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成祥的头像

王成祥

网站用户

小说
202106/02
分享
《《黑与红》》连载

第五章 必由之路(下)

矿党委副书记田易俊惭愧地对省长说:全矿已经八个月未发工资了,锅炉因没有钱检修,许多管道被冻裂,到处漏水,已经停止供暖快两个月了。

省长问:这些工人在干吗?田书记说:真不好意思给领导汇报,矿长上厕所被讨要工资的工人堵在里边了,我正在做说服工作。

眼前的情景,让不少莅临的领导流下了眼泪。

季省长走到工人中间讲话说:同志们,我是副省长季双葵,带着省委省政府的关怀来到咱鳌北煤矿慰问职工。我四年前来过你们矿,解决协议工转正的问题,这次来还是调研和解决大家的生活困难。你们这样把矿长堵在里边那咋行呢?

一听眼前的这位是副省长,大家哗啦一下围了上来。

有人问:你能给我们把煤卖出去,欠的煤款要回来吗?

陪省长的渭北市委书记郭大年说:季省长是专程来看望和慰问大家的,如果有困难可以直接给省长反映。

此时,田书记已经安排办公室把会议室的门打开了,通讯员从家属区提了三电壶开水。从厕所出来的肖伟光矿长一脸惭愧地对省长说,因为我们的工作没有做好给组织增添了麻烦,我们已经在千方百计地筹款,给职工补发一个月工资,让大家过年。

季省长问:能落实吗?

肖矿长说:江苏的一家电厂已经答应给一百八十万元,财务说已经转了,今天就到账,财务科已经到银行办手续去了。肖矿长又补充说,大伙不是都在这儿等着钱过年吗,不是把我堵在里面,而是我上厕所大伙正好来了。肖伟光面对着工人问,是不是?

是,有工人说,肖矿长也不会造钱,我们只是找领导问问情况。省长您来了,我们矿有救了。

季省长让田书记把工人招呼到会议室开会,并要求有不同方面的代表,还特别强调要有协议工代表参加。

季省长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高屋建瓴地从国际煤炭发展走势,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对煤炭的依赖程度,讲到我省煤炭工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及造成目前煤炭企业困难的根本原因和今后的出路,并解释了省委省政府对解决企业拖欠煤矿货款,煤矿拖欠职工工资的“三角债”问题,正在积极采取的方案,要求广大的干部职工相信政府,相信组织,继续发扬煤矿工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光荣传统,齐心协力,共渡难关,一起迎接煤炭企业更加美好的明天。

有工人问季省长,我们煤矿工人不仅能吃苦、能战斗,还特别能忍耐,你讲的都是大话、套话,我们基本听不懂,离我们太远了,你让我们在特别能战斗的时候还要忍耐多长时间,我们要的是刀下见菜,我们要吃饭。

季省长说:鳌北煤矿是为国家做出卓越贡献的骨干矿区,在走过了快四十年的峥嵘岁月里,经历了来自方方面面的考验,有成功的喜悦,也有惨重的教训,刚才那位职工说得很有道理,他代表了鳌北煤矿两万五千职工家属的心声。季省长面向肖矿长问,你说对吗?

肖伟光说:职工确实困难,我们有责任。

季省长提高了嗓门说:民以食为天,谁一天不吃饭都饿得慌,大家的心情我完全理解。我们面前的暂时困难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就是要发展,政府要给煤矿企业提供相应的政策。当然,路最终还得自己走,鳌北煤矿在做好煤的同时,要主动和矿务局多经公司对接,矿务局要争取政策的支持,通过以煤为主,多业经营的路子开发新产业,为职工转岗提供优惠条件,对目前严重制约鳌北煤炭滞销的铁路运输、煤价、欠款等普遍问题,省政府尽快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如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当务之急是大家如何过春节的问题,刚才你们的肖矿长已经说了,电厂汇过来一部分钱,先给一线职工补发一个月工资,让大家过春节,这样不行,地面上的职工也要过年啊!在保证全矿发一个月工资的同时,政府再想办法为你们解决一个月的工资。

顿时,会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久久不能平息。

这一天的会议来了三十六名协议工代表,姚大勇因家庭有事请假没有参加,会议结束后,季省长专门把我们留下说,煤矿大量使用协议工是煤炭行业体制改革的方向问题,这个特殊行业的用人导向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果处理不好,必然影响全省整个煤炭产业的发展。所以,四年前,我专门为农民协议工的医疗费问题到你们矿召开了一次全省系统的农民协议工专题会议,并提出每年从协议工中优选15%的比例转正为全民合同工,通过煤炭厅的汇报,这项工作进行得不错,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协议工扎根矿山、你追我赶的生产积极性,我想问一下是这样吗?

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是这样,在我们矿协议工已经当上班长、队长了。

肖伟光矿长说:政府当初确定农民协议工转正的政策是完全正确的,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协议工的生产积极性,尤其是第一批转正的三十六名协议工,已经有七成走上了队长等领导岗位,全国实现一百万吨的国家甲级队的采煤五队,队长、副队长已经全部由转正的协议工担任,班组长也逐步调整为轮换的协议工。肖矿长还特意给省长举了田宝琪的例子,现在已经担任矿党委宣传部的副部长了。

季省长听了肖伟光的汇报非常满意,说:这下我就放心了,说明我省解决农民协议工问题采取的措施通过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这条路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他问大家,你们有什么想法可以说说,需要解决什么问题,还有啥困难,都说出来。

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没有。王选怀说:省长您在百忙中首先是关心我们农民协议工的医疗费问题,解除了大家的后顾之忧,紧接着又出台政策,15%转正,让协议工看到了光明和前途,大家有了奔头,我们一定努力工作出好煤。

季省长接过选怀的话说:经过时间的考验,你们成为煤矿的主力和骨干,这是必然规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陕北优质煤田的大面积开发、上马,需要一大批的技术和骨干人才,担当起未来能源产业结构调整的重任,现在的煤炭产能过剩是暂时的,我国工业化步伐快速推进,需要大量的优质煤炭,需要大量的煤炭转换产品,来支撑国民经济的航船稳步前进。你们能吃苦,乐于奉献,珍惜这份工作,这是非常可贵的。但是,未来现代化煤矿建设,煤的深加工综合利用,没有丰富的文化和专业知识,光靠吃苦耐劳做贡献,是要被淘汰的。

季省长深入浅出的讲话,不仅对我们协议工是一种启迪,也给鳌北煤矿、给所有的煤矿工人都敲响了警钟,未来煤炭事业需要知识和文化,人海战术和经验至上的发展模式已经落后于时代。

这年冬季的煤炭严重积压,导致全矿春节放假十五天,这是我到鳌北煤矿十年来第一次回家过春节,尽管口袋里没有多少钱,但农村的家里早已经把年货准备好了,都是自家产的粮食和储备的蔬菜,猪是年初就开始养,为过年吃肉做准备,家里需要钱是第二位的,最重要的是人能回来跟全家过个团圆年。

农历腊月三十晚上,我约姚大勇、王志胜、王民录还有陈忠启和已经返乡的同乡协议工在一起小聚,单宝平学校放假早,说啥也要大家先到他家,说:大家给我帮忙不少,让我来表示一下敬意。已经提前把一切的准备工作做好,只等这一天了。看到他这么诚心诚意,我们只好从命了。

单宝平安排的饭菜很丰盛,准备了五桌,打算把五十一名协议工都邀请到场,但是因种种原因只来了三十个人,从下午两点钟持续到凌晨两点,不知道喝了多少酒,哈德门烟抽了五条,许多人晚上就没有回家。

大伙从肖总说到马班长,说到原海峰,说到秋香嫂子,说到宝平马上就要毕业,回到矿上的安排问题,王志胜说:现在炮采队正好缺队长,肖总是矿长,他对咱们协议工的关心程度你是知道的,都恨不得在矮子里边拔将军,你是有文凭的人,要求回来当炮采队长,绝对没有问题。

姚大勇说,人家现在是正儿八经有文凭、有知识的笔杆子,还能看上这个烂队长,要往上走,大家都跟你沾些光,不要像原海峰这狗日的,眼睛只盯着领导。

单宝平说,人家的眼界比较高,是局长重点培养的栋梁之材,哪能和咱一般见识。我说,你现在不也和他一样了吗?毕业学校的牌子还比他亮。宝平说:哪能一样啊!人家上学是许矿长亲自点名,后备干部培养的对象,我是瞎猫碰上了死老鼠,怎样走的你们不是不清楚,回来咋收拾还不知道呢。

王民录说,海峰那官是领导把“绿帽子”扣头上让他当了替死鬼,哪能和你一样。海峰这小子缺德事干尽了,早晚会遭报应的,咱等着看,他不会好下场。

宝平说:话不能这么说,人家有人家的长处,咱比不上。民录说,他有屁长处,我见谁给谁说,那天见他大(父亲),我当着他大的面说你儿子海峰给你姓原的先人在矿上把脸丢尽了。

宝平说,民录啊!你就是嘴毒,说话不饶人,你现在是全局的劳模,是名人,说话要注意点身份。民录说,那是大学生要注意的,什么身份,我是农民,劳模是赌气干出来的,不是巴结领导偷来的,我怕啥。

我们还谈到了矿上的变化,自宝平上学后煤矿因“三角债”大半年发不出工资,职工家里都穷得揭不开锅,后来季省长亲自来慰问,为了让大家过个好年,还帮助大家落实了两个月工资。单宝平似乎对这个话题非常有兴趣,详细地询问了省长都说了些什么,提出了啥要求,局矿领导咋样表态,等等,问得很详细。

姚大勇说,他父亲从市上开会回来说,现在的形势很严峻,尤其是煤矿,省上要求市上把渭北矿务局作为重点,千方百计做好社会稳定工作,下一步要减员分流,大批的职工要下岗,后面的路咋走,很难说。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宝平对每一个细节做了反复的核实和记录。

一个月之后,《国家能源报》头版头条位置刊登了题为“西山省采取措施,解决煤炭企业困难”的文章:

本报讯(单宝平)西山省副省长季双葵深入煤炭企业调研,该省结合煤炭工业的实际,决定采取有力措施,促进煤炭生产的健康发展。首先是搞好综合平衡,把新老矿区的接替建设作为煤炭战略发展的核心。继续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逐步解决煤炭企业自身的困难,调整产品结构,发展非煤产业,进行煤炭深加工,有条件的矿区,可以建矸石电厂,有伴生矿种的企业,可搞选矿冶炼;靠近城区的煤矿可搞煤炭气化,改变煤炭单一生产的狭小领域。同时,还可以利用矿区的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发展建材、养殖、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分流富余人员,想尽一切办法解决职工生活困难,稳定矿区形势。目前最要紧的是千方百计保证按时发放职工工资和医疗费报销。按照“煤炭保本经营”的原则,协调煤炭价格,使煤炭价格达到一个合理水平。并加强煤款回收,逐步做到货款两清。

报纸送到采煤五队后,大家才搞清楚了单宝平为什么把省长到矿上来的情况问得那么详细,原来是另有企图。

王民录说,我看咱们中间又出来了一个溜沟子的,宝平比海峰溜得更高明,直接溜到省长那里去了,可不敢溜到痔疮上就惹大祸了。

王志胜说:民录你这人能不能说几句鼓励的话,咱应该为宝平高兴,有这么高的水平,学没有白上,看来和咱挖煤的考虑问题不在一个层次上了,以后在人家跟前说话可要注意分寸。

姚大勇说,宝平这下出名了,再不用操心回来到哪里去的问题,肯定厅长、局长都要重视,咱一起来的应该高兴才是。

事情根本不像志胜和大勇预料的那么乐观,结果是真验证了民录的乌鸦嘴。一个月之后,王民录在矿部看到单宝平从办公楼出来,满脸垂头丧气的样子。

民录问:咋回来也不打招呼,上楼巴结领导去了?看来心情不舒畅,怕是碰了一鼻子灰吧。

宝平说:你再不要说风凉话挖苦了,咱回宿舍吧。

先到姚大勇宿舍,正好田宝琪也在,单宝平开门见山地说:矿上不知道咋回事把我工资停发了。姚大勇说,是不是报纸刊登文章后,名气太大了?宝平说有这方面的原因。教育科写信到学校说矿上让停发你的工资,昨天见到教育科的人,问到底什么原因停发工资,他们也不知道,说你去找书记问吧,我们只能按照矿领导的指示办。

我问,你见领导了吗?

宝平说:早上一上班就见了郭书记,你知道在我上学去的时候就得罪了人家,能有好果子吃吗?我问书记咋说,宝平说,郭书记非常严肃地说:单宝平啊单宝平,你这下把事整大了,鳌北煤矿,就连渭北矿务局都容不下你了,写文章好事,后果你自己承担。人家根本就没有给你说工资的机会。

我说,那咋办?找找肖矿长,他对咱最了解,看能不能通融一下。

宝平说算了,找也是为难肖矿长,听劳资科的人说,在调度会上书记说是矿务局让停发的工资,原因是局长和书记在北京找煤炭部领导反映矿务局的困难情况,是否从政策上给些倾斜,解决工资拖欠的问题。部领导顺手拿起办公桌上当天的《国家能源报》说:你们西山省已经提出解决煤炭问题的措施,我看很到位,你们还要什么政策,自己想办法克服就行了。现在比你们局困难的地方多,回去和省上配合,自力更生,不要都向上伸手,一遇到困难就向上伸手,这样的干部有意义吗?

领导吃了闭门羹。局长问这个作者是谁,询问宣传部,说是鳌北煤矿在西部大学新闻专业带工资脱产学习的一名职工。局长啊了一声,瞪大眼睛说:这简直是在“吃里爬外”,把工资给停了。

到底是不是因这个原因,还不知道,真是这样问题就大了。

王民录有些兴高采烈:我说你溜沟子溜到痔疮上了,果不其然,灵验了吧。你没有看现在发不出去工资工人都困难到什么地步,你还净写那些没用的,人家能不生气吗?如果是我,当场就给你开除了。

单宝平说,是啊!当时确实欠考虑,这是教训。

大勇问,那咋办?宝平说:我先回学校把论文写完,毕业证拿到手再说,现在说不到工资上。搞不好会像民录预料的那样,直接被开除,那我也不后悔,上学拿到了文凭,也学到了不少知识。

春节以后的煤炭形势并没有像省长说的那样前途光明,收假一个月也没有见来一列拉煤的火车,煤场堆的煤差不多和周围的小山包一样了,听生产科的人说,选煤楼已经被煤挤得变形了。

持续的市场低迷,导致煤炭积压严重,预示着一场重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国务院出台政策,煤炭工业走出困境的根本出路在于减人增效,煤炭部积极响应贯彻落实,矿务局制定严格的减员指标,鳌北煤矿将一万两千名职工减到八千人以内。人往哪里减,减谁?在这些年的思想教育和熏陶下,人人有饭吃、有活儿干的主人翁意识已经深入国营煤矿职工的骨髓,他们早就立志生是矿上的人,死是矿上的鬼,减谁啊!肖伟光这位搞技术出身的老鳌北人,三万多职工家属,他能认识八成以上,看到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他想到是大家靠勤劳的两只手和不被任何困难屈服的坚强意志,硬是在苏联专家撤走后,把一个偏僻穷山沟建成现在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大型煤矿,他怎能不为之骄傲,不为之自豪,不为之感动?现在的煤炭经济形势出现了拐点,国家制定减人提效政策是煤炭企业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自己作为这个煤矿发展的参与者、见证者,现在又成为减人提效的决策执行者,要一下减这么多人,难啊!再难也得硬着头皮上。

肖伟光长时间地苦思冥想,在矛盾中纠结了一个星期,想出了一个既不完美,又很牵强的方案,控制工资总额,提出减资不减人的工作思路,提交矿党政联席会议通过,在长时间的争论中,矿党政会议通过了减资不减人的改革方案。

像党委宣传部,按照千分之一的配备标准,一万两千名职工,应该是十二人,要按照八个编制核算工资,每人的收入就减少了三分之一。虽然不算合理,但穷大家都穷,勉强还能接受。坚持一年之后,渭北矿务局下达硬性指标,必须减掉四千人,半年时间减不下来矿党政写检查,书记、矿长就地免职。

困难局面的持续恶化,犹如一座山,已经压得肖伟光和他的领导班子喘不过气来,减人的刚性指标没有丝毫的缓冲空间,前所未有的双重困局,使肖伟光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了。

单宝平参加完学校的毕业考试,意想不到的惊喜降临在了他的头上,《国家能源报》在西山省设立记者站,其中一名记者是北京知青,落实政策调回报社了,正好空缺一个位置,站长邹平是新中国成立以前参加革命的老同志,自从《西山省采取措施,解决煤炭企业困难》这篇文章发表后,单宝平的名字就留在了老站长的脑海里,并在随后的省内不同媒体、新华社内参中频繁发现有单宝平的文章,比如《煤炭资源面临灾难》《国有大中型企业深层次改革的出路》《围绕市场经济,转换经营机制》等等,尤其是发表在政协报的《白色文化警示录》《潇洒人生亦自然》《无可奈何火葬场》《殡葬期待升温》等系列报道,引起了一时的殡葬改革热,让邹平站长更强烈地感到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担当煤炭工业发展报道的重任。

通过多方渠道联系上了单宝平,老站长一眼就认准了面前这个腼腆、纯朴又有一点儿灵气的煤矿工人,在了解了家庭、工作单位和现状后,直拍手叫好,因为他现在就需要有井下工作经验,具备一定水平和文凭的优秀人才。

老站长征求宝平意见,问:你愿意来省城记者站当记者吗?宝平一时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嘴里不断地重复着两个字,愿意、愿意,只是……

话到嘴边没有说出来。老站长看出了宝平的心思,只是什么你说出来。

只是怕矿上不放。为什么不放?站长追问。宝平支支吾吾地讲述了他当年上学的经过,以及在《国家能源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导致工资被停发的事。

老站长笑了笑说,还有这事,这你就不用管了,我给渭北矿务局党委书记姜治文打电话,把你先借过来,随后再办手续。说着现场拿起电话:是姜书记吗?

那边回答:我是。你是……?

老站长说:我是记者站的老邹啊!

姜书记说:哦,老领导,咋想得起给我打电话啊,有啥事请指示?

老站长笑着说:谈不上指示,问一下,你们局鳌北煤矿有个职工在西部大学脱产学习,你知道吗?

姜书记说:您问的是那个单宝平啊?我知道,前几天在你们报纸上发了一篇文章,影响很大。我没有见过人,他当时上学遇到些问题,自己给党委写了封信,是我批转鳌北煤矿让走的。您今天说的意思……?

老站长说:不是我这儿缺人吗?以前插队招工到你们局的北京知青周惠军,前年调走了,人家享受知青返城政策回北京了,正好这儿缺人,别人介绍这个娃,我通过观察想先借调到我这儿救救急,你看咋样?

姜书记说:老站长说了那还能有问题?大力支持。要不你直接调过去不好吗?

站长说:我有这个意思,怕是你们培养出来的,说我挖你们的墙脚,回转一下留有余地嘛。

姜书记说:站长还对我客气,不瞒你说,这娃前一段时间在你们报发表的那篇文章,我看了没有什么,很有高度,就是赶在了一个不好的节点上,局长看了有点不高兴。这样被有些嫉妒的同行利用了,鳌北煤矿就把他工资给停发了。现在调还是时候,再一个是工人,不用经过局长批准,鳌北煤矿直接就能办了,回头我打个电话把手续都安排一下,对老站长的工作要大力支持啊!

在单宝平身上应了“车到山前必有路”这句话,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单宝平用一个礼拜办完了调动手续,在北京报社集中培训三个月,成为一名名正言顺的行业大报的记者。

肖伟光虽然感到矿务局下达减员下岗的硬性指标不切合实际,但是,这是国家的政策啊!也许是自己长期在基层管理的技术岗位上,看问题目光短浅,只考虑眼前的小利益,没有从大局出发的胸怀。就是再不愿意,意见再多,服从命令是天职。他狠下决心,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减员任务。减谁啊?咋减?逼到最后没有退路的时候,他反而更清醒了。

先从地面和机关动手,抓阄,看个人的运气,相对公平。减人政策一出台,就有一千多名女工要退出岗位,她们要放下自己干了几十年的工作,每月拿不到二百元的下岗费,尽管是认命了,但自己辛辛苦苦几十年的付出,一个字条就解决完事了,她们心里的难受和委屈,以及今后的生存问题,一下涌上了心头和眉头,她们把在自己心目中一直尊为最神圣指挥枢纽的矿办公楼给围了。她们中间相当一部分人是伴随着办公楼调度室二十四小时闪亮的灯光长大的,有的昨天还在办公楼上班,今天就要下岗了,办公楼再也没有自己的位置了。办公楼隐藏着了多少的梦想啊,她们有的人从懂事时起,就盼望能有一天跟着上班的父亲进办公楼里工作,对她们来说那是莫大的荣誉,而今天却以这样的方式,再次来到这里,她们心里是那么的纠结,咋样都想不通,越想越心酸。

肖伟光从窗户低头往下看,二百多人已经把大门堵死了,公安科人在两边站着,个个拉着长长的脸。肖伟光看到这一张张有叫叔有叫伯的熟悉面孔,不由得眼泪唰唰地往下流。二百多人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在肖伟光心里,好像是一座大山已经压在了自己的头上,此时此刻,喘气都很困难。

是啊!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即使什么也不做,也形成了巨大的压力,何况都是自己多年朝夕相处的同事和姐妹。

肖伟光和所有的矿领导被堵了三天三夜,吃饭要从窗户拿绳子把食物吊上来。

通过和矿务局据理力争,下岗费在原来每月一百二十元的基础上又增加五十元,总算是个安慰。女工们三三两两勉强地离开了办公楼,机关才恢复了正常。

然而,事情远远没有结束。

有人说,看到熟悉而亲切的办公楼,和领导一脸无奈的表情,实在不忍心大闹一场,减员的责任不在矿上,根本问题在局里,咱把从山下通往东区几个大矿拉煤的火车路堵了,向矿务局讨说法。

一百五十名女工像潮水般地涌向铁路,把火车堵了一天一夜,性质由上访变成了刑事案件。矿务局公安处联合地方公安,组成一百人的执法大队,以妨碍公共安全罪对她们实施抓捕。

肖伟光知道此事后,电话打到局长办公室,一腔沙哑的声音恳求说,局长不能采取过激行为,她们虽然违法,但没有搞破坏的目的,她们都是无辜的,抓人会把事情搞得更糟糕。局长请您相信我肖伟光的能力,我一定能妥善解决。

局长说:我相信你,能合理劝导离开是上策,局党政正在研究你们鳌北矿的问题,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否则这样下去会出大问题。

肖伟光带来全体的机关领导现场疏导,他用颤抖的声音说:姐妹们,堵火车是犯法的,大家知道吗?这也不是我们鳌北人的风格。姐妹们!改革开放的政策已经深入到厂矿、农村的各个领域,只要有力气、有想法,外面的世界更精彩,出去稍微摆个摊点都比上班挣得多。请你们相信我肖伟光,我一定动员全矿有亲属关系的人,给大家想办法找再就业的门路,有我肖伟光吃的,就有大家吃的,保证不让一户一人日子过不下去。

肖伟光矿长的人格魅力,加上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劝说,遏制了一起重大的治安案件的扩大化。通过和风细雨、解剖麻雀的形式,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鳌北煤矿响应减员分流的号召,将机关三十六个科室合并成十三个,人员由二百八十名减到了一百三十名,没有出现上访事件。最为典型的宣传部由以前的八人,减到和团委、党办合并成三人,田宝琪副部长负责全面工作。

田宝琪自从到了宣传部以后,大家很少见到,不仅是每天早上矿区大喇叭的新闻稿件需要他编好下午送广播员录音,大量的稿件得他去采写,基层通讯员投来的稿件根本满足不了时段的需要,有时候改一遍通讯员写的稿件比他自己写还艰难。矿领导要求每期在《渭北矿工报》必须有鳌北煤矿的新闻,鳌北煤矿的产量占到全局的一半,是《渭北矿工报》主要的新闻源,矿务局领导在报纸上两期不见鳌北煤矿的稿子就打电话问原因。每年矿务局宣传部还要给鳌北煤矿分配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五十篇见报稿的任务,这些工作几乎都落到了田宝琪的头上。因为宣传部人员都是从基层调整下来即将退休的书记,没有地方安排,放在宣传部只拿工资不干活。部长是从矿务局宣传部调整下来的老资格,和矿长书记的年龄不差上下,而且家还在南方的农村,每年的农忙季节、春节,除了探亲假以外,休假在两个月以上。虽然八个人,实际干活的只有文书和广播员。田宝琪是全局公认的秀才,从上海工地上“请”回来,而且协议工的身份始终没有改变,年轻要进步,你不干谁干。

田宝琪说,他除了承担这些分内的工作外,党委办公室的材料经常推给他写。

是啊!谁叫你能写、名气大,领导信得过你,才让你写。好在宝琪年轻身体素质好,家里的事情妻子郭春娥安排得井井有条,只是来信鼓励他干好矿上的事,家里不用操心。即使在农村两季的农忙时节,春娥也不让宝琪回来,使他安心在矿上工作。

听宝琪说,春娥在家里还种了五亩葡萄园,两年挂果后的收入在三万元左右。有个这样贤惠能干的妻子,田宝琪完全没有经济上的压力,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每年新闻稿就有三十多篇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六十篇发表在《渭北矿工报》上。年终的渭北矿务局宣传表彰工作会议,鳌北煤矿拿到了各项工作总评的两个第一,田宝琪被评为优秀通讯员一等奖。矿务局党委副书记讲话用了一整页纸的篇幅对鳌北煤矿的宣传工作给予高度的表扬外,还把田宝琪作为今后宣传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号召全体通讯员向田宝琪学习。

田宝琪第一时间把获得优秀通讯员的荣誉证书,用印有“渭北矿务局优秀宣传工作者”字样的黑色手提包寄回家时,春娥激动得差点哭起来,把大红的荣誉证书拿在手里舍不得放下,庆幸自己嫁给了一个好男人。

机构缩编后的宣传部变成了党委工作部,业务量增加了三倍,田宝琪并没有感到人手紧工作压力大,反而有一种十年媳妇熬成婆的轻松。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这下没有人再给自己指手画脚了,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回想自己来到矿上的情景,想起从工地上被找回的冷眼对待,到宣传部后的讽刺挖苦,总感觉自己是协议工,临时的,低人一等,只有干活的义务,没有说话的权利。现在咋样?不是照样拿先进吗?照样当部长吗?农民协议工又咋样?身份的问题在此时的田宝琪心里成了一个符号,一文钱不值了。他满脑子想的是咋样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工作上更上一层楼。

煤炭销售市场的持续低迷,使生产任务已经不是鳌北煤矿的第一要务。肖伟光在干部大会上说:让分流下来的职工生活有保障,重新再就业,维护社会稳定才是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鳌北煤矿工作的重心。按照矿务局的机构改革方案,鳌北煤矿调整工作思路,转移工作重心,不分井下和地面,不分工人和干部,只要有工作能力,有一定的社会资源,都可以抽出来为下岗分流工人谋出路。肖伟光是知道姚大勇的父亲在市经委工作,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渭北矿务局下岗职工的安置再就业优惠政策。他安排了类似姚大勇父亲这样有关系的一批人,疏通关系,掌握相关情况,为下岗职工再就业谋出路。肖伟光还亲自走访每一个分流下岗职工家庭,摸清底子,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分别解决。

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和切实把分流下岗职工冷暖挂在心上的务实作风,经多方协调,鳌北煤矿在渭北市最繁华的文化宫广场争取到二百三十个免税摊位,鼓励下岗职工加入服装、建材和饮食等服务性行业,安置四百五十名下岗职工再就业,在省会城市办理六十七个免税摊位,安置下岗职工一百零八名,再通过给南方纺织加工企业劳务输出四百三十人,为下岗职工子女联系技工学校专业学习一百六十人,享受下岗职工提前退休政策,鳌北煤矿六千名下岗分流职工全部得到安置再就业,仅姚大勇利用各种关系就安置职工一百三十名,受到了渭北矿务局的通报表扬。

下岗分流安置不仅是渭北矿务局的任务,对各级政府煤炭系统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重大系统工程,鳌北煤矿又走在了全局的前面,得到了省政府的表扬,除肖伟光等矿领导一班人心系困难职工,设身处地想尽一切办法为职工群众办事外,与田宝琪的宣传报道工作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年多时间,宣传部副部长田宝琪跟随领导逐门挨户地采访,一方面根据不同家庭的情况写成调查报告,为领导动员再就业提供依据,另一方面根据外面联系就业反馈回来的信息,在每天矿区新闻广播里,开设再就业专栏,使下岗职工及时准确掌握外部信息,选择各自的去向,还在《国家能源报》《西山工人报》《渭北日报》《渭北矿工报》上遍地开花地宣传报道鳌北煤矿下岗分流的好经验、好做法,使大家看到了组织的关怀,鼓起了对生活的信心。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报道了田宝琪采写的鳌北煤矿分流下岗职工五千名其中三千人已经得到妥善安置的新闻,在整个产业系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是渭北矿务局有史以来第一次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渭北矿工报》对田宝琪以“渭北矿区煤‘秀才’”为题做了大篇幅的采访报道:

这位煤“秀才”叫田宝琪,担任鳌北煤矿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的角色已经一年多时间了,主管全矿的宣传等工作。他创造的业绩,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都是在全局数得着的,因而他连年获通讯报道先进称号。鳌北煤矿响应国家号召,几千名下岗职工分流后得到妥善的安置,没有造成大的上访和不稳定事件,也是其宣传工作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

宣传归宣传,这是形势的需要,但谁知道田宝琪至今还是个农民协议工,也就是说,他本人还是个农民身份。农协工当上副部长,在渭北矿务局,可以说是“独家新闻”,在全国煤矿恐怕也不多见。

说起田宝琪的经历,还多多少少带一点儿传奇色彩。出生在六十年代的三年困难后期的田宝琪,大概是小时营养不良的缘故,至今个头不算高,但是上学之后,他在读书和写作文上都显示出天资聪颖。作为“出生在困难时期,成长在‘文革’年代的一代”,他不甘沉沦,对读书表现出强烈的欲望,千方百计找来“文革”后幸存的各种书籍,如饥似渴般阅读,作文自然日益长进,常得老师夸奖。1983年学校毕业后,他回到了三秦大地的家乡务农。此时的三秦大地,改革开放大潮如渭河之水,滚滚向前。本来就不满自身生活现状的田宝琪,内心更加躁动不安,总想到外面闯世界。于是,当鳌北煤矿招收农协工的时候,他就毅然应招,来到鳌北煤矿采煤五队当了一名采煤工人。正如田宝琪在四年后一篇改变他命运的散文中坦露心迹时所言,一个二十多岁的有点文化的青年,从农村来到渭北市高原矿山,从农民变成矿工,在初时的新鲜新奇劲过后,矿井下阴暗的环境,潮湿的巷道,窄狭的工作面,繁重的体力活,和天天洗澡还洗不净的黑眼圈,曾令他动摇过、后悔过。但是,农民吃苦耐劳精神使他度过最初的磨合期,仅过月把天就适应了,而且显得特别勤快、厚道,几乎每班都第一个到达工作面,抢着干最累最苦的活,月月出满勤,班班不惜力,深得老师傅和青年工友的喜爱,还当上了副班长……

正当田宝琪把自己深深地融入矿山,想把一生交付于她之时,协议期到了。单位的领导来了,相处五年的工友来了……他眼含热泪,点着头向大伙致意,汽车跃上原顶,高高的井架很快消失在地平线下,他心里默默道:“别了,矿山;矿山,别了……”回到家乡没待几天,就又到上海打工。打工之余,他总是对矿山魂牵梦绕,就怀着复杂的感情,写了散文《别了,矿山》,千里投寄到《国家能源报》《渭北矿工报》。当远在上海的田宝琪接到矿上的信件,激情难捺,仿佛远游的赤子听到慈母的召唤,马上返回鳌北矿,干上了新闻宣传工作。田宝琪在新的岗位上如鱼得水,成了百里矿区最有影响的新闻写作“主力”人物。多年来,他共在局、市、省各级媒体发表消息、通讯、言论等稿件四百余篇,其中有十多篇获评新闻奖,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通讯员。

鳌北煤矿经过一年多的减员分流,仅办公楼腾出闲置的办公家具就堆满了五楼的两个大会议室,管理体制和人员安排方面进行了大调整。经矿党政提议,报渭北矿务局研究提任姚大勇任鳌北煤矿副矿长,分管后勤和下岗分流工作。撤销炮采队和综采五队,合并为综采队,王选怀任综采队队长,其他副职没有变动,鳌北煤矿通过减员分流,合并机构,井下正式职工已经全部退出一线,除分配来的大学生以外,一线工人已由转正的协议工和未到期的协议工组成。从此,这个在特殊时期曾经为刷写多项中国煤炭工业辉煌历程的功勋采煤五队,在现代化工业的发展进程中,画上了句号,它创造的丰功伟绩,将载入渭北矿务局的史册,被人们永久传颂。

新成立的综采队实际是以采煤五队的班底为基础,吸收炮采队的优良资产,队长虽然由炮采队长王选怀担任,王选怀也是采煤五队培养出来的优秀班长,现在又回到综采队,还是延续着采煤五队的文化和吃苦肯干、不向任何困难所屈服的优良品质。所不同的是,随着煤矿机械化普及程度的提高,煤矿那种险恶艰苦的工作环境已经成为过去,按动按钮就能采煤变成现实,每年的大中专学生分配到煤矿井下,在鳌北煤矿已经不是新鲜事,先后有八名西部矿业学院毕业的本科生分配到综采队采煤班,他们专业知识丰富,思维敏捷,替代农民协议工已经成为必然。为了使我们这些转正协议工不因知识欠缺被淘汰,肖伟光按照矿务局的每年培训计划,分期将提拔到干部岗位上的二十六人送到渭北矿务局煤矿技工学校脱产学习两年,毕业后获得大专文凭。我和姚大勇等十人列入第一批,王志胜、王选怀被列入第二批。

渭北煤矿技工学校坐落在渭北市最繁华的红旗街中段,与渭北矿务局一墙之隔,是专门为煤矿培养中等专业技术人才的全日制学校,面向社会招生,还有像类似我们这些成人大专班和短期培训机构,我们将要在这座环境优雅、教学设施齐全、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的良好氛围里接受两年专业和文化课知识的系统学习。大家非常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虽然受文化课基础知识偏低的影响,一开始学起来有些吃力,但也得益于井下实践经验丰富,很快就适应了。姚大勇利用星期天和两个假期,走访创业下岗职工,帮助他们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通过走访了解,下岗分流的职工除极少数的生意做了一半因多种原因半途而废,大部分在省城、渭北市驻扎,收入比在矿上上班高出多少倍,有的人已经着手在城里买房子。

两年的专业知识学习,使大家系统地掌握了地质、煤炭、煤炭生产、煤炭综合利用的理论知识,了解了煤炭这个让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能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它的附加值将会产生超出煤炭本身、超出人们想象的巨大能量惠及人类。通过对管理知识的系统学习,使大家感觉到了从煤矿前辈人流传下来的所谓经验、规律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甚至在某些方面严重制约着工作的进行,回想起来过去的许多失误和事故,都是因领导的决策偏差造成的,他们在工作中经常把科学管理挂在嘴上,其实连什么是科技都不知道,谈何管理。王民录说:怪不得原海峰念了两天书回来就不再搭理咱这些人了,老跟着领导的屁股后面,舔人家的沟子,原来不在一个层次上了,和咱在一起影响人家的形象。韩正群说:你咋老忘不了原海峰,你看人家这两年都不搭理你,还老提人家,羡慕吧,这下你也和他一样有文凭了,细狗也扎会狼狗势,舔一下沟子,让人家享受一下。王民录说:我没球事做了,舔他沟子,他这号人当皇上我也看不起。

单宝平在北京报社实习三个月回来,第一项任务就是随老站长从省城出发,一路前行,像我国现代杰出的新闻记者范长江,三十年代,以考察西北写成的新闻通讯集《中国的西北角》,揭露了当时在国民党统治下西北地区的黑暗和危机,引起全国震动一样,单宝平他们要把我国千年的丝绸之路上的古长安城作为起点,他不是重走丝绸路,而是穿越欧亚大陆桥,他要北上追随陕北红军的足迹,穿越毛乌素沙漠,深入陕、晋、内蒙古“黑三角”区,探秘这座让世界都感到惊讶的神府、东胜大煤田开发建设的现状和未来。他们一路颠簸,一路走,一路写,从无证开采的小煤窑写起,从“某重点矿区乱挖滥采何时休”“老房塌,新房裂,小煤窑依旧在惹祸”,写到“神府的路,煤车超载——一个沉重的话题”;从关心民生“感谢矿领导扶我全家走出低保线,社区主任的民情心声”,写到“神府矿区建设举步维艰,半停产企业是如何摆脱困境的”;从重视环保“神府煤炭开发要走生态效益发展之路,煤炭资源应该规范开采”……行程一个月,连续二十三篇深度报道在《国家能源报》刊登,在篇幅数量,报道问题的广度和深度方面,《国家能源报》前所未有。写无序开采,对本来就很脆弱的沙漠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情况,语言运用得心应手,恰到好处:

素有中国煤炭宝库的黑三角区,由于滥挖滥采,环境污染日甚一日,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神府、东胜煤田开发区的乌兰木伦河床蕴藏着丰富的煤炭,由于企业争相露天开采,致使原来宽400米到500米的煤矸石堆在河道缩小到100米,神木矿区每年排放的1593万吨废弃物相继排入黄河。

国家禁止使用的旧式焦炉急剧增多,天空黑烟弥漫,河流变成黑色,稻田变成黑土,烟尘、粉尘污染日益严重,地方政府真为解决这个问题而头疼。在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国人从挖煤一直扩大到挖金、挖银,挖一切有利可图的矿藏,无法律约束,非法进入国有矿区,狂挖滥采,与国有煤矿抢市场、争运力,导致纠纷矛盾恶化,造成许多国有煤矿宏观调控失控,煤炭严重积压,在自身亏损的情况下,煤价一降再降,煤炭市场价格全部放开时,国有煤矿已经自身难保,身处绝境。

如何处理好煤炭无序开采与环境保护、经济协调发展之间的矛盾呢?单宝平通过深入的采访了解,结合改革开放,经济飞速发展对煤炭的依赖程度,找准独特个性矛盾带来的普遍社会问题,对现状做出了科学合理的分析和判断,得到了全行业的认同,揭示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为高层决策起到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作用。

两年时间紧张的煤技校大专班学习即将结束,对于这些农民出身的煤矿基层领导千载难逢,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尤其是经常有矿务局级别的领导来学校看望学员开展座谈,使学员们享受到了体现人格尊严、人人平等的“待遇”。一个小小的采煤班长能和局长面对面地交流,做梦也没有敢去想的事变成了现实。

王民录说,以前听人把大学叫殿堂,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亲自经历一下,还确实神圣,怪不得人都挤破头让娃上大学,还是不一样。

临毕业时,矿务局局长第三次和学员座谈,姚大勇的发言引起了局长重视。

姚大勇说:两年技校专业知识的学习,最大的收获是开阔了视野,了解了国内、国外煤炭工业的发展走势,感到了自己的不足,特别是科技发展对煤炭产业影响深远,让人惊讶。国外人家都到了什么数字化无人工作面采煤,我们还停留在高档普采的功劳簿上睡大觉,如果再不快步追赶,低层次的人海战术,凭力气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不说一百年,一千年,还是让人瞧不起的挖煤工。

局长说,煤炭工业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改变煤矿工人在人们心目中长期形成的傻大粗固有观念,减少事故,最根本的问题是提高机械化水平,掌握世界最先进的采煤工艺,使用国际领先的采煤设备。当然,外国的设备到中国是否能服中国的水土,地质条件、管理水平能否达到要求,咱们的煤矿工人是否能驾驭洋设备等等这些,需要思考。姚大勇学员的发言对我启发很大,一个煤矿工人能有这么高的境界和眼光看待煤矿,身怀危机感,我们有些局级领导也达不到这样的境界,正规大学毕业的学生也没有这种水平。通过这几年分来的大学生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对这个行业的认知度不高,没有干几天就千方百计地托各种关系调动,能脱离这个行业的尽量脱离,走不了就是消极怠工混日子,因为他们和这个行业没有感情,根本没有和这个行业的人打成一片,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去改变这个行业,只想坐享其成。哪像你们这些从最基层的煤炭生产一线经过长期打拼,不存在和煤矿工人的感情,因为你们本身就是煤矿工人,和这个行业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局长说,事实证明:国家对煤矿使用农民协议工的政策是对的,我们让具有一定文化基础的转正农民协议工从长年两班倒的井下工作中走出来“充电”,我们的路子走对了,决策是完全正确的,你们必然会挑起煤炭科技发展的大梁。局长说,我们局现在的形势很严峻,煤炭市场虽然有所回暖,库存压力有所缓解,但生产成本高、市场价格低的现象使我们在一种恶性循环中艰难前行。造成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人海战术时期形成的人员包袱繁重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这几年减员分流各矿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收获不小,但还没有达到最终的目的。我们把为一线直接服务的人员和岗位减下来了,学校咋办,还有医院等间接和直接的庞大系统怎么减,学校老师减下来孩子去哪儿上学,医生减下来了,职工家属去哪里看病,我们煤矿都是远离城市,没有了这些最基本的生活设施谁还愿意来煤矿干,而这些必不可少的后勤服务增加了大量的生产成本。还有我们局的地下煤炭资源家底不多了,十三对矿井中就有九个都面临枯竭,条件好的已经采得差不多了,现在几乎采的都是边角料,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开采的难度相当艰巨,像你们鳌北煤矿原采煤五队,地质条件不稳定,断层多,走向倾角大,导致综采设备根本发挥不了作用,甚至不如炮采产量高。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条件,我们要正确认识,直面对待。庆幸的是国家已经考虑我们这些老矿区的战略转移问题,初步决定给我们局在资源丰富、煤炭优良的西区划出一块新的资源建新矿,依托老矿区的技术人才优势,引进国际上最先进的采煤设备,以全新的观念、全新的思路、全新的模式建成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现代化矿井,像姚大勇学员刚才说的那样,未来实现井下无人开采不是梦。我们要选择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干部和专业技术工人去建设现代化的矿井。

局长在煤技校毕业典礼上的讲话高屋建瓴,引用大量的数据和前瞻性的知识,启发学员深度思考煤炭行业问题,客观看待我们面临的处境,指出了煤炭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机械化、科技化。大家听后感到非常震撼,都纷纷表态,一定不辜负渭北矿务局两年的培养,不辜负局长对大伙的期望,回去大干一场,为渭北矿务局的解困脱贫、转型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毕业典礼一结束,田宝琪邀请我们到他家去,前一段时间听说他家又将五年盖的四间瓦房全部推倒盖起了两层楼,宝琪工作忙,一直没有回去,里里外外全是春娥一手操办,听人说房盖得很阔气,因学校课程安排紧张学习任务重,没有能去帮忙,田宝琪也事情多,一年多没有见面了,春娥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孩子长啥样,都没有见过,这当然是个机会。当地风俗不管谁家落成新房,朋友去住上一个晚上,叫暖房,预兆着吉利。

我和姚大勇商量,一定要去,一是顺便看看孩子、春娥,二是顺便给暖暖房,使新房增加点人气。说实话宝琪春娥这两口真不容易,矿上离家不到六十公里,宝琪忙于矿上工作,一年回不去两次家,春娥一个人在家伺候老人,管两个孩子,还要经营葡萄园,辛苦程度可想而知。

王民录说:你看宝琪多有福气,一年一年不回去,媳妇给生了两个儿子,我几乎每次大倒班都往屋里跑,这么多年了才努力了一个,还是女孩。

姚大勇说:只怪你种子坏了,羡慕人家干什么,不然让宝琪把你那二分水地重新耕种一遍,说不定还生三胞胎儿子哩。

民录红着脸说:去你妈的,咋不叫宝琪把你老婆二分水地给种了。

姚大勇说好大家一人骑一辆自行车去,到渭北市最高档的东风商城买些东西祝贺,临行时他变卦了,说你们先去,我得赶回矿上,肖矿长上次安排的许多事情还没有落实,我得回去处理,代我向春娥问好。

姚大勇是听了局长说要建新的接续矿井,经过了这么几天回味局长围绕自己发言所说的话,越想越感觉是在给自己说话,他要回去把这两年学习和走访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情况向肖矿长汇报,并明确表示接续矿井建设如果从鳌北矿抽人,自己愿意去,通过学习了解国内外的煤炭知识,他自己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干好。

两年的学习,最忙的是姚大勇,他一边克服年龄大、文化基础课底子薄的难关,一边还操心矿上的事情,做了大量的工作为矿长分忧,说是脱产,实际和没有脱产一个样,始终把心思用在工作上。

肖伟光听了姚大勇的学习汇报非常满意,两年的学没有白上,组织没有白培养,肖伟光心想,这辈子没有因自己的事情向组织提出过任何要求,也没有因工作上的事情和谁红过脸,自从姚大勇这批协议工进矿后,不知道是哪根神经出了问题,打培训的那一天就认为这帮泥腿子个个都是好样的,未来鳌北煤矿的希望就看他们的了,所以,自己在各种场合,甚至超出自己的权限,为协议工说话,之所以能将总工程师降职到队长,自己心里最清楚,许多事情有偏护他们的因素,现在回过头看,自己力排众议,培养这帮泥腿子,为他们说话,值。自己感到很有成就感。

肖矿长当着大勇的面说:我参加上周的矿务局矿长例会,局长主持并讲话,强调了目前的工作后,对局里举办协议工转正干部培训班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还专门举了你的例子。说参加鳌北煤矿学员的座谈会,大家普遍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纷纷表态回去一定努力工作,降低成本出好煤,为企业走出困境出力流汗。特别是鳌北煤矿副矿长姚大勇,已经能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思考煤炭工业发展遇到瓶颈和出路,提出了很多新的观念,非常有思路和想法,新矿区建设需要大批像姚大勇这样思路超前的干部和技术人才担当重任。通过第一批学员的毕业,可以看出从协议工中选拔优秀人员学习,效果超过了我们公派出去参加各类大学学习的学员,这些学员企业把学费交上,工资一分钱不少,还有补助,他们基本上一毕业没有几天就开始办理调动手续,干部处给我统计过,最多的也超不过一年,心就不在矿上。当然为社会输送人才也是企业义不容辞的义务,但是,在煤炭企业最困难的时期,也是最需要人才的节点上,纷纷毕业跳槽,说明我们送出去培训的方向有问题,选派学员的标准有问题。局长提高语气说:只有从协议工中选拔的这批学员非常珍惜学习机会,有的利用星期天走访下岗职工,利用自己的社会资源,千方百计为下岗职工排忧解难,大部分未毕业就要求回矿上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生产中去,教育和干部处一定要加强、加大煤技校的培训工作力度,搞好教学管理,我建议扩大招生范围,可从优秀协议工中直接招生,毕业后转正充实到领导岗位上。

我和王民录、王志胜一行六个人买了当时最时髦的鄂尔多斯羊毛毯、被面子,一人骑一辆延河牌自行车,后面带着礼品,像迎亲的队伍一样从渭北矿务局煤技校出发去田宝琪家,带着来自方方面面的成就感,心情是无比的激动。

麦收过后的田野已经成了绿色的地毯,公路两边收割过的麦田里,勤劳的农民早已在地里种下了黄豆、豆苗、回茬苞谷和六十天荞麦,有的已经长出尺把高,下面的叶片刚刚长成,顶部的嫩叶又悄悄萌发,层层叠叠的绿叶为还是麦茬的土地披上了新装,整个田野被淹没在绿色的海洋里。

从麦田里走出的这几个年轻人,看到绿野的深处农民正在除草,不时地发出农民苦的感慨,庆幸自己已经离开了土地,脑子里装着满满的希望,对曾经熟悉而且付出过的土地、田野,早已司空见惯了,没有多少兴趣。

我们一路走,一路说,一路笑,一会儿你超过他了,一会儿他两手撒把地往前骑,处处展示着这几个经历坎坷又风光无限的煤矿年轻人意气风发的青春活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田宝琪难得休一个星期天班,提前一天回家准备了。

他家在一望无边的关中大平原,八百里秦川腹地,渭河从村庄南边五公里处流过一百公里后入黄河,家门口是人工修造的泾惠渠,滋润着千亩粮田。快到田宝琪的村子了,远远看到村口排列着大大小小的麦秸垛,不规则地簇拥在村头的树林里。麦秸垛是乡村的名片,农民丰收的象征,牲口的饲料,诠释着庄户人家的殷实和富足。麦秸垛是乡村的大戏台,发生在它周围的场景活脱脱一幅幅乡村风俗画。村庄与村庄之间,有弯弯曲曲的村道相连。阳光下,目光所及处,附近几个村的村口,各自迤逦出一支赶集的队伍,身着五颜六色新颖时尚服装的男女或骑车或坐车或步行,向附近集市上汇集,小路上流淌着欢歌笑语。

田宝琪的院子坐落在村最南头巷子最东边的第一家。

院子估计也有六分地大,新盖起来的两层楼房,汽车能开进去的朱红色的铁大门,还有大门两边那一对灵巧的石狮子,显得是那么的威武。宝琪、春娥和两个淘气的小男孩早已经在门口等候多时。宝琪忙接过车子往院里推,两个看似一般大的孩子看到一下来这么多陌生人,忙往春娥的身后躲。

春娥说农村娃娃没有见过世面,一见到来了这么多高级人,还以为是警察把他们要带走了。

转眼间,春娥六年多没有见了,六年前那漂亮美丽形象几乎找不到了,红润的皮肤变得灰暗失去了光泽,常年累积下的风霜在她的脸上留下深刻的痕迹,一双眼睛满是经历风霜后的沧桑和无奈,仿佛早已习惯了苦难,但是,从那双敏锐动人的眼睛里,闪烁出成功的喜悦与自豪,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希望与信心。

走进三间宽水泥结构的两层楼,估算面积足够有三百多平方米,由于在麦收前仓促竣工,门窗还都没有来得及安装就收麦子了,中间大厅的水泥地板上堆满了新打的麦子。春娥说:工期赶得紧,目的就是收的粮食有地方放。我说:现在夏粮收获已经结束,可以装修宫殿了。

春娥说,你不要再讽刺了,以前的家你不是没有来过,那几间房子下雨漏得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每年到庄稼下来就发愁,宝琪矿上忙,根本顶不住事,多亏自家屋里人帮忙,这几年才活过来哩。

我说:春娥,你有了自己的小家把矿上的一切都忘了,这么多年一次也不来看看大家,安心过小日子了?

春娥娇气地说,哪有你残荷(当地方言:过日子很厉害),钱挣得多得都没有地方放。我说,春娥啊,六年不见,真是刮目相看,会挖苦人了,当年和宝琪在麦垛底下的那档子事儿,我知底。

春娥说,知道还能咋,都快四十岁的人了,还怕你。

春娥的坦诚引起了大家的开怀大笑。又说到矿上,春娥说,几次都想去矿上,你看这走得开吗?两娃一个比一个大一岁,还种十二亩麦地,地里农活忙了娃没有人管,经常用绳子拴在炕上,回来已经哭得睡着了,再加上这几亩葡萄,现在还雇人在地里给葡萄套袋。

志胜说:那你一个人忙得过来吗?有啥办法,宝琪地面工资一月就那几十块钱,连化肥和日常花费都不够,种粮食也根本挣不下钱,就凭这几亩葡萄才把房凑合地撑起来,里面啥都没有。

大家看到眼前这位饱经风霜的春娥,经过了风风雨雨的冲洗,已经完全变成了一个以家庭为主的农村妇女,言谈举止,已经成为内心强大、对任何艰难困苦能坦然面对的坚强女人。

这就是从煤矿走向农村真实的矿嫂,繁重的农活再加上家庭劳累的摧残,显得比同龄人大好多岁,那样的沧桑。而春娥无怨无悔,只有为了家庭不断地付出,日出日落,心灵上才能得到安慰和满足。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