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他们一来,王遥爷家里一下子热闹了,屋里屋外,打闹的,说笑的,一刻也不得安稳。奶奶喊着这个,吆喝着那个,费心劳力的也玩不好。
在王遥爷家里玩的老头、老太太们都夸着,“看呢,不高不矮的,孙子孙女一大帮呢,你真是有福啊。”
听这话,奶奶高兴了,她说着,笑着,拉着家常。她就这么个脾气儿,别人给她两句好话儿,她就忘乎所以了,和人也格外亲热,啥事儿也好说,跟她要啥给啥,甚至要她的头,她也会割下来给人家的。
嘲娘娘笑着,正拿了苞米花分着,这个一把,那个一把,刚分完,这个又要,那个又要的,一篮子苞米花顷刻而空。于是,又都去看王遥爷种的花,看窝里的老母鸡下蛋,奶奶吆喝着……
王遥爷一时高兴,就拿出理发的工具,挨个的给他们理发。王遥爷的手艺还真不错,一会儿工夫,五个茶壶盖就理好了。孩子们笑着,你说我,我说你,又相互摸着对方的头,直觉的好玩,好不热闹。
你看王遥爷理的发呢,四周头发剃光,头顶上留了一圈短短的头发,怎看怎象扣了个茶壶盖。奶奶和别人说着话儿,又挨个的给孙子们扫着头发渣子,她还不是拿个虱子放在嘴里咬着,又吐出来。
有位老太太一时高兴,大发感慨,和奶奶说:“咱俩一辈子可不易呀,我从八岁就在婆家团团着,是个童养媳,挨了多少打,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泪。你是被抢来的,你来得那一晚上的哭叫声,全村都听得见,”她还往下说呢。
奶奶把笤帚猛的摔在地上,用手指着人家鼻子大骂,“你放你娘的狗屁,我被抢来得怎么啦,大儿子是书记,二儿子是队长,俩个儿子在家跺跺脚,整个王家村得晃三晃。我不好,我不好熬了五个孙子,两个孙女。你好,你好怎生的儿子、孙子不是聋子就是哑巴,”骂着,她挽起袖子就要动手。
那位老太太被骂晕了,瘪着个嘴哆嗦着,一句话也回不上来。几个老太太拉着奶奶,“都是老姐妹了,好还好不过来呢,这是怎啦,她有没说你啥,用着你这样了?”
见奶奶要动手,吓得那个老太太赶紧起来,拭着泪儿,挪动着三寸金莲匆匆向外走。
奶奶还指着她,跳着脚骂,见老头老太太拦着她,又点着人家骂,“你们也不是啥好东西,整日的在这儿吃喝玩,干什么?排孙呢,他们要饭时,你们都死哪儿了?你们谁拿块干粮给他们了?都给我滚,”奶奶大发雷霆。
几个老头老太太没敢顶嘴的,都灰溜溜的向外走,走到门口了,才小声议论,“咱又没惹她,她怎这样那?”
“快走、快走……”
奶奶又冲着王遥爷发火,“以后少招他们,吃咱的,喝咱的,还笑话咱,这些老不死的,没一个好东西。”
王遥爷小心的陪着她,给她重沏了壶茶,还让她中午别回去了,别人送了碗小鱼,焖鱼吃。奶奶还是气不消,又冲嘲娘娘发火,“以后见了别答理她们,谁在欺负你对我说,我非给她们砸烂锅,撕那老东西……”
那位老太太的一句话,怎勾起了奶奶那么大的火气?
因为奶奶很护短。是的,奶奶是被爷爷抢来的,也可以说,是爷爷用半口袋萝卜换来的。那时,爷爷结婚不久,原先的奶奶得了场急病就死了。爷爷外出卖萝卜,到了奶奶村里。奶奶的爹死的早,娘又有病,兄妹五个饿死了两个,为了活口,奶奶的娘就求爷爷,只要给点儿吃的,就让奶奶给爷爷当媳妇。爷爷就给了奶奶家半口袋萝卜。奶奶却死活不干,她没有看上爷爷,何况爷爷比她大十五六岁。任凭奶奶娘的哭求、打骂,她就不跟爷爷走。爷爷没办法,晚上就约了几个人把奶奶抢了来,当晚就拜堂结婚入了洞房。奶奶哭闹了一阵子,也就认命了。可是,从此,她没有再踏进娘家门一步,就是她娘死,她也没流一滴泪。
又下雨了,奶孙八个挤进了王遥爷家的小屋。天快晌午了,雨还下个不停。王遥爷发愁了,这么多张嘴,那什么东西给他们吃啊,筐里的几个卷子早给他们分吃了。奶奶看出来了,等雨小了点,她就抱了白雪,领着孙子们回家了。
晌午,王遥爷冒雨给奶奶送了碗焖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