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报到的前一天,壮壮踏进母校,踩着坑洼不平的路面来到当年学习的教室,发现桌凳摆得稀稀拉拉的,比以前少了许多,感到冷清。信步绕到后面相对宽阔的操场,又望见黄土裸露的跑道、漆皮脱落的篮球架和斑驳破旧的校墙,亲切之余不禁有些落寞。
操场四围补栽了许多杨树苗,苍翠葱绿,为这个没落环境带来了生机,这让壮壮的精神为之一振,她用怅然和兴奋交织的心情欣赏这些勃发的生命,感觉自己和它们一样,要在这里扎根、生长。这时耳畔传来风拂绿叶的沙沙声,似乎奏响一首成长的乐曲,她判断不出韵律包含的意味,是轻松,还是艰辛?是欢快,还是郁闷?又来到人生的一个节点,未来的篇章如何书写,她还无从知晓。
当工作步入正轨后,壮壮很快忘却苦闷。对于一位新任教师来说,一开学就得备教案、上课、判作业,还要着手安排教学计划、进度,自然是头晕眼花、手忙脚乱。又得知放心不下的校长要连续一星期听她的初一语文课,壮壮越发焦头烂额。除了中午和晚上给乡中就读初二的妹妹老四做饭外,紧张的她中午不休息,晚上不早睡,满负荷琢磨她的教学内容。直到这时她才后悔,一个假期自己把时间和精力都耗费在了无用的情绪波折上,却没把正经事当回事,真不应该。但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呢,只能临阵磨枪。一星期她的神经都绷得紧紧的,直到听完课的校长布满疑云的脸终于有了点儿转晴的迹象,疲惫的她才轻轻呼出一口气。
不过他会怎么评课呢?坐在校长办公室,屈弓弯背的壮壮重新进入紧张状态,像囚犯等待法官的判词一样心惊胆颤。一脸威严的校长看她紧张,就先说了几句题外话,然后才从大处着眼谈了课的优缺点。他说她的优点是基本功扎实,教学语言凝练,概括力强;缺点是教学程序教条刻板,一个模式,一种讲法,缺乏起伏变化。最后他叮嘱她多听老教师的课,主动吸收借鉴他们教学的实践经验,来提升自己。
壮壮细心听着每一个字,不停地点头答应。校长不温不火的态度让她一会儿高兴,一会儿沮丧。高兴的是,这段时间的急拼没有白费,最最担心的彻底否定没有出现,她的心里稍觉安慰;沮丧的是校长对她这个稀缺的专科生并未作出特别的肯定,她又对自我能力多了质疑。
其实校长有他自己的考量,这位年轻的女教师刘壮壮是专科生,即使缺乏教学经验,课讲得死板,但学识水平远高于那些民办转正的教师,他对她在教育教学专业上的成长还是寄予厚望的。不过,他也有另一种心理准备,假如她的课出乎意料的差,也好在只有自己听过,他可以找理由作出即时调整,对学校教学质量和她个人发展都不会造成太大影响。现在结果在他的意料之中,因而他没有强行打击,也没有妄言夸赞,希望她能不断钻研学习,日趋完善。作为管理者,他得给年轻教师提供成长的机会和提升的空间。
对于这些壮壮还理解不到,她关注的是校长对课堂细节的评论,但校长没有展开说,壮壮也没敢多问。想要刨根究底的她不甘心,还是找到代初三语文课的老王老师,托他从侧面打探一下。王老师细长的眼睛眯缝着,脸上带着长辈慈爱的笑意,看壮壮如此上进,便高兴地答应下来,并在不久后带给她校长对她的课更详细的看法。
那一天壮壮坐进王老师办公室,喝下一口水的王老师靠向椅背,对着她急切的眼神并不急着转述,而是先漫不经心地抛给她一个问题:“想先听哪一方面,逐渐改进的一面,还是继续发扬的一面?”
壮壮愣了一下笑了,心想这个王老师可真会说话,但一回神自觉不妥,马上严谨地答道:“我刚参加工作,经验不足,更想知道缺陷在哪儿,怎么改进。”
王老师嘴里应着,满意地点点头才又慢慢说:“在咱们的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存在思想偏差,备教案甚于备学生。其实老师能熟练驾驭教材,并将教学内容有条理地传授给学生,只是完成了少部分教学任务。大部分任务能否完成,还要看学生接受的程度。咱这里的学生底子差,教会他们并不容易,需要老师更大的耐心和更多样的教学手段,这就是常说的因材施教。”
壮壮起初听得轻松,觉得王老师在说教学工作存在的共性问题,还没提及她,但在王老师起身倒水的间隙,细心琢磨的她恍然辨出其中的味道。哦,原来是借着共性说个性呢,看来我的课没备到学生呀!确实如此,校长指出过,说我的课千篇一律。壮壮更明白了,因为教材不熟悉,开学这些日子她把心力都倾注在备教材上,教案设计改了又改,各个环节记了又记,光顾着怎么在课上流畅地往下讲了,几乎没考虑到学生兴趣和接受能力的差异,壮壮不由地佩服校长的洞察力。
等王老师重新坐下,吹了吹发烫的水有意无意地看向壮壮时,壮壮深思的表情传递给他一个积极信号,他明白壮壮理解他话的含义了,便不经意地点了下头,又说:“如果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灵活多样地变换教学方法,会比固定的模式更受学生欢迎,更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壮壮连连点头,直称王老师说得对。现在想来,自己的课也就一个套路,不外乎提问上节内容、识记生字生词、通读分读课文、划分段落层次、总结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这是她寒窗十年领受到的语文教师的通用讲法。
“这不单是哪位老师的事儿,所有老师都该注意。”王老师即时补充道。
谦恭聆听的壮壮又笑了,这个顾及别人体面的王老师,琢磨他的话还真费心思。不过经了这事后,壮壮不仅明确了教学改进的方向,而且在评课的艺术性上也受到了启蒙。初出茅庐的她,知道自己并未取得学校各方的信任,有几斤几两还得静观后效才能称量。这固然是重压,但也是必须要面对的人生课题。接下来的日子不可能轻松度过,她得学习并强化生存的本领。
在以后按部就班的学校生活中,壮壮本能地发起劲儿来。她通过听课、说课、评课向其他教师取经,借上课、批改作业、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实际情况,查漏补缺,随讲随改。在这个闭塞环境中,壮壮的专业技能缓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