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松年老师的作品《新法炼钢》,刊发在1966年第3期《中国摄影》杂志第41页。
作品主画面呈现的是,一位钢铁工人在炉前舞动钢钎场景。
钢花四溅。挥钎者一条腿支撑、另一条腿后扬,很像一位舞蹈者。
在他的身后站立着十二三位工程师、技术人员与炼钢工人,众人都在透过遮光镜注视着钢炉内的火焰。
作品拍得大气磅礡,舞钎者动感夺人,众位工程师、技术人员与炼钢工人错落有致。
很想在这里写下这样一句话:倘若有人编辑一册《20世纪中国工业摄影作品选》,每十年跨度、选十幅佳作,顾松年的作品《新法炼钢》应该入选。
顾松年在自己作品的上侧写道:“五十年的回忆,感谢有心人的组织。顾松年”
顾松年的字,框架颇为规范、有功底,又有凤舞龙飞、铁画银钩之感。
顾松年拍《新法炼钢》那年29岁。
2015年6月26日, 冯立祥在上海见到了顾松年前辈。
在无锡拜访了徐若鹏、陆慧君二位老前辈后,冯立祥与同行的宋建民老师连夜座上了开往上海的列车。
宋建民老师曾担任过《中国文联出版社》总编辑,冯立祥的第二册摄影作品集《人间正道》,就是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发行的。
上海虹口,雨。
冯立祥搀着宋老师打了一辆出租车。
两个月前,宋老师腰部刚做了手术,冯立祥怕他滑倒。
顾松年前辈住的是一个大三居,客厅宽敞。
拜访顾老前,冯立祥通过钱嗣杰老师介绍与其通过电话。
低头翻看着冯立祥带来的绝版杂志,许久许久,顾松年老师才招呼客人喝茶。
顾松年曾在新华社上海分社工作过几十年,一直都在跑工业交通领域。
回首当年顾老说,《新法炼钢》拍得还可以,在自己一生之中,“第一台万吨水压机”那幅作品,拍的最理想。
那是在1961年。
顾老说:“当时,万吨水压机周边围了许多人,我从不同的角度拍了三张,感觉还好,心里隐隐的感觉,还应该再拍一两张。
我守在一个角落。
慢慢的,围在水压机周边的人们,散开了。
这时有三个车间负责人或者是工程师,还在水压机前小声说着什么,在三个人回头的一瞬间,我再次按下了快门!
最后,新华社发通稿时,用的是最后拍的这张。
随后,全国大概有几百家报刊,都刊登了这幅作品。”
顾老笑着说:“在拍摄现场或在拍摄过程中,作为一个摄影记者,你不能在主要拍摄对象没离开时,自己先走了。那样,有可能丢失一些有价值、有意义的画面。”
得知冯立祥在电力行业工作,顾老说:“我也拍过发电机组、还拍过正在建设的变电站,那时我正年轻……”
在顾松年老师与宋建民老师聊天的缝隙,冯立祥抓紧为顾老拍了一组人物肖像。
为了尽量不打扰老人,冯立祥坚持用现场光。
拍摄难度不小。光线太暗了,即便是冯立祥的相机端得很稳,老人可能随时会动一下,甚至大口喘气,都可能导致片子局部虚了。
冯立祥说:“其实,我最怕打扰了顾老,或者让老人累着了。”
冯立祥说:“我一上门拜访,顾老可能会有些兴奋,会想起许多往事,我真怕影响老人正常休息。”
附:在杂志第69页,顾松年的作者手记是写下了这样的段落:
“在鞍山钢铁公司,一批工程师、技术员正在和工人一起,进行一项炼钢新技术的试验,我拍了一些照片。
用35毫米小型照相机,胶卷定27定,光圈F2.8,速度1/15秒。
1965年11月14日,上午11时。”
冯立祥补记:
顾松年的这幅作品,拍的是劳动场面,有现场感、又有美感。
这种拍法,是当年许多摄影记者共同的理念。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摄影界的好手、高手,大多是新华社及分社的记者,还有全国各地报社的摄影记者们,摄影是他们的专业。
《新法炼钢》构图完美、动感超强、人物抓拍得精彩。
采访顾老那回,主要是宋建民老师与他聊天,我一直在琢磨给他拍肖像的事情。
给顾老拍片时,他靠在房间一隅,两面都是玻璃窗,窗外有两座几十层高的大厦,非常现代。
我注意到,老人的左手青筋凸现,右手捏着一个小瓶,应该是药瓶。
顾松年老师平和、沉静,侧着头,像是在回忆,也像是在聆听。