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小时前,一枚宇宙神-阿金纳H2型核动力火箭,从北美大陆东海岸卡纳维拉尔角37号土星发射场,发射升空。
发射三小时后,西方联盟航天中心,才向国际航天局通报了本次发射任务,宣称本次发射的是火星探测器,将为火星未来移民进行探测。
在冷战中,为了避免误判,东西方联盟早有约定,在发射太空飞行器前,必须向国际航天局进行提前通报,西方联盟的这次发射显然已违反了规定。
宇宙神-阿金纳H2型核动力火箭发射后,西方联盟的两个海外监测站便开始了轨道跟踪。
波多黎各的马亚圭斯启动了MOD-8,南非的比勒陀利亚,通信站巨大的TLM-39天线也开始启动跟踪,两个监测站实时将火箭数据传输给北美大陆休斯敦航天中心,这对缺乏天基太空监测站的西方联盟至关重要。
东方联盟的太空站和天基系统,也全程跟踪监测了这枚火箭的发射。相比地面监测站,太空的观测更为精确。
宇宙神-阿金纳H2型核动力火箭的第三级分离后,火箭端头舱罩打开,向深空送出了一个硕大的探测器。
探测器继续以高速向火星轨道飞去。但在接近地球和火星轨道交会点前,探测器上的离子发动机点火,探测器突然变轨,向木星轨道飞去,探测器的目的地似乎并不是火星。
第一个发现大岛前一郎尸体的,是一名深夜从酒吧回家的应召女郎山本洋子。
洋子从德川康路经过时,险些被地上的东西绊倒,有些醉意的她,以为是遗落在路中的垃圾袋,便摸了一下,手上似乎沾有液体,借着微弱的街灯,她才看清楚,手上是血迹。
那是一具脸部朝下趴在地上的尸体。
在警署里,洋子惊魂未定地对警察描述着发现的经过。
日本小行星太空探索负责人,是新日本科技发展署首席科学家,也是日本东京大学的教授,大岛前一郎,被发现在东京的寓所旁,从28层高空坠落至路边而死。
对于死亡原因,目前结论是疑似自杀。
该寓所是浅草区的高级酒店式服务公寓,是东京大学研究所专门为大岛租用的,距离东京大学实验室不远,便于教授工作后及时得到良好的休息,由大岛一人居住。
他的妻子和孩子都远在京都,并没有家人陪伴在身旁。
刑警从大岛寓所里除了搜查到一些抗抑郁的药物,再无其他可疑之处。
刑警据此推测,大岛可能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可能因为一时的情绪失控,而选择了自杀。
大岛前一郎的意外死亡,使HRASOC中心反物质计划专案组的计划和进度,因此受到相当影响。对日本小行星太空探索技术的发展也是重大的损失。
HRASOC中心,征询了黑川纪昌的意见,新日本科技发展署也委派了另一名反物质研究专家宫本熙川,接替了大岛前一郎的工作,反物质计划专案组的研究似乎重新走上正轨。
但不久,便有一种奇怪的言论,在HRASOC中心西方联盟国家的科学家中蔓延。
“他们认为大岛前一郎可能是被谋杀的,东方联盟控制下的HRASOC中心似乎不希望他的研究,对已经成型的方案产生威胁。”鉴于研究工作进度的动摇,法国专家安德鲁•特纳托找到余大维,说出了这些疑虑和谣传。
“大岛前一郎绝不是一个会自杀的人,他是有生活热情的人,他对自己的研究就像对自己孩子的热爱,自杀?这绝不可能”安德鲁•特纳托摇着头,坚定地说。
“也许,大岛前一郎的死,可能并不简单。在真相没有出现之前,一切都有可能,但请相信我,请相信我们。”余大维正视着安德鲁•特纳托的目光,他知道,西方的舆论可以随时颠倒黑白,这时只有自信和坚定才是最基本的砝码。
“当然,当然,只是......只是我不相信这个结论”安德鲁•特纳托喃喃自语,不知如何表达自己复杂的情绪。
“为人类事业奋斗过的人,都不会白死,我们会要求和日本方面共同调查,一定会有结论的”余大维更加坚定地说。
随后,东方联盟派出刑侦专家和日本警事厅对大岛前一郎的死,再次进行了联合调查。
黑川纪昌也对大岛前一郎的死,表示过怀疑,但这种怀疑的指向并不是东方联盟。
他觉得包围在HRASOC中心西方联盟国家科学家周围的氛围,并不健康,这里面或多或少有西方联盟的影子。
直觉告诉他,既然联合国对月球事件的调查,都能掺和进来乌七八糟的东西,HRASOC中心这样宏大的国际合作行动,也就会必然面对更复杂而危险的算计。
由于担任了联合国调查机构的管理事务,黑川清楚地看到,比那些宇宙天体更复杂的是人心。
在国际科学研究和行动背后,是国际政治势力和两种能量的较量,这种斗争的残酷往往出乎普通民众和科学家们朴素的想象。
大岛前一郎的死,也让黑川纪昌突然想起另外一件蹊跷的事。
一年前,东京大学实验室发生一起失窃案。
珍贵的小行星“细丸”岩石标本连同探测数据存储器全部丢失,让当时负责安全的科长进了监狱。
失窃案至今没有破案。冷战中,这些岩石标本在黑市上,还不如粮食值钱,而且日本与东西方联盟都有深度航天科技合作,小行星数据资料并不是绝密信息,谁会偷窃这些样本和资料呢?还是希望鱼目混珠?
而负责日本的“太郎”号探测器及这次日本小行星太空探索行动的,正是日本东京大学的教授大岛前一郎。
“这两者之间难道没有什么关联吗?”对此,黑川纪昌难免产生疑问。
日本的“太郎”号探测器曾于2053年5月升空,2055年12月在距地球约9000万公里的“细丸”小行星两次着陆,协同探测器在“细丸”表面成功采集了小行星岩石钻探石质样本,同时拍摄了大量照片。
“细丸”小行星外形呈椭圆状,长轴约240米,短轴约210米。其表面覆盖着沙石,内部90%是岩石,结构致密。
据推测,细丸小行星可能是两颗较大的岩石小行星撞击后而产生的。
表面的沙石分布较为规则,除了有一些规律圆形的陨石坑,大部分区域呈现光滑的岩石表层,像一个硕大的马铃薯。
“太郎”号曾经从距离“细丸”39米的高度拍摄到小行星的清晰图像,并用激光、红外线等装置观测小行星表面情况。
“细丸”表面岩石密度为每立方厘米3.6克,整体密度为每立方厘米3.1克,是形状较为规则的球体,仿佛是用一整块花岗岩雕刻出来的石质保龄球。
据推测,“细丸”的“出生地”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
在可能威胁地球安全的3万个小行星中,“细丸”的尺寸虽然不小,具威胁性,但总体是温和的。
它最近一次通过地球与火星之间的轨道,还是在2008年,距离地球最近为650万公里。
2080年,它还将与地球擦肩而过,不过这次的距离,根据轨道计算可能在820万公里。
鉴于国家主权的限制,东方联盟派出刑侦专家和日本警事厅进行的联合调查,实际以日本警事厅为主。
警事厅声明,再次的搜查并没有发现更多的可疑之处。但东方联盟的刑侦专家们,却对报告里所记载的描述,产生了一些疑问。
警事厅刑警在户内没有发现一处完整的指纹,而且死者经常服药使用的药瓶上,也没有发现指纹,现场似乎被打扫得过于干净,这对于一个生活了超过17个月的居所,显然不太合理。
另外在背景调查时,发现德川康路街角能够拍摄到落地地点的记录仪镜头,恰好在死者死亡一周前被损坏了。
警事厅对此的解释是:
一、死者出事当天早晨,物业服务人员按要求正常打扫了房间,毕竟是高级酒店服务公寓。
二、记录仪损坏,是因为那个街区正好处于轮换式维修区域。
一切都恰好发生,并且自然而然。
日本的“太郎”号探测器及这次日本小行星太空探索行动的投资主体,是新日本科技发展署。和黑川实验室一样,这也是由日本企业集团和西方联盟资本组织共同投资设立的机构。
东方联盟专家在新日本科技发展署股本结构中,发现一个不同寻常的线索,在19个出资股东中,赫利基金会排名第12,占股22%。但另外3个股东,持有30%股份,实际是赫利基金会间接控股的子公司。
这样赫利基金会控股比例达到了52%,实际完全控制了新日本科技发展署。
作为热衷于资助外星人及不明飞行物研究的赫利基金会,为什么会对小行星探索感兴趣?难道那些一览无余的小行星,有什么外星遗迹吗?
这一切都使大岛前一郎的死更加扑朔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