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傅建国长篇小说《皮王》
作者:陈晓明
大雪节气,冬雨阵阵,暖气氤氲,坐在会场上万念放下。任凭眼前耳边再多的身影呼号都仿佛拧在静音处的十四吋黑白牡丹电视机,嘶嘶作响。只有建国的《皮王》中人物在我意识中走马灯似的转动起来。
建国是我认识的一位老朋友,虽然没见过几次面。但我知道他一直在写,而且写的很惨烈。他上次送我的《奶奶的村庄》,我看过又合起,心里砰砰打鼓似的,不忍卒读。在我的认识里,他说的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前三十年,广大农民工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付出的血肉与生命,读着读着我会心酸落泪。
这本《皮王》是写2011年温州民间资金链断裂时,鞋革市场上一位叫刘虹的瞿溪卖皮革老板娘,在丈夫潘海波投资重庆房地产失败,身陷囹圄的境况下,苦苦支撑,终于度过充满苦难的一年。
这位刘虹在建国笔下也许是女强人,但我越看越像个可怜人,觉得她无非身边无数随波逐浪的老娘客。少年失去母爱的她,在婚姻上是失败的。年青时为家在瞿溪经营皮革老皮王潘金彪之子潘海波多金帅气所吸引。由小三晋升老板娘,这边位置还没坐稳,那边她老公又搭上一个小三,形势咄咄逼人。在子女教育上她有一个自闭性倾向的女儿,给她带来无数的烦恼。
在丈夫投资失败被捕入狱时,她履行起所谓潘家大媳妇的职责,她经常去看公公老一代皮王潘金彪。她竭尽所有,把闺蜜房产抵押所借的金钱用来举办丈夫前妻所生的潘凯富丽堂皇的婚礼。她借钱给丈夫前妻去挽救这个行将入木的老妇人,她又借钱支付律师费去拯救丈夫。更重要的是在那样艰难的情况下,她还支撑起分了家的皮革店,开发新产品,苦苦支撑起唯美皮革公司,成功的经营使她暂时摆脱困境。她这样做有意思吗?我觉得真没什么意义。许多事都是这个中老年妇女自找的。她完全可以桥归桥,路归路把自己手上的生意做好就行了,做多了都是错。这个女人的困难在于她看不清自己的价值。她所有的付出,也不见得有人真心肯定。
建国对我说过几次说是《皮王》里有一位律师,我看了这位许哲航律师的行状,不禁大笑。这位律师大概是该书中最有喜感的人物吧!这位律师与我们现实的律师同行还是很大的不同。
这位律师收费很不规范,先收三万差旅费,后又收了二十万律师代理费,说是拿去打点有关人物。律师收案要先签订委托手续与法律服务合同,先收钱后办事,这是律师工作的铁律。律师工作地点在律师事务所,工作上的事要在办公室里说,而这位律师怎么动不动去茶楼咖啡馆谈工作,那是年青人谈恋爱的地方。
最要命的是这位许律师对当事人刘虹动了感情,展开爱情攻势,这是我完全不能理解的。如果真把女当事人发展为情人或夫人,而且是一位年近四十的中年妇女。在我们这个行业是令人笑掉大牙的事。自古以来,做糕饼的不喜欢吃蛋糕,当大厨的不喜欢吃大餐,当三陪小姐的不喜欢谈恋爱,这个道理,不知道建国为什么不明白,大概是作者对小说倾注太多的情感。如果我来操刀,我宁可把这个律师写成一个怪人,而不会如此情感丰富,金钱女人都想要的律师是一个不成熟的律师。
而小说里的游子杰仿佛建国本人,他努力向上,积极工作,偏偏又喜欢写作,还有一位因崇拜而发展成的小情人。一个成天为了皮革推销而到处奔命的人,喜欢写作,我看全天下仅他傅建国一人了,至于有小情人,我看类似于聊斋了。在这个世道,小女孩喜欢文学基本属于天方夜谭。
建国与我还有他笔下的刘虹、许哲航、游子杰都是六七十年代生人,正好是中年人。半生已过,回首遥望,为什么前半生如此辛苦如此艰难?主要是我们在自己的历史空间中浑然不觉。过去的三十年是我们国家现代化转身的三十年,这三十年来我们以血肉之躯投身巨大历史洪流,山河震荡,风石火球,我们这一代人纷纷成为残渣,永劫不复。
从我们自身来讲,年轻时对金钱对名利的渴望,以至于白猫黑猫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认识,除了毁灭自我,没有其他归途。
愿有后半生,慢慢工作,慢慢生活,简单笨拙,好好活着,与建国兄长共勉,如何领悟我们这一代人的前半生,从苦苦挣扎中待解脱,推荐读一读《皮王》。
2018年12月7月 于瓯海会昌瓜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