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三 三贴近
魏来运和杜书香都回到了丁马村。
他们住在一个居民楼上。
这居民楼挨着丁马湾,出来遛弯都围着丁马湾转,晒太阳或者承荫凉都在丁马湾的树旁树下。另外那儿还有一个钓鱼池,因为丁马出名之后到此旅游参观的人络绎不绝,魏来运就让修了钓鱼池,钓鱼池旁建了钓鱼台,阳台,茶室等配套设施应有尽有。魏来运办事办的地道。
那棵最大的树是那棵老槐树,五股六叉,树冠不用巨大来形容起码也是很大,魏来运从记事的时候就记的这棵树那么大,几十年过去了还是那么大。结槐花那个能结,一嘟噜一嘟噜的,白的那个纯洁,甜甜的,一到结槐花的季节全村人都来采,随便采,采回去包包子最好吃,猪肉的,那猪肉用刀切,切成片儿,五花肉,槐花五花肉大包包子那叫一个好吃。杜书香就馋这一口,二鼻涕用轮椅将她推到大槐树下凉快,其实走路没问题了,胃切除后瘦的厉害,腿脚没事,可二鼻涕非得用轮椅推着,这让村里人看见议论纷纷。最多的议论就是二鼻涕怎么巴结杜书香了呢?不存在巴不巴结,首先二鼻涕对此的认识非常正常,他不认为是巴结杜书香。做了胃切除后每天要吃六顿饭,而且每顿都得是软的细的好消化的,二鼻涕那是百依百顺,改着样的做。为了杜书香二鼻涕几乎什么也不做了,愿意吃槐花肉大包他就来够槐化。杜书香对此呢?开始老觉着不好意思,她知道二鼻涕对她的心思是什么,她知道二鼻涕一辈子都在爱她,她知道二鼻涕为了她一直没找对象,就二鼻涕的条件啥样的都能找到,别再说如果二鼻涕花花话,乱搞乱来什么样的都能得手。杜书香面对二鼻涕只有黙黙的接受,妹妹也是想让她接受,不然不会让她回到丁马来。
够槐花二鼻涕爬上树去一朵一朵的摘,摘一朵他就往树下杜书香怀里丢一朵,直到把杜书香怀里丢满了,二鼻涕问着“杜姐够了吧?”直到杜书香回答“够了”他才从树上下来。
为了让杜书香开心二鼻涕就把杜书香推到钓鱼池钓台上教她钓鱼。二鼻涕带来了钓鱼杆和鱼食,他教给她如何甩钩,如何甩线,如何判断鱼上钩了。喜的个杜书香呀,每钓上一条鱼都乐的想蹦迪。这钓鱼池里混养着甲鱼,但很少钓上来,可杜书香楞钓上一只来,金黄金黄的。
魏来运回到丁马村并没有像杜书香一样休养起来而是到村委会上了班,他辞职了,所有的职务都辞了,只剩下丁马村党支部书记。
魏来运到村里上班李风芹不放心就一步不离的跟着他,老夫老妻的体现着温暖。
陈燕和文少来采访了,他们要完成上北京没有完成的采访。
文少原本在临清市宣传部做新闻科长,自从那次跟着魏来运为民讨公道之后就调到了大众日报社。说是调到不如说招聘,报社搞改革从社会上招聘一批人才,文少报了名被选中,其中陈燕没少起了作用。文少招聘到报社作为已是农村版总编辑的陈燕就直接把他要到了农村版。文少从此成了农民记者。报道魏来运是陈燕的策划,农村版要推出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典型报道。
他们为采访的深入在村里住下来,于魏来运同吃同住同劳动。
同吃,一天顿在丁马生物科技公司食堂里,这是职工餐厅,在这里上班的本村村民也叫职工二百人,这是把村民变成股民职工的体现,也是解决城乡“二元”机制的具体体现,他们都有工资和“五险”。据了解棉纺厂等七家村企业全部把村民转化成了股民职工。伙食挺好的,早上六点就开饭了,职工起的早吃了早饭或者不吃早饭都可以晨练,有的围着丁马湾跑步,有的散步打太极,有的打篮球羽毛球,早上生物科技是个体现社会主义好丁马脱贫致富的样板间。早餐喝的有小米粥,豆浆,胡拉汤,吃的有油条,馒头和包子,另外还有各种水果,跟城里的职工食堂没什么两样。采访职工和职工聊天随时都可以进行,有几个回村创业的大学生和留在村里的年轻人成了采访的主要对象,他们说,他们是企业的主人,近两千亩的水面里的养殖和科技大棚里的养殖都有他们负责。还有甲鱼繁育孵化也是他们在负责,说起繁育孵化引起文少和陈燕的兴趣,他们来到了繁育孵化大棚里。小伙子告诉他们甲鱼的性别公母由温度调控,这里的公化能达到百分之八十,甲鱼公的要优于母的。繁育孵化大棚里排列着几个大的沙坑,沙坑里堆积了沙土,繁育孵化的职工将甲鱼蛋一排排一叠叠埋在沙土下,那沙土有些湿用手能抓成蛋,然后用大棚控温,里面四周挂着温度计,调剂温度由调控设备。职工告诉他们温度该高的时候要高该低的时候要低,二十四小时调控,晚上气温低了要调高,白天温度高了要降低。七天之后开始出子,子就是小甲鱼从蛋壳里破壳而出,这是最好看的时候。魏来运发明的这种技术,怎么想到的呢?原来甲鱼都是在养殖场的池边上的沙滩上自然进行,它们将蛋生在沙土里然后趴在上面暖。魏来运天天蹲在湾边上看,看着看着他就想到把甲鱼蛋全收集起来进行人工乳化,先弄了二十个蛋拿到办公室里用个包装盒用沙土埋起来,用暖水袋进行加温,慢慢的竟然小甲鱼出来了,然后就发扬光大,一步一步的归纳出一套孵化技术来,把这技术程序化了成了可操作的技术。文少和陈燕到繁育孵化棚跟着魏来运进行同劳动,魏来运一会都闲不住,他在大棚里和职工一样下沙坑埋鱼蛋,而且教给大家如何排如何叠叠,如何加温等技术。繁育大棚里排列的几个他们叫作育苗池一个池里就埋一万枚鱼蛋,到出壳时基本上集中在一个时间段,陈燕和文少有幸就赶上了,魏来运把他们领到繁育大棚里对他说“验证奇迹的时候到了”,只见那小甲鱼破壳而出,一个跟着一个,从壳里出来之后就向着四处爬,繁育池的四周四个角放了四个水桶,水桶卧下去,小甲鱼争先恐后的爬过去“吧哒吧哒”的掉到水桶里,一个水桶掉满了就换上一只,把盛满小甲鱼的林桶提到湾边倒到湾里去。在自然湾里先养一年,等小甲鱼长到半斤八两的就弄到科技大棚里去养,养到二斤多再放回到自然湾里养。
跟着魏来运同劳动那是一会都闲不住,他的性格是没有他不管的没有他不干的,走着路看到哪儿不顺眼他都要亲自去做,他的身体不闲着,除了开会就是下现场,他以身作则,处处身先士卒。他们也和魏来运到德国进口的屠宰设备车间去劳动,亲自体验如何屠宰甲鱼。到科研小组去体验甲鱼胶囊和胶原蛋白的研制过程。然后生产车间和包装车间去体验生活。
同住,魏来运就住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办公室里,他那办公室外面是会客厅,办公室和小会议室,里屋就是卧室。晚上他一直在工作处理这事那事,直到困的睁不开眼了他才休息。采访魏来运随时随地都在进行,每时每刻都在询问,文少采访从不记录,全凭脑子记,他的理论是“该记住的不记也记住了,不该记的记也记不住。”陈燕就批评他“好脑子不如一个烂笔头子。”文少就说“放心吧,能给你写出稿子来就行。”
晚上休息前蹓跶是文少陈燕最惬意的时光了,职工宿舍楼里有几套专门用于接待的房子,大的有百平方,小的也有几十平,最小的相当于宾馆的套间。用陈燕的话说丁马的夜晚有三个忘记不了。一个是天特别低低到伸手可触,是不是有点太夸张,她说看着天上的星星跟女人的奶子一样鼓鼓着往下垂。第二个是喂鱼时魏来运吹的树叶哨,喂甲鱼白天喂一次,为了让它长的快魏来运又发明了晚上再喂一次,这也是他创造出来的养殖办法。喂鱼时吹着哨,久而久之甲鱼一听哨响就知道来喂它了,于是就纷纷出来。魏来运用树叶作哨,他练习了好长时间才学会,把一个树叶,柳,槐,杨等树叶含在嘴上就能吹响,后来他发明了纸哨,用香烟包装盒的塑料纸,饮料瓶的包装盒纸都可以吹,吹出来的声音像鸟叫,清脆悦耳。魏来运的哨儿一响再看丁马湾里的水面上顿时就响起一片豆粒一样的眼睛,那就是王八眼,甲鱼长的眼睛红黄相间的夜间闪光。摇着小船的魏来运便把饮料撒进去,于是又响起一片“吮吮”的响声。那真叫神奇呀。陈燕完全陶醉其中了。
采访结束后陈燕和文少写了一篇稿件,发表在大众日报农村版的头版头条。
这篇文章的题目叫“有一种人生叫伟大”现转摘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