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傅建国《奶奶的村庄》有感
作者:郑孟
虽与傅兄只见过一面,但他的文字,却已认识多年。傅兄与我交流不多,但微信、电话一来,都是肺腑之言。此次,《奶奶的村庄》一书出版,傅兄寄了我两本,我便告知傅兄,读完要写读后感,几天之内,慢慢地读完此书,一下子便“入戏”了,这对读书量比较多的我来说,亦是不多见的。所以,我成为他的读者便在情理之中了。
《奶奶的村庄》是一部中篇小说集,分别是《命根儿》《打工往事》《雪花巷房客》《牌坊村人家》《奶奶的村庄》。我个人最喜欢《命根儿》,它不由地令我联想到余华的《活着》,读的时候特别痛苦,心似乎被生生扯碎。用第一人称写有特别的魔力,不觉得是在读小说,而是完全地窥视他的人生与内心,一会成为读者,一会成为主角。故事中主角叶根生,他的妻子红霞92年去东莞打工,如大家所想象,她挣了不干净的钱,与另一个男人在一起;而她离家的原因,一是因为经济,二是因为婆媳关系。叶根生是一个文学爱好者,但又是山村里一个普通农民,他拦不住妻子对外面世界的追求,于是,他成了矛盾的交织点,他在妻子与母亲中间,无法做出任何想要的改变,他的生活是令人绝望的,是一个活在底层、有些许安慰(对文学的追求)、但又无能为力的陷于困境中的人物。故事中唯一的一抹亮色,就是孩子瑞儿,是维系母亲、妻子及自己的唯一纽带。然而,作者又将此毁掉:红霞归家,出钱给瑞儿做一个手术,结果瑞儿死在手术台上。最痛苦的是,因为夫妻双方的无知,在无良医生的诱导下,做了一个原本可以不做的手术!而小人物的无能悲剧持续袭来:医疗事故不了了之,最后导致夫妻离婚。
瑞儿的死亡,对读者来说,最不可接受,但却是小说的一大亮点,是小人物在时代里无能为力挣扎的哀歌,想哭却哭不出来,想要去死,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绝望的令人透不过气。我不由地想起《活着》中“有庆”的死去,余华写有庆在医院里被过量抽血救县长的老婆而导致死亡,电影《活着》将其安排成被县长开车撞死,比起抽血,改成意外事故,可能因为更好地通过审查吧。但有庆的死,是死于外人,而《命根儿》中瑞儿本质上死于家人之手,决定带瑞儿去做手术的是父母,为什么能做手术,是因为妻子红霞挣到了钱,为什么红霞有了钱,是因为去了广东,为什么要出去打工,核心原因在于婆媳关系!从蝴蝶效应来说,是家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最终导致了瑞儿之死。换一个角度,那个时代变了,红霞为什么去挣钱,是因为那个时代让她看到了挣钱的希望。而医生也是看到挣钱的希望,所以不顾医德,去做一个原本可以不做的手术。也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策划暗杀了瑞儿。毁掉叶根生心中最重要的东西。而叶根生的文学爱好者身份,反而是个莫大的讽刺,文学爱好可以说是理想主义,最终理想主义是赚不到钱的,它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一败涂地。
这就是一曲时代大潮中,无数小人物家庭的悲欢集中到叶根生的一家,然而过去的时代、抑或今天,都不会给小人物太多说话的机会。小人物,永远都只是炮灰,无数的牺牲等着你去。
《打工往事》算是《命根儿》的续,不过写的是叶根生到温州之后的事情,在无依无靠中认识了婚姻生活不太幸福的舒婕,写到那种不可言说的、怯懦的感情,同样是小人物走不出自己的悲哀,所有的不幸更像是自己造成的。但我更欣赏的是傅兄笔下忠实地记录了90年代温州的变迁,通过主角视角,写出过去的二十来年,底层工人、老板是怎样生活与辛酸奔忙的。
《牌坊村人家》写乡长“鲍跃进”与他的“致富梦”,为了攀上汪副县长,他将牌坊作为交易,换取对乡村的开发,然而,他的生父陈天贵来阻止,被派出所带走,最终,生父陈天贵自杀,鲍跃进向汪副县长求助,但被一脚踢开。故事中有两个亮点,一是比较克制地写出了官场生态,二是写生父陈天贵与其母亲冬梅被时代戏弄的故事,鲍跃进的一切行动都是在这两个基础上发挥的,只是借助鲍跃进这个角色来告诉读者:这就是你看到的现实,鲍跃进只是一枚棋子而已。
《雪花巷房客》写协警唐河与余香桃的人生邂逅,两人都属于弱势群体,唐河曾被毁容,余香桃离开家乡到温州打工(回家便有家庭暴力),余香桃成为唐河的租客,两中年男女同病相怜,最终走到一起,然而,这段真挚的感情又毁在“时代”之手。雪花巷即将拆迁,涉及多方利益,有为利益要拆的,也有为争取利益不拆的,而唐河就成了矛盾的交织点,通过他,联系起多方角色,而他在中间,无力抗争。跟拆迁相关的利益冲突,极为写实,震撼人心;而小人物唐河最终为同学(交警队长)李涛顶车震、车祸之罪,更是令人叹息:小人物之所以为小人物,是因为面对困境无能为力!而另一个主角余香桃的身边,配上一位卖身的姑娘彩云遭遇,也在告诉读者,小人物能做的,到此为止了。
最后一篇《奶奶的村庄》,我不太满意。这是一篇架构很大的故事,我觉得应该写成长篇小说。如今的章节在很多地方只能蜻蜓点水。时代背景是知青下乡,奶奶19岁从上海来到安徽,最终扎根于此。写了她一生的事情,涉及大量人物、情节,碍于篇幅,都只能展现一部分,实在是读者的遗憾。如果说《命根儿》因为人物较少,情节简单,只要往深入写就能出彩,那么《奶奶的村庄》虽枝繁叶茂却扎根不深而失色不少,而我极为喜欢这个大背景下的复杂故事,如今也只能叹息一声。
我不是作家,只是阅读爱好者,关于故事就只能瞎说一些“不太成熟的意见”,抛却故事本身,傅兄的文字,为什么总是打动我呢?我得说几个特点。
一.求拙而不取巧。傅兄的文字非常“笨拙”,一板一眼,朴实无华,很少卖弄什么技术,阅读起来没有任何难度。但不代表他的文章属于《知音》或《故事会》类型的,而是“大巧若拙”。也许不是他有意为之,傅兄屡次提到自己初中毕业,技术水平有限。也许,初中毕业的写作者没有一支生花漫笔,但他的诚恳与朴实令我肃然起敬。他在繁忙的生活奔波之余,实现自己的文学梦。
二.接地气的素材。如今网络文学兴起,主人公上天入地,穿越时空,无所不能。比起当年的武侠小说,差远了,当年武侠小说作家好歹也有好文笔,如今似乎只要有天马行空的YY故事就可以了。傅兄一直坚持写自己的故乡,写过去的、现在的生活,读他的文字,那个主角,就是我们自己。一边读,一边就是在审视自己。一边是坠入故事,一边又跳出故事看自己。这是非常难得的。而且,因为接地气,人物显得特别鲜活。每读一个故事,我便陷入故事脱不开身。那个叶根生、鲍跃进、奶奶,就仿佛站在面前跟我絮絮叨叨。我实在太难过了,因为我实在不忍直视那种苦难。
三.通过人物写时代,通过时代写人物。这也是本书带给我最大的启发。我自己写文章时,通常格局不大,所以特别羡慕不动声色就把时代背景摆好的写作者。好比舞台上的布景,有的人是先把布景摆好,人物再一个个出场;有的人是先让主角出场,再慢慢地搭布景;而傅兄就是在不知不觉中搭好布景的写作者。而他搭好布景的目的,绝不仅仅作为一个时空,而是在这样的时空之内,人物的行为是最合理的。再次提到瑞儿的死,就是物质社会刚起步之时某个代表牺牲的符号;奶奶作为知识青年下乡,她的一生被时代决定,她的悲剧无人买单……
当然,对本书我还有一点意见,除了《奶奶的村庄》限于篇幅未能表达出更大的张力之外,还有用第三人称写作时使用上帝视角次数过多,把所有人的内心想法都写出来,不见得比藏起一半好。
但瑕不掩瑜,傅兄是一位诚实的写作者,他一直在打捞被时代淹没的悲喜交加,我也在这几天内悲喜交加地读完了这本书,诚实地写下自己的读后感,虽不专业,但诚实应该就够了吧。感谢傅兄赠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