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村庄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
东湖李家村,建村600多年来,保存有近400栋明清古屋。
翻开《李氏族谱》,你会发现,始迁祖李勤耕于明朝洪武年间,由北方迁来,当时一路颠簸,躲避战乱,最后在东湖李家落脚。
李勤耕主要是看中这里的自然环境,青湖有水,可以生存下去,古代人定居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要有水源。
有水源,就可以作为生活用水,又可以作为农田灌溉用水。
因此,李氏在这个地方生息600多年,建房成了他们的首要任务。
如今,这近400多栋古屋见证了他们生存的艰难。
这些古屋,已经像一个历经风霜的老妇女,年老色衰,毫无活力。
但是,新农村建设,李逗有了新的考虑,他要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让这些古屋重新焕发活力。
李逗在当新县县委书记时,就力排众议,从县财政拿出资金,对一个古村的古建筑进行维修。
如今,这个古村成了全省的旅游热门景点,李逗对自己当年的决定很自豪。
当下,新农村建设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开展,但是,却出现了一股不正之风,那就是要新,拆旧。
在一些基层干部看来,新农村建设,就是要新,那些旧建筑必须一拆了之。
因此,这些头脑发热的基层干部一发话,挖掘机一开动,很多村庄的古建轰然倒下。
正如一棵古树,生存了几百年,而用电锯乱砍乱伐,只要几分钟。
而历史文化,永远不可能复活,只能留在目前这一辈人的脑海里。
对于很多在外的游子来说,乡愁已经不存在了,他们回到故乡,找不到自己曾经住过的古屋,那些欢乐与痛苦的记忆,化作一堆新泥。
所以说,新农村建设,特别是对一些古村来说,要与古村的保护与开发相结合,而不是去毁坏它。
即使不搞旅游,那些古建筑除非是倒塌得厉害,无法修复,一般的话还是要争取修好。
好在东湖李家村上次成为省级传统村落后,又成功申请为中国传统村落。
这下好了,国家一下子给了村庄300万元项目资金,就是为了修复好这些古屋。
然而,东湖李家围绕修复古屋也是争论不断,很多人希望把古屋修复好,毕竟这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产,可不能在自己手中毁掉。
再说,修复资金,国家出资90%,个人出资10%。
对于经济条件还可以的人家,这点钱不算什么。
有些村民就打主意,说干脆按照近400多栋古屋,平分掉这300万元。
李逗当然不同意,他说道:“你们要知道,国家政策是拨款300万元给我吗修复古屋,而不能私分,如果你们都不修复的话,国家资金将收回的。”
村民一听这样,一些村民一算账,还得修复,否则,竹篮打水一场空。
国家政策给了你,你不用,那对不起,只能收回。
但是,古屋的产权人也是一大问题。
如果是一户人拥有古屋的产权,那还好说,修复古屋也就无话可说。
但是,往往几兄弟占有古屋的产权,这就有纠纷矛盾了,化解不了,那就难以进行修复。
李木望、李木生、李木水兄弟不和睦,在村庄是家喻户晓,他们不赡养父亲李孝印,是典型的不孝子。
他们三兄弟共同拥有一栋600平米的古屋,据说他老祖宗在明末清初是做大生意的,挣了很多钱,在家建了这栋“大夫第”。
这座房屋预计要60万修复,他们要出6万元,也就是说一家出2万元就行。
老大李木望、老二李木生同意每家出2万修复,可是老三家里条件差一些,不愿意出钱。
老大李木望就直接说:“老第你不愿意出也行,那我和你二哥一个人出3万元修复古屋,那以后你就没有份了。”
“那不行,既然我没有钱修复,那你们也别修了,反正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倒了就倒了,我们又不是没有房子住。”李木水也不示弱。
这事最后闹到李新那里去,李新也觉得为难,就说:“李木水,你就差这2万元吗?国家出大头,修复你的古屋,你不能不珍惜这么好的机会,有些人想修复古屋,只能自己出资,你说你才出2万元还会多吗?”
李木水就是拿不出2万元,李新就跟李木望、李木生商量道:“你看,你们两个大哥就各借一万元给你老第,以后他有钱再还你们,你们看可以吗?”
两人都摇摇头,李新看着这三兄弟,也是很无奈,最后他说:“李木水,这样吧,我先借你2万元,等你以后有钱了再还给我。”
这样,才平息了三兄弟的矛盾,他们最终答应修复古屋。
哎,要是三兄弟住在这栋古屋里,不可想象会是怎样一番光景。
近400栋房子,全是‘人’字墙,李逗要求全部改成‘山’字墙,那也叫做风火墙。
这种墙有几种功能,一个能防风,第二个能防火,第三个漂亮好看。
李逗请来了精通古建筑修缮的施工队,修旧如旧,针对房屋的破损程度,采取“穿衣戴帽”的方法进行维修,把人字墙改成马头墙,保留明清古宅的建筑风格。
东湖李家新农村建设修房子,原来的房子都是人字墙,都是破的。
现在所有的房子全部给它搞了山字墙,叫破絮袄子上罩一件竹布褂子。
这要说到南都市当年创建卫生城市,南都人原来创卫就叫穿衣戴帽。
到东湖李家,破絮袄子上罩一件竹布褂子。
过去50年代,女同志回娘家就穿那种颜色。
50年代,要点珠华回娘家去,那就穿那件衣服回来。
以后马上换回来,第二次就来穿,那就叫“祝布褂子”。
破絮袄子上罩一件新褂子,那个房子都是人字墙全部是破的,现在所有的房子全部给它搞成山字墙,叫破絮袄子上罩一件布褂子。
通过“穿衣戴帽”,东湖李家的古屋“复活”了,李逗仿佛走进了明清时期,感受到历史文化的厚重。
那些古屋,也像一位揭开面纱的美丽少女,婀娜多姿,气质优雅,等待游客的到来。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发展旅游业有了坚实的基础,李逗站在红石门头前,开始筹划下一步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