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陕西马萌的头像

陕西马萌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2010/26
分享
《大漠上的勘探尖兵》连载

第一十一章 陕北六十年: 跃动在红色记忆中的新色彩

陕北的发展史,就是一段奉献史

在不少中国人的心中,因陕北对于中国革命无可替代的作用,而对其怀有特殊的感情。这种感情被称作是“红色记忆”。

“我的竖琴是如此热烈地为你而弹唱,我的脚步是如此的行色匆匆,你觉察到我心灵的悸动吗?你看到我挂在腮边的泪花吗?哦,陕北,我们以儿子之于母亲一样的忠诚,向自遥远而来又向遥远而去的你,注目以礼。你像一架雍容华贵的太阳神驾驭的天辇,威仪地行进在历史的长河中,时间的流程中……”

著名作家高建群在其长篇小说中的这段描述,代表了为数不少的老一辈中国人对于陕北近乎膜拜的感情。然而对于年轻一代的中国人特别是陕西人来说,他们心中的陕北,“颜色”却要复杂得多。

从新中国成立到上世纪80年代,陕北像一辆马车,在尘土飞扬、植被稀疏的陕北高原缓慢前行,头戴白羊肚肚手巾的陕北人甚至成了陕西落后、闭塞的形象代言人。那时人们印象中的陕北,色调是“黄色”的;资源大开发初期,陕北兴起“淘金”热。资源富集区不计后果疯狂开采石油、煤炭,结果是涌现出了一大批趾高气扬的暴发户,同时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灾民也因之诞生。那时的陕北,色调是“黑色”的;退耕还林十年来,陕北,尤其是延安,生态建设举世瞩目,山川大地的基调实现了由黄变绿的历史性转变,为全国生态环境的改善再立新功。陕北的色调变成了“绿色”;能源基地建设、资源大县的发展经过了初期资本的原始积累之后,开始了循环经济的探索之路,资源财政倾向民生,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陕北的色调,变成了距离我们更近,更为亲切、自然的“淡蓝色”。

现在的陕北,已成为国家 “西煤东运”的腹地、“西气东输”的源头、“西电东送”的枢纽,成为21世纪中国重要的能源接续地。

因此,陕北的发展史,就是一段奉献史。

煤、油、气,老区的新贡献

1905年,清政府在延长县打出了陆上第一口油井,从而结束了我国大陆不产石油的历史。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延长油矿又保障了中央机关和部队用油,为粉碎国民党经济封锁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

新中国成立之后,延安石油工业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在1986年,经国务院领导指示,石油部决定,“延安地区石油资源开发利用委托延长油矿管理局统一管理,生产经营可由地方承包,使地方受益。”从此,延安石油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原油产量建国时仅仅只有452吨,到2008年已达到884万吨,加工原油922万吨,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2008年,延安完成生产总值713亿元,同比增长15.7%,高于全省0.1个百分点、全国6.7个百分点,在全省十市中居第四位;人均生产总值33332元,在全省十市中位居第一位。

而榆林命运的转折则出现在1984年。当时,新华社记者在获悉陕北有煤炭的消息后前往神木调查,并迅速向中央报告了陕北存在大煤田的消息,从而拉开了榆林资源大开发的序幕。

随后的地矿勘探结果是令人震撼的。在榆林这块富饶的土地上,每平方公里的地下有价值高达10亿元的财富,每平方米地块平均蕴藏有6.6吨煤、140立方米天然气、138吨盐、14公斤石油。全市54%的地域含煤,预测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1/5,居世界七大煤田之首。“乌金遍地、油浪翻滚、底‘气’十足、一‘盐’难尽”,短短16个字,形象真实地反映了榆林四大矿产资源的丰富蕴量和特点。

1998年,原国家计委批准榆林建设国家能源化工基地。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榆林能源化工基地现已初具规模,形成以煤炭、石油、天然气、岩盐采掘为基础,电力、化工、建材为主导的产业体系。

目前,榆林已建成超亿吨煤炭生产基地,亚洲最大天然气净化装置,国内最大的甲醇生产基地,正在形成国内最大的火电基地。2008年,榆林煤炭产量达到1.55亿吨,石油将近800万吨,天然气87亿立方米,原盐41万吨,甲醇82万吨。煤炭、石油、天然气、电等能源正通过铁路、空中电网、地下管道等源源不断地输往全国,服务各地经济建设。

1949年,榆林地区生产总值只有0.49亿元,1978年增长到3.58亿元。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总量迅速扩张,2008年达到1008.26亿元,是解放初期的2000多倍,一天创造的经济总量就达2.76亿元。形象地说,现在榆林人民一天创造的财富,约是解放初期5年的总量。

1978年,榆林地区生产总值在全省十地市中,排在倒数第三。2008年,经济总量已飙升至全省第二位,增速连续7年保持全省第一。

60年前,甚至是改革开放初期,“偏远”、“贫困”、“落后”这些词总是和陕北连在一起,而60年后的今天,替代它们的则是 “中国科威特”、“能源富集地”、“中国经济加油站”、“能源新都”等称号。

陕北退耕还林惠及全国

在世界的东方和西方之间,横亘着一块为草原、半草原、大戈壁、沙漠所覆盖的辽阔地带,地理学家叫它“欧亚大平原”,陕北高原长城沿线风沙区,正在这东方版块的锋面上,因此它的治理不但有益当地,更有益于整个人类的大家庭。

《西行漫记》的作者斯诺曾这样形容陕北高原:“这些拥拥挤挤的丑陋山头像海神理就的一个世界,人类能在这样恶劣的自然条件生存简直是一个奇迹。”

连年战争加上为了革命生存需求的过度开垦,让延安变成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全市水土流失面积2.88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7.8%,年入黄泥沙2.58亿吨;榆林更是一年三季风沙弥漫,成为沙尘暴的策源地之一。

1999年8月,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在视察陕北后,决定下决心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他指出:“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必须进行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水土保持,这也是解决黄河水患的一个最重要、最根本的方针。”因此,陕北退耕还林,不仅是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更重要的是服务全国。

退耕还林后,陕北诞生的是另一个奇迹。

2006年,到延安调研的德国图林根州州立大学地球生物学教授站在宝塔区植被茂密的山上,无论如何都不相信这里就是曾经水土流失极为严重的陕北黄土高原,固执地说道:“NO!NO!这儿绝对不是黄土高原!你们的黄土高原在哪里?”

“延安确实变绿了,变美了!”这是许多近几年到过延安的人不止一次发出的感慨。启动退耕还林工程10年来,延安累计完成国家计划内退耕还林882.16万亩,其中退耕还林502.38万亩,荒山造林371.78万亩,封山育林8万亩,占到全国的2.5%,全省的27%。全市林草覆盖率提高了15个百分点。主要河流多年平均含沙量较1999年下降了8个百分点,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提高了25个百分点,山川大地的基调已经实现了由黄变绿的历史性转变。

特别是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县吴起,大规模的封山禁牧,使全县林草覆盖率由1997年的19.2%,提高到了现在的62.9%,被各国专家称为是生态治理的奇迹。

榆林通过全境范围内的退耕还林、封沙禁牧,将数百年来被破坏的地表植被面积提高了20多倍。历史遗留下的900余万亩流沙已有近700万亩得到固定、半固定。在我国土地沙化以每年2000多平方公里速度扩展的趋势下,榆林率先实现了荒漠化的逆转:和1949年相比,全市造林保存面积从63万亩增加到目前的2007万亩,林草覆盖率从1.8%提高到31%;沙丘年移动速度从5到7米降到1.68米以下,沙区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比上世纪50年代减少了76%。每年沙尘天气由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20多天,减少到10天左右。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专家在实地调研后,高度评价榆林北部风沙草滩区大面积造林种草是“具有世界借鉴意义的‘绿色长城工程’”。

在能源基地建设之初,陕北,特别是能源富集的神府一带污染极其严重,被冠以“黑三角”的称谓,不少人对陕北能源基地发展的可持续性产生了质疑。阵痛之后,陕北痛下决心,严格准入“门槛”,做足能源经济文章,走多元化的路子,上游发展装备制造业,下游发展精细化工业,打造能源化工产业集群,改善人居环境,创建环保、卫生城市,实现了由“黑三角”到“绿三角”的角色转换。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