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黎阳红哥的头像

黎阳红哥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308/07
分享
《大河故事》连载

第八章 守护颛顼、帝喾二帝陵的寇氏家族是怎么来的,又是谁指派寇家为护陵人?

中国上古时期两位人文始祖颛顼和帝喾的陵墓地处豫北黄河故道沙区,具体位置在浚县善堂镇与内黄交界处的梁庄镇三杨庄,这里是古时广阳里附禺山桃花源,如今是龙的子孙寻根问祖的华夏帝乡。

二帝陵的历史距今至少在4000年以上,豫北黄河故道的民间百姓尊称为“高王庙”。由于这里埋葬着我们中国人上古时期的两位祖先,颛顼、帝喾二帝是当时的部落联盟首领,是古老中国的天下统治者,数千年来,他们的陵墓一直有人在默默无闻地守护着。

护陵人是在古黄河岸边延续了上百代,家世神秘的寇姓家族。之所以说他们神秘,是因为数千年来,无论古黄河如何变迁,不管生存环境多么恶劣,寇家人从未离开过这片埋着两位华夏祖先陵墓的土地,他们的经历也很少对外人提及,世人所知道的寇家就是表面上看似普普通通,又世世代代守护帝陵的人家,而大家得到的信息大多来源于当地的民间传说。

时至今天,寇家护陵人已经传到了169代,算起来跟颛顼、帝喾离世的时间吻合,也就是说,寇家守护二帝陵已有4000多年!

然而,由于我国在周代以前还没有寇姓,以至于不少朋友质疑寇家护陵4000多年这件事。

当然,大家的疑问不是没有道理的。根据史料记载,我国最早的寇姓起源于周武王任命的“司寇”这个官职,古人姓氏有以官为姓的习惯,寇姓就是从司寇这个官名而来的。因此,在没有寇姓的时代,民间广为流传的“颛顼帝埋葬在寇家地里”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这样的话,从周武王时期到现在只有2000多年,豫北黄河故道的寇家人护陵的时间就“缩水”了一半。

那么,难道是寇家人记错了时间或是故意说多了吗?

那倒不尽然!因为仅仅从寇姓产生的时间来计算寇家护陵的时间,对世世代代不离不弃守护二帝陵数千年的寇家人是不公平的!

事情明明是矛盾的,红哥为什么还要这样说呢?

其实道理非常简单,那是因为在寇姓产生之前,寇家的先人已经一代一代守护了二帝陵两千多年,得到寇姓后又一代一代延续到今天。

寇姓的得姓始祖是周武王任命的司寇苏忿生,他的子孙以官名为姓开始姓寇,而苏忿生是上古时期昆吾的后人。

昆吾本名叫“樊”,他是帝喾执政时期的火正(官名)吴回的孙子,而吴回则是颛顼帝的曾孙。昆吾部落最早居住在昆吾(今山西省运城一带),后来迁居到河南省濮阳县一带,而颛顼、帝喾二帝的都城帝丘和陵墓就在这里。

上古时期男女结婚早,颛顼帝20岁就当上了部落联盟的首领,执政78年,活了98岁,他离世的时候把帝位传给了30岁的侄子帝喾,帝喾在位70年,活了整整100岁,在他执政期间,颛顼帝的曾孙吴回已经做了帝喾的火正官。

也就是说,寇姓的得姓始祖苏忿生是帝喾时期火正吴回的后人,寇姓都是颛顼帝的后裔。换句话说,守护颛顼、帝喾二帝陵的寇家人是颛顼帝的嫡系后代。

捋清了这层关系,大家也应该明白了,关于颛顼帝为何埋在二帝陵的传说最早应是在寇姓产生之后才有的,而寇家护陵的职责却是从更古老的先祖那里一代接一代传承下来的。

那么,究竟是谁指派寇家先人世世代代守护二帝陵的呢?

由于上古时期距离我们太遥远,这件应该属于保密级别很高的事情,就连上古奇书《山海经》都没有提及,红哥也只能经过推理做个结论了。

遥想4000多年前,98岁高龄的颛顼帝感觉自己大限将至,便把帝位传给了自己的侄子帝喾,交代帝喾把自己埋葬在帝丘城西北80余里的广阳里附禺山桃花源中,他要在自己死后背靠青山面临黄河,清风作伴桃花为邻,让自己的灵魂护佑着黄河两岸的百姓。

帝喾遵照伯父的遗愿安葬了颛顼帝,并安排火正吴回在族人中挑选3户忠诚厚道的人家,把广阳里附禺山周围的土地分封给他们,让他们世世代代秘密守护着帝陵,到了西周初年,这三户护陵的人家才得了寇姓,成为后世广为流传的“寇三家”、“寇千岁”……

豫北黄河故道的寇家人从古到今延续了169代,他们一直坚守着祖上的承诺,默默守护颛顼、帝喾二帝陵4000多年,寇家人信守千年承诺的可贵精神是毋庸置疑、也是无法磨灭的!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