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大潮中的勘探队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后,一八五队同全国其它地勘队伍一样面临着“人多、事少、经费少”的困境,这在当时已经是普遍现象。
当时,全国煤田地勘单位的现状是这样的:从数量上看,全国煤田地质战线,有县团级单位211个。第一类好的、开始搞活的大约有40多个单位,占20%左右;第二类,正在走向市场拼搏奋斗,在夹缝中生存,进行二次创业,经营收入人均1万元,加上事业收入,能够维持,但困难很多,包袱很重,离开了勘探费的收入,就不能自主,这样的单位占50%以上;第三类,困难大,包袱重,人心不强,改革步子不大,缺乏发展战略的规划目标和蓝图,职工观念转变慢,多种经营搞不起来,搞起来的也是亏损,工资支付困难,有的资不抵债,几乎濒临倒闭关门,像这样前途出路非常渺茫的单位,大约有30多个。
1998年8月18日,国家经贸委、国家煤炭工业局与陕西省政府在北京举行交接签字仪式,陕西煤田地质局正式下划陕西省管理。随同陕西局下划的还有铜川、蒲白、澄合和韩城四大统配煤矿等15家企事业单位。陕西煤田地质局各勘探队下放属地化管理后,在国家任务不足的情况下在市场上找饭吃,是摸着石头过河,有成功,也有失败。
当时各队为了安置职工,稳定队伍,相继办起了第三产业,如一三一队当时创办了包装有限公司、油脂公司,还搞饲料厂,又建了一个养殖厂;一三九队有温泉宾馆和彩印包装等项目;一八五队建成了钢(铝)塑复合带,通迅电缆包新产业,在咸阳打了一口热水井,准备开发地热项目;一八六队利用西安的地理优势,开发了温泉洗浴,再扩大到游泳池,会议中心;一九四队建成了化工厂,造纸添加剂产品投放市场进行创收;水文队搞了复合包装厂等。各队发展势头都不错,省局还成立了勘察研究院和天地公司,就是想把资源整合,对外增强实力,便于发展。
陕西煤田地质局根据煤田地质总局安排,要求一八五队编制钻机从五台减少到三台,当时职工近七百人,经费只给三台编制内钻机的,对富余人员二百多人,只给点生活费,处境相当困难。时任一八五队队长的吴浩认为,要吃饭,还要发展,以队为主,向外联系社会项目困难大,只有发动群众,充分发挥职工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个人都能想办法找出路。
1992年下半年,吴浩一直在考虑,作为勘探队的领头人,班子成员下一步应该将队伍带向何处?吴浩同领导班子商量后决定,采用以下经营管理办法:划小单位核算,让各单位每个人都能动起来,向市场找项目,积极发展多种经营,这样才有生存的可能性。经充分酝酿筹划,1993年初,队属七大经营实体,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鼓励它们闯市场,在市场上找饭吃。当时,机修厂压力最大,因长期为本队维修设备,缺少主动找活干的观念;地质上相对比较好点,只要找到项目,找到突破口就行。那时候,后来担任副队长的张崇会任工区主任,兼任勘探公司经理,他带领公司一班人四处找活。此外,队上还制定了相关经营管理政策,对于完成队内项目的任务,推行按米结算。1993年国家只给队下达2000至3000米勘探任务,费用仅200至300万元,资金缺口一大半,事情的确不好办。当时最大困难是职工们思想观念转变难,等靠要思想严重,没有走向社会闯市场的勇气,窝在家里看队上领导有什么好办法。他们普遍认为,自己只是干活的,而不是找活的,找活是领导们的事情。这使队级领导想起《曹刿论战》中的一句话,“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对于这种落后思想必须转变,闯市场就得全队上下一条心,靠亲戚指临临不如自己学勤勤,靠天靠地靠父母不如靠自己。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队上开动员大会给职工做工作,宣传队上政策;另一方面,队领导四面出击,在社会上承担了神府公司及社会上的补充勘探项目、水井水源勘探项目、测量项目和踏勘项目,想方设法搞创收。补充队伍收入后,1993年职工工资还有缺口,那段时期,地勘单位已经进入“二次创业”。国家对地勘行业的政策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也就是说,国家只管公益性项目,只管普查,精查勘探经费也在逐年锐减,这是全国地勘单位最困难时期。
经营实体推向市场后,一开始人们想不通,百人百口,说什么的都有。等到1993年底,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地质科(后来改称地质勘查研究院)和地质勘探公司搞的很不错,他们工资奖金发完后还有节余。机修厂就不太好,显得相当被动,有时连工资都发不出来,由于过去给钻机无偿服务,到后来找活干,找饭吃,就很不习惯;车队、测井也遇到很多困难,日子不好过。测井是按米吃饭,工程量少,钱拿得也少。
经过一年搏击,职工们慢慢接受了新的体制,新的经营理念。1993年有的人拿工资但拿不到奖金,有的人拿了工资还拿到奖金,收入拉开差距了,部分职工一时想不通,是因为靠国家吃饭的思想根深蒂固。机修厂的矛盾集中在,加班的在忙忙碌碌的加班,没有活干的在闲转。在外面找的活,机加工的多,修理的少,工厂就给镇川毛纺厂搞设备安装,对外校验设备,1994年职工们意见尽管大,但思想观念已经转变过来了,接受了市场经济体制下找活干的客观事实。后来,工厂厂长王焕新曾对队长吴浩说:“多亏当时那种办法,现在看来当时的那条路是走对了,铁的事实证明队上当初的决策是正确的。进入市场经济后,人们观念逐渐改变,平时聊天,就注意收集市场信息,观念转变很关键。”王焕新说的一点不假,事实就是那么回事,机修厂过去找不下活,现在可好了,干活的人都找上门来了,晚上他们还得连夜加班,职工们的收入比原先高得多。
随着经营实体走向市场,机关干部也带头在院内办起“小饭桌”。吴浩当时的主导思想是:让机关干部也动一动,不然实体的同志会有意见,他们的心里也平衡一些。测井部门设备多,数字测井仪折旧费用高,年终财务算帐还赔了钱,最后,还是队上搞了均衡,承担了不足费用,队上这样做主要是减少实体走向市场的压力,鼓励大家走出去开拓煤田地质及多种经营市场。当初走向市场观念转变难,现在出去找活顺理成章,这主要是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只要思想上的问题解决了,其他的问题就好办。现在回头看来,队伍在改革时期,职工思想波动大,也在情理之中,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必经的“阵痛”。
吴浩的继任王永森队长回忆说,一八五队在困境之中崛起,四年迈出四大步。在地勘单位“二次创业”最艰苦时期,人员精减,国家计划任务锐减到最低,最少的1998年仅有600米任务,不足最高年份上级下达任务的六十五分之一。而且面临资金短缺,市场萎缩,设备老化等诸多不利因素,确实是困难重重。针对这一状况,就得闯市场,找米下锅。
那时候,王永森始终坚信“只有想不到的问题,没有办不成的事情;任何情况下,办法总比困难多。”关键要有好的办法,好的决策。我们通过抓改革、创市场、严管理和争效益,走出了一条适合一八五队生存和发展的路子。
1997年和1998年,是一八五队改革步伐迈得最快的两年,也是一八五队经济大发展的两年。这里面凝结着广大干部职工的辛劳和汗水,王永森个人也为之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智慧。
在1997年,新春伊始,面对上级的700米计划任务和仅有的34万元投资,再加上每人每年600元的生活费,总体投资不上80万元。每人每年600元的生活费,放在现在简直不可思议,每月50元能干什么,就靠这每月50元,一些“跑单帮”的单身职工还要养家糊口,但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面对如此巨大的困难,队伍到底应该如何生存发展?当时大家的思想压力很大。此时的王永森静下心来,对一八五队面临的形势和现状,作了认真的分析研究和思考,首先从自身思想认识出发,从队伍实际出发,确定工作思路和目标,制定了《一八五队转换经营机制纲要》,组建了西秦一八五队地质工程公司,正式启动“小队大公司”运行机制,实行一套人马、双重职能的运行模式和管理职能。同时,大刀阔斧进行了机构改革和人事调整,调整归并六个职能科室,对三十余名中层干部和实体负责人进行了任免调换,对原经济实体做了改建重组。这些措施的落实与执行,为下一步全队整体步入陕北煤田地质和石油市场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1998年初,队上制定并出台了体制改革、股份合作制及相关配套方案。改革工作稳步推进,也收到良好的效果。
那几年,一八五队的业务范围已由单一的煤田勘探扩展到石油钻进、水源水井、桩基工程、环境地质、灾害地质和地质技术咨询服务等领域,形成一定规模,连年完成或超额完成了省局下达的各项经济指标,受到省局的表彰与奖励。
在王永森任队长的四年间,全队货币总收入7864.17万元,钻探进尺81659米,人员安置率92%(包括自谋职业人员),职工人均年收入6513元,实现利润231.1万元,节余收益率7.66%。
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那几年一八五队产值年均增幅33.7%,社会地质及多种经营收入年均增幅高达80.6%,职工人均收入和实现利润年均增长了24.3%和52.8%。一八五队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了快速稳定增长的势头,取得较为显著的成绩。为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站稳脚跟,一八五队曾进军上海施工,1993年6月以后,《榆林报》、《中国煤炭报》相继刊发消息《功勋队闯入大上海》。
渭北旱原“水神仙”
一八五队在陕北矿区尽显靓丽风采的时候,关中地区的几个煤田地质勘探队也毫不逊色。
1987年,陕西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十大新闻之一,“一三一队在陕西大荔县开发出全国最大医疗、饮用矿泉水”。于是,该队就有了“水神仙”的美誉。
一三一队因找水造福于渭北人民,被誉为渭北旱原“水神仙”,当时的《西安晚报》等媒体先后作了报道。早从1983年开始,一三一队已先后给白水、合阳、大荔、韩城、蒲城、宝鸡、华县等地打水井28眼。而且,这些地方大都是人们以为没水的地方,但一三一人却打出了水。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水神仙”真有什么法宝能在没水的地方打出水来?与水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一三一队水文地质高级工程师蔡德嵩深有感触地说,为了找水,他们已经耗费了十年心血。
渭北旱原,储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素有“渭北黑腰带”之称。1976年,韩城矿区马沟渠煤矿一个炮眼竟打出水来,瞬间流量高达每小时一万二千立方米;桑树坪煤矿在掘进中遇到断层,竟也是大水喷涌……当十多个矿井突水后,人们发现一个神秘的380线,也就是说在渭北煤田380米标高以下煤层开采时常常受到突水的威胁。那么,渭北旱原下到底有没有水?这一研究课题落到一三一队的肩上。
这个庞大的课题需要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从此,一三一队的观测员不分白天黑夜奔波在各个观测点,观测地面、地下水的水位、流量等情况。有时候,一个观测点要往返几十华里的路程。夏天,观测点旁搭建的木板房里高达40多度,冬天喝冷水,吃的是硬邦邦的干馒头,有人开玩笑说,牙口不好的,都能把牙拌断。观测是定时的,不管风吹下雨,都得按时去。一位四十多岁的老同志,测水位时突遇暴风雪,但这位责任心极强的地质队员硬是拄着棍子艰难地在山坡上爬行,圆满地完成了测水任务。在进行群孔抽水试验时,一三一队的“水专家”们布设了49个观测点,每半个小时就观测一次,这场“恶战”整整持续了七十二天,全队的男女老少,甚至家属都上阵参战。就这样,在十年中,他们收集了上百万个数据,摸清了渭北旱原地下水的情况,通过分析论证,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渭北高原地下有总水量达146亿立方米的奥灰水,水资源丰富,可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
曾记得,当年对渭北旱原水资源了如指掌的一三一队在给大荔县打水中大显身手。大荔县在渭北是出了名的农业县、贫困县、缺水县。在大荔县,五十万人中有四十三万人长期食用高氟水,不少人患有氟斑牙,有的人说这给年轻人找对象也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对方一看你满口黄牙,能把人家吓跑;食用高氟水,严重的还会患氟骨病,甚至丧失劳动能力。1984年,联合国国际开发署和中国爱卫会将大荔县列为首批农村受援县之一,投资2450万元,却因找不到水源不能开工。当时有来自各地的七八个勘探队摩拳擦掌,准备招标探水源。时任一三一队技术咨询服务公司经理的水文地质高级工程师张育国闻知此事,立即赶赴大荔,信心十足地立下军令状:“一三一队兵强马壮,敢打硬仗,我们不但能打出水,而且还能打出优质水。”当时有人说风凉话,老张是在吹牛,反正不上税,大荔县五十多万人该吃牛肉泡了;还有人说,闻早把旗卷了,省得丢人现眼。张育国没有灰心丧气,他骑上国产轻骑去了九泉山,在沟壑间翻越,进行踏勘。据当事人说,有一次,老张去踏勘,电闪雷鸣,暴风雨突来,碗口粗的杨树被刮倒了。但老张痴心不改,仍在寻找着探水的地点。最后,老张终于选定在该县段家乡西北部的洛河沿岸立塔破土开钻。事实证明,老张探水的经验是丰富的,开钻七天后,一股甘泉喷薄而出,冲上了钻台。老乡们欢呼雀跃,奔走相告,五十多万大荔人食用高氟水的历史一去而不复返,他们说张育国是“水龙王”再世,一三一人是“水神仙”。
此后,一三一人又在宁可给客人饭吃也不愿给水喝的合阳县打出了标准食用水,祖祖辈辈靠天吃饭喝窖水的合阳人也从此告别了缺水吃的历史!
“书生机长”程湖渊,关键时刻冲在前
一八五队政治部干事、“书生机长”程湖渊请战上钻机的故事在一八五队被传为佳话。
程湖渊1989年从陕西煤炭工业学校毕业来到一八五队,在钻机上他度过了不平常的十四个春秋,在煤田勘探、石油钻井、工程勘探、水源工程等项目施工中,曾历任钻工、班长、副机长、鉴定员、记录员等职务,经受了各种考验和锻炼,已成为一位生产技术骨干。他的“双枪”在陕煤地质队伍里是出了名的,不但会抡“枪杆子”,精通钻探业务,而且还会抡“笔杆子”,文章写得也不错,组织将他选调到队政治部任宣传干事。程湖渊政治上要求进步,业务上勤奋学习,为了扩大一八五队的知名度和影响,促进企业文化建设,使一八五队的无形资产品牌增值,他在办好队刊《勘探报》的同时,在各大新闻媒体上每年上稿上百篇,多次被省局评为优秀通讯员。
2003年,一八五队举行金鸡滩、曹家滩、马王庙勘查项目动员大会后,程湖渊满怀激情,前往副队长、项目副总指挥张崇会处,报名请战强烈要求上钻机。仅仅就在年初,洪峰副省长来队上视察工作时,对一八五人的勉励仍在他的耳畔回想,当时,洪副省长动情地说道,一八五队的干部职工,在陕北奋斗了二十多年,披星戴月,风餐露宿,无私奉献,为陕北能源开发建设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地质工作,什么叫英雄,一八五人就是英雄,在这些普普通通的地质勘探队员身上体现出了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既然是英雄,就要拿出英雄的样子,不能给英雄脸上抹黑,程湖渊的主动请缨,使队领导深受感动。经队领导研究同意,程湖渊的请战得到批准,并委以重任,程湖渊担任钻机机长。
这一年的5月13日,经过精心组织,程湖渊率领的13号钻机正式开钻了。秃尾河畔,马王庙山顶,程湖渊望着巍然屹立的井架,听着轰鸣的机声,心潮起伏,深感肩上责任的重大与光荣,他决心团结带领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陕北重点地质勘查项目中,努力打造精品工程,为能源基地建设再立新功。
援建汶川灾区 功勋队再现靓丽风采
2010年9月,由国家科技部批准、国土资源部负责组织实施的汶川地震断裂勘探项目正在紧张的施工,某地质勘探队由于遇到难以克服的技术难题,勘探工作难以继续进行,这可怎么办?据悉,该项目位于汶川地震源区——龙门山“北川——映秀”和龙门山前缘“安县——灌县”断裂带上,国家计划利用4年的时间实施4口深1000-3000米的科学群钻,并采用一系列先进的观测和分析手段,为未来地震的监测、预报或预警提供最基本的数据,其意义十分重大。
在这关键时刻,中国地质调查局等部门领导想到了一支早在神府特大煤田开发时期就立下特殊战功、闻名中外的全国地质勘查功勋队伍——陕西省煤田地质局一八五队。于是,这支敢打硬仗的队伍被推到了风头浪尖,一八五队迅速组织了由优秀共产党员、勘探技术骨干组成的勘探劲旅,英雄的一八五人在整装待发。
9月10日下午,一八五队榆林队部大院沸腾起来了。在这里,正举行着一场隆重的欢送仪式,一八五队赴汶川地震科学钻探井队就要出发了,为完成祖国、人民交给的重任,他们即将踏上新的征程。
在欢送仪式上,一八五队党政领导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送词。副队长曹彦昌在欢送词中讲到,“5.12”汶川地震是中华民族心头永远挥之不去的伤痛,汶川科学勘探工程是带有神圣意义的,是继中国大陆在东海毛北成功实施后,我国开展的又一项重大的科学钻探工程。一八五人深知肩上责任的重大,人人心里都明白,这是经过专家组在全国范围内的认真考察筛选,才最终确定由一八五队承担该项目勘探难度最大的WFSD—2事故孔施工任务。
队党委书记梁榆平将印有“陕西省煤田地质局一八五队汶川地震科学钻探井队”的旗帜亲手交到井队长李忠满手中,并再三嘱托,这次出征,对一八五人来说是一次历史的挑战,要求即将出征的地质队员,尤其是共产党员,一定要奋勇向前,拼搏进取,带头争创佳绩,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发扬一八五人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以坚定的毅力和饱满的热情圆满完成这次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三军受号令,千里肃雷霆。一八五赴汶川地震科学钻井队全体成员带着艰巨的任务和满腔的热情出征了。
一八五汶川地震科学钻探井队抵达汶川灾区后,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施工中。
经过精心准备,9月20日早上,在钻机的轰鸣声中,一八五人施工的WFSD—2事故孔开钻了。人们拭目以待,功勋队是怎样啃这块硬骨头的?
万事开头难,在极不正常的井内条件下,副队长王玉森将井队的管理人员进行科学分工,实行跟班制度,责任落实到人。王玉森同志亲临井场,跟班进行指导,使大家深受鼓舞,信心倍增;张志忠经理及井队长李忠满也是不辞辛苦,全天候奋战在井场。
在之后的21日至25日五天的时间里,钻井队连续扫孔,此时的井场孔内,险情环生,操作稍有不慎就会发生卡钻等事故。这时候,我们的共产党员和钻探技术骨干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出主意,想办法,纷纷亮出各自的看家本领,有力地推动了事故处理的顺利进行。在施工中,令人提心吊胆的孔内卡钻在扫孔当中出现了好几次。如在9月23日到24日,接到甲方的钻探指令,下入φ150mm的取芯钻具,扫孔扫到887米时,遇阻,回转打反车,井内缩径严重,强力起拔,上下窜动钻具,才解除了险情。之后,在王玉森同志和项目经理张志忠的共同说服下,取得了甲方的认可,立即更换钻具,甩掉取芯管,继续进行扫孔取芯。实践证明,一八五人确定的方案是正确的、有效的,在之后的每次扫孔取芯中,都能捞到残留的钻头碎块,事故处理进展顺利。甲方也对他们给予高度赞扬,说不亏是功勋队,麾下精兵强将如云,能征善战,敢啃硬骨头。
此后,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科钻中心主任王学龙一行专程来到位于都江堰市虹口乡的WFSD—2孔现场,看望正在紧张施工的一八五汶川地震科学钻井队全体人员,对他们的顽强拼搏、敢打硬仗表示衷心感谢。
前进的号角已经吹响,饱含激情的陕煤地质人踏上了新的征程,陕煤地质事业的明天将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