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伟强的头像

李伟强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1912/29
分享
《长篇报告文学:《赢在实干——河南儿科医疗联盟分级诊疗体系战略》连载之一》连载

第一十五章 在多方共赢之路上行走

 

2015年2月5日晚9时,新乡市中心医院急诊科送来了一个溺水的孩子。

经过12个小时的抢救,孩子惨白的小脸终于有了几分血色。但由于溺水严重,出现了凶险的并发症,命悬一线。

关键时刻,新乡市中心医院想到了河南儿科医疗联盟。

但就当时的危险情形来说,转运是万不可取的,这可怎么办?

“患儿过不来,我们就过去!”

于是,河南省(郑州)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主任宋春兰、肾脏风湿科副主任厉洪江第一时间赶赴新乡市中心医院。在他们的指导下,两院医务人员联手实施了当时新乡市尚未开展的“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RRT)”技术,孩子的命保住了,并且没有发生任何的后遗症。

在河南儿科医疗联盟内,这样的例子难更仆数。

新乡市中心医院与河南省(郑州)儿童医院的合作,是河南儿科医疗联盟运行状况的缩影。通过医疗联盟的运行,国家、省、市、县四级儿科诊疗体系的联通,医疗联盟覆盖区域的患儿直接受益。

3年来,河南儿科医疗联盟通过铺设双向转诊、远程会诊、信息共享等绿色通道,积极倡导实施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普通患者回流,促使三级医院集中精力攻克急病、大病。“分级、分向、分治”,各级各类资源的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医疗联盟联出了质量和效率。

输出同质化医疗技术

2017年7月5日,河南儿科医疗联盟举行了“百名医生、百名护士培训班”第十期开班仪式。未来3个月,来自医疗联盟成员单位的123名医护人员,分别走进河南省(郑州)儿童医院NICU、PICU、小婴儿病区、消化内科、呼吸科、超声科等20多个科室学习实践。

自“百名医生、百名护士”培训活动推出以来,就以其培训的深入全面、有效实用叫响全省。目前,因为要求参加培训的人员太多,一般都需要提前半年预约。

吴红燕介绍,“百名医生、百名护士”培训活动是实实在在的高端培训。授课教师均为河南省(郑州)儿童医院的知名专家,另外,在培训课程的设计上,兼顾了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两方面。截至2017年9月,河南省(郑州)儿童医院已经举办了10期培训班,已有700多名学员受益。

随着培训班的声名远扬,医疗联盟各层级医院医务人员纷纷加入。在第九期“百名医生、百名护士”培训人员中,最远的来自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妇幼保健院、内蒙古赤峰市,其中临翔区妇幼保健院一次性派出16名学员前来学习儿童康复技术。

以下是摘录的一位来自临沧市临翔区妇幼保健院一名学员的感谢信:

我叫李留源,来自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妇幼保健院。

2017年3月22日,在两位院领导的带领下,我们一行8人怀揣着希望,踏进了向往已久的中原大地、文化绿城——郑州。

跨越千里,舟车劳顿,只因对儿童康复先进理念及治疗技术的渴望和临沧地区儿童康复事业未来的憧憬。漫漫求学路,从走进这所为中原大地儿童身心健康保驾护航的“郑州儿童医院”开始。

全国儿科是一家。河南省(郑州)儿童医院的热情迎接,让我们感到了来自中原的热情。踏进东区医院,我们对这座技术一流,设备先进的综合型现代化儿童诊疗中心有了更深的印象。

在院长助理、康复医学中心主任尚清的精心安排下,我们第一批6名学员来到核心技术岗位上学习,紧接着,第二批10名学员也陆续到岗。工作中,每一位带教老师都尽职尽责、不遗余力地授教,使我们尽早掌握了先进的知识,提升诊疗水平。同时,老师们扎实的专业知识,对患儿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一点一滴都体现着贴心的人文关怀。

我有幸被分配到康复二病区运动疗法室,跟随张晓东老师进修学习。一开始,因为对康复诊疗技术掌握的不多,我的心情有些复杂。自卑、胆怯让我在学习中表现得非常紧张。细心的张晓东老师发现了这一点,他对我说:“不用紧张,这2天先以适应环境为主,不要急,先熟悉下我们平时是怎么工作的,尽快地融入到实际工作中来”。

听到这些,我忐忑的心情得到了平复。张晓东老师不仅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还对学生非常负责。他为了让我回去后能更好地开展工作,在PT的理论和技术上对我悉心教导,使我在这段时间收获很多。

在领导的期望和带教老师的手把手教导下,通过4个多月的学习,我们16名学员受益匪浅。目前,已经有3人回到云南开展新的业务。我们决心要把最好最先进的康复理念及治疗技术带回临沧,填补当地儿童康复事业的空白,让当地患儿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除此之外,各种学术交流平台也向医疗联盟成员单位免费开放。2016年,河南省(郑州)儿童医院举办了25期儿科技术新进展学习班,涵盖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遗传代谢疾病、小儿麻醉、手足口病、儿科肾脏及风湿性疾病等多学科的技术。

在培养基层儿科医生、着力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儿科诊疗能力的同时,河南省(郑州)儿童医院还利用信息化技术,探索新时期的“输血”模式——充分利用高科技的信息化平台,建立“病人不动,医生移动”的医疗服务新模式。

这其中包括定期启动的“北京儿童医院集团、河南省(郑州)儿童医院大型义诊服务”到基层活动,全省各地的患儿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诊疗服务,至今已有万名患儿受益。

此外,河南省(郑州)儿童医院还帮助联盟内成员单位完善儿科医疗管理、医疗安全、医疗服务等方面的制度,定期派专家下去坐诊、查房、手术等,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而这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向基层输入同质化的医疗技术。

那么,什么是“同质化”的医疗技术?

先来说一说“同质化”。

广义的“同质化”,是指同一大类中不同品牌的商品在性能、外观甚至营销手段上相互模仿,以至逐渐趋同的现象,标准化是导致同质化形成的重要原因,如标准化的生产流程、强制性的技术标准、全方位的质量管理等。

“产品质量标准等同于医疗质量”,这是一个在经济学中经常提及的概念。而在医疗领域,具体到河南儿科医疗联盟内的医疗质量同质化,是指成员单位医务人员所拥有的临床诊疗、护理技能基本一致,并且具有同一类健康问题和健康需求的患者都能得到相同质量的医疗服务。

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首先必须保证诊疗规范的统一。

如果患儿在集团内各家医院就诊,对同一种疾病的诊疗方案是相同的,则患儿家长就会选择就近治疗,从而真正实现患儿的分级诊疗。这是北京儿童医院集团临床共享的主要内容。

借鉴北京儿童医院集团的做法,河南儿科医疗联盟也在推广临床共享,并把推广新技术、新业务100项次,作为2017年河南儿科医疗联盟工作十件实事之一。

一言既出,雷厉风行。2017年2月23日,在焦作市博爱县妇幼保健院4楼会议室里,北京儿童医院集团学科带头人、河南省(郑州)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刘炜带来《儿童发热待查》的专题讲座。

“发热的一般常识、发热待查标准、发热待查临床分析,婴儿急性腹泻期间临床干预路径、脱水程度的简易评估、WHO推广使用低渗口服补液盐治疗急性腹泻……”

通俗易懂的理论知识,简单实用的诊治方法,真正讲到了当地医护人员的心坎儿里。

通过学术讲座、举办培训班等方式向医疗联盟成员单位推广已经成熟开展的,实用性、操作性强、接地气的技术,是河南省(郑州)儿童医院帮扶的重点。

而所有的这些工作都要围绕“合作共赢、错位发展”这一河南儿科医疗联盟成立之初就已确定的宗旨来进行。

“我们绝不虹吸患儿,河南省(郑州)儿童医院的定位就是瞄准疑难危重病人,三四级手术及核心技术。”周崇臣自始至终对于医院的定位就很明确,要帮助医疗联盟成员单位发展其所需要的儿科技术,引导基层医院规范常见病、多发病及相应急重症的诊疗。

改变,越是从细微的地方,越能体现其彻底性。

现实中,对住院新生儿的喂养,很多基层医院都是用拔掉针头的注射器,通过插管,打到孩子的胃里,但毕竟是人工操作,力度大小不好控制,容易造成孩子呛奶。其实,更为科学的方法是“重力喂养”——用去掉针头和活塞的注射器,通过胃管“滴”入孩子的胃里。

一“打”一“滴”,一字之差,患儿的受益将是全方位的。

抗生素头孢针剂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种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耐青霉素酶、过敏反应较青霉素类药物少见等优点,但是对于儿童患者来说,必须遵循严格的使用标准:一天打3次,每次间隔6~8小时,这样更符合药物的半衰期。但在基层医院,不遵守技术规范的事例却屡见不鲜。

再比如说,婴幼儿的“雾化吸入”技术,看起来很简单,其实很复杂,药物有不同的分类,需要根据不同的诊断,严格按照流程操作。但在现实中,有的医院却不按患儿病情,而是根据自己的操作习惯来选用药物,不但费用高、副作用也大。

另外,在不少基层医院康复科,老旧、被动的康复理念,孩子不配合,康复没效果,家长愁苦,医生也很茫然。

面对急诊儿童,医生只是凭经验评估诊断,病情危重的患儿根本不敢接。

…… ……

针对这些问题,河南省(郑州)儿童医院组织专家团队制订了类似专家共识、治疗指南的标准化技术规范,并在医疗联盟内部进行推行。

“除了‘百名医生、百名护士’培训,我们还组织国际继续教育学习班,下基层义诊及‘一对一’帮扶时,也会进行专题讲座。讲课时会结合不同层级医疗机构的特点,因地制宜。”对于技术推广的方式,医务科科长周一博解释说:“各级医院的侧重点也不同。地市级医院会问,如果指南上没有这些药物,我们到底能不能用?基层医院需要的更直接,希望直接告诉他们该怎么判断,要的是结果。”

“指南虽然是权威的,但是也不是任何疾病都适用,因为总有特例。一般来说,指南分A级、B级、C级推荐。对于疑难罕见病,最首要的是找到病根,但是基层医院还不具备这些检测条件。虽然没有条件开展,但了解一下也是一种提高,起码发现时能够及时转诊,以免耽误孩子的病情。”刘炜对于技术规范的推广,有着更深的理解,她认为个别特殊疾病现在没有指南,只能通过检索文献,或参考大医院的治疗方法。

“下派上送”

在所有促成医疗质量同质化的措施中,医生诊疗技术的同质化无疑是最重要的,因为它是整个医疗服务链中最核心的要素。而要实现医生诊疗技术的同质化,学科带头人的作用至关重要。要发挥他们的作用,靠的是“下派上送”。

“下派上送”,是河南省(郑州)儿童医院输出同质化医疗质量的两种主要方式。除了派专家下基层指导,还定期举办各种学术培训,通过多种方式的学习,使基层医院在诊疗流程和服务意识上与河南省(郑州)儿童医院接轨。

李艳娜是河南儿科医疗联盟第八期“百名医生、百名护士”培训的一名学员,2016年12月,她所在的平顶山市郏县妇幼保健院刚刚加入河南儿科医疗联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担任儿科主任的李艳娜主动请求第一批参加培训,而在这短短1个多月里,让她感叹收获很多。

2017年2月16日,早上8点整,河南省(郑州)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全体人员像往常一样又开始了一天的“战斗”:晨交班、查房、下医嘱、写病程、沟通病情……李艳娜身在其中,像一个加速的“陀螺”,根本停不下来。

“节奏快,病人多”这是她初到这里的第一感觉。不久后,更让她眼界大开的,还有规范化的管理和精准操作。

根据不同患儿的病情需要,NICU设有5个功能不同的病室,以便分类管理。

2月17日下午5点多,一名新生儿败血症、呼吸衰竭、脑水肿的孩子被紧急转来。主治医师刘大鹏致电NICU主任康文清,建议给孩子做基因检测,进一步查明病因。

值班和交接班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会诊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查对制度……这是2016年11月1日,国家卫计委最新修订的18项医疗质量核心制度,也是河南省(郑州)儿童医院每个临床科室雷打不动的“铁律”。

在这里,人人习以为常的质控标准,却让前来参加培训的学员直呼太严格。这也正是同一套诊疗规范,却有相差甚远的医疗质量的重要原因。

“说到底,还是我们执行得不到位。”许昌市中心医院的李会影一句话说到了点子上。

李会影是许昌市中心医院NICU的一名主治医师,已经连续参加两期“百名医生、百名护士”培训的她,在郑州儿童医院待了6个月。作为所在医院一名高年资主治医师,李会影仍然保持着强烈的求知欲。

“我很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除春节时候回家了几天,平时就在医院待着。”说起在这里学到的有创操作,如腰椎穿刺、骨髓穿刺、气管插管、中心静脉置管、动脉血压的监测、纤维支气管镜的操作等技术,李会影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

“别的暂且不谈,就拿最基本的输液来说,河南省(郑州)儿童医院就把‘精准’二字做到了极致。”

极致的背后,是对于生命最纯粹的敬畏,是对孩童无止境的关爱。“我们会严格限制液体的用量和滴速,按照4∶2∶1的比例,计算出患儿每小时应输入的液体量。”河南省(郑州)儿童医院PICU护士长葛燕军说,“孩子身体的容量有限,我们尽量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少给孩子输一些液体,这样可以让他们多吃点奶。”

书写病程对于医生,就像练嘴皮子对于相声演员一样,是基本功。但看似常规的流程背后,却需要扎实而丰富的理论和临床经验作支撑。

“老师们写病程时,把诊断依据写得非常详细,包括患儿的病史、家族史、主诉、体征表现、持续时间、与其他疾病的区别、鉴别时的支持点和不支持点……相比之下,我们都自愧不如。”李会影腼腆一笑。

  让专家价值叠加

2017年初春的一天下午,河南省(郑州)儿童医院医务科的电话一个接一个,几天前,河南省(郑州)儿童医院被确定为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的主体建设单位后,科长周一博和他的同事们更忙了。

“周科长,派专家下来指导的事,时间能不能确定?”放下电话,周一博的手机微信又来了。

荥阳市妇幼保健院是周一博的“一对一”帮扶单位,在申报二级甲等医院评审时,河南省(郑州)儿童医院的“一对一”帮扶小组给予了帮助指导,使荥阳市妇幼保健院受益匪浅。

正是河南儿科医疗联盟一系列扎实的举措,让基层医院真正获益,很多基层医院加入河南儿科医疗联盟从怀疑、迟疑、试试等不确定的态度,转变为坚定不移。

“3年多来,医疗差错和医疗投诉发生率由5.8%下降至2.2%;医疗纠纷发生率由万分之五降至不到万分之一。”一份来自柘城县人民医院的统计数字,足以说明河南儿科医疗联盟的魅力。

“想想这3年的变化,还真有点儿不可思议。以前,我们医疗质控手段实行的是人工管理,是一种比较松散、狭隘的管理模式。现在通过统计质量分析,可看到每个月的各项数据,便于整体把控。”柘城县人民医院医务科科长刘运龙感慨不已。

临床路径是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可起到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变异,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作用。相对于治疗指南来说,其内容更简洁、易读、适用于多学科多部门具体操作。

谈到柘城县人民医院的临床路径管理,刘运龙说,以前他对临床路径的认识比较模糊,以为就是找罕见病,后来经过学习才知道,常见病也要加入临床路径。调整方法后,柘城县人民医院的临床路径越来越丰富,现已达到了330多个。

除此之外,柘城县人民医院自加入河南儿科医疗联盟后,先后组织开展了强化“医护核心制度落实年活动”“人才战略工程”“整洁工程”“惠民工程”“纳谏工程”等内涵建设工程,强化了医务人员对医疗质量核心制度的掌握和在临床工作中的落实,加强了核心制度的执行、考核措施、监管机制。

如今,医疗质量上去了,越来越多的患儿家长主动选择在当地就医。

对于医疗质量管理有话要说的还有许昌市妇幼保健院医务科科长王华。

“在儿童医院学习的1个月间,感觉到整个医院有超强的团队凝聚力。医疗质量控制方面非常完整细致、具体合理。我们基层的质控都是几张纸,在这里,是一本非常详尽的管理手册。”2017年8月7日,刚刚在河南省(郑州)儿童医院学习结束的王华,提起自己的收获,直言不讳。

王华所提到的《郑州儿童医院医疗质量控制手册》,长达200多页,里面有非常详细的质控标准,在基层医院医政管理人员眼里,那可是香饽饽,几次加印,仍然“供不应求”。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医疗服务质量同质化管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在河南儿科医疗联盟内部,通过微信群、疑难咨询、远程会诊、专家走出去等方式解决实际问题,充分发挥优质医疗资源的辐射作用。

3年多来,河南儿科医疗联盟这个平台使专家资源在医疗联盟内部流动起来,逐步实现了各医学专家自身价值的叠加与倍增效应。

周崇臣坦言,河南儿科医疗联盟运行3年来,在推行医疗联盟内医疗质量同质化管理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要真正实现医疗联盟内的“同质化”,任重道远。

  多方共赢局面正在形成

实践经验的积累,理论体系的完善,让河南儿科医疗联盟这个大家庭不断吸引着新成员加入。但是人多了之后,怎样实现成员之间的互联互通?又怎么保证双向选择的质量呢?

“河南儿科大家庭”微信群应运而生,群成员达1000多人。在这个全省儿科交流的大平台上,大家畅谈发展体会、经验,互相解疑释惑,分享着进步的喜悦或对问题的忧思。

141家成员单位还会定期收到《儿科大查房》《儿医药讯》《河南儿科动态》《医院院报》等刊物,河南省(郑州)儿童医院以医疗联盟通知、简报等形式与成员单位之间互动交流。

在河南省(郑州)儿童医院举办的各种学习班和继续教育项目中,所有成员单位均可免费参加。3年来,该院已接待省内外兄弟医院来院参观交流千余人次。

为了保证双向诊疗的实时、便捷,医疗联盟办公室负责协调远程医疗会诊,建立医学影像中心、远程心电中心、远程教育中心等,逐步建立完善集远程医疗、远程教学等为一体的网络平台,为成员单位提供支持。成员单位遇到疑难、急危重症患者,随时可发起远程医疗会诊申请,必要时还可以请专家当面会诊。

2016年,河南省(郑州)儿童医院与美国卢里芝加哥儿童医院建立了远程对接。2017年7月17日晚8点,双方就一位新生儿心律失常且无法撤机的问题,进行了疑难病例讨论,这也是河南省(郑州)儿童医院远程会诊中心迎来的第四例国际远程会诊病例。

此外,和北京儿童医院集团开展远程会诊近300例,与河南儿科医疗联盟成员建立远程连接80家。

2017年,河南儿科医疗联盟还将建设儿科医疗联盟远程中心、河南儿童急救中心三级网络体系,建立精准扶贫机制和郑州市儿科医疗联盟,建设河南儿科质控体系。借助更多的平台,全省儿科协同发展,患儿就医更便捷且质量更有保证,多方共赢的局面正在形成。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