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黄庆辉的头像

黄庆辉

网站用户

小说
202106/01
分享
《告别苦难》连载

第四十一章

那些年,人口增长,城镇发展,平坝的很多良田都被毁掉,临江镇建设加快,原来街道周边的田野逐渐建成了房屋。改革开放促使众多的农民外出打工,挣了钱回馈家乡建设,农村人由分散而逐步聚集,一些农民走向镇上落户,山上的人也开始脱离土地,有的在镇上及其周边买房,缺钱没购房的,有的也先租别人的房,为了培养后代,慢慢搬到临江镇来,镇上的学校与农村的教学条件那不是同一层次,整个环境来看就跟农村不同,确实有利学生读书,并且师资力量强,教学经验多。镇上的老人员也有一些进了县城或者到了重庆等更大的城市,总的是常住人口增长快及变化大,继亮回来看到老家很多都是陌生人,往日那些熟悉的老面孔每年都在减少。“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社会有这恒古不变的自然流动规律。

牟珏一次回临江,她陪母亲在外面去洗发,那个张店主拒不收她的十元钱,母亲硬还是付账才走。立惠过后才打听到原来母亲借了张店主五千元钱(无息)还没还清,余下三千,母亲也没催,知道做生意的人手头紧。因此让大家多多少少有些明白:母亲钱不少,自己一直很是节约,又没其他方面大手大脚用出去,结果暗地里却不断地帮衬着那些困境中的人们。

向学珍忙里偷闲,每年夏末一般在家喜欢买豇豆、萝卜、茄子,以及瓜儿菜头剥皮晒干,做成各种干咸菜(腌制),坛坛罐罐太多,孩子们回家来了,都喜欢吃她的咸菜,这就是家乡母亲亲手做的味道,在外面是莫法吃到的稀有食品,一生永远的记忆。她隔几年去南宁、万州两处耍,偶尔去开县看看,同样都少不了带着家乡的这些特产宝贝。在子女家,孩儿让她长期住下,她心中另有一番想法:看到大家都忙,各有各的事,不能为了一个老人增加他们更多的麻烦,总是安不了心,最多呆一周就想着回家。

也许还有另一层深意:“家是故乡好,月是故乡明。”这被自宏解释为人们普遍所讲的乡愁:无论你走到哪里,离得多远,那个从小养育生长的地方,一生都是牵挂,也不会健忘,即使生命终结的那一瞬间也会依依不舍。特别是人渐老,越来越思念亲人,留恋故土,离不开家乡。外面多好的城市美丽风光最终吸引不了向学珍的心,她至始至终喜欢看着那些陈旧街道,破烂的房屋,山山水水,沟沟坎坎,永远都是那么清楚熟悉、温情感怀,以及街坊邻里叙谈、鲜活的场景、趣事的回味、人情的往来等等,只有住在临江才觉得亲切、安然、踏实。

很多人没有真正理解这一代老年人的心思,他们只希望后辈们各自搞好,不想给后人增添负担,比起往年的生活已是翻天覆地,不缺吃缺穿缺住就满足了,没有过多的奢求。向学珍独自沉思,林家人所过的极其平凡的日子,也有滋有味,犹如风声水起。自己能够独立生活,就尽量不依赖孩子,她非得要坚持自食其力,自主勤劳,自强不息。孩子们最清楚:母亲一辈子就是顾及别人太多,考虑自己又太少,或者可以说是根本没有为自己着想,全心全意为着别人,是一个淳朴、善良、慈悲的人!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