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陕西于国良的头像

陕西于国良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2104/02
分享
《守土灞上》连载

第二十二章 三圣故里

一个地方历史名人的成功奋斗史,总是人们教育孩子借鉴学习的奋斗典范,从历史名人的成长历程中汲取精神激励正能量,对每一个人的成长都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不仅可以启迪心智,汲取人生经验智慧,树立人生远大理想,在人生征途中,也成为激励事业成功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1996年9月,李国栋校长从老家白水北井头村来到西安庆华小学,已经奉献了二十四个年头。他感慨道:在庆华小学工作生活的时间,已经远远超过了在故乡成长奋斗的时间,能在神圣的教育事业上有所建树,也得益于来自故乡历史文化滋养的力量,这力量也必将鼓舞他在献身教育事业中一直坚守奋斗下去。

在庆华厂,在教育界,大家一致评价说,李国栋校长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也是一个具有家国情怀的人。

什么是家国情怀?教育家朱永新给予最新的诠释。他说,所谓家国情怀,简单地说,就是个人对家庭、国家等共同体的认同和热爱。其基本内涵包括家国同构、共同体意识和仁爱之情,其实现路径强调个人修身、行孝尽忠、重视亲情、乡土情结、民族精神、爱国主义和天下意识。从本质上来说,家国情怀是对自己的家庭、家乡、国家,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父老乡亲所表现出的深情大爱,是一种高度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英雄不问来处,但乡情犹如纽带,为人生增添奋进激情。在庆华厂,不难发现,在军工事业以及其他岗位上做出杰出贡献的,就有很多渭南人,大多数都是渭南师范学院毕业的高材生,比如原庆华厂党委书记、工会主席代五四、陕西新博雅教育集团董事长刘小明、庆华厂宣传部业务主管刘永奇、灞桥区教育局督导室副处长党满良……

在庆华小学,毕业于渭南师范学院的高材生更是庆华小学教育教学发展的中坚力量。李国栋校长老家在渭南白水,曾是渭南师范学院数学系学生会主席,陕西省高校优秀毕业生。孙婷婷老师的老家在渭南澄城,梁妙玲老师是渭南合阳人,冯玖花老师是富平流曲人,李育老师的父亲也是教师,老家在渭南华县,吴晓锋老师是蒲城孙镇人,温战强副校长是富平流曲人……

有人开玩笑说:“这是不是和渭南师范学院老校友,国务委员、国防部部长常万全有某种渊源关系?”

李国栋校长一下子笑了,说:“这能有什么关系?庆华厂近万名职工,庆华小学也有一百多名老师,很多老师来自渭南师范学院,也是挺正常的。再说了,常万全部长工作繁忙,哪有时间和精力顾及这些小事?要说有关系,那就是老校友赤胆忠心热血报国的精神一直激励着大家不断在努力奋斗。”

国防部部长常万全是河南南阳人,毕业于渭南师范学院,原任第十八届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国务委员和国防部长。现任渭南师范学院校长顾问。

提到国防部长常万全这位老校友,渭南师范学院师生都引以为荣,常部长从一个农家贫苦孩子成长为一名将军,再到国防部部长,老校友赤胆忠心热血报国的精神,的确一直激励着渭南师范学院千万师生为理想矢志不渝地奋斗着。

渭南师范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所高校,肇始于1923年,经历了赤水职业学校和“抗大式”的赤水农业职业学校,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的渭南师范学院,改革开放以来的渭南师范专科学校与渭南教育学院,一直到现在的渭南师范学院,沧桑奋进九十四载。现在,渭南师范学院已成为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地方高校,正朝着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师范大学的目标迈进!

常万全部长是渭南师范学院的骄傲。1949年1月,常万全出生在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石桥镇麦仁店村,姊妹5人,家境贫寒,父亲为人和善,乐于助人,有一手好木匠手艺,街坊邻居每次请他帮忙,从来不要工钱,在村里有很高的口碑。1968年2月,19岁的常万全从渭南师范学院毕业,入伍参军,被分配到广州军区第47军140师警卫连,当了一名普通战士。

因为素质过硬,能力突出,常万全在警卫连历任班长、排长。从1974年到1985年,常万全先后任第47军司令部作训处参谋、兰州军区司令员韩先楚上将的秘书、第47军司令部作训处副处长、处长、第47军140师参谋长等职。1985年9月,常万全调到了47集团军139师担任副师长。常万全作为139师副师长,与师长黄俊杰、政委刘冬冬一起率领全师开赴老山前线作战。“特功五连”突击队经39分钟战斗,成功攻占604号阵地、968高地,毙敌87人,伤敌28人,俘敌2人;炮兵以准确猛烈的炮火对211个目标射击463次,发射炮弹26619发,独立歼敌157人,摧毁火炮19门、机枪22挺、指挥所和观察所13个、各种工事122个,并引爆弹药一批。战后,那面被打了200多个弹洞的“攻无不克”红旗被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顾金海烈士被军委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从1998年到2003年,常万全历任国防大学战役教研室主任、47集团军军长、兰州军区参谋长等职。2003年到2007年,常万全又先后担任北京军区参谋长、沈阳军区司令员等职。2007年10月,常万全被任命为军委委员、总装备部部长,并晋升为上将军衔。2013年3月,常万全成为了第11任国防部长,直到2018年3月退休,结束了50年的戎马生涯。

2008年9月25日晚,中央军委委员、飞行任务总指挥长、总装备部部长常万全宣布神七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神舟七号飞船发射成功,是我国最具代表性、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重大科研实践活动,是中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伟大壮举,标志着这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首战告捷!

在电视机前,时任庆华小学副校长的李国栋,豪情满怀,看到老校友宣布神七飞船发射成功,暗下决心,热血报国,科技强国,一定要在小学阶段就培养出更多长大有责任担当的军事科技人才!

李国栋校长认为,作为这个时代的青少年需要博学多才,有快捷获取信息的能力,有终生学习的观念,有自我发展的精神,有与人协作的习惯等,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责任心的培养。同时,通过教育可以使学生去进一步感染和熏陶社会上的其他人,从而使每一个人都能真正地承担起社会责任,使全社会真正成为一个负责任的社会,责任教育就是源于新时代快速发展的迫切需要。

渭南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被誉为华夏之根,有三圣故里、将相之乡称谓。李国栋校长感慨道,不仅仅是庆华厂的杰出贡献者,还是庆华小学的优秀老师,相信每一个从渭南走出来,立志对国家和社会有所建树的人,都一定受到过故乡深厚文化底蕴的熏陶,集聚发展奋进的正能量。

华夏文化,源远流长。相传字圣仓颉就出生在渭南白水县史官乡西南的阳武村。民间传说仓颉是皇帝的史官,见鸟兽的足迹后受到启发,分门别类,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尊称为汉字造字的先祖。

在遥远的上古原始社会时代,人类一步步从“堆石记事”、“结绳记事”、发展到“符号文字”。远古符号文字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大概五千余年,远古早期的文化历史记录,基本上都是用符号文字记录下来的。

据历史书记载,轩辕黄帝兴起之后,黄帝的史官仓颉、沮诵受到鸟兽足迹的启迪,集中了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呕心沥血数十载,搜集、整理流传与先民中的象形文字符号结合创新,并加以推广和使用。绳结虽有大小和形状区别,但年久月深,难于辨识。后来仓颉仰观奎星环曲走势,俯看龟背纹理、鸟兽爪痕、山川形貌和手掌指纹,从中受到启迪,根据事物形状首先创造了象形文字。仓颉以天地万物造出的形象符号,遂称为文字。仓颉所创的文字有六类大意,一类是指代事情的字,如“上、下”,二是指形象字,如“日、月”。三是指形声字,如“江、河”,四是指会意字,如“武、信”。五是指转注字,如“老、考”。六是指假借字,如“令、长”。专指事情的文字,在上为上,在下为下。专指象形的文字,日满月亏,仿照其形状造成。形声的文字,以类为形,配以声。会意的文字,止戈为武,人言为信等等。转注的文字,以老寿考等字为多。假借的文字,数种语言通用一个意思,其发声虽不一样,文意是相通的。所以自黄帝到夏商周三代,文字一直沿用未曾做过改动。

西汉哲学著作《淮南子》里有“天雨粟,鬼夜啼”的记载。仓颉造字成功之日,举国欢腾,感动了上苍,把谷子像雨一样哗哗地撒下来,吓得鬼怪夜里啾啾地哭起来了。

仓颉造字的逸闻典故至今仍在民间流传。相传黄帝统一华夏之后,感到用结绳的方法记事,远远满足不了要求,就命令史官仓颉想办法造字。仓颉就在现在河南省北部的洧水河南岸,筑台造屋,专心造起字来。他苦思冥想,很长时间也没造出一个字。有一天,仓颉正在思索的时候,看见天上飞来一只凤凰,嘴里叼着的一件东西掉了下来,正好掉在仓颉面前,仓颉拾起来,看到上面有一个蹄印,可仓颉辨认不出是什么野兽的蹄印,就问正巧走来的一个猎人。猎人看了看说:“这是貔貅的蹄印,与别的兽类的蹄印不一样,别的野兽的蹄印,我一看就能知道。”仓颉听了猎人的话很受启发,他想,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特征,如能抓住事物的特征,画出图象,大家都能认识,这不就是字了吗?从此,仓颉便在生活中注意留心,仔细观察各种事物的特征,譬如日、月、星、云、山、河、湖、海,以及各种飞禽走兽、应用器物,并按其特征,画出图形,造出许多象形字来。仓颉把他造的这些象形字献给黄帝,黄帝非常高兴,立即召集九州酋长,让仓颉把造的这些字传授给他们,于是,这些象形字便开始应用起来。为了纪念仓颉造字的功劳,后人把仓颉造字的地方称作“凤凰衔书台”,宋朝时还在这里建了一座纪念仓颉的庙,取名“凤台寺”。

仓颉造字,功在千秋。有了文字,人类从此由蛮荒岁月转向文明生活,后人纷纷修庙纪念字圣仓颉的丰功伟绩。

白水县仓颉庙是国内仅存的纪念文字发明创造的庙宇,2001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白水县城东北35公里处的史官乡,庙东一里多为武庄村,相传仓颉生前曾在此村生活居住过,庙南一里多为史官村,是后人为纪念仓颉,以其官职定为村名,庙西北方向约五里为地彭衙村,是古白水县衙所在地,庙西南方向约二十公里有阳武村,相传仓颉就出生在这个村子里。仓颉庙内,墓园内现存建筑年代多为元、明、清朝代修建,装饰富丽堂皇,地方色彩浓厚。仓颉墓冢修建于公元162年,即东汉延熹五年,周围有三米高的砖花墙,1939年民国时期重新修建,墓冢上古树参天,墓碑依稀可见。东门镶有对联“画卦再开文字祖、结绳新创鸟虫书”,西门对联“雨栗当年感天帝、同文永世配桥陵”,歌颂了字圣仓颉造字的丰功伟绩。

仓颉虽然是一位介于神话与传说之间的人物,但人们对仓颉的崇拜,对文字的敬畏,自古以来,从未泯灭。多少年来,前来白水县仓颉庙仓颉墓拜谒的游人仍然络绎不绝。

在华夏之根渭南,除了字圣仓颉,还有酒圣杜康、史圣司马迁,都是人们争相敬仰崇拜的历史英雄人物。

据《白水县志》和有关碑石所载,酒圣杜康,字仲宁,汉代康家卫人。三国时,曹操曾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诗句,对杜康酒给予高度赞美。从而使杜康酒名声大振,享誉世界。

白水县大杨乡杜家壑村,就是当年杜康聚族而居的地方。杜康居住过的地方称杜康沟,沟里居民,十之八九的住户都姓杜,自誉为杜康后代。在杜康沟北岸,建有杜康庙和杜康墓。庙下河岸有一眼泉水叫做杜康泉,相传杜康即用此泉造酒,泉水清澈,从未枯竭。改革开放后,在当年杜康酿酒的遗址上,还新建了杜康酒厂,酿酒全用杜康泉水。所酿造的杜康酒,鲜美甘醇,名扬中外,畅销国内外,深受中外顾客的欢迎。

据说在黄帝的时候,杜康是专门负责管理粮食的官员。当时,随着农耕技术的发展,粮食每年都获得了大丰收。可是,粮食多了吃不完,只能储藏在山洞里,山洞阴暗潮湿,时间一久,粮食全部腐烂了。杜康见状,开始苦思冥想储存粮食的方法。有一天,杜康来到树林里散步,发现了几棵枯死的大树,只剩下粗大空荡的树干。杜康灵机一动,把粮食全部倒进了干燥的树干里。过了一段时间,杜康来到树林里查看粮食,他惊奇地发现,储粮的枯树前,横七竖八地躺着一些野猪、山羊和兔子,一动不动,好像死了一样。他连忙走近看个究竟,原来盛粮的树干裂开了几条缝,由里向外不断渗水。看来,这些动物是舔吃了这水才躺倒的。可这究竟是什么水呢,杜康凑过去一闻,只觉一股清香扑面而来,他尝了几口这浓烈的香水,顿觉神清气爽。后来,杜康把浓烈香水带回家,请大家品尝,大家你一口,他一口,都说好味道。就这样,酒在民间逐渐普及开来,杜康也被人们尊称为造酒之神。后世便将杜康尊为酒神,制酒行业尊奉杜康为祖师爷。

对于史圣司马迁的贡献,历史评价很高。梁启超认为:“史界太祖,端推司马迁”,认为《史记》实为中国通史之创始者,是一部博学严谨著作。鲁迅认为:“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司马迁写文章“不拘于史法,不囿于字句,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毛泽东最佩服司马迁的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赞颂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司马迁是渭南韩城人,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散文家和天文学家。司马迁出生在韩城龙门一个小康之家。祖父司马喜在汉文帝诏入栗米受爵位以实边卒的政策下,用四千石栗米换取了九等五大夫的爵位,全家免于徭役。司马迁在父亲司马谈指导下习字读书,十岁时已能阅读诵习古文《尚书》、《左传》、《国语》、《系本》等书。汉武帝建元年间,司马谈到京师长安任太史令一职,司马迁留在龙门老家,过着耕读放牧的生活。

长大之后,司马迁离开龙门,来到长安父亲身边。司马谈让司马迁遍访河山去搜集遗闻旧事,二十岁时开始游历天下,从长安出发向东南而行,出武关,南下襄樊到江陵,过湘西,至长沙,越洞庭,登庐山,观钱塘,探禹穴,上姑苏,望五湖,过淮阴,谒曲阜,曾受困彭城,历经曲折,最终返回到长安父亲身边。

汉武帝元封元年春天,汉武帝东巡渤海返回的路上在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司马谈是参与制定封禅礼仪的官员,因病未能同行。奉命西征的司马迁完成任务后,赶往泰山替父参加封禅大典,走到洛阳见到了生命垂危的父亲。弥留之际的司马谈对儿子说:“我们的祖先是周朝的太史。远在上古虞舜夏禹时就取得过显赫的功名,主管天文工作。你继为太史,应接续祖先的事业。汉朝千年一统大业,泰山封禅,我不得从行,这是命中注定!你一定会做太史的,做了太史,编写论著,扬名于世,光耀父母。天下称颂周公,是说他能够歌颂周文王、武王的功德,宣扬周、召的遣风,使人懂得周太王、王季的思想以及公刘的功业,以使始祖后稷受到尊崇。王道衰落,礼乐损坏,孔子研究、整理旧有的文献典籍,振兴被废弃了的王道和礼乐。整理《诗》、《书》,著作《春秋》。四百多年过去,汉朝兴起,海内统一,却中断历史文献,你要继承父志把编纂历史的计划全部完成。”

汉武帝天汉二年,李陵出使匈奴兵败降敌,武帝愤怒,群臣皆声讨李陵罪过,唯有司马迁刚正不阿,为李陵辩护,司马迁以“欲沮贰师,为陵游说”被定为诬罔罪,按律当斩。父志未酬,想到文王拘于囚室而推演《周易》,仲尼困厄之时著作《春秋》,屈原放逐才赋有《离骚》,左丘失明乃有《国语》,孙膑遭膑脚之刑后修兵法,吕不韦被贬属地才有《吕氏春秋》传世,韩非被囚秦国,作《说难》和《孤愤》,《诗》三百篇,大概都是贤士圣人发泄愤懑而作。司马迁毅然选择了以腐刑赎身死,不辱使命,完成父亲遗愿,著述《史记》。

从小学上学开始,喜爱阅读的李国栋就受三圣文化熏陶,幼小的心灵里就有了做一翻事业的远大理想,自从考入渭南师范学院读书,立志从事教育事业,处处激励自己,执着追求,砥砺前行。

三圣故里的优秀历史文化给了李国栋校长远大理想的力量滋养,二十多年来,庆华厂丹心报国智慧奉献的精神又不断给他前行的力量,在小学基础教育发展中勇于改革,阔步前行。把庆华小学办成了陕西省示范小学、西安市艺术师范教育学校,这何曾不也是传承故乡文化,给渭南父老乡亲最好的答卷呢?

三秦大地,有着丰厚的人文资源。李国栋校长坦言,庆华小学的责任文化教育,就是旨在培养学生具有高度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没有历史担当就理解不了肩上的责任,没有经历实践就不会有远大的责任抱负。责任感是在体验中产生的,只有真实的体验,才能激发情感,强化奋斗意志。只有当学生成为责任文化教育的主体,通过切切实实地亲身体验,才会树立起对社会、对集体、对学习、对家人的责任心,最终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2017年4月24日,雅森国旅组织庆华小学500多名同学来到楼观台,探寻道家历史,学习道家文化。

2018年6月,庆华小学党员干部前往延川县梁家河开展“走进梁家河,感悟大学问”党日主题教育活动,激励全体教师,不忘初心,坚守奉献,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2019年7月1日,李国栋校长带领庆华小学全体党员干部走进渭南韩城东渡黄河出师抗日纪念馆,向革命先烈鞠躬,缅怀为民族献身的英雄,激励全体教师牢记使命,在新时代教育事业中勇挑重担,建功立业。

2020年3月底,清明节来临之际,庆华小学深入开展“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云祭扫”主题教育活动,让孩子们通过网上渠道在线送花、留言等方式为革命英雄和抗“疫”烈士敬献鲜花,抒写感言寄语,表达对他们的崇敬之情、感念之心和精神意志传承。

庆华小学还组织师生前往富平县习仲勋革命陵园拜谒学习,紧密联系“责任伴我行”活动主旨,深刻体会到先烈们的革命情怀,将先烈们不怕牺牲、顽强奋斗的革命精神,化为自己肩上的责任,鞭策师生在实际生活学习中奋发向上,勇往直前。还特别邀请第二炮兵工程学院的学员们来到庆华小学,开展“军民共建手拉手,践行核心价值观”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当代军人的风采,共唱《义勇军进行曲》,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的热血豪情。

李国栋校长说:“故乡的优秀历史传统文化,已经深深侵入了我的血液里。我也希望庆华小学的孩子们感同身受,通过文化熏陶,让责任文化在孩子的成长路上打上深深的烙印。”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