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宁波的头像

杨宁波

网站用户

小说
202103/05
分享
《情人》连载

第七章 蔡局长玩文化产业

第七章节 蔡局长玩文化产业

大宝市提供一个新闻线索:文化局长蔡璟

大宝市近年涌现几个很优秀的文化产业公司,建康文化产业公司、大德木雕文化产业公司、好人文化产业公司……这些文化产业公司让大宝市哭妈的人都憋不住笑:建康文化产业公司老板薛老大,原是建材供应商,好人文化产业公司就是一个挂靠省监理公司,依靠欺骗员工、拖欠员工工资的江湖流氓——唐虎,大德木雕文化产业公司更离奇,一个原来卖棺材,竟改头换面成为大宝市文化产业公司……

这内幕如何?为何荒唐?不妨,让我娓娓道来。

蔡璟局长原是一个民办教师。

蔡璟十六岁,初中毕业,他大托村支书,安排村小学做民办教师。一个学校,清一色民办教师,工资就是一个月十元钱。

校长是抗美援朝老兵,一半教师都是退伍军人。蔡璟是学历最高的民办教师。支书儿媳妇是文盲,人前不敢说话,就叮当当打铃,教体育。蔡璟一进学校,就是五年级班主任。

蔡璟好几个同学还在五年级。一个低个子,她爹妈总觉得留级等等看个子长高,这不,留级三、四次,还坐在教室第一排、第一桌。一个大个子,她爹妈安排上完小学,就嫁给人家。那两个留级的男同学,一个上课老是瞌睡,外号:迷糊。一个老是逃学。蔡璟开始还不好意思。可看学生毕恭毕敬的,就施出师道尊严,认认真真教。因为用心,这一年下来,毕业班成绩还真不错。连带两届毕业班,初级中学校长把他挖到初中教课。

蔡璟进入初中教课,工资还是本村发,只不过补贴多一倍。

初中,有数十个公办教师,人家起步工资四十多,连补贴有六十好几,校长工资,更达到一百,连补贴有一百六十元,相当于蔡璟的八倍收入。

蔡璟心里不平衡,可他很谨慎。在小学做教师的历练,让他成熟。他认真教书,得空,拿考取正式教师的书籍翻阅。

一等五年,蔡璟才算正式考取公办教师。

鲤鱼跳龙门的蔡璟,很让大家羡慕、妒忌、恨。

此时,蔡璟的心,已经飞到县城,飞出了教师行业。他托人找公、检、法行业。没有门路,被安排文化局下属戏剧院卖票。

剧院已经不景气,录像厅生意红火。眼看工资都被拖延,蔡璟万般无奈,停薪留职,去开办录像厅。录像厅生意,竞争激烈,蔡璟又筹办舞厅,买卖杂志……

文化商人做了一遭,没有赚到钱。蔡璟又托人说话,进入文化局办公室,做文员。

蔡璟在文化局办公室做文员,已经三十六岁。办公室主任比他还小五岁,大家呼来喝去的叫:老蔡。

蔡璟只想稳稳当当混一口饭吃,这口饭也不是好吃的!

那些土老帽,都摇身一变,做了老板。蔡璟跟各路同学聚会,自己感觉很渺小。

到处都是兼职或者挂靠企业捞外快。蔡璟也要迅速脱贫致富。

蔡璟数遍大宝市的企业,像模像样的,都有后台。文化局的几个领导也占遍,跟文化有关的景区、文化传媒公司、歌厅、照相馆……

蔡璟问询很多,可他们看不起蔡璟,都拖拖拉拉的,推说商量、商量。

蔡璟终于寻到一个,一个名叫五峰山的地方。

这个五峰山,因五个山峰都高过两千米而得名。从山脚到山顶不过二十里。很是陡峭,山体全是岩石。这个在全省都是第一高峰的五峰山,却很少游客光顾,蔡璟翻开历史,也很少有它的记载,民间,也没有多少传说。仔细勘察,山上植物都是稀松平常的,山上也没有老虎、豹子、蟒蛇等大动物,不过,原先有狼,现在,不见踪影。地质勘探,也没有发现:金、银、铜、铁、铅、钼……甚至,都没有花岗岩建材,也没有水晶石等奇石,连可以烧石灰的石灰石,都没有。山泉有几处,不大,也没有很好的水质,可以做纯净水或者酿酒……这个山也没有什么神奇的传说,没有日本侵略,没有红军、八路军或者解放军驻扎或者打仗。甚至,驻扎过的土匪都平平无奇,连个可以说出口的女土匪都没有……

蔡璟只接到这个乡书记的引荐,只收到五峰山村支书的邀请,想请他把五峰山打造成文化名胜景区。

蔡璟跑半年多,还是没法打造,还是没人问,没人搭理。

蔡璟不甘心,住这里没成绩也不好回去。半年多来,蔡璟感受到山里人实诚。他们闻听市里文化局的大文化人,来为了他们找发家致富的门路,都十分热情,大家有问必答,拉着蔡璟走遍十里八村。蔡璟廋了二十几斤肉,惹得几个领导缠着问他:咋减肥的?

蔡璟进退两难,气得直骂娘,学得山里骂人的难听话很多,不出一年,蔡璟就成五峰山老林出来的土鳖。

蔡璟不得意,可他肚子墨水不少,弄不成事情,真是他娘的背运。

纵观全市的文化人,蔡璟还真没看上谁,都是走不出地方的作家、画家、书法家、演员、歌手……都是只在地方的小报、校刊发表文章,卖字画,演唱……到外市,那就是傻子、瞎子、呆子一个。文化局的几个,都是他妈的外行,局长没别的本事,就是拍马屁,拍市委书记书法好,不见他连楷、隶、行、草、篆都分不清,说市长历史故事知道的多,市长连三国和七国都混淆。说宣传部长专业,宣传部长都不知道大宝市农产品有啥?几个企业都经营啥?这局长还出书。从春秋抄到民国,从《红楼梦》偷到《战争与和平》……一个读后感引原文一半,再注释一半,还要加上名人名言、俗话,作品不伦不类的像个公共厕所,啥尿都存,啥粪都堆垛。真真无耻之尤。

副局长也充斯文,给八路军的遗迹保护,用他亲戚介绍的一个秦砖汉瓦商家。给小学生题词,让人代写周易的卦辞……办公室主任的墨水是一瓶子不满,半吊子充圣人。创办文化内刊,请书记提名:大宝文化科学。这个咋念咋不通,还没法解释。他得意洋洋:书记提的好,有自然科学,有社会科学,就有文化科学,这个是创新,是第一个把女人比作花的天才!

蔡璟确实怀才不遇。从做民办教师就是,在本村的小学,一个打铃的支书儿媳妇,干这狗撒欢都叮当当的活,工资、奖金跟他一样,还要评:模范教师!初中,那些公办教师教副科,历史、地理、生物,他是班主任,还带着重点班,工资是他们十分之一,获得的大奖,奖金还要分他们一份。转正,人家都办补习班,上课应付学生,晚上,让家长掏钱给学生,在他的第二补习班补课挣外快。转行的,人家写字都不工整,却被调党史办编地方志,人家理科毕业学校实习没两个月,就管文联……他被当作一个卖票。卖票,还要学历?还要经验?自己也是不长眼,硬是一天只顾自己看书做学问,耽搁了录像厅最好的时期,人家不干,他才当替死鬼。办舞厅,却不敢让舞女放开裤带。人家谁真的跳舞?哪个舞厅不是改头换面的“窑子”。卖杂志不知道卖盗版、带色的……反正,自己就是一呆子。

自以为文化人,却百无一用。自以为这回是专业,谁知,碰到人家是按照吉尼斯记录,不是奥运会比赛。真真是走投无路!

蔡璟气急,干脆喝着山里的包谷烧酒一醉方休。他也乐得半醉不醒。跟着山里的仙汉、神婆去各家消灾、做法、去鬼祟……

大家熟了,他也看到这些人的能耐:神汉把来人一看,就能把来意猜个八九不离十。掐指一算,就把你的心病解一半。神婆更了得,没去你家,把你家的人、猪、房子、票子都说个头头是道。一番装神弄鬼,让你的七灾八难都烟消云散……

蔡璟佩服他们,他用雅致精巧的修辞来夸他们,这些人没听过这些使唤在伟大人物的词眼,能青睐他们,他们乐得接受蔡璟的甜言蜜语:“还是文化人说得悦耳动听。夸女儿说给女婿:我儿娶个好媳妇。这话真艺术。”

蔡璟混着,他的心思,大家也一清二楚。这些人打趣:“蔡领导,如果你让我们开发五峰山,我们还真能把五峰山变作金山银山!”

蔡璟闻听,也有几分信。他不再请作家编故事,请诗人写咿呀呀的“唐诗宋词”,也不再想着这些画家,能把五峰山画成“名山”。他也不再一个劲给上级,申报文化项目,也不拉企业主、大商家来投资。他只需要给这些仙汉神婆几句好听话,凡是各路神灵的信徒,都给几句好话,让他们上山折腾一番。

信神的,召集她的信徒开会:王母娘娘发话,要在此山设宴。不等大家寻思如何是好?她就没了气息,几个常服伺她的神婆,忙朝她磕头跪拜:“王母娘娘,您的事情,我们都万分上心,正要筹划。您咋急急把您的小丫头召唤去了?王母娘娘显显灵,王母娘娘显灵啦!”大家有的也是跪拜祈祷,更多的是在看热闹。只见那神婆一会儿手舞足蹈:“我是王母娘娘,今天看五峰山如此仙境,我就包了,做我后花园……·”大家听得不是很真切,几个服伺的神婆一边解释,一边照看她。大约半个钟头,她才渐渐平静下来,又昏死过去,几个人掐人中,忙倒茶,还烧黄纸折叠的元宝,大红大绿花纸,剪制的衣服鞋帽,还上香……她苏醒过来,又是一个人。本来,来的都是信徒,她再这么一场,大家都急啦。马上安排集资、找工匠、看黄道吉日、搬砖找木料。

人多力量大,再说,这是给王母娘娘盖宫殿,一定要最好,一定要最快,一定要最虔诚、最恭敬……大家也真舍得,数十个信徒,把家搬到半山腰,几个工匠,退了给人家的活,带着自己买的木料来这里,有的,把家里的锅拿出来,自己今后烧火做饭,到邻居家借或者凑合一起,给儿子娶媳妇的,延后。嫁闺女的,把彩礼给王母娘娘先置办东西,孩子星期天,也拐道半山腰,给王母娘娘叠元宝……

看信神的抢了先,老子不乐意啦。凭啥她王母娘娘:野鸡占坡?哪里都有她的后花园,哪里都是她的地盘?要知道,老子是管阴间、仙界、人世安全生产的一把手!他需要享十方香火。别以为老子只有《道德经》,老子本事大大的有!炼仙丹、长生不老、返老还童、起死回生……都是老子的能耐。咋也不能输这个死八婆。老子暗暗把这道符,贴到老君庙的正上空,八十岁的瞎眼老道,都详读九九八十一遍,都囤心里七七四十九天,就是没有人修成道,大家还是:不知“道”。闻听这番训词,老子的信徒们惶恐不安。也挑个地方,盖老君庙。

释迦牟尼佛法力无边,神通广大。早在王母娘娘、老子他们俩位动意念时,立即相由心生。只是,他没有私心杂念,只想弘扬佛法。不让大家顿悟成佛?他是不甘心的。于是乎,佛徒也四方游走,慕缘化斋……

儒家伺机而动,要让圣人在此大讲:礼、信、仁、义、智、廉耻、孝道……这些人邀请教师、官员、学生……也参与其中。

商家更要后来居上。都是做生意的,商祖不能丢,商道不可改。天下皆商,商家走道,肯定是商道。商家的商道遵循:诚信为本、公平交易这个原则。面对群狼,讲啥诚信?难道还嫌弃狼吃得不定时定点不卫生?啥是公平?我一天的白馒头换他痴狂的千字文?如何看待商道?商道是一个系统。有自己的防火墙,有自己的平台和可操作程序。商道不是一滴一滴。商道基本由社会商道和国家商道对立统一规律。社会商道是商道存在的基础。国家商道是商道的上层,是商道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没有国家商道,社会商道只存在,并无法天下发展,达到天下这个广度。世界历史证实这点。没有国家前,社会商道到处艰难险阻,困难重重,有了国家,商道大大发展。社会商道内部,商道经济和政治商道也是对立统一规律。商道经济内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总之,商道暗合自然游戏规则,商道遵循人类哲学。可以论断:商道无穷无尽。真可谓:道可道,非常道。既然如此,谁想赚钱?就要大盖特盖商祖庙!

商家有五祖:商始祖——王亥,商圣祖——白圭,儒商祖——子贡,商智祖——范蠡,商师祖——吕不韦。

商始祖——王亥(公元前1854年—公元前1803年),子姓,又名振,夏朝时期商丘人,商族。他是商国的第七任君主 、阏伯的六世孙、冥的长子。王亥是王姓始祖。王亥不仅帮助父亲冥在治水中立了大功,而且还在商丘服牛驯马发展生产,发明了牛车,用牛车拉着货物,到外部落去搞交易,开始促使农牧业迅速发展,使商部落得以强大。王亥开创了华夏商业贸易的先河,久而久之人们就把从事贸易活动的商部落人称为“商人”,把用于交换的物品叫“商品”,把商人从事的职业叫“商业”,人们尊称王亥为“华商始祖”。

商圣祖——白圭(前463年—前385年),东周洛阳人,名丹,字圭。有“商祖”之誉。中国古代经商的代表人物。在魏惠王属下为大臣,善于修筑堤坝,兴修水利。《汉书》中说他是经营贸易发展生产的理论鼻祖。白圭经商速战速决,不误时机。他把经商的理论,概括为四个字:智、勇、仁、强。白圭的这些经商理论,为后世商人效法和借鉴。中国古代商人把他奉为祖师爷,宋景德四年,真宗封其为“商圣”。白圭“人弃我取”和“知进知守”的理财思想对现代人理财也有指导意义。

儒商祖——子贡(前520年—前446年),复姓端木,字子贡(古同子赣),端木赐。东周春秋末年卫国人。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受业身通”的弟子之一,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子贡在孔门十哲中以言语闻名,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国、卫国之相。他还善于经商之道,曾经经商于曹国、鲁国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端木遗风”指子贡遗留下来的诚信经商的风气,后世有人奉之为财神。子贡善货殖,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风,为后世商界所推崇。《论语》中对其言行记录较多,《史记》对其评价颇高。子贡死于齐国,唐开元二十七年追封为“黎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为“黎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端木子”。

商智祖——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字少伯,汉族,又名鸱夷子皮或陶朱公。汉族,春秋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实业家。后人尊称“商圣”。早年居楚时,尚未出仕,人称范伯。他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国,辅佐越国勾践。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功成名就之后激流勇退,化名姓为鸱夷子皮,变官服为一袭白衣与西施西出姑苏,泛一叶扁舟于五湖之中,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以经商致富,广为世人所知,后代许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称之财神。被视为顺阳范氏之先祖。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商师祖——吕不韦,他河南省安阳市人。战国末年著名商人,公元前249年,吕不韦做秦国相国,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庄襄王卒,年幼的太子政立为王,吕不韦为相邦,号称“仲父”,专断朝政。吕不韦主持编纂《吕氏春秋》,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称“杂家”。执政时曾攻取周、赵、卫的土地,立三川、太原、东郡,对秦王政兼并六国的事业有重大贡献。此君建立:奇货可居理论!开展国际贸易!官商合作!这个中国商家师祖还是广告业的老祖宗。善于包装,要宣传等商业理论至今还令人津津乐道。这个商家师祖最具商道的地方是小商乐于民,中商乐于政,大商乐于国。

商家五个圣人需要安照东、西、南、北、中,来排次序,定位置。商始祖王亥居中,商圣祖白圭据东,商智祖范蠡据南,商师祖吕不韦最年轻,就据北。儒商祖子贡当仁不让,据西。

商家大张旗帜,惹得四面八方的商人蜂拥而至。看到商机,卖饭的,卖香烛、纸钱、鲜果、汁水饮品的……

基督教也要把教堂盖这里,还有其它的各门各路。不出三年,五峰山竟然聚集常住数万人,每天的人流不下三、五千。

一下子,五峰山支书比乡书记权威、势力还大!村民也都富得流油。始作俑者——蔡璟也官升三级,做了文化局办公室头把交椅——主任。

蔡璟一下子顿悟,做人、做事之道。做人,看你做的事如何?做事,看你的人气如何。人气,成了做人、做事的参照物。人气旺,做人成功,做事可以指鹿为马,可以反败为胜,可以心想事成。人气如何旺?做成大家眼里的仁,做事要带着大家的脑袋。社会太现实!大家左右了你,你说了不算。所以,大家喜欢屁股,你要穿开裆裤,让大家看到你光鲜的屁股蛋子。大家说孝顺,你就编一个:你妈要吃龙肉,你搭梯子上天问,感动龙王学介子推割自己一块肉,让你孝敬你妈,还顺便让玉皇大帝建议:把你列入二十四孝里面。人最无耻,明明做不成人,偏偏要用做人的历史故事和编排的、意淫的事理来忽悠人。做人的典范,他们编排满满几万本,数千万个楷模。哪个真?就说介子推,你割自己四两肉试试看,还能煮成麻雀汤?还能一瘸一瘸跟着皇帝卖命?这个造谣咋还是逍遥法外?咋不禁止?还有二十四孝,净是封建迷信,大家却张口要那个孝顺的理?总之,做人做啥样?谁也不知道。只要人看好你,是你的粉丝,那就放屁做仙气,强奸做风流,杀人:为大事者,不拘小节。任你男盗女娼,任你一肚子坏水,只要你是他师父,善于精神控制,那都不算是坏人,不耽搁你做圣贤、不耽搁你立言、立功、立德三不朽。人气旺,做事易如反掌。哪个传销的头目不是赚得盆满钵满?上帝、释迦牟尼佛、老子、孙子……哪个不是“传销头子”,哪个不是因为人气旺赚得无穷无尽?做事要赚点啥,让大家看跟着你能赚到的样子,哪怕他做了你家案板的肉。所以,干啥要有人围观。这样,自己迟早可以宰这些傻逼一刀。君不见,那些明星尿一泡尿,都满是忍不住长着“透视眼”去看,戴着耳机听,闲球没事凑闻点骚气……

明白这个理,对那些叫你做人的先生、父母、书籍等一笑置之。父母言传身教,不是嘴巴说,老师以身作则,不是他课堂不好好教书,晚上,让你爹妈掏腰包给你补课。书籍满是做人的道理,做人是实践,它是死的,实践是活生生的,两个世界。你自己如何做人?自己心知肚明。做人看做事如何?做事要赚人气。啥都把握住人气,谁能胜过你?

蔡璟做了文化局办公室主任。这个位置就是一个摇尾巴乞讨的角色。看看这些跟文化沾边人的举动,蔡璟就明白今后咋赚人气。底下那些人,会写自己的名字,早盼着做个舞文弄墨的大儒,他们一门心思想着发表文章,让自己显摆:我是文化人。上头那些人,写了几篇狗屁不通,凭着渠道发表出去的文章,有的,甚至出了一本乱抄一气,满是剽窃的文字。不是常规出版,多是求爷爷告奶奶或者狐假虎威让下面企业那些白脖子卖了糊墙或者做厕纸的作品。他们还做着要名正言顺做个南怀瑾的梦,一本书不行,要继续写一本《红楼梦》或者《论语》……不知天高地厚也罢,恬不知耻的这些作家,还想着一举两得。要名、要利,要名利双收。最好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家》,他们瑞典奖钱,中国政府再给十倍、八倍钱,升十级八级官。再畅销弄几个亿……

这些小小官员作家胃口大,做这梦的,也太多,谁也没有办法去满足。最好办法是本市设个《诺贝尔二奖》,最好不要搞其它的,把钱全部搞文学奖,要知道,这些作品会和唐诗宋词一样千古承传。都怪大家有眼无珠。

大家挤着这条道,好似这些年千军万马高考,考公务员……不怪大家,怨高校太少,国家公务员指标太少才是根本原因。

蔡璟早都想写几篇文字当作者,再当作家,最后也是诺贝尔文学奖做盖棺论定。他最早在当民办老师就开始,写一篇用半个月,改了一个月,给学生读了,都拍的手疼,小心翼翼邮递走,做了许多噩梦,等了三年的邮递员。还是没戏。做了公办教师,学会了摘抄,请圈里的文豪润色,还请小报编辑审核,再满心欢喜等半年。一回回失望,一回回骂他祖宗一百单八代。投稿从《人民日报》下降到《省报》,最后到县广播站,从期待到期待,最后,打算:谁给广播站说,念我一个字,给一个大洋,给一桌子肉菜……还是名落孙山。

蔡璟提起发表文章就来气,就悲愤欲绝,就生不如死的难过。

如今,还是这个样子。蔡璟还是只是一个嘴客,还真没有作品值得津津乐道。坐这个位子,也是很多领导看着其他方面的能力,才破格。

蔡璟深知这张牙舞爪、不知道死活的刊物和把刊物当做窑姐的编辑的下场。已经有很多迹象表明,刊物已经日落西山。眼看寿终正寝。大家不看书,更多的人开始大张旗鼓出书。出书真容易,掏钱就成!这些文抄公只会给收破烂的提供生意,纸浆更新一个就好,印刷业大好,出版业大赚……

如今,读者没有啦,出书的成本降很多,书号也不值钱,很多作者都是自己做审稿、校对、排版、设计、策划……就差结钱省略。这个永远不会省略,出版社就靠这赚钱糊口。管你写得你自己都不看,他也不会少收,印刷厂却可以多印优惠。最后,摆家里,来人一本。有时候,来人带着狗,也要按头算,免得失礼。狗还看书?反正,书摆着很有文化味,家里放各路作家白送的百本刊物,也是一道人文的风景。我们这里是文化之地,这么多人物为了它做了这么多努力。若干年后,其中一本幸存下来,被五百万年后的后代有幸翻出,这样一个历史文物,就代表了这个地方,这个国家、这个时代,这个世界最初始纪元,得到无限放大。到时候,别说诺贝尔文学奖,三皇五帝都不算个屁,要排我身后,很多考古,要改从这本书开始……

蔡璟不死心,可他也没有再找报刊、杂志去花钱买。新兴的互联网发表文章,成了比屙屎还容易的事情,前者需要去茅厕,还需要宽衣解带,还需要有羞耻心。后者,啥都不需要,任你狗屁不通,任你气得自己打自己嘴巴,你就是可以发表,可以堂而皇之让那头看不见脸和手脚的,来欣赏。互联网是最大的垃圾站,最恶心人的就是互联网文学,所谓的文学作品,所谓的网络作家真不知道玩的都是啥。

再信球的人,都看出这些网络作品的垃圾性,也根本不屑一顾。虽然,有少的可怜的精品也藏其中。大家还是希望按照传统想出书,真不知没有读者的书籍,还真不如互联网写字发表来的经济。这些印刷品有毒,是一颗摆放在自己身边的隐形杀手。还需要老着脸皮求人拿,求人看,求人说好,求人骂自己的十八位大祖宗。

写书并刊发,真不是人能承受的,要么,不要脸,要么,特不要脸。

羞耻心都装起来,真他妈的不要脸才写,才要印书。对付这些人渣,必须特别的手段。

蔡璟决定:游说自己忽悠起来的仙姑、道婆、神汉和他们有钱的粉丝把倒闭的大宝文艺复刊。大名:活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这个内刊不要一分钱,这些原来的编辑、编委会只有一个要求:挂他们的名字即可,哪怕给蔡璟钱,像给协会掏会费,一年二百元。这些神汉、仙姑听说要他们当活宝文学的编委会领导和活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老板,那可是神气活现。马上,启动资金十万到位。

蔡璟如何运作这个活宝文化传播公司?蔡璟入行才知道:出版行业一本万利。一本标价五十元的书,印刷成本几元?一般需要两元,印刷厂先五倍、十倍要价,把一本书印刷费提高到十元以上。出版社不给它脸,一般都要狠杀一杀。印刷厂按照五元来收费。出版社一下子高十倍,把价格高到五十元。这十本书卖一本都回了本。开始,出版社羞羞答答装作处女,要有资格的作家进门,哪个不是富贵家的公子哥们?

省部级是热销书,随便哪个省部级的作家都要大发财。一本书赚百万,就像玩一样。烟草系统一个领导就把随笔《抬头干啥,低头做啥》一次性印刷三十万本,脱销,仅一个烟草学校就一次性购买五十吨。很多小小的烟叶收购站,都购置三、五千本,谁卖烟叶,先送四本,从烟款扣除。大家为了争四本书打得头破血流。为啥?没有这四本书,卖烟叶排不上号啊。这些好过了收废品的,其它业务都停下,专门收书,一斤两毛,一本卖一块钱给纸浆厂,一天收一两吨,比啥都赚钱。那个烟草作家自己,也不贪、不收贿赂,一年在京城买几套豪宅,如今,只怕身价几十亿。人家才是真的作家,真赚钱的作家。

处级出书是畅销书。没有赔钱的处级作家。他们早联络好本单位,人手一册,下属每人十套。企业大的千册,小的百儿八十。反正,书不会赔钱,还有赚个十万、八万。葛天市一个处长,写诗超李白。李白敢吹牛,他敢长叹。一句:啊,啊,马上一串省略号,这不就是一段吗?一页至少十个。一页才几十行啊!

底下,数那些科级作家,爱写,不写一本,不能进入本地的官场,写了一半年,还要多少贴陪一些俸禄,他们也不敢多印刷。五百、一千册,让出版社骂骂咧咧一个劲催,他们印刷好,摆放自己家的每个角落,生怕人看不见。可自己舍不得看,生怕把书看旧,也舍不得送人,总渴望人家像见了《红楼梦》,要拿回去抄,要不,拿两个月工资来买一本……

这些人都是有钱的主,最可怜数那些真想出书的穷酸文人。

那些人心怀理想,一辈子就是一本书,也熟烂于心,只是因写律诗不知道平仄,写对联不知道对仗,写小说忘了还要人物对话……也是这些基本功的缺欠,让那些自喻文豪的,门缝看人的审稿,一竿子打他们趴下。有这么一位杨老三,从小到大都是顺口溜:提起我哥当队长,投机倒把没人嚷!谁要是得罪我大哥,三天不派他干活!还有,三家就有俩家半,嘈嘈闹闹有意见,只有一个没啥难,光棍蛋!大家围着,他说了足足五十年,也经年累月,有一二百首经典的,大人小孩,人人会背。眼看入土,大家也都要他把那些顺口溜整理出来。他很认真,不会写,求一个会写字的,给人家修剪几天苹果园子,人家答应写。就在孩子的作业本,写了一本。他没钱打印,就拿原稿去村里,村里人同情这个老先生,给了稿纸,并誊写一遍,还文印一遍。乡里文化站不认可,看他多次上门,虔诚像个小学生,就推荐给县文化局,文化局哪管这个闲事,让去广播站。广播站一看不是正能量,也不搭理他。看广告部没钱赚,就撺掇他让广告部重新排版,收了老人近百元,害的老人走回家,半年没舍得买油盐、菜蔬。后来,杨老三跑不动,就在病床上哀求儿子:“你真孝顺,就不要给我灌药,也不要管我命,那本顺口溜,就是我的命,你们把它印成书,当纸钱给我烧!”儿子们不懂这些,觉得因为这个,他耽搁多少事情,也因此变得神经不正常,还是免得误人子弟,算了吧。

像杨老三这样的,多的去了。谁让他没有关系和银子。那些文化管理者真是可恶!真的文化,他不搭理,由任它们化作尘埃。那些有钱有权的,他们趋炎附势,做了奴颜婢膝,丢了斯文的狗。到处这样的场景,难怪大家都不看书,看来,大家就是要倒退到目不识丁的原始社会,让原始共产主义这个奇葩的铁树开花。

蔡璟要做好这个活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先要名利双收!不能出糊墙的垃圾书,不能出赔钱的书,是蔡璟的活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两个基本点。围绕这个,蔡璟开始了自己的活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出版之路。

蔡璟熟知好写书的心态,他们缺乏平台。曹雪芹就是一个事例,曹雪芹活着,没饭吃,儿子死,没钱埋,卷席裹尸。他不知道写书赚稿费?当时赚钱的书多了去,很多跟科举考试有关的书籍,这些印刷品大赚钱。也不乏文学作品,诗集赚钱。为啥他不能赚钱,当时,他哪有钱印刷?小的说,顺口溜的杨老三作品,那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十里八乡的大人、小儿笑了几代人,至今,还有背几十首的。难道,他的作品不能流传千古?为何胎死腹中?机缘巧合没有。这些人,不要小看。再说,这些人真爱文学。

举一个活生生的事例:一个村唱戏,请不起外面要钱的剧团,干脆,让村里的文艺爱好者,组成剧团演唱。大家真像模像样组成一个。从团长到剧务,从打鼓到吹笛,从主角到小丑。这个剧团在数百个农村都登台献艺。大家到一个地方,就让本地的亲戚们,准备一个杀猪锅做大锅菜吃,晚上,一个土窑洞铺干草就是龙床,一睡几十号人,有些人睡醒几次,有的人还喃喃私语,聊得忘了睡。老台词,大家都背过,就想编一个新的,大家打听,西村的六十岁放牛的老李会编。就让人捎话给他。老李闻听,先买几刀纸钱,给祖坟烧,再换一身媲美做新郎的衣服,带着半麻包经年累月写的剧本,顾不得老婆躺床上哼,儿子要吃饭,闺女跟人家半年不回来……老李拿出作品请大家看,大家一人一本,还剩一大堆作品。看大家津津有味,有的念出声响。老李沉默半天才憋不住问:“你们在十里八乡演出几百场,也算是名演员,知名艺人,还是想问你们能看上不?哪怕一句也行?也不枉我五十年把命都贴赔上。”大家还是顾不得理他。问急了,才吼:“别耽搁我看,真他妈带劲,都是咱们的俗话,人家咋这么有才?姐夫哥,骑骡子,我姐是你老婆子。这个小姨子也真是憨半斤!”得到大家的盛赞,老李也禁不住热泪盈眶:“多少年辛苦,总算值!我十岁,看人家唱戏就入迷。一场戏,需要周围几个村凑一年的钱,才能请的起,大家把剧团的演员,像娶媳妇般请到家,把刚结婚的媳妇,撵出新房,请人家住,把陈年的油罐子开封,给人家做一回酱面……中午,就拿出家里的高高低低的椅子、杌子、板凳,来占位置,也四面八方,叫七大姑八大姨,来看戏。一开场,就眼睛放光瞧看,角儿出场,就喝彩,台上哭,下面像都死了娘,上面有奸臣,下面一片喊打……”

老李接着说:“我看大家如此执迷,也就想,要是我编一部,该多好。隔几天,剧团换地,我跟着剧团跑,一天三十里,晚上歇戏已经半夜,我一个人不怕狼,不怕贼,走三十里路回家。我爹打我一顿,我妈说是中邪,请神汉打我皮青脸肿。”说起那段往事,老李很是深情。父母看他神神经经,只盼娶个媳妇来,让他回心转意:“我媳妇和我爹妈一条心,我藏在老鼠窟窿的稿子,也被她找出来,做了引火的纸。我找她理论,她恶心我,好好一张白纸,擦屁股还行,偏偏你弄得黑不拉叽,擦屁股幸亏屁股不长眼睛,要不,它都恶心。絮絮叨叨过了三十年,家还是没有添一片瓦,人旧了,东西跟着老,唯一添置的,是三个儿子,一个闺女,再就是,一麻包废纸。”

大家唏嘘不已。老李很是开心:“遇到你们也是见知音,也是见伯乐。我也没有后顾之忧。两个儿子结婚,孙子也十来岁,这个小的,也是不考虑他,他肚子的词,比我都多,和人家姑娘相亲,舍不得买肉,忽悠人家:知道不,第一次请你吃饭,不能点荤菜。过去相亲见面点荤菜,人家女方会说这个娃子真猪,真笨。这么笨,咋做乘龙快婿?肉是谁身上?猪身上的啊。猪笨不?笨死啦。他只点一盘——莲菜:知道不,莲菜窟窿多,说明我心眼有几个。人家女孩倒是点了一个酥香鸡说,大吉大利,一个水煮鱼说,连年有余。亲家花钱,让这小子吃一个饱,她们还满心欢喜我小三儿子的才情。如今,我老婆也改口:虽说,你写一麻袋废纸,可儿女却满肚子忽悠人家的词。也算是换了媳妇。要说,我的儿,都是不成器,没有赚钱的本事,可几个媳妇也没有因此,扫叶子带杆子骂到我头上,他们的小日子,也是天天欢乐。”

老李越说越能说:“我闺女就让我们操心,总想着做女才子,高中毕业,考不上大学,跟着一帮老头、老太太,她说她,算是诗协秘书长、作协副主席……”

大家奉承老李:“你闺女有如此能耐,你的剧本肯定可以见天日,肯定大赚……”

新剧本比较难排,大家勉强排一个。老李忙前忙后,和大家沟通半个月,没有着家。

临近农忙,大家散了剧团。秋收后,又推说到来年春节……老李的剧,也搁置下来。

高手在民间,这些民间高手没有啥诉求,给一句中肯的话,就可以立下豪情万丈:“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不惜贴赔功夫、金钱陪着你,到天荒地老。

蔡璟放话出去找农民作家,报名有三千多,收了几百份土特产,吃了真正的百家饭,蔡璟遴选大宝市农民作家三百多,办理了活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特聘一级作家证书,赚了五万。蔡璟还打算每年三百会费,收个十万每年,不就赚大发啦。

写作队伍没的说,想写书出刊的更多。蔡璟沟通一下,舍得花万儿八千出书的,多达五百,三、五万的才三两个,两万的不过十个,一万以上的,也不过三、五十个。一万以下的,占百分之八十。

最高出五万,他想出刊一本家谱,还想让大家都知道:他的家族天下第一。这个只能说,痴心妄想。蔡璟答应下来,是因为太赚钱。一千本家谱印刷成本,不过三千。有四万柒仟的赚头。如何要畅销?蔡璟想到装神弄鬼,想到二十四孝……这些民间作家肯定迂腐,不敢编一拳把地球打透的武功,那他怎能成功?不会编一个讨饭的被百亿富翁的绝色闺女包养,并被另一个百亿富翁还是大官的女明星争来夺去的言情小说,这咋有变态读者?还是蔡璟自己出马。

蔡璟想起朱元璋拉朱熹做祖先的传说,他拉来杨老板的同姓名人,从二郎神杨戬到杨老板的祖上那个时代的名人几千个,再从地域,删除十分之九,再按照杨老板的意思,挑几个美女姑奶奶——杨贵妃、虢国夫人等,这样的祖宗阵容强大,足以秒杀所有的明星阵容和富豪阵容、大官阵容、英雄阵容……如此强大的祖先阵容,让杨老板觉得:“惭愧了,花五万买了五千万身价的编剧。”那些同宗同族的更是激情澎湃:我们这只杨,是领头羊,是龙阳……那些想编族谱的,排队比超市门口每斤鸡蛋便宜三毛钱排的队,都长。

蔡璟还有一个大杀器,就是杨老板真正的祖宗个个,都比二十四孝还孝顺,杨老板三世祖是个贼,偷邻居的玉米,被人家发现,死不承认。人家到地里拿出他的布袋和给他望风的孩子,给衙门,他才低头。被罚一台戏。唱戏那天,他媳妇闻听是这么一回事,觉得丢人现眼,就跳井自杀。蔡璟要圆这个谎,还真轻松自如:事情主角、配角倒换不就行,反正,当时的人,都死无对证。

蔡璟名利双收。要他出刊的越发踊跃,他照单全收。用钱大小多少看次序。

不出三年,有蔡璟大名的作品出版的,有数十部。蔡璟不忘给领导送些,提携自己。蔡璟在五年内,升到文化局长。

熬到这位置,好运连连,上头进行文化产业补贴,一个文化产业公司补贴二百万。

这个大蛋糕具体落实难,没有一个文化企事业单位,符合政策要求。蔡璟灵机一动,有门啦。

朱建康是蔡璟学生之一,这个学生蠢笨不堪,只是对老师很恭敬,上学前,到家里拿蒸红薯、煮花生等好吃的,总舍不得吃,给老师讲台放一份。老师碰到惩罚他的时候,也格外开恩。不料,这个学生在社会上,如鱼得水,先学瓦匠带徒弟包活赚钱,再进城承包盖楼。如今,有三个公司,一个建材,一个建筑,一个装潢。蔡璟很多时候有难处,都是这个朱建康扶危济困。如今这个好事,蔡璟先想到他。摇身一变,朱建康把几个公司合作一个建康文化产业公司,享受的减免税等政策优惠就有几百万。大家眼红,他一个同村一个叫大德的,也找他问路。这个大德跟朱建康关系很好,一个瓦匠,一个木匠,盖房配合好多年。大德因为农村兴起组合柜,把自己的生意砸了,只好改行做棺材。棺材,也就是死人的房子,这个关乎孝顺,每个儿女还都郑重其事。生前,把爹妈气得半死,不管不问不孝顺的,爹妈蹬腿后,可是鬼哭狼嚎做得像真孝顺,还舍得买柏木棺材,舍得绫罗绸缎做丧衣,更是买很多纸糊的明星和元宝、电视机、冰箱……给父母陪着。不知道他爹妈没见过这么多美钞,会花不?见了不认识的明星来陪床,接受不?反正,儿女尽心竭力。

棺材,死者的房子,这个最重要。房子要好材料,一个少说三、五千,小万把。成本一半一半再一半,大部分是赚头。大德很快发家。棺材铺开到市里。大家看得眼红,都开始卖棺材。市里五里一条长街,都是蕴意:升官发财的棺材铺。有人数过,每个活人,都可以分一口棺材。

棺材铺生意哪能好,活人占一百套房产、十套房产,那是荣耀,谁占两口棺材试试?谁都不待见棺材。棺材铺生意很快倒架。气得大德破口大骂:“搞计划生育,不得人心,不让人出生咋得民心?他也是提倡跟外国学,一些欧洲国家,很人性化,宠物死了,也像人一样,买棺材入土为安。他巴不得大家把狗放棺材葬,最好,鸡、鸭、鹅、猫、老鼠……世界所有的动物,人都当人看,当人埋。”如果这样,他的财富要赶超世界首富。

没人有他这么聪明睿智。他只好改行做了给棺材雕花的行当——木雕。这个还真行,大家不忍心棺材折本,就要升级改造,就好像大家的房产一样,过去毛坯房,如今装潢,一个房间装潢一下,比买的房产还贵,可是大家都乐意。明明装潢带来很多致命的气味,容易火灾……可大家就是要死前,图个痛痛快快。他先一步大发家,大家都购置设备跟着他,也开始电脑木雕。他赚第二桶金后,又面临死。

他由朱建康引着觐见了蔡璟局长,蔡璟局长一番话让他眼界大开:“活人也离不开电脑木雕这玩意,大家恨不得装潢比过故宫。人家故宫的木雕是真的,红木料子,手工雕刻,花的银子,堆垛一个大楼。大家都是啥?木渣板画的花儿,不出十年就成了豆腐渣。你的木雕花,材料是柏木,那就是千古不朽的玩意。今后,它就是方向。你坚持下去,能做大做强,能上市,还能成千亿富翁……”

大德手舞足蹈,眼都直了。蔡璟接着说:“咱们市里的景区、政府办公场所。事业单位门头,企业门牌……都需要大德的木雕,这个市场太大、太大!一年至少几千万……”

蔡璟局长说干就干,先让大德木雕文化产业公司买三百亩地,做大德文化产业园项目。地钱?分一半地给好人房地产公司,建商品房。他们的工程,都是朱建康公司修盖。

大德木雕给全市的政府、企事业单位制作牌子,景区打造亭台楼阁,给街道制作别具特色的木雕广告,让大宝市形象耳目一新,自己也赚一笔,好人文化产业公司盖楼卖房,更是如火如荼,朱建康作为承建商,也是门窗都进。至于文化产业的补贴,他们购买了处级官员的作品版权。原来,因为各级领导文兴大发,都找蔡璟的活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书。蔡璟不知道自己是咋出刊?内刊,不敢写价钱,都是参考价,没有刊号,都是本地的文件号码,也因为没有主管的,可以随意,也因为没有刊号,成本为零,这样花个万儿八千,就堂而皇之出刊一本书。这些领导门门清,他们给的钱还不够书号。他们在位置上,国家三令五申,不允许借机出刊,退下来,就想显摆、显摆。不知道大家都是“过庙不敬神”?还在摆谱。看大家明的答应,暗的给软钉子,这些领导哪肯罢休,新上任的领导又和他们千丝万缕连着。这些上级就不断吹风给蔡璟。

蔡璟也是着急他们的出版。刚好这件事,能如大家的愿。最终,这些文化产业公司买了领导书的版权,就拿钱给活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让公司代理他们的出版事宜。活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收了钱,赚了钱,几个文化产业公司得了版权和书籍,新旧领导也对文化局长十分满意。

蔡璟大展宏图,惹了一个人,这个人和蔡璟是同门,都是民办老师出身,叫夏梱,因混的不好,大家谐音:瞎混。瞎混在本市混不成,去了外省一个金矿打工。根据他多年的金矿工作经历,创作一部《狗头金》的长篇小说。这个长篇小说,也得到一些人的认可。他的《狗头金》简介如下:探明总储量近千吨、年开采百万两黄金的大宝市,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兴起淘金热。如何淘金?您有兴趣到高近2500米的省第一高峰旅游,看到曲曲折折的山洞连绵百多里。顺着洞中通往高处的岔道直上,可以到山巅。顺着山脚走洞中能到山巅,这在世界独一无二的。这些山洞的天花板或洞脚乃至洞壁到处是五颜六色、耀眼增光的金属矿床、矿层、矿场……品位有多高?有狗头金、有米粒大小的天然颗粒金、有数千克品位的黄金、数百克的不消说了。这些金洞外面下雪,里面是盛夏。采金汉子用炸药雷管掰开山神的牙齿,让它把金子吐出来。淘金汉子也偷金子。他们如何偷?您想象一下、俩下?还是告诉您吧:把水银(汞)倒入球磨机,然后托朋友出面,购买这些机(球磨机)肚子中饱含汞金的废渣。再提炼出含量高达百分之十三的汞金。这个原理:汞抓金(和金相容)它们比重大,不易流出球磨机、和球磨机肚子的钢球研磨成混合天然颗粒金的废渣。其实,它才是“狗头金”。金老板绝不会心甘情愿把黄金按三十多元一克的价格卖给人民银行。他们把它走私到广州、香港……如何走私?如何反走私?如何诈骗广州黄金客?广州黄金客如何引他们上钩?这里还原当时的场景。淘金汉子如何过年?雷管是二踢脚,一棒炸药跟俩个雷管装易拉罐是手雷、是鞭炮、是抢夺黄金的武器。最致命的竟是风机,点燃来自陕西、四川的朝天辣椒,把它随风送黄金坑洞。再强大的军队也无一幸存……

这块“狗头金”,也只是瞎混自己认为是,大家都把它当废石一块,瞎混辛苦写了五年,带着长篇小说走访多个出版社,也是无功而返。

瞎混回家遇到蔡璟,当时,蔡璟正忙着收钱出刊。要瞎混那两万出版。瞎混要国家级出版社的书号,要在新华书店全国发行。蔡璟让他出五万。瞎混哪有那么多钱,就许诺:让蔡璟做第一作者,占百分之五十一版权,自己拿两万元合作。蔡璟也是太贪,非要拿三万才行。他以为瞎混只有就范的份,不料,瞎混省城找有兴趣的官员、作家、富翁来合作。

一个爱文学,也爱名誉的吃货——南阳市唐河县“懂得多”被瞎混找上门。

先说南阳唐河县,可是好地方!特产像黄米酒、桐蛋、芝麻叶杂面条……

“懂得多”身世如下:民国初期,董家,是唐河县第一霸。他祖先多富有?告诉你吧,一个讨饭讨到董家门口,看院的拿扫把要赶,赶巧董老爷碰见。他喝止,让奶妈取好吃好喝吃个饱。邻居以为行善。董老爷告诉他,吃了他的饭,屎还是屙在他家田里。你听听?就知道家业有多大。不只地多,唐河县城,也有他家一半。过河,需要坐他家船。照他的说法,三个儿子天天吃山珍,夜夜喝唐河黄酒;住南阳妓院不回家,也要三辈人折腾不尽。

民国十年前后,董老爷因痨病离世。那时,军阀割据。整个中国到处内战、外患。丧心病狂的中国人,把鸦片当麦子种。唐河县也不例外。一个县千盏烟灯、万个烟榻、十万杆烟枪腾云吐雾。“懂得多”伯父、父亲、叔父、大娘、婶子都精通此道。一开市,大人吸,小孩闻,打得狗腰断了,都不叫。公老鼠顾不得亲新婚老婆。母老鼠顾不得儿女,都凑房梁上。不出三年,地没有一亩。再三年,钱庄、绸缎店、街面门房易主。最后两年,家里就剩几个干尸爹妈和十几个光屁股小孩。从此,他家开市卖人。他最小,能看见几天,来几个人,抓起他姐姐、哥哥往布袋一装,脊背后一撂。一个人就进妓院或做炮灰。还没轮到“懂得多”,他娘、他妈、他婶子就卖掉。原来,他们打算让“懂得多”留下养老送终的。没等三个月,他们都被阎王收做“大烟鬼”,派往各地收阴间的“鸦片税”。一家就剩“懂得多”一个五岁娃娃。

  他爹没卖上儿子,他舅却把他卖了。倒卖他十多家。八岁那年,最后一个爹,被阎王爷收留,做烟榻烧大烟炮后,没人敢买他这个唐河恶少。他到妓院找最后的妈。她说:“该死不得活,该丢寻不着。你没有爹妈正好。饿了,吃百家饭;困了,睡地上。省得大烟炕那些爹妈争地方。我一天接你十多个爹,顾不住吸一天烟。死了,也打算让野狗啃个干净。实在顾不住你。”“懂得多”想:我见人就叫爹,一声换一口,也饿不死。干脆,让千家爹管吃、万家妈管穿得了。

出唐河县,“懂得多”开始四处喊爹叫妈。谁知,一口吃不给,一件衣没有。也难怪,到处饿死人、冻死人、痨病死人、枪炮死人,连滚带爬回唐河县。“懂得多”偷地里的、河里的……大家念叨他家弟兄姊妹十几个,只有一个活,逮住他偷庄稼,就打一顿,给半碗饭吃。一直到解放。“懂得多”也十多岁了。

也幸亏祖宗败家,也幸亏最后那个爹,是贫农成份。新社会,他又是贫农,分俩间他爹卖给他人的房子。从内到外,从生活到生产,还是他原来那个家的。

  这个时候,“懂得多”想娶个媳妇,看到他们不分给他媳妇,“懂得多”要参军,到大地方找个洋媳妇。他请先生爹代写申请,他请保管爹盖章,书记爹送他到南阳坐火车。

  火车出南阳,他和方城、新野、淅川的兵娃娃,就是老乡;火车出河南,老乡队伍更大。坐汽车到内蒙。在一起训练半年,再分散,坐骆驼、步行到今天叫乌海的地方……

“懂得多”在部队混了五年都不咋样,可巧遇的对象很厉害,她爷爷、爸爸都在省城政府大院。缠磨她爷爷的战友,一个电话到唐河县,“懂得多”的档案就飞到南阳,之后,它坐公车到郑州。半年后,“懂得多”被安置到省社科院招待所任在编制的炊事员。

九十年代,“懂得多”已经办了退休,承包了多个单位食堂,做了大老板。一家四口人,七辆小轿车。整天,“懂得多”就是吃喝。

开始,大家陪他吃喝,觉得幸运,免费吃喝是占便宜……时间长了,心态不正:人家越吃越有钱,我们陪着越猥琐。

瞎混最忠实,陪着他吃喝,还听他讲述这美食的故事,不时逢迎他一段。他们成了忘年交。

瞎混提到“狗头金”,“懂得多”还是重视的,他说回头,找社科院的同事,给看看。三个月过去,瞎混撑不住,问“懂得多”:领导,给您说的那个事咋样?“懂得多”:“吃喝事大,那不是个事。”

“懂得多”原混到社科院的一个处长,他的话还是有十分力量(主要还是他老丈人是大人物)。这个小说被省最大出版集团的文艺组主编润色修改后,即刻常规出版。瞎混名利双收。

瞎混成了省文学院职业作家,荣归故里——大宝市,得到各级领导的接见,碰到了已经是文化局局长的蔡璟。蔡璟有些意外:“夏老师,你的作品很好,经典的人物对话,长篇小说其实就是人物的大说、特说。没有人物的话,那就别说是小说。《红楼梦》美在王熙凤的伶牙俐齿,美在从贾政到丫头五儿的话语……你的作品,满是咱们的土言土语,却高度提炼,像丈母娘夸女婿:我儿娶个好媳妇!她明明在夸自己会生养,自己女儿漂亮能干……你是咱们大宝市文艺的舵手,你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你的作品,今后,我们活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一定支持。”前面的话很受用,瞎混听着舒服。后面提到活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瞎混一下子有了旧仇新恨:“这是啥球出版社,完全是大忽悠、非法的黑出版。还敢在我面前说,真不要脸。提起这个就来气,当初为了结识蔡璟,瞎混下了血本:蔡璟如果喜欢钱,他打算抢银行也要满足,把朋友骗遍,把小姨子准备生二胎的钱都忽悠手里,送给活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着出书。蔡璟死活再要一万。过后,他去省城,只有去的车票,没有回来的路费。先被一个骗去盖大桥。那个厨师开饭店结识交通局官员。厨师老板想发大财,就弄一座大桥的工程。他跟着他们去修桥墩,被强迫下二三十米的地下灌水泥。四壁一个劲掉土石,再听说此前死过两个人,瞎混心都要跳出喉咙。提心吊胆一个多月,厨师老板丢弃了,瞎混没要到一分钱。再就是给一个夜摊打工,整夜强迫自己清醒着。还有八个人挤一个宿舍,让临铺的傻小子半夜起来偷偷揭开被子,退掉自己内裤,扶起自己的鸡鸡拍视频……越想越气,瞎混脸色发青,恨不得给蔡璟一个嘴巴。

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文化人都是小心眼,都是伪君子,都是神经病,都是变态……瞎混不感恩蔡璟的“另类帮扶”,却要背后给蔡璟一个嘴巴。

瞎混找到刘锦锦。刘锦锦咋不懂文化传播的猫腻。瞎混早写好报道,举报蔡璟的几大罪状:作为文化局长,把卖棺材的、盖房的作为文化产业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作为文化局长,自己设立非法出版的活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非法出版刊物……

刘锦锦找文化局长蔡璟,蔡璟慌啦。忙联络刘锦锦:“主任记者,您有时间,咱们私下沟通?”刘锦锦痛快答应。

刘锦锦、杨钊听着、吃着、喝着,真是难得逍遥。

最后,言归正传。蔡璟问刘锦锦:“刘老师,这个事情你打算咋平息?我听你的。”

刘锦锦也按照瞎混的说法,要十万。一番讨价还价,两万成交。

刘锦锦给瞎混送一万,瞎混不收:“刘记者帮我出了恶气,痛快!痛快!这钱还要分?”他假意推让,刘锦锦就等他这:“那就不客气。”

杨钊跟着刘锦锦才彻底明白文化是啥货色。也就绝了依靠出书获得名利的念头。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