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文睿的头像

张文睿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2403/30
分享
《用镜头记录一个时代》连载

第九章 茹遂初:我们应当为后人研究我们所处的时代,留下真实的写照

茹遂初老师的作品《“赵垜楼的干劲”愈来愈高》,刊发在1966年第3期《中国摄影》杂志第29页。

作品拍的是社员们挖水渠的场面。

众人挥动着铁锹,埋头大干。

画面右下,是一位背朝镜头、赤着上身、叉腿而站的壮汉。脊背与臂膀上的肌肉,清晣可见。

作品标题右侧括号内有一行小字:“赵垜楼的干劲”是焦玉禄生前在兰考县倡导、树立的四个样板之一。详细说明见本期摄影作品的拍摄经过。”

作品下方,茹遂初写下了七个字:“向兰考人民致敬!”

2015年6月17日上午,冯立祥托朋友将茹遂初老师,接到京郊平谷区。

冯立祥家住在平谷区。

80多岁的茹遂初老师,犹如美髯公,颇有些仙风道骨的气韵。

茹遂初老师在《中国摄影》1966年第3期封面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子与日期:“茹遂初。2015.6.17。”

在目录页后的空白处,茹遂初老师题写了感言:

“冯立祥同志为保存摄影史料,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难能可贵,令人钦佩。”

茹遂初老师一边翻看杂志,一边讲述当年拍片时的往事。

当翻到第47页时,茹遂初老师的目光停留了许久。

第47页的作品是《王“铁人”与红领巾在一起》。作者:赵韞磊。

铁人王进喜站在一群孩子们中间。

穿着一件深棕色棉衣,王进喜笑着两只手上下微合呈拍手状。身边的孩子们仰着头满脸喜悦。

茹遂初在画页下端写下这样一句话:

“赵韞磊,为人民画报社高级记者,是一位很有成就的摄影记者,他已于2014年去世(逝)。”

下面一行小字:“茹遂初 2015.6.17”

空气凝固了几分钟,冯立祥从书柜中找出两本自己的摄影作品画册,请茹老指点。

茹遂初老师赞许一番后说:“要抓住一个专题,表现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

两个小时悄悄地过去了。

茹遂初老师说:“今天就聊到这儿吧,我得回家照顾老伴儿,她身体不太好。”

临分手前,茹遂初老师写下了金持元、蒙紫两位摄影前辈的联系方式。

茹遂初,1932年出生,陕西三原人。

茹遂初主要从事纪实性的专题摄影报道,上个世纪 70年代,他先后倡议并参加了人民画报《大河上下》《万里长江》《丝绸之路纪行》等三个专栏连载的采访工作,是中国首批到达青海高原江河源头的摄影记者之一。他所采摄的《黄河源头行》和《大江之源》两个专题报道,第一次向国内外读者展现了,江河源头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一些鲜为人知的自然情况。

1949年冬,茹遂初开始从事摄影工作,先后在新华社西北总分社和西北新闻局任摄影记者,1954年调人民画报社任摄影记者,1993年离休。

代表作品有《渔家女》、《汲》等。

作品《引水上山》1959年获匈牙利第三届国际摄影金质奖章,《秋色》1981年获第六届亚太区摄影竞赛亚洲文化中心奖。

20世纪80代,他开始从事画册的编辑工作,出版了《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出土文物》画册。90年代他主持编辑了大型画册《中国自然景观》由中国画报社分别用中英文出版。

茹遂初有一个核心观点:“我们搞摄影的同志,应当有一种历史的责任感,为后人研究和认识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留下真实的写照。只有当摄影作为知识传播的媒体,在帮助人们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客观世界方面,发挥了更大作用时,摄影作为一种文化,才能提高到更高的层次”

附:在杂志第68页,茹遂初的作者手记是这样写的:

“赵垜楼的贫下中农,冒着倾盆大雨挖排水沟,同暴雨内涝博斗。

1963年秋,这里一连九天暴雨,但社员们战胜了涝灾,夺得了好收成。焦玉禄表扬他们这种革命干劲,树为全县四个样板之一。

社员们正在开挖的这条水渠,就是焦玉禄生前冒着风雨,站在洪水激流中规划出来的。

用单镜头反光照相机,18厘米望远镜头,胶卷定24定,光圈F16,速度1/120秒。

1966年3月。”

冯立祥补记:

茹遂初这幅作品看似普通,拍摄时有相当的技术含量。

画面里那位手持铁锹的壮汉,光着脊梁、背对着镜头,非常有力度。

壮汉手里的铁锹、铁锹铲出的土,动感清晰。

他们这一代摄影记者,大多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创新出了独到的拍摄方法。

我给茹遂初拍肖像时,借鉴了他的拍摄手法,使用慢门,照片中茹老师的手部有了动感。

茹遂初老师的房间里上上下下都塞满了书,窗户也让书挡住了不少,放一台计算机后,房间里几乎只能容下一个人坐着。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