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汤海冬参加了金都市建设系统的一个形势分析会,分析会上,省里的专家学者深度剖析了当前建筑业的发展形势,明确指出,今后的建筑业将围绕“三大变革”核心举措,进行变革创新——
一是商业模式变革。积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大平台商业生态系统,探索“大基建+”的模式、运用“互联网+”的思维、“金融+”的手段,积极推行“事业合伙人机制”,实现“横向拓展,纵向发展”的一体化格局。
二是升级模式变革。在国内房地产开发已达巅峰状态、供给侧改革推进、新税制政策落地、PPP热潮掀起的行业背景下,进一步强化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加快实现由传统建筑企业向现代建筑产业的重大变革,提升企业的内涵式发展。在市场上,注重由国内转向国外,加快进军海外市场的步伐。
三是文化模式变革。大力提倡“狼道执行文化”,以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奋不顾身的攻战精神、机智灵活的应变能力、协调一致的团队意识,持续推进集团企业改革创新、砥砺前行。
省里的专家学者语重心长地告诫企业家们:在行业和社会变革态势汹涌之际,只有认清形势,锐意进取,迎接挑战,不断强身健体,强化自身能力建设,加大转型升级步伐,才能打造“四个能力”,实现转型发展。
四个能力,即打造文化引领力、企业平台化支撑力、改革激发内生动力、重组运营产业版图扩张力。
这次的形势分析会议对汤海冬的启发触动很深。他突然联想到前不久,市政协副主席梁凯有个招商引资项目,让他的银河集团与G省的远大集团合作发展装配式建筑。梁凯介绍说,远大集团是国内较早从事建筑工业化体系研发和产业化应用的综合型规模企业,有健全的自主建筑工业化研发体系、制造体系、施工体系、材料体系与产品体系,技术专利数百余项,真正实现质量、进度、成本的三大可控,能够为客户提供集设计、制造、工程咨询、运营服务于一体的绿色建筑整体解决方案。已实施工业化建筑项目逾千个,产品涵盖保障房、商品房、别墅、酒店、办公楼、学校等。目前“远大联合”产业合作模式已成功落地30余个城市,在全球拥有数十家PC工厂。
当时,汤海冬对装配式建筑没有什么概念。通过这次形势分析会专家们对装配式建筑的剖析,以及自己的一些研究,终于弄明白装配式建筑是怎么一回事。汤海冬对银河集团的未来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他已经觉得在银河集团未来的战略勾画中,必须要从创新、开放、共享、透明、合作出发,重点构建新的文化生态,为实现集团五年发展规划提供强大的文化引力。通过建好平台、打造核心竞争力、运营重组进行产业整合,补齐短板,从而实现“三大转型”——
一是实现从传统建筑逐步向绿色制造转型,即发展建筑装配式;二是从普通施工总承包向“融资投资建造运营”四位一体的商业模式转型;三是由市场布局从跟随型外延扩张向区域聚焦布局转型。实现集团管理升级路径,助推企业实现精细化、现代化管理,努力实现三大变革:一是商业模式:由单一的工程承包商向全价值链综合服务商转变,借助PPP、EPC等模式培育投融资服务能力、设计施工一体化能力和运营管理能力。二是产业布局:由单一国内市场向区域滚动、跨国经营转变。三是经营模式:积极推行股份制的经营模式,让相关责任方建立起利益共同体,以提高企业活力、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这次建设系统的形势分析会后,也让汤海冬对银河集团发展装配式不再犹豫观望。他决定采纳梁凯的建议,由银河集团与G省的远大集团合作,率先在金都市建一以设计标准化,部件生产模数化、工厂化,施工装配化、机械化为管理模式的建筑产业化工业基地。集项目事业于一体,融产学研销于一身,汇上下游产业于一园。抢占前景广阔的建筑产业化市场,最终形成立足金都、走向市外、辐射全国的建筑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经市政协梁副主席引荐,与远大集团几轮谈判,银河集团与远大集团合作,组建股份有限公司,建一现代化的建筑工业产业园,包括5条PC生产线加1条钢筋加工生产线,即5+1生产线;部品部件产研发展示中心;成套住宅部品部件配套中心及员工培训中心。项目分两期建设,第一期投资约三亿元,建设5+1生产线,包括征地及厂房建设,一年内建成。第二期投资约两亿元,建设包括部品部件产品研发展示中心;成套住宅部品部件配套中心、员工培训中心及其它配套设施。金都市政府大力支持,决定在金都市九江路上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征地300亩,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
双方约定的股权配置为,银河集团以51%的资金投入作为控股方;远大集团投入资金49%。双方均以现金形式,按照项目建设周期和实际资金需求同步投入。双方各按各自出资额占出资总额的比例分享共同投资的利润,分担共同投资的亏损。股份公司的运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要求,建立并逐步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即建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聘请CEO,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管理架构和管理机制。
银河集团与远大集团达成合作关系,组建股份有限公司后,汤海冬又着手另一大动作,拟建银河集团总部大厦。
然而,他的这一大胆计划却遭到孙艳等人的质疑,认为汤海冬如此大手笔,步子是不是跨得太大、太猛了。
“你们也是知道的,建银河集团总部大楼,是我父亲生前所愿,我只不过是实现我父亲的遗愿而已,再说,银河集团目前的办公条件和办公环境的确已经跟不上发展形势,急需改善办公条件,提升企业形象,擦亮集团招牌。”汤海冬在董事会上与孙艳争辩说。
“汤总,你说的是事实,但另一个现实你一定要面对,咱们现在正与远大集团合作筹建装配式PC 工厂,先期投入资金需要一个多亿,如果现在接着再建一栋单体20层的总部大厦,连地下人防工程、车库及地上的配套设施,算下来,起码要三个亿,这两个项目加在一起,就是近五个亿,就凭咱们目前的银行授信额度,也是不可能贷到这么大笔款子,所以,我觉得总部大厦应该缓一缓。”孙艳分析道。
“刻不容缓。做大事,就不能畏首畏尾,前怕狼后怕虎。你说的这些都是事实,但这两个项目都是政府大力支持的项目,他们也答应予以政策扶持的。”汤海冬依然坚持己见。
“汤总,说句你不爱听的,作为一个企业家,如果他的发展纲领只是谋求公众的认同或是寄托在政府支持的口号声中,那么稍有不慎,就很可能陷入作茧自缚的歧途中。银河集团是你们汤家的,我们这些打工的只是尽份责任提提建议,采不采纳,一切由你。尽人事听天命。我还要给你一个忠告——企业是不能盲目追求多元化经营,不能盲目追求发展速度。”显然,孙艳对汤海冬上的这两个项目是不赞成的,尤其是第二个项目。
“你怎么突然变得如此谨慎,可不像你的风格。没你说得这么严重。”汤海冬听了孙艳的一席话,不气不恼,就是觉得奇怪。奇怪孙艳怎么突然变得谨小慎微,胆小怕事了。
孙艳望着踌躇满志的汤海冬,突然涌起复杂的感情,她不再言语,也不再争辩,却莫名其妙地在为银河集团的前途命运担忧起来。
汤海冬最终没有采纳孙艳等人缓建银河集团总部大厦的建议,将装配式PC工厂和银河集团总部大厦两个项目同时上马。
在高新技术产业园上马的PC工厂项目正式签约,不久即开工建设。
正在立项的银河集团总部大厦选址在金都市梧桐路,面积为30亩的1号地块。该地块位于金都市东南隅,交通便利、区位优势独特,有金都东南第一地之称。
银河集团总部大厦也是政府鼓励支持建设的地区建筑业总部经济大楼,计划建设一栋21层、建筑面积为3万余平方米,地下人防、车库建筑约1万平方米的总部大楼。集办公、设计、研发、项目全过程咨询、商务、商业于一体,总投资约为三亿元。
目前,项目前期的土地出让,环评、立项、规划等方案手续均已办理,施工图也已通过审查,现场临时设施及场地平整已经开始施工。可谓是万事具备,只待破土动工。
可就在这节骨眼上,省里突然来了一位大领导,据说,这位大领导的祖籍就在金都,可以说是个金都通。他在金都市市长于仁俊的陪同下,来到银河集团总部大厦工地现场参观视察。
银河集团董事长汤海冬和副总裁孙艳陪同在现场。
这位大领导在金都市相关政企领导的陪同下,一边听市长的介绍,一边极目四顾了一番现场,突然对身边的于市长和银河集团的两位领导说:“这个位置太好了,可谓是锦绣之地啊。”大领导不无赞叹地如指点江山一般地说,“你们看,向东可到盐城入海、向北可航至大运河济宁段、南下可到达江苏、浙江运河沿线的主要城市,水陆交通十分便捷。汤董事长,这可是块膏腴之地,也是块风水宝地啊。”
大领导接着又转脸对身旁的于市长说:“于市长,这里是金都的东大门,以我看,这里要建就应该建金都市的门户建筑。”
包括于市长在内的所有陪同的政企领导不解其意,睁着困惑的眼睛盯着大领导。
“我的意思是要盖就要盖金都的标志性建筑、象征性建筑。”大领导看出大家困惑的眼神,进一步启发说。
“领导,这仅凭我们银河集团的一家之力,恐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聪明的孙艳第一时间听出了大领导的弦外之音,企图想让大领导停止他的想象。他这一想象不要紧,弄不好,可能会将银河集团拖进山穷水尽,甚至万劫不复的境地。
大领导看了一眼俏丽典雅的孙艳,微笑着对于市长说:“你看,人家提你们的意见了。如果改变设计方案,盖35层以上的大楼,政府要给人家政策扶持哦。”
这下,除孙艳外,于市长、汤海冬及其他陪同的人员才领会大领导的意图。于市长当即表态道:“那是那是,银河集团是我市民营骨干企业、纳税大户,政府理应扶持。”
大领导听了,边点头,边补充说:“政府扶持,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要有具体举措,出台相关扶持政策,譬如,支持建筑业企业总部基地建设,对全市施工总承包特级、一级资质和专业承包一级资质企业申请总部基地建设超过1万平米的,应优先供应土地,用地价格及各项配套费用参照工业企业供地的优惠政策。合理规划布点建筑产业化生产企业,建筑产业化企业纳入工业扶持资金支持范围,享受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相关优惠政策,在土地供应上应优先支持,其用地价格及各项配套费用享受工业用地有关优惠政策。”
“是的是的。”于市长连连点头说,“回去,我们立即召开会议,研究制定相关对民营建筑企业的扶持意见,由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文件,特别是针对银河集团总部经济园的项目建设,更应确立为市政府头号关注的扶持对象。”
孙艳看汤海冬听了省市两位领导的讲话,显得有些木讷不自然。
孙艳跟前任董事长汤银河做秘书时,不知见识过多少大场面、大领导。她知道,汤海冬虽说是银河集团的当家人,但平素很少跟政府领导尤其是市政府的一把手,还有省里的大领导这样的领导接触。她担心汤海冬在两位大领导面前说话拘谨不利索,便抢过话题说:“感谢政府的支持,说实在的,我们民营企业要想发展壮大,离不开政府的关心和爱护。”
“哎哟,看得出,你一定是汤董事长手下的得力干将。”大领导看了一眼孙艳,平易近人地夸赞道。
汤海冬这时终于像醒过神来一般,当着省里的大领导和陪同的其他政企领导的面,着实把孙艳褒奖了一番。
夸得孙艳红着脸,狠狠地盯了一眼汤海冬。
这一表情又让大领导及陪同人员产生了两人关系不一般的联想……
省里的大领导离开了,可他留下的那句话却在汤海冬的脑际回荡,让汤海冬感到鼓舞和兴奋。在于市长的密切关注下,汤海冬终于作出变更银河集团总部大厦设计方案的决定,将原21层的设计变更为38层。
孙艳不无担心地说:“是不是缓一步,等市政府扶持意见的具体条款到位以后,再落实设计变更。”
“不等了,时间不等人。我们要抓紧时间。再说了,于市长不是已经口头应允了吗?他一个堂堂的市长说话还能不算话。我们可以分头行动,一边跟市里要政策、一边修改设计方案。”汤海冬态度坚决地说。
孙艳一听,内心突然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连她自己都弄不清,这种复杂的情感里究竟包含着哪些情愫?是对汤海冬的爱恋而放不下他或是为了银河集团这艘巨舰的前途命运而担忧?还是对汤海冬本人经营理念的排斥?亦或是对汤海冬刚愎自用的失望?她实在理不清,反正,此时,她的心情极为烦闷、失落、担心、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