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东湖李家村,通过数年的新农村建设,村容村貌和村风民风都有了明显的变化。
正如李逗所愿:对内有个好环境,在外有个好名声。
来东湖李家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觉得这里有看头。
按李逗的话说,现在东湖李家村形成了八大看点:一看古村新貌,二看田园风光,三看乌岗集翠,四看青岚荡漾,五看沙滩泳场,六看农博馆场,七看翰墨飘香,八看农夫模样。
东湖李家村已彻底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成为全省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
村庄先后被授予南都市十佳旅游景观村、江南省乡村旅游示范点、江南省省级生态村、全国休闲农业与农村旅游四星级园区、中国幸福村、全国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李逗现在比年轻人还时尚,开始玩起了微信,他对抖音也感兴趣了,正在学习怎么玩。
在微信上,李逗不无自豪地对关心他生活的朋友们说:“现在我过的是神仙都羡慕的日子,山好水好空气好,吃的是正宗的农家菜,鸡是山上捉,菜是地里剥,鱼是水里捞,豆腐自己做,蛋是草里捡,萝卜田里扯,猪是栏里拖。每一样都是地地道道农家风味,都是绿色健康的。还有品尝的酒也是村民自己酿的,有高度的农夫酒,有纯美的村姑酒,没有任何勾兑,土榨麻油飘香,青湖挂面劲道。在这里还可以亲自下田种地,体会农耕的乐趣。”
通过朋友圈的转发,通过电视台等有关媒体的传播,李逗的生活方式引起了江南省甚至全国很多人的关注。
他们向往着李逗的生活方式,于是组团来探个究竟,也许他们以后也想要过李逗这样的生活。
当然,旅游的发展,最明显的还是让东湖李家村的人最先受益,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难题,在家门口就能上班。
李逗今天陪同省里来的记者,他要采访村里的人,问问他们发展旅游带来的变化。
于是,对话在记者和村里几位老人之间进行。
“奶奶,你是怎么打工的呢?”
“来我们村的游客多了,总要留下来吃饭,我就在村里的游客接待中心煮饭了嗯。”
“你还会做豆腐啊,你多大年纪啊?”
“我七十三了,还能干活呢。”
“你们在这里,村里面打工的话,也有份收入啊。”
“有啊,有啊。”
“你觉得有什么好处啊?”
“很有好处,有吃有工资,这不是好处吗?又锻炼了身体。”
“奶奶你多大年纪?”
“62岁。”
“现在在这个村里面这样干的活,觉得有意思吧。”
“好呢。”
“为什么好?你跟我说出个理由来。”
“理由多呢,在家里啰,又在村上啰,又可以照看屋里啰,待遇还不错。”
“他(李逗)以前在外头工作,没有到屋里来了哈,现在到屋里来了,带领大家搞新农村建设,你到处看下,永远不要再走一脚泥巴路,我们以前都是泥巴路。小孩都到外面去了,都在外面打工,就是以前像老人的话,也没有地方去赚钱,又要照顾老人,又要照顾小孩,不得出去。现在多好哦,又赚到了钱,又管到了屋里,又养了鸡,又养了鸭等。”
“哈哈哈,又管到了家,又管到了小孩,又在自己家门口,还养了鸡,养了鸭,多好啊,说不出的好处,太多了,当真好过劲,我们得生活比蜜甜啊。”
“我70多岁了,在家门口都能赚钱,养老在幸福村,赚钱都不累,扫地当门卫,每月赚1至2千,养老院吃饭不要钱,快乐颐养天年,我们的幸福生活还刚开始呢。”
“老市长,你听听,大家都说你搞新农村建设,发展旅游,受益多呢,你来谈谈发展旅游的看法吧。”记者把话筒递到了李逗的面前。
“我要谢谢大家的理解和帮助,新农村建设,没有大家的支持,也就不会有今天的局面,发展旅游,当时也是遭到了一些压力,但我顶住了压力,决心要把发展旅游作为我们村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方式,我们村的村民要就业,要提高生活水平,村里各项事业要前进,没有旅游业的支撑,哪里实现得了呢。”李逗深情地说道。
“但是,我们的旅游业还刚刚起步,我们的管理要步入科学化、现代化轨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比如,我们现在最缺优秀的本村导游,人家游客来了,你不能用普通话详细介绍,这会影响我们的形象;再比如,我们食堂卫生要跟上去,这不是你家里,卫生要特别严格,还有大家的各项业务水平要提升上去,才能适应旅游业的发展。”李逗对村里旅游业发展有了非常清醒的认识。
其实,在李逗的心中,虽然旅游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他还是很着急的。
村里的年轻人还是不愿意回来,毕竟他们现在回来,也找不到一份高收入的工作。
于是,他们依然在外打拼,挣一份辛苦钱。
村里现在最缺导游,基本上50岁以上的人,他们不会讲普通话,这让李逗感觉很为难。
要是到外面去请导游,成本太大,再说,导游也不愿意来。
本村要培养导游,只能往矮子里面拔高子了。
村里有两个来自东北的媳妇,一个叫魏云,另一个叫韩娟,李逗把他们当成宝了。
东北人天生就会讲普通话,所以她们只到省城培训一周,就可以上岗了。
“尊敬的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我们东湖李家村,下面,我来跟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美丽的家乡,东湖李家是一个有着600多年的古村,有李、黄、涂、万四姓,李姓为主,他们和睦相处,通过这几年搞新农村建设,我们村古色、绿色、红色特色明显......”魏云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介绍道。
李逗立即组建了一个村导游团队,由魏云负责培训。
可是,一个礼拜后,魏云也觉得头疼,这些50多岁的妇女,除了几个普通话还算勉强过关,其他的都说本地话,让游客听不懂。
有时候,游客来得太多,李逗只好亲自上场,充当导游,为游客介绍村情民情和景点。
可是,发展旅游业不是那么容易,李逗依然在思考着怎么去解决这一大堆出现的问题。
做市长难,李逗做一个农夫,同样也感到了难,但,困难往往是通过人的努力去克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