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黎阳红哥的头像

黎阳红哥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309/27
分享
《大河故事》连载

第二十七章 中原奇峰大伾山有个镇山之宝,两代皇帝在古黄河岸边留下八丈佛爷七丈楼的天下奇观!

浚县城东有座风景秀美的小山,自古有名却叫大伾山,大伾山是上古奇书《尚书.禹贡》中最早记载的天下名山之一,因大禹治水以大伾山为营地而出名,因此后人称之为“禹贡名山”。

商周时期浚地称作“黎”,西汉高祖刘邦在这里设置黎阳县时,这座山曾叫做“黎山”,之后也叫“黎阳山”。东汉光武帝刘秀率军攻打河北王朗的时候途径大伾山,打了胜仗登基之后到山上筑坛祭天,并御封大伾山为“青坛山”。由于大伾山在县城之东,浚县的百姓俗称为“东山”。这样一来,这座山便有了6个名字,这6个名字各有各的说道,各有各的故事。

大伾山上名胜古迹很多,关于大伾山的传奇故事自然不在少数,而在众多的名胜古迹中,最亮眼的便是位于大伾山东麓半山腰崖壁上,开凿于后赵石勒时期的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中国最早、北方最大”的大石佛,“八丈佛爷七丈楼”的奇观更是传为奇谈,这尊大石佛成为大伾山的“镇山之宝”。

后赵石勒率兵渡黎阳津攻打刘曜时,在古黄河东岸修筑军城逯明垒,还建了一座酸枣庙,就连大伾山上的镇山之宝大石佛也是他做了后赵皇帝之后命人雕凿的,石勒跟古时的黎阳又有怎样的渊源呢?

我们知道,后赵石勒是古时羯族人,羯族人是北方游牧民族匈奴贵族的奴隶部队。匈奴造反的时候给了羯族人强大的机会,五胡乱华时期羯族人称霸北方,东晋大兴二年(公元319年),石勒在襄国建都,都城也就是现在的河北省邢台市西南,他建立的后赵政权,掌控着现在河南、山西、陕西等地,成为东晋十六国中实力最强、疆域最大的一个国家。

石勒是一位奴隶出身的皇帝,也是一位马上驰骋的王者。我们的伟人说两晋时出过一个马上皇帝石勒,是一位很有军事统帅能力和政治远见的少数民族政治家。伟人评价石勒是乱世英雄,败后汉、灭前赵、擒刘曜,是个厉害的角色。

古时黎阳坐拥黄河渡口黎阳津,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石勒当了皇帝后自然要牢牢掌控这处军事要塞,当时的黎阳是后赵的地盘儿,也是石勒非常看重的地方,因此他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历史的足迹。

石勒皇帝在酸枣庙和马村一带修筑逯明垒是为了控制军事重地黎阳津,那么,他在大伾山上雕凿大石佛又是出于什么意图呢?

咱们就要从他跟一位天竺(古印度)高僧佛图澄的交往说起了。

佛图澄在晋永嘉四年(公元310年)来到中国传教,在他没有结识石勒之前,就对战乱纷争的东晋十六国形势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分析和研判,他是要借助一个强大的势力大兴佛寺,这样才能达到自己传教的目的。

眼瞅着后赵在五胡十六国中强势崛起,佛图澄便主动接近石勒,以幻术骗取了石勒的信任后,便借助石勒的势力,在后赵地盘上兴建佛寺,黎阳是后赵的重要领地,自然也在兴佛寺之列,于是,石勒皇帝接受了佛图澄的建议,在大伾山东山崖依崖雕凿了一尊8丈高的大石佛,没成想却为后世留下了一件国保。

1984年4月,国内一些专家到大伾山考察,在对大石佛进行了综合研究后一致认定,浚县大石佛是“全国最早、北方最大”的一躯大型摩崖造像。

其实,石勒皇帝命人雕凿大石佛还有另外一层深意,当时古黄河从大伾山东山脚下流过,河水经常在黎阳境内泛滥成灾,上古时期大禹治水才以大伾山为营地,把这里当成治理水患的重点区域。黎阳人民苦于水患又无能为力,石勒提出了“凿大石佛以镇河”的口号,也迎合了老百姓的意愿,为此,当地民众一直把大石佛尊称为“镇河将军”。

开凿大伾山石佛是一项非常浩大的工程,以至于大佛所在的寺院天宁寺和大佛楼直到北魏时期(公元386—534年)才得以修建完成。

天宁寺在元代以前叫大伾山寺,明代才始称天宁寺。拓跋魏给大石佛建造的大佛楼高7丈许,依崖而建,与崖顶齐。而石勒开凿的大石佛高8丈,于是便有了“八丈佛爷七丈楼”的天下奇观。

很多朋友在没有见到大伾山石佛时心里有这样的疑问,大石佛高8丈,而大佛楼只有7丈,大佛是怎么在里面待着的呢?

看过大石佛和大佛楼的朋友们就会莞尔一笑告诉你答案,在7丈高的大佛楼中端坐着8丈高的大石佛,是因为大石佛膝盖以下的一丈安放在大佛楼的“地下室”里,不信你就亲自去看看就明白了!

讲了“八丈佛爷七丈楼”的由来,咱们继续说埋在古黄河岸边的千年故城,前面已经讲了6座因河而兴又因河而废的古代城池,浚县善堂镇黄河古道上还有一座埋在地下的千年古县城,它在什么位置,又有怎样的故事呢?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