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黎阳红哥的头像

黎阳红哥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308/02
分享
《大河故事》连载

第五章 黄河故道二帝陵,牵出广阳里桃花源的千古佳话

我国上古奇书《山海经》中记载:“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河水之间,附禺有山,帝颛顼与九嫔葬焉”。这是史料中最早对颛顼帝陵所处位置的描述。

《山海经》中所说的“东北海”,就是现在的渤海。唐朝诗人王之涣的诗中说“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诗中的海指的就是东北海。

《山海经》成书于战国时期,所谓的“大荒之中”意思是在很早很早的久远时代,也可以说在上古时期。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是,在非常久远的上古时期,渤海西南方的黄河之畔有座附禺山,颛顼帝和他的妻子就埋葬在这里。

这里,就是上古时期的广阳里,也就是现今浚县善堂镇与内黄县梁庄镇交界一带的黄河故道沙区。而附禺山的确切位置,就在与善堂镇东万亩桃花源紧邻的梁庄镇三杨庄村西北方向。

颛顼帝的都城帝丘在现今濮阳县五星乡高城村,而他的陵墓却在帝丘城西北80余里的广阳里附禺山南坡,山下便是奔流不息的黄河水。那么,颛顼帝为什么要把自己的陵墓选址在这样的地方呢?

当地关于颛顼帝梦见仙翁所说的“有山无石、有河无水、有枪无樱、有花无果、一寇之地”的民间传闻,多多少少带着些神话色彩。如果把史料记载与民间传说结合起来去分析的话,下面这种说法更为合理,也就更加接近真相了。

自古以来,人们对自己死后安葬的地方极为重视,古时的帝王君主自不必说,更是作为头等大事来看待,所谓“生前安排身后事”,其中最重要的选好就是自己的安葬之所。

但凡是帝王陵墓,都是选在一处绝佳的风水宝地,而风水宝地大多是依山傍水风景优美,最好的墓穴是背靠青山,前临溪水。

颛顼帝建都帝丘,都城附近一马平川都是平原,只有帝丘西北80余里的广阳里黄河岸边有座附禺山,把陵墓建在附禺山的南坡,前望黄河水,背靠附禺山,自然是个绝佳之地。

还有,颛顼帝曾在广阳里大战黄河水怪,堆山挖河搞防洪工程,又教黄河两岸百姓遍植桃树林,广阳里一带成了一个美丽的桃花源。

颛顼帝的生日是农历三月十八,正当春风送暖桃花盛开的季节,每年这个时候,他就会带着妻子随从到广阳里黄河岸边附禺山下桃花林中春游赏花,这里山明水秀桃花粉红,清香弥漫风景宜人,怎能不让颛顼帝喜欢呢!

再加上广阳里一带民风淳朴,老百姓勤劳善良,颛顼帝又对他们有恩,大家伙儿对他崇敬有加,颛顼帝更是跟当地百姓关系亲密视若家人。如此一来,黄河岸边广阳里桃花源中的附禺山占尽天时、地利、人和,颛顼帝把自己的陵墓建在这里也就顺理成章了。

颛顼帝把自己的陵墓建在广阳里附禺山,的的确确选了一个天下最好的地方!

因为在他去世之后,当地民众世世代代心怀敬仰感恩之心,自发护陵长达4000多年,一直延续到今天!

当然,民间传说也不只是传说,传说中的寇家护陵人是确确实实存在的,他们的后代就生活在二帝陵东侧的三杨庄,寇家护陵人至今已经世代相传了169代。

几年前,央视7套《乡土》栏目曾经找到寇家第169代护陵人进行专访,制作了专题片《最后的护陵人》,向全国人民讲述了一段不为人知的传奇故事。

到了宋代,寇家护陵人被皇帝封为“寇千岁”,他们还有皇帝特赐的铜锤铁牌黄马褂,无论是谁敢在二帝陵前撒野,撞见穿着黄马褂手持铜锤铁牌的寇家护陵人,那可就倒了大霉了!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