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古时两国交战选派大将时,往往筑起个高台拜将,人们称之为“拜将台”,却很少听说有“败将台”之说。
可是,在豫北古黄河岸边金堤旁就有一座“败将台”,今天就跟大家聊聊“拜将台”和“拜将台”的故事。
平时大家听古时候两军打仗,常常听到“拜将台”这个名词,“拜将台”又叫拜将坛,是古时帝王筑坛封大将时搞仪式的地方。
关于拜将台有个历史典故,筑坛拜将这件事起源于刘邦。
公元前206年,刘邦还是汉王的时候,韩信投靠了他。但是,虽然韩信熟读兵书胸怀谋略,但是刘邦并没有重用他的意思,韩信觉得憋屈便连个招呼都没打就走了。
刘邦的得力谋士萧何知道韩信的本事,当他得知韩信因为得不到汉王重用赌气离开了,便亲自快马加鞭把韩信追了回来,并在刘邦面前力荐韩信,说他有将帅之才,如果被别人重用,日后必定会对汉王不利。
刘邦分析了利害关系之后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儿,立马儿安排“择良日,设坛场,具礼”,搞了个非常隆重的仪式拜韩信为大将。结果就不用细说了,韩信不负众望,帮助刘邦夺取了天下,奠定了大汉基业。于是,后人才有了“沛公帝业今何在,不及淮阴有将坛”的感慨。
然而,在豫北黄河故道沙区,浚县跟滑县交界处的善堂镇李村村南有一座高大的土台,当地的人们称之为“败将台”。
这里是东汉末年白马之战的古战场白马坡,高台紧邻古黄河金堤和颜良墓,在当地民间流传着这样一段传说。说的是关羽在白马坡斩杀河北名将颜良之后,颜良的战马驮着他的尸体一路狂奔,跑到黄河金堤旁这座高台上尸体掉了下来,后来,袁绍的军士们将颜良的尸体葬在了南边不远处的白马坡,也就是现在善堂镇马村村东的颜良墓。由于颜良是战败的将军,人们便把颜良掉落尸体的高台叫做“败将台”了。
据说,这座败将台很早的时候要比现在高大得多,只是经过两千多年沧桑变化,高台上的土被挖走大半填进了白马坡。村里的老人们说,还是在生产队的时候,村民们曾经在这座高台周边挖出很多灰烬坑,大家猜想很可能是古时修筑金堤时民工们就地做饭留下来的,也有可能是白马之战时军队屯兵做饭留下的遗迹。
豫北古黄河两岸留下的历史遗迹很多很多,从浚县、滑县交界的白马坡到浚县、内黄县交界的二帝陵,就有好几座座千年古城毁于黄河水患之后深埋在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