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广军的头像

广军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01/24
分享
《知否温州青山岛》连载

第三十九章 孤舟远

家学渊源,名将官僚世家,诗句即事名篇。知杜甫者白居易。

《与元九书》里,白居易对排行老九的元稹极为推祟的两人。李(白)之作,才矣奇矣人不迨矣(一唱三叹,竟为笔锋陡转)。至于贯穿古今,覙缕格律,尽工尽美,(杜甫)又过于李焉。

上悯国难,下痛民穷。随意立题,尽脱去前人窼臼。杜诗直接深远影响到与之齐名唐代三大诗人的白居易诗作。白居易得以与元稹为之传播,共开创新乐府诗歌之先河。(杜诗)正合白居易的诗见政见。诗歌之讽谕性、教育作用和社会功能。两者一脉相承为时为事的政治主张,前后相继为补察时政为泄导人情的诗歌主意。关乎王政之得失,系载国家之兴废。令晚生杜甫一甲子的白居易读之视作,神交之古贤,难得之知音。

 穷年忧黎元,济时肯杀身。皆具仁政思想、司马迁实录精神。自白居易等率先赞赏杜诗、元稹为客死他乡四十年后归葬祖坟的杜甫将佳评引作墓志铭,到宋代,天下才识生活折磨也成全的杜甫。

 杜诗何以称绝妙。诚哉如《环溪诗话》所云。 凡人作诗,一句只说得一件事物,多说得两件。杜诗一句能说得三件四件五件事物。常人作诗,但说得眼前,远不过数十里内。杜诗一句能说得数百里,能说两军州,能说满天下,此其所为妙。妙在没有凡人和常人的一字虚则一字弱,或一叶障则一叶误。

杜诗何以称诗史。亦如后世共认。杜逢禄山之难,流雍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号为诗史。当之无愧在妙手著文章,铁肩担道义。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是杜诗的自喻自重自强,也是风格风骨。还静伏深刻着一个朝代鸾镜朱颜惊暗变中,觉醒者貌似百无一用却实则再使风俗淳有的大用。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沉郁顿挫同样激荡着历史的风云,也是心灵。对中兴济世的热切,对淆乱乾坤的冷看,对横行霸道的愤慨,对颠沛流离的伤逝,对民生维艰的悲悯,对物力衰竭的惋惜,对建功立业博施济众的渴望与赞美。

 杜诗里,有自我的成长史,也有社会的变迁记。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年少的杜甫。聪慧好学,健壮好动,还有点调皮。见识(也偷学)过江湖孙大娘的剑器,坐听(也打赏)过王公宅里宠臣堂前李龟年的歌声,走看(也临摹)过北邙山帝庙吴道子的壁画。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向往着成为国之干城。《望岳》里的浪漫豪放,盛唐也是盛年气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天宝五年(746年),三十四岁的杜甫初入长安求仕,随李白与王公显贵名士同饮而作《饮中八仙歌》,而和李白一别再无相见。次年,唐玄宗诏令天下通一艺以上者到京城应试。却被权臣李林甫一个野无遗贤的谎报,和应试者全部落第。这是杜甫自父亡失去经济来源从此贫寒后,人生的又一个大转折。也是他创作的一个转机。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开始透过当时社会表面的繁荣认识到朝廷的黑暗腐朽。自此自称杜陵布衣、少陵野老。

 客居长安十年之久,直到天宝十四年(755年),杜甫才做了右卫卒府兵曹参军。同年十一月,安史之乱。携家流亡。中途被叛军掳入长安,写下《月夜》《哀王孙》《悲陈陶》《悲青坂》《春望》《哀江头》等反映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第一手珍贵资料。次年,至宗二年(757年),冒险逃出长安。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被唐肃宗授任左拾遗(从八品)。为营救好友房琯,触怒肃宗,牵累被贬作华州司功参军。帝自是不甚省录(不再重用)。期间所作《北征》《羌村三首》《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等,标志着杜诗现实主义创作的高峰。

 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从此远离朝廷。同年,于成都城西浣花溪畔筑草堂,这就是闻名后世的杜甫草堂。在这里杜甫过了这一生少有的几年相对安定的生活。再次因兵乱避难至梓州、阆州等地。大历三年(768年),杜甫思乡情切,携家乘舟出蜀。返归沿途,飘泊转徙,饥寒交迫二年多。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病死在长沙到岳阳的孤舟中。《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阳楼》《秋兴八首》等是杜甫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也是杜甫生命里最后的绝唱。反映了天宝末期到大历年间重大的社会政治事件以及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变。在揭露王朝当权势力的腐败低能、表现贫富的对立和民生的疾苦方面,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

 杜甫感时恨别、忧国思家而为千古传诵的名句。《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堪称杜甫平生第一快意之作。初闻涕泪满衣裳。(紧接着)漫卷诗书喜欲狂。(亢奋到)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归心似箭到)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表达出对祖国统一复兴强烈的爱国情怀。《登高》则通过描绘大江边深远空旷的景象,抒发身世之感。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思乡之情和迟暮之悲。《三吏》《三别》等则用典如盐着水,不露痕迹,同时又善于吸收口语和方言入诗,写尽对世态炎凉及奸佞进谗的愤懑。《登岳阳楼》则似有心灵感应,终将愧对妻儿以及国家欲语又止的意味。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此时此刻此景,杜甫可能怀念起,出仕那年回家见到饿死最后一面的小儿子。以及无奈何目睹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悲从中来的还有,原禄故人书渐绝,恒饥稚子色凄凉。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东门。

时光无声,岁月成诗。 孤舟远。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功名同麒麟,战骨当速朽。孤舟载着绝代风华的音容渐行渐远,但求速朽却永垂不朽的是其战骨,诗作和思想。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