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地震最大的历史遗产,是诞生了伟大的塘格木精神。
一场由悲剧开始的塘河大地震,却让塘格木精神由散落的星辰汇聚成日月之光,成为青海监狱最可宝贵的历史遗产之一。
塘格木精神的诞生,经历了一个孕育、发展、成熟和定型的过程。金鉴副部长明确指示:一定要把这次地震中塘河监狱民警职工的表现大力进行宣传,特别是在监墙坍塌、照明中断的情况下,罪犯无一人死亡,无一人脱逃,就是一个奇迹。要着重挖掘塘河监狱民警最本质的东西,提炼出一种精神,并且大力弘扬这种精神。7 月5 日,蔡诚部长在讲话中对塘格木精神作出了的高度概括,成为塘格木精神的催化剂。
为此,张致福局长安排局宣传科科长张琳,从大力宣传塘格木抗震救灾英雄模范事迹开始,以喜闻乐见形式宣传塘河监狱民警职工的先进事迹。在时任监狱局副局长兼政治部主任张学仁主持下,安霖贤、张琳、田进仓、朱永明等主创人员研究确定以文艺的形式加以宣传。为了强化宣传主题,张琳同志用三天时间写出了塘格木精神组歌,安霖贤科长也用三天谱出了曲子,组歌加上序曲共有十一章。送审后局领导比较满意。排练中局政治部又抽调了周红、刘淑青等几个文艺尖子加入,抽调了马世红、曲生源、陈晓燕等人组成演讲组配合演出。
巡回演出取得了巨大成功。
7 月6 日,是塘河大地震后的70 天,昨夜的一场狂风暴雨,把塘格木的天空洗得一片湛蓝。由局政治部组织的文艺演出拉开了序幕。
中午12 时,首场演出在场部以西45 公里处的塘农五大队进行。在一片绿树环绕的草地上,平铺着一块破旧的仓库盖布,盖布南端,停放着演职员们乘坐的大轿车,既是后台,又是换装室。组歌《献给你,英雄的塘格木人》的序曲奏响了,急促、焦躁的音乐交织着动荡不安,一声震耳的吊钗,乐声骤停,歌队以二部混声唱出了悲怆的主题词:
一声巨响大地震颤,横空里飞来一场灾难。
美好的家园变成废墟,兄弟姐妹被掩埋。
啊,孩子呀,你在哪里?
啊,妈妈呀,你在哪里?
一声声的追问,一声声的呼唤,直催得人撕心裂胆。
整部组歌环环紧扣,朗诵、歌舞、伴舞相得益彰,艺术地再现了地震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灾难,地震后干警、群众抢险救人的英雄事迹和党、政府、军队对灾区人民的如海深情。那深情的弦律一唱三咏,感人肺腑。
台上,演员们的泪水夺眶而出,台下,观众们纷纷掩面而泣。对于这些刚刚经历了灾难生死的人来说,这一切对他们太熟悉,太刻骨铭心,太真实。
因而也太投入。以至于,演出中,经常有演员因太过用情,而在台上晕倒的情况。
“组歌中的每一段台词、每一首歌曲都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都是有生活原型的,”作为大型组歌主创人员之一的安霖贤在接受采访时依然能生动地描述出宣讲演出时的每一个场景,“为此我还曾在地震现场的帐蓬里蹲点19 天,挖掘到了许多鲜活的素材。”
“我们那个时候的采访不是一种正常情况下的采访工作。到处都是废墟,到处都在抢险,到处都是需要人手,哪能像现在一样有灯光、有录像,四平八稳地坐在这里聊天。”另一位主创人员田进仓同时给我们展示了他当年采访时的部分手稿和创造的剧本《震颤》:“我们通常的采访状态是参与到抢险救灾中去,不管采访到哪里,都是先跟着人家清理废墟、抢救财产,因为没有人专门陪着你说话,或者停下来回应你的问题, 我们也不可能端个架子等着人家闲下来。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跟现场的人一起干活、一起吃饭、一起住帐蓬,你看我整理了多少先进材料,就知道我们参加了多少抢险救灾工作。事实证明,我们的工作是扎实有效的,后来评选先进模范的主要评分依据就是我们创作班子的这些先进材料。”
两天时间,慰问团分别在场部、一、二、四、五大队进行了五场露天演出。
6 日晚在场部的演出,把这次慰问活动推向了高潮。天刚刚擦黑,学校操场上临时搭起的大舞台前密密麻麻坐满了观众,当组歌唱到“请收下这一束玖瑰”时,周红、周惠等六位伴舞演员分两路从舞台两侧来到台前,向何开银、龙建勤、李振生、谢有容、阎选政、钱玉琴六位立功代表献上绚丽的绢花,全场掌声雷动,谢有容感慨地说,“我从发生地震到现在70 天的日子里一直在现场,面对严重的震灾我没有掉过一滴泪水,但是今天晚上,你们的演出让我流泪了!”
英模事迹感人肺腑,塘格木精神深入人心。从6 月下旬到8 月中旬,省局抗震救灾英雄模范事迹报告演出活动,累计报告演讲演出50 场次,36000余人次聆听报告并观看演出。塘格木精神,作为青海监狱独有的革命传统教育题材,诞生于塘河大地震的灾难之中,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毛泽东改造罪犯理论体系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