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人生》序
王春才
今年夏天,我回故乡探亲,拜访了建湖县人大城乡建设委员会原主任、建湖城关镇原党委书记王桂田同志,他热情地给我一袋有关描写吴金才老团长战斗传奇的《烽火人生》书稿,要我为此书作序。我担心写不好,但老团长的革命人生与敬业精神一直为我所敬仰,于是我愉快地接受了王桂田主任的重托。回到成都后,我先睹为快,一连几天读完了孙万群同志著的老战士吴金才传奇的《烽火人生》书稿及相关文章。内容丰富,文笔流畅,生动感人,令我振奋。这是一本具有传奇色彩、可读性强的报告文学作品,是对读者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适应改革开放的好书。仅向吴金才同志祝贺。
人的一生会有多种多样的经历,吴金才同志的人生经历极具传奇色彩。他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在平津战役中,他身负重伤,抬担架的民工看他实在不行了,于是将他扔到死人堆里,还是警卫员一路找来,从死人堆里将他刨了出来。许多年后,他又经历了朝鲜战场著名的上甘岭战斗,敌人的飞机大炮将我军阵地炸成一尺深的浮土,作为炮兵副团长的他,硬是摸到敌人炮兵眼皮底下,指挥我军炮兵向敌炮阵地准确射击,将其一举摧毁……
出生入死,英雄虎胆,这就是吴金才同志的烽火人生!他从硝烟中向我们走来,用血肉之躯铸就共和国的钢铁长城!吴金才团长也因此两次率英雄炮兵团通过北京西苑机场、天安门广场,接受毛泽东主席的检阅。
吴金才同志胸前挂满了军功章,但并不能说明他就是一个武夫。他还是一个好学的文人,同周克玉将军有唱和,对诗歌研究颇有造诣。周将军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四言诗《八十浩歌》,吴金才同志立即做出反应,写出的诗评是那么精当、准确。当然,这也取决于他对周将军的了解:战友情深,非常人可比。
一副铮铮铁骨。却在“文革”中忍辱负重。吴金才同志终于走出那不堪回首的岁月,迎来了共和国的又一个春天。他置自己生命而不顾,却时时心系他人的安危。当他看到我写的《元帅的最后岁月──彭德怀在三线》一书时,一颗揪紧的心才释然了。他得悉了老首长彭德怀元帅最后几年的状况后,悲怆中不免流露出些许安慰。
而今吴金才同志年事已高。他在自家的小院里办起了青少年之家。周克玉将军得知后,还亲自题写了牌匾。他还被邀请去各学校作报告,向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老战士情系下一代,把爱撒向人间。同时,他还为森达皮鞋厂的发展,为家乡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我和吴金才同志是同乡,隔村相望,鸡犬声相闻。多少年戎马倥偬,东西南北,到老来才有机会相互看望了。金才同志还是那个模样,一派军人气质,身材魁梧,和蔼可亲,为人热情,讲话响亮,人们亲切地称他是吴团长。他虽然离休二十余年了,但他一天也没有闲过,抱病发挥余热,还担任建湖县关工委副主任、近湖镇关工委主任。今年6月19日晚上,近湖镇党委李容鉴书记、周天石镇长、张峰梅工业镇长与吴金才团长邀请我与金志超、王荫、王桂田、吕务常、黄立英同志在镇府食堂就餐,气氛热烈,李容鉴书记对客人说:“吴团长从乡下调研刚回来,今晚吴团长请各位到镇府食堂会会,吃个便饭,我借此相逢机会,代表镇党委、镇政府也欢迎大家光临。吴爹爹战争年代出生入死,是位英雄团长,如今还在为我镇精神文明建设、经济建设操心。吴爹爹有什么事要办,说一声,我们照办。也感谢各位前辈对近湖镇经济建设的关心和支持。”李书记的一席话,反映吴老在年轻一代领导者中有很高的威望,大家非常感动。
有人说:最美不过夕阳红,而吴金才同志的烽火人生,离休后不仅是夕阳红,而且与日生辉,正在谱写新的篇章。祝金才同志健康长寿!
2002年中秋节于成都
注:王春才,江苏省建湖县高作镇近高村大卜舍人。原任国务院三线建设调改造规划办公室规划二局局长、国家计委三线建设调整办公室主任、高工、作家。
《元帅的最后岁月──彭德怀在三线》一书的作者。
目 录
《烽火人生》序………………………………………
王春才
引言…………………………………………………………
第 一 章 奇袭上冈镇………………………………………………
第 二 章 血战小杨庄………………………………………………
第 三 章 伏击顾大荒………………………………………………
第 四 章 歼敌界牌口………………………………………………
第 五 章 囚房血鞭声………………………………………………
第 六 章 策反伍佑镇………………………………………………
第 七 章 反击再反击………………………………………………
第 八 章 洞房花烛夜………………………………………………
第 九 章 解放阜宁城………………………………………………
第 十 章 两淮攻坚战………………………………………………
第十一章 长征赴东北………………………………………………
第十二章 奔驰科尔沁………………………………………………
第十三章 活捉花蝴蝶………………………………………………
第十四章 捣毁地下军………………………………………………
第十五章 集市抓“舌头”…………………………………………
第十六章 智擒何处长………………………………………………
第十七章 西丰大整训………………………………………………
第十八章 兵锋指南粤………………………………………………
第十九章 火烧三角信………………………………………………
第二十章 跨过鸭绿江………………………………………………
第二十一章 威震上甘岭………………………………………………
后 记 ………………………………………………………………
引 言
一条银龙也似的长江,从唐古拉山各拉丹冬雪山高巅腾起,裹风挟电,冲雷喷雪,奔腾万里,直下苍茫的大海,其势是何等雄哉!
江水流入江苏境内,越发汪洋恣肆,海阔天空,其雄伟,其壮阔,给人一种非常神圣的意境。事实上,在江上行驶的船家们,一直将长江敬奉为神:过江的人群,莫不烧高香,放鞭炮,用全猪头做牺牲敬祭江神,顶礼膜拜,方敢开船过江。
这是一九三三年秋月。
一个年轻的妇女,携着一个既具虎气又很淘气的九岁小男孩,从苏北阜宁的沟墩区,风尘仆仆,来到长江边上。她要领着儿子到苏州寻孩子他爸。
小男孩在香烟缭绕与鞭炮轰鸣声中,雀跃着登上一艘大帆船。他在苏北平原里下河地区长大,初识大江,方知世界辽阔,方知江山壮丽,感到不胜其乐,手舞足蹈,竟将船家张兆良警告当作耳边风。
上船前,船家张兆良反复叮嘱船客们:“千万不可将秽物抛进长江;千万不可在江中胡言秽语;千万不可触犯江神!”
小男孩情不自禁地走上船头,纵情欣赏好一会儿,又放肆地朝江中撒起尿来。说时迟,那时快,江神似乎真的发怒了,掀起一个大浪,将船拍歪,小男孩一跌蹶,立马被大浪掀入江中,满船人全都吓黄了脸,惊呆了。
小男孩的母亲吴王氏发疯似的扑向船舷,放声哭喊道:“金才,金才,我的儿……,张老板,求求你,救救我的金才吧……”。
久经风浪的张兆良也吓慌了,哆嗦着手忙碌地松开帆索,将风帆降落下来,操起一支竹篙,慌忙向船头奔去。全船人都乱成一锅粥,有的扶橹,有的掌篙,有的双手合什祈求江神保佑。其时,船上不论会水的,还是不会水的,都没有一个人胆敢跳下长江,去救一个九岁的小男孩。因为那些壮汉们都害怕江神发怒,会吞噬他们;害怕江猪凶恶,会吃掉他们。
是的,在水手们看来,只要掉下大江,这条命就算被阎罗王勒进手中了。
小男孩虽然幼小,却是弄潮老手。在苏北家乡,河流也多,他打三四岁起,就如浪里白蛟,每年都在河里戏水,跳水,潜游,蛙游,甚至还能在水面上平躺着飘流。这时,他被激浪打下大江后,心地一个激凌,马上习惯地屏息住气,手划脚蹬,浮上水面来。
在江中,小男孩分明感受到长江浪涛汹涌,非常霸气,也有些寒酷,浑不似家乡河水那样平静,那样温柔。可是,他天生一股犟脾气,越是逆流,他越是敢顶着上:这不都是水嘛,有啥好怕的?!于是,尽管大激浪又将他打下水去,可他巧借水流,一下子又挣出水面来。
小男孩踩着水流,双臂拂水,顺势吸了一口气。船上人见了,不由得响起一阵喝彩声。掌声未落,又一个激浪猛击过来,将吴金才狠狠摔在船帮上,涌浪立即埋没了他。小男孩被怒流击得浑身发疼,几乎晕了过去,但是,他仍硬挺着,同苦难的命运作顽强抗争。
这时,船上张老板眼尖,远远看见江面上有几匹黑蠢蠢的东西朝这儿腾游过来,便拼命吆喝道:“快拿篙子戳,江猪来了,不要让他靠近小孩子。”
船上三五个壮实些的汉子,都七手八脚操起竹篙来,仿佛端着长矛严阵以待。另外一些人趴在船头朝江中看,寻觅小男孩。
其实,这时小男孩已经顺着船帮边浪流,远离了船首,来到船尾。他又一次冒出头来,撸了一把脸上的水,睁眼一看,哟,好险!原来,船尾也有两匹江猪在游弋,对他虎视眈眈。他慌忙一个箭游,窜向尾舵,一手抓住舵板,一手抓住锚索,硬生生翻跃上船来。
全船人看了,莫不愣直了眼:他是谁?难道真是那个方从鬼府里挣出来的乡间小男孩吗?
是的,就是这个小男孩,他就是未来在沙场杀敌叱咤风云的革命英雄。
他的名字叫吴金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