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初,通过原中国摄影出版社社长陈申、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石少华之子石志民老师介绍,冯立祥与陈勃老师取得联系,在陈申和石志民二人陪同下,陈勃老师来到了京郊平谷区。
捧着自己亲手编辑的1966年第3期《中国摄影》杂志,陈勃老师一边翻阅一边感慨。
翻至第60页时,陈勃在作品的右侧写下两行字:
“安康同志是我的同事,两年已去世。” 陈勃 2015.9
安康是第60页《严惩美国空中强盗》的作者。
作品呈现的是,一个正往高射炮中填炮弹的解放军战士。
头戴钢盔,威武英俊。
谈起往事,陈勃老师讲,1962年7月24日,毛主席在接见中国摄影学会主席石少华时说:“你们出的《中国摄影》,我每期都看。”
陈勃老师回忆道:“编辑1966年第3期那阵儿,我是杂志的副总编辑,总编是高帆,当时与几位摄影界的同志出访阿尔巴尼亚去了。我和吴群编辑在家编稿……”
1966年初春,在北京朝阳区中阿友好人民公社,办了一个以农业题材为主的摄影展览,1966年第3期《中国摄影》杂志所刊登的部分摄影作品,来自这个展览。
陈勃老师身材清瘦,腰板儿挺拔,口齿清晰,不像是一位年近90岁的老人。
聊到高兴之处,冯立祥请陈勃老师在杂志封面上签字。
陈老笑了:“我是副总编,我签字合适吗?”
冯立祥说:“您签,太合适了!”
陈勃,河北阜平人。1925年出生。
陈勃是老一代优秀摄影家、中国摄影界杰出的组织领导者,是新中国摄影事业的开拓者。
陈勃曾任《中国摄影》杂志副主编、主编,中国摄影家协会第四届副主席。
曾获第八届中国摄影金像奖终身成就奖。
陈勃从事摄影工作半个多世纪,早年以新闻摄影为主,之后逐渐将纪实和艺术相结合。他的作品《天安门上的欢笑》《周总理打乒乓球》等曾在海内外广为流传。
1956年12月,中国摄影家协会前身中国摄影学会成立,陈勃当选学会副秘书长。翌年5月,《中国摄影》杂志创刊,陈勃兼任杂志副主编。
陈勃晚年回忆,杂志创刊号确定了至今未变的方形12开本,1959年请毛泽东主席题写了刊名。
杂志一问世,便受到广大影友的欢迎,初版刊印了6000多本,几天就销售一空,不得不再加印5000本。
2015年12月20日15时40分,陈勃在安徽黄山缆车上突发急病,经抢救无效离世,享年90岁。
为纪念陈勃老师,《中国摄影》杂志2016年第一期封面,选择了陈勃代表作品《雨越大干劲越大》。
该作是陈勃1958年夏天,在北京十三陵水库工地拍的。当年发表在《中国摄影》,后来在匈牙利举行的一个国际影赛中获得第一名,这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摄影工作者在国际影赛中获得的第一块金牌。这张作品的底片一直保存在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
冯立祥补记:
《中国摄影》杂志1966年第3期, 第68页至71页是个专栏:本期摄影作品的拍摄经过。
刊载了34则短文与17幅图片。
细看这些图片,非常有趣也非常有意义。
显现的是,17幅原作与编辑剪裁的痕迹。
比如,刘俊生老师拍的《毛主席的好学生——焦玉禄》,片子左侧剪裁了大约五分之一的篇幅,使人物更加突出。再如,杂志中有一幅叫《红色投递员》的作品,原作是七八位骑自行车的投递员,依次从远而近驰来,编辑老师剪裁后,画面中只剩下了二三人,呈现出人物特写的状态,使作品表现的点越发集中。
我过去听一位编辑朋友讲,一个摄影作者,片子拍出来之后,理所应当地认为,创作也就完成了。显然,这个说法不能说不对,但从传播角度上看,编辑的审美与具体的操作,则对原片起着不能小觑的作用。
比如,一个作品在什么时间背景下刊发、在报刊的位置、是否经过编辑剪裁、作品的篇幅或大小尺寸、是否配发评论或编后记等等,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与影响。
陈勃等前辈编辑老师,对《中国摄影》杂志的贡献,不难推断与猜想。
眼下,我收藏了一本书《“全国摄影艺术展办公室”口述史料集》,是陈勃老师送给我的,是上海印书馆2015年出版发行的。
书中收录了陈老多篇文献性质的文章,其中收有陈老在影展办工作时的日记摘录,都是影印件,非常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