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官亚兵的头像

官亚兵

鲁迅文学院学员

小说
202309/09
分享
《市长返村记》连载

第一百零四章 后记

真是有缘,偶然的机会,让我与江西省南昌市原市长李豆罗面对面接触。通过一些资料,我了解到李豆罗市长丰富的人生阅历,简直就是一个传奇,非常励志。他从农民到市长花了40年,他从市长到农民花了4小时。李豆罗开头是农民,正儿八经种田,后面因为读了几年书,生产队就选他当记工员,后来当了生产队的会计,大队团支部书记,民兵营长,大队书记。他从一名村党支部书记干起,当了公社书记,团县委书记,进贤县县委书记,南昌市农委主任,一直做到南昌市市长,后又担任南昌市人大常委会主任。2010年退休后,他回到家乡——南昌市进贤县前坊镇太平村委会西湖李家村,做起了农民,带领村民建设家乡。可以说,在李豆罗市长身上,我们看到了一名党员领导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崇高境界。

记得2022年3月13日,我跟随一个朋友到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青岚湖踏青。然后,我便顺道去西湖李家拜访李豆罗市长。小车在开阔的乡间路上疾行,快到西湖李家村时,路两旁的油菜花、桃花、梨花等竞相绽放,春天的气息,让人心旷神怡。小车停在李豆罗市长家门口,得知他可能去前面的三楼练字去了。我立即爬上三楼,没找到李市长。于是,我返回李市长家,鼓起勇气敲门,过了好一会儿,一个小伙子开门问我何事,我便把想要拜访李市长的心愿告诉他。小伙子回答,李市长还在休息,叫我稍等。于是,我便与朋友在门口蹲守。过了大概二十分钟,一辆中巴车停在了李市长家门口,一群人从车上走下来,原来他们是省里的,是想找李市长谈项目合作事情。五分钟后,李市长终于露面,我便走上前,自我介绍道:“李市长,您好,我是来自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的一名网络作家,对您很崇敬,目前正在写一部关于乡村振兴的小说,听说你把西湖李家村搞得好,今天拜访你,主要是想搜集一些关于乡村振兴方面的素材,另外,我带了一本《农民市长李豆罗》,想请你签个名。”“哦,这样啊,欢迎你来西湖李家,好,你看这样行不行,恰好省里有一波人来,你干脆跟我一起到前面的三楼坐坐,我等一会儿就跟你签名。”李市长说道。我一时不知怎么回答,因为我觉得去听省里的人与李市长交谈,不太妥当,但是,李市长答应要帮我签名,我客随主便,跟着他往前走。要走楼梯时,李市长抱歉地说道:“我腿最近受了一点小伤,走得慢,你们可以先走。”我想过去扶他,被拒绝了。到了三楼一个会客室,已经坐了十多个来自省里的人,我只好找了一个很远的角落里坐下,心想:“等李市长签完名,我就打个招呼告退,以后有机会再来拜访。”“你坐我这边来,不要坐在那角落里。”李市长冲我笑着说道。“我还是坐这里等吧,你们谈事。”我回答道。“坐过来,不要紧的。”李市长再次对我微笑道。我只好坐过去,还是离李市长远一点,毕竟他是最大的“官”。“你挨着我坐吧,我跟大家介绍一下,这是来自抚州金溪的网络作家,他想了解一下我们村的乡村振兴情况,作为创作素材,所以让他来旁听一下。”李市长这样向在座的各位领导介绍,顿时有一股暖流在我心里涌动。原来,李市长让我挨着他坐,是为了让我近距离搜集创作素材。说实在的,我坐在李市长旁边,受宠若惊,听着他与省里的人交谈项目,我不仅欣赏到他的一流口才,更领略了他的办事效率。对于一个项目是否可行,李市长总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论证,省里的人不断点头。坐了差不多20分钟,李市长趁空闲时,翻开我的那本《农民市长李豆罗》,在那幅他穿蓑衣,戴斗笠,扶犁耕田的图片空白处签名。我赶紧与李市长及各位领导打招呼退出。李市长执意要送我出门,刚走出大门,李市长说:“你是一名作家,喜欢我的抖音,你看能否把我的抖音作品整理出来,将来出书,这样意义更大。”“这,这,李市长,今天来得突然,我回去考虑一下吧。”我不知怎么回答。跟李市长匆忙合影留念完,我就返程。回家后,我一直在想着李市长交代的整理抖音作品这件事,我能不能完成,况且,我跟李市长是第一次见面,人家把这么一项重要工作交给我,我要是搞砸了怎么办。但是,我想起李市长那微笑,是一种信任,是一种期待。我们是初次见面,却似乎有种“一见如故,相见恨晚”的感觉。是啊,我始终认为,世间唯有文章最长久,能帮李市长把抖音作品整理出来出书,意义重大,将会教育更多的人。接下来,我试着打开李市长的抖音作品整理了3篇。3月18日,我给李市长发了微信,把这整理出来的3篇作品给他看,他回复道:太好了,谢谢!这下我有信心了,于是,利用工作之余,我加班加点,整理李市长的抖音作品。

其实,我在整理李市长抖音作品的过程中,学习到了很多东西,深为李市长的人格魅力、渊博知识、奋斗精神等所感动。李市长的远祖老子(李耳)的《道德经》有句名言:上善若水,老子最推崇水的,水有两大优点,这在李市长身上得到充分的体现,第一,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李市长在从政期间,总是想着为老百姓办实事,红谷滩建设、修复绳金塔、整治玉带河、整治象湖、百路会战等,无不让老百姓受益。2010年,李市长从一个市长到农民,投身于家乡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振兴,受苦、受累、受气,但他始终想让村民富起来,村庄美起来,不抱怨,不放弃,通过多年努力,把西湖李家建设得非常好。第二,水处众人之所恶。水很谦卑,李市长的谦卑写在脸上,当南昌市市长期间,他走街串巷,问计于民,寻求管理城市的办法。回到家乡,他向很多专家求教,获取振兴家乡的经验和知识。对任何来西湖李家村参观的人,不管你是高官,还是普通老百姓,他都热情相迎,耐心讲解,深受游客的好评,大家争相与他合影留念。

总之,李市长是一个值得我们后辈学习的长者,我们要学习他的为人、为事、为官、为学的好经验和做法。我经常想,这样一位70多岁的老者,为何抛弃自己在大都市舒适生活不过,却甘愿到农村受苦、受累、受气。我在他的抖音作品中找到了原因,李市长生于农村,出身农民,热爱农业,关心自己的家乡,有着强烈的家国情怀,怀着报效家乡的浓浓乡情,他退休后决心扎根西湖李家建设家乡,吃公饭,住公房,做公事,公字当头,没有私利,从村民的当初不理解,到如今的大力拥护支持;从家乡昔日的破烂旧到如今的高大上,李市长的梦想终于实现了,为进贤县、南昌市、江西省的新农村建设做出了样子,成为了标杆。而作为从农村出来的我们,跳出了农门,穿上了皮鞋,退休后能否像李市长那样回到家乡去建设它,让家乡摆脱贫困,而不是摆脱贫困的家乡。在我的家乡江西省金溪县,明朝时出了一个人物叫胡桂芳(1553—1633年,任南京工部侍郎,后赐工部尚书,与著名戏剧家汤显祖结为儿女亲家),20年刻苦求学,终于考上进士,开始了自己漫长的42年仕宦生涯,他在贵州、广东等地参与剿匪,战功赫赫,62岁的时候,胡桂芳激流勇退,弃仕归家。胡桂芳回到江西金溪后,口不言功,足不出户,闭户读书,著有《子史摘萃》、《读史愚见》《忠孝集》《居家要语》等。同时,他参加劳动,下田干农活,也积极参与家乡建设,出资出力。我想,在李市长身上,我看到了胡桂芳此类古代优秀知识分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远大抱负和家国情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愿李市长在西湖李家乡村振兴大道上越走越宽。

我在整理李市长的抖音作品中学习到了很多知识和经验,也积累起一些今后进行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方面创作的丰富素材,非常感谢李市长。这些抖音作品,有李市长参与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经验的总结,有李市长个人对人生的思考,有李市长参与干农活的具体事例,有李市长在各种场合的讲话等,个人坚信,通过学习这些抖音作品,我们都能从中受益匪浅。

然后,我在网上搜索有关李豆罗老市长更多的个人资料,认真研读消化,对他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印象。

接着,我开始以他为原型,准备写一部关于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山乡巨变方面的小说,定名为《市长返村记》。小说设计了一个主要人物李逗,他在东湖李家村出生、成长,后来成为省会城市的市长,感恩于家乡的培养,看到家乡“脏乱差+破烂旧”,他毫不犹豫,退休回来建设家乡,决心使家乡摆脱贫困。他拥有丰富的从政经验,“治大国若烹小鲜”,懂得顶层设计,懂得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拥有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懂得与村民打交道,“大道理管着小道理 有道理管着无道理”,懂得怎么调动村民的积极性,懂得做表率,做样子,带领村民干。拥有坚强的毅力和决心,刚开始搞新农村建设,他在东湖李家遇到了困难和阻力,好苦,好累,好气,但他不抱怨,不放弃,寻找破解的方法,取得村民的信任和拥护。更重要的是,李逗犹如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企业家靠“企业文化”这个核心竞争力把企业做大做强,企业文化有三个层次:一是物质层面,指的是厂房和设备等;二是制度层面,就是企业的各种管理制度等;三是精神层面,就是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理念等。李逗也是靠“村庄文化”把东湖李家搞得如此出色,物质层面,他整修了房子和村路,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了景点;制度层面,他制定了村规民约,规范了村民言行举止,树立了新时代农民形象;精神层面,他打造了红色文化、农耕文化、孝悌文化、节庆文化、楹联文化、谱牒文化六种文化,特别是慈孝文化,使村风民风得到扭转,村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在李逗的带领下,东湖李家村成为全省、全市、全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标杆。10多年来,村庄环境优美,村风民风好转,旅游业蓬勃发展,村集体产业兴旺,村民过上了小康的生活。“要是一幅山水画,要是一首田园诗,要是一部文化交响曲,要是一张平安富贵图”的美好蓝图正变为现实,幸福是靠奋斗出来的,李逗为此付出了太多心血。李逗作为新时代乡贤的杰出代表,成为一种现象,乡贤们作为一个集体,为山乡巨变做出了自己较大的贡献。我们的作家,应该敏锐地关注到这种现象,走进乡贤们的内心世界,大写特写他们。作家是新时代的记录者,我们要深入基层,扎根人民,书写李豆罗这样的乡贤和他们在中国大地上的奋斗故事,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在写作的过程中,对于一些素材我不是很有把握,但受到疫情的影响,我不能直接去拜访李豆罗老市长,只好选择了微信和打电话两种方式,多次与李豆罗老市长沟通,详细了解他的一些故事,力求作品接地气,力求让李逗这个人物形象塑造得有血有肉,让读者读后印象深刻。2023年,我又多次深入李豆罗老市长的家乡——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前坊镇西湖李家村,采访了李豆罗老市长和村干部、村民等,体验了乡村生活,积累了更详实的创作素材。读着这部小说,有几次我不能自己,泪水悄然滑落,在我的眼前,总是浮现出一位77岁老市长那朴实的作风,那幽默的话语,那自信的步伐,那坚定的信念。他以赤子情怀,投身家乡建设,为山乡巨变倾注了十多年的心血和汗水,让我们向他和像他一样的乡贤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谢意!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更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他不向困难低头,总能想出思路破解难题;他也是非常乐观的人,以苦为乐,将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苦乐悲喜,写进了一幅幅书法作品中,写进了一篇篇有深意的诗歌中。

这部作品完成初稿后,我战战兢兢,诚惶诚恐,最后还是鼓起勇气发给李豆罗市长看,因为我对他的经历还有很多不了解,担心写得不到位。没想到,李市长认真地看完我的初稿,用了几个关键词对我表示肯定:真实、周全、细腻。这让我深受鼓励,也感到自己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我相信,很多人读了这部作品后,都会对小说的主人公李逗产生深刻的崇敬之情。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我们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正是千千万万的李逗等乡贤集体所创造出来的。

当下,中国作家协会正在推动“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和“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助推新时代文学繁荣发展,希望我的这部小说《市长返村记》能为两项计划的实施,为新时代文学繁荣发展做出一份小小的贡献,足矣!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