。常怀感恩之心才会有好的心态,才能发现更多的美好。

很多时候,陌生人的一缕微笑、一个问候总能让我们感激不尽、怀念良久。而生命中有太多的恩情虽近在身旁,却因“近水楼台”时常漠视他们的付出,忘记了真心感恩!

其实,无论远近、不论亲疏,我们都应该时存感恩之心。感恩一切好的,能给我们带来幸福感;感恩一切不好的,能增强我们追求幸福的能力。心存感恩,心灵才会获得宁静安详;心存感恩,生活才会减少许多怨气和烦恼。人这一生,有些事可以错过,但孝顺父母不容错过。父母的恩情我们不能忘,不能不孝顺,不能忽视他们已经慢慢老去……

有位教育学者说:有很多事,不是因为你太忙没时间去做,而是因为你没有把它当作最重要的事。如果你把它当作最重要的事了,再忙你也会有时间去做!孝顺父母又何尝不是呢?孝顺,并非是让我们天天守在父母身边,有时只需一次“微”孝:常给父母打一个电话;陪着父母逛一次街或做一次短途旅行;不时为父母买一件新衣服;问候父母每一个节日;与父母进行一次零距离的交流……“微”孝很简单,别说“没时间”。

千经万典,孝义为先,孝道是众善之本。善待父母,那是你生命的来源;善待家人,那是你今生的最亲。这个世界我们是借父母而来,没有父母就不会有今天的我们……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孝顺和行善;人生有三件事不能等:贫穷、梦想和家人,尤其是家人!或许我们现在还年轻,未来还有大把的时间可以让我们去做很多事情,然而父母呢?他们还能有多少时间陪伴我们,还能有多少时间等着我们去孝顺?

我曾看到一则新闻:有一对老夫妻,刚刚给他们的儿子发短信说一切都好,哪知晚上就发生了意外,父母与儿子从此阴阳两隔,让人唏嘘不已!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许多人的痛,也是很多人一辈子的遗憾!

戈泰尔说:“感谢光明,不要忘记黑暗中手持蜡烛的人。”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